结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551062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5.94KB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报告
《在实践中进行德育体验教育研究》结题
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复兴寄希望于今天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一代少年身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常务副主任赵勇同志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肩负起赋予少先队的神圣职责,必须坚持把实践作为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着重组织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
体验教育是新时期少先队教育的新命题,也是少先队工作的新发展,它既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注重少年儿童这一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
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少先队强调并突出在实践中体验的教育思想,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找到了少先队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真切的体验,著名教育专家班华指出:
德育不能没有“体验”。
少先队员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所感、所思、所悟”的切实体验,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在不断的体验中,接受道德规范教育,并内化为少年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
为此,我们提出本项研究课题是:
农村小学少先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教育的研究。
通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少先队员懂得什么是道德规范,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启发队员将认识、实践、体验相结合,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加深对道德观念的认知,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同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来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德育理论,也为如何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提供方法指导,因此,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内外的研究和论述
关于“体验”,国内外曾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
日本最早提出了在高中开设“劳动体验学习课”,并制定出具体的教育纲要,国内也有一些论述,较多的是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如心理学家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
“情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逻辑——认知与情感——体验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
“情感教育是情绪唤醒,主体感受与体验的过程……”山东张志勇所著《情感教育论》不仅介绍了国外情感教育情况,对情感体验也作了深刻论述。
当然,体验不仅指情感,更是指亲身经历,包括认识。
教育学家鲁洁在《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及《德育新论》中指出:
德育过程涉及体验……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
2、体验教育为少先队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开辟了新视野。
自2000年第四次全国少代会《工作报告》第六部分集中论述的“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实践”以及鲜明地提出“在实践中体验”的教育思想开始,少先队教育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体验教育”的新命题,由此也揭开了少先队教育新境界——体验教育的序幕。
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关于动员和组织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的实施意见》中指出:
少先队组织引导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是指在少先队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强化实践活动中的体验环节,从而把少先队的教育目的内化为少年儿童的自身品质。
开展体验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新发展。
引导和组织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要求少年儿童面向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有助于加速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使少先队教育能够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有关概念的界说
实践活动:
指少先队员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
体验教育:
指在少先队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强化实践活动中的体验环节,从而把少先队的教育目的内化为少年儿童的自身品质。
四、研究目标及理论假设
(一)研究目标
1、发挥少先队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积极创设体验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体验活动。
2、引导全体少先队员人人参与实践活动,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少年儿童积极的内心体验为重点,引导少年儿童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3、自觉融入社会之中,以社会作为大课堂,努力使社会的每一角落都能成为少先队开展体验教育的阵地依托。
(二)理论假设
通过少先队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强化体验环节,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少先队员良好的思想品德,外显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五、实验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步骤
实验研究的对象:
重点以中高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逐步普及至全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实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文献、个案追踪、经验总结法。
实验研究的操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5月至2009年10月)
1、对少先队员已有体验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
3、制定实验方案。
4、确定研究对象。
5、准备实验器材。
(二)实施阶段(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
1、制定农村少先队员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进行道德规范教育的原则、步骤及设计实践体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2、根据体验教育的原则开展各种教育实践体验活动,使少先队员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规范体验教育,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少年儿童的自身品质的实践研究。
3、在实践研究基础上,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对少先队员进行道德规范体验教育的经验。
4、研究少先队员道德规范养成水平的评价方法。
