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运动生理学.docx
- 文档编号:3807115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8.95KB
笔记运动生理学.docx
《笔记运动生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运动生理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记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1.人体生理学:
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2.运动生理学:
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生命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机体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转换的过程):
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
二、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兴奋: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
三、应激性:
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四、适应性:
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生殖
第二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特点:
快速、短暂、精确
体液调节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
第一章骨骼肌的机能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
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
一、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肌细胞即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肉(肌外膜)。
3.肌纤维直径60微米,长度数毫米至数十厘米。
4.肌肉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骨。
(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细胞的结构)
肌原纤维(A、I带,H区,M线,Z线与粗、细肌丝的排列关系,粗细肌丝的空间排列规则等)视图
肌小节:
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肌细胞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三、肌丝分子的组成
肌丝分为粗、细肌丝,为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
肌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50%—60%/肌肉蛋白)是:
肌凝(球)蛋白(粗肌丝),肌纤(动)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原宁)蛋白等。
第二节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可兴奋组织的生物电现象是组织兴奋的本质活动。
生物电活动包括静息电位活动和动作电位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一、静息电位(RP)(K+平衡电位)
概念: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
产生原理:
离子学说:
○1细胞内外各种离子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2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二、动作电位(AP)
概念: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发生的扩布性变化。
产生原理:
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匀②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③膜受刺激,Na+大量内流,膜去极化至反极化④Na+平衡电位,K+快速外流,至静息状态
特点:
全或无现象,不衰减性传导,脉冲式传导
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认为:
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胞丝在粗细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第四节骨骼肌特性(了解)
第五节骨骼肌收缩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时,可表现为肌丝滑动引起的肌小节缩短,也可表现为无肌小节缩短的肌肉张力增加。
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
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
(一)等张(向心)收缩:
概念: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特点:
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
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的情况下肌肉作功。
功=负荷重量*负荷移动距离的乘积。
顶点:
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在整个关节活动的范围内,肌肉收缩的用力程度随关节角度的变化(力矩)而不同。
在此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为顶点。
顶点状态下肌肉收缩的杠杆效率最差,故此时肌肉可达到最大收缩。
等张训练不利于发展整个关节范围内任何一个角度的肌肉力量。
例:
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
(二)等长收缩
概念:
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
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
(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体)
特点:
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
例:
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
(三)离心收缩
概念:
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
特点:
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退让工作;制动——防止运动损伤。
例:
下蹲——股四头肌;搬运放下重物——上臂、前臂肌;高处跳下——股四头肌、臀大肌
(四)等动收缩
概念:
在整个肌肉活动的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始终与阻力相等的力量收缩。
特点:
收缩过程中收缩力量恒定;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张力;为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需配备等动练习器。
例:
自由泳划水
第六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方法:
(1)根据收缩速度;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2)根据收缩及代谢特征:
分为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化、糖酵解型和慢缩、氧化型。
(3)根据收缩特性和色泽:
分为快缩白、快缩红和慢缩红三种类型。
(4)布茹克司:
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I型又分为Iia、Iib、IIc三个亚型
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一)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的直径,收缩蛋白较慢肌纤维大,多。
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的发达。
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丰富,且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
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且线粒体的体积较大。
在神经支配上,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较慢;而快肌纤维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神经纤维较粗,传导速度较快。
(二)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因每块肌肉中快慢肌不同比例混合,快肌比例高的肌肉收缩速度快。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因快肌直径大于慢肌,快肌中肌纤维数目多。
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加大。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
慢肌抗疲劳能力强于快肌。
慢肌供氧供能强:
线粒体多且大,氧代谢酶活性高,肌红蛋白(贮氧)含量丰富,毛细血管网发达。
快肌葡萄糖酵解酶含量高,无氧酵解能力强,易导致乳酸积累,肌肉疲劳。
第二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酸碱度:
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有:
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
红细胞中的主要缓冲