(三)总结阶段(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
1、资料的收集整理。
2、论文、实验报告的撰写。
3、召开结题会。
六、实验研究的操作
农村小学少先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教育能较好地发挥少先队活动育人的优势,引导全体少先队员人人参与实践活动,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少年儿童积极的内心体验为重点,引导队员在队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引导少年儿童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其基本操作程序如下:
实践体验
外显为行为
内化为品质
创造性实践
唤醒主体意识
“实践育人”是少先队总结50年光辉历史而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少先队教育的优势,其基本环节是:
唤醒主体意识─创造性实践
1、唤醒主体意识:
开展体验教育的前提是唤醒并树立少年儿童的主体意识。
只有人的意识里的主体性觉醒了,自觉性,首创性和责任性等价值得以确立时,才能有体验的迫切需要。
2、创造性实践:
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为不同年级的少年儿童科学设计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项目,建立灵活开放的、可为少年儿童自由选择的体验学习项目体系,引导少先队员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自愿选择岗位,自主扮演角色,自觉进行体验,让少先队员明白“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的道理,通过感受遇到失败时的痛苦,体验获得成功的宝贵,通过感受孤军奋战时的无助,体验合作共处的重要,为他们将来走好人生之路做好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
“体验教育”把少先队员完成体验获得真实感受作为实践活动所必须达到的具体目标,教育目标的达成有两种呈现方式:
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1、内化为品质指少先队员在实践的体验中“真正体会到了”,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意识,形成自己的判断,以促进少先队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2、外显为行为,就是在体验教育中,少先队员通过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飞跃中形成正确思想,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实践”与“体验”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悟得真实感受,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体验”就达到了实效。
通过“体验”,又会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甚至会产生新的更深的感悟,从而潜移默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七、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教育的实施策略
1、创设生动多样的实践活动项目,使少先队员受到全方位的体验。
课题研究以来,我们通过开展符合少先队员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帮助少先队员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例如社会生活方面专题活动实践:
(1)“让少先队员成为体验教育的主人”。
充分发挥少先队员自身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队员们自发成立了环保活动小组,参与率98%。
围绕严重的大气污染,大家经过思索,讨论,决定请环保局的叔叔为指导员,自己学习去测量大气的质量,学习分析其中的有害成分,了解粉尘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的危害,调查工厂目前采取的降尘措施,并积极提出队员自己的可行的整改措施,他们正用自己的小行动还家乡一片蔚蓝的天。
(2)参与劳动实践,搜集环保信息。
结合我镇江堤达标工程、卫生小城镇建设,队员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参加环保义务劳动。
五年级成立了“护路小队”,他们定期捡拾路沟渠里的垃圾,保证水流畅通。
定期清扫路面,保持路面清洁,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为卫生小城镇的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六年级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花草,布置在教学楼过道上,美化环境,他们在集体晨会上向全校学生发出“美化校园”的倡议,全校队员在按班级划分的环境保护区内护理花草树木,对护理的花草树木进行标识,动手参与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的劳动,真正成长为环保小主人。
通过系列环保实践,我校师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各学科教师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环保教育要点。
教师不在学生集中的场所吸烟,全校师生具有维护清洁环境的自觉意识,不乱丢、乱吐、乱画,不损害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益虫、益鸟,注意节约粮食、水电、纸张。
课题组收集了教师的环保论文、环保活动方案,编成论文集。
2、贯彻体验的教育思想,使少先队员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人。
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少先队的教育目标,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少先队员的需求和特点,依据教育活动的主题,让少先队员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和参与形式,使之成为设计活动形式的主人;根据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内容,充分考虑少先队员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通过多种方法启发他们,引导带领他们去寻求真理,使之成为活动过程的主人;根据少先队教育活动的要求,充分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鼓励少先队员不断为自己确立努力的目标,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使之成为检验活动效果的主人。
在体验活动中,把队员放在主体地位,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让队员参与设计活动方案,自编、自导、自演,以强化自主训练,发挥其参与体验活动全过程的主体作用和自主精神。
为了在体验活动中有效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是注意活动的层次性。
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例如:
“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系列活动,我们让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举办图片展览,让他们收集、整理、剪贴图片资料。
四、五年级的学生举行黑板报比赛,自己设计刊头、版面,自己选择材料,自己抄写、美化,现场比赛,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实践证明,这样分层次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队员主体性的发挥。
二是讲求活动的有序性,对主题活动的程序安排、方案设计,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培养儿童思想品德通常是以知为开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最后以形成习惯为终端。
3、把“体验教育”和“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发挥雏鹰奖章在体验活动中的激励作用。
一方面用“体验”的教育思想指导雏鹰争章活动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又要坚持把雏鹰奖章作为衡量、评价少先队员在体验教育中取得进步的标准,对在某一方面的体验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少先队员,及时颁发相应的雏鹰奖章或者增设新的章目,以激励少先队员不断进取,取得新的成绩。
每学期,大队部都要求每名队员结合自身兴趣、特长等选择至少一枚奖章(多者不限)作为一学期奋斗的目标,使“队队有奋斗的目标,人人有成功的喜悦”。
对照定章计划,在道德感知的基础上,各中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
如家庭生活方面,队员们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对父母亲人形成正确认识,并掌握和他们相处的能力,对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探讨,如“献上我们的爱”、“妈妈,我爱你”、“儿女情,父母心”、“读二十四孝,做孝顺孩子”、“咱爸咱妈”等主题队会请来了孩子家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促进了孩子与父母心灵的沟通,说出了他们内心的话语,表达了各自的爱心。
孩子和家长都感动了,特别是孩子,平时憋在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话,通过倾诉,甚至是写在信中,互相读信的方式表达给父母亲,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这种体验太深刻了,很多队员和父母亲当场流泪,教育效果不是言语能表达,不是一枚奖章所能代替的。
4、学生品质、行为习惯养成水平评议方式多元化
课题研究立足学校,以家庭为阵地,引导队员走进社会,在环保实践、消防实践、交通安全活动实践中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
这种体验帮助队员们建立正确的、独立的、稳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学生的体验文章层出不穷。
结合各项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家校联系卡”,一方面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另一方面,提高队员良好品质、良好道德行为评定的综合性水平。
针对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从家长评议、学生互评、辅导员评议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衡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水平。
为切实把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水平,检验活动成效,各项实践活动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统计,用“好”、“一般”、“差”所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描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水平,从而对在实践中进行体验教育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的分析。
如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在街头向过往行人、驾驶司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走家串户散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单,学生的体验真,体验深,自身安全意识提高的同时,又培养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肯定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因此队员的体验文章,以及家校联系卡的信息反馈、统计分析,能真实的反映出队员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安全第一的思想根植心中,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学生年龄特点,“交通安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仍需学校、教师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5、建立社会化的体验教育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自身优势,注重利用各种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体验教育活动。
同时不断壮大家长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组成的校外志愿辅导员队伍,为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提供有力的保障,形成体验教育的强大合力。
德育基地是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我校少先队组织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建立少先队德育基地。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我们把永兴镇敬老院作为我校少先队德育基地。
通过定期开展活动缅怀先辈的英雄业绩,让队员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忠于革命、忠于党、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
队员在活动中耳濡目染,实现了情感的自我体验、自我激励、增强了教育效果。
劳动实践基地是培养队员劳动观念,感知人们为家乡建设努力工作的劳动热情,加强劳动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
通过组织队员参观访问,感知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变化。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提高队员的劳动素质。
使劳动成为少先队员体验的过程、受教育的过程,如果把队员单纯地当作劳动力,为社区服务也就失去了真实意义。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该课题经过一年多的改革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1、队员们自觉做到“我要做”、“我要体验”,调动了少先队员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参与的过程就是用道德标准评价自己的实践过程,队员在参与的过程中用道德标准评价别人的同时,已经在用道德标准主动地约束自己,教育自己,从而促进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构建农村小学少先队“在实践中体验”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在实践中体验的操作过程,辅导员在少先队活动中尝试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3、该课题的研究也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在实践中体验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辅导员的组织方式和学生的活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实践活动促进了师生真实的体验,共同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下列问题
一是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方面。
目前我们仅仅是结合学校实际,由辅导员自己独立开发,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整体考虑,今后我们将围绕“在实践中体验”的操作要点,进一步开发、整合、利用实践活动资源,做到整体规划、有序开发,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我校的德育校本课程。
二是“在实践中体验”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仅仅通过观察、学生体验文章、家校联系卡等形式,难以衡量学生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水平。
如何针对实践活动不同的内容领域,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达到在体验中获得的真实感受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以此作为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是值得继续探究的课题。
尽管该课题的实验实施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总觉得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追求也将是永无止境。
毕竟,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坚持走科教兴国之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密切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走向,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新领域,为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不懈努力!
《在实践中进行德育体验教育研究》课题组
2011年4月29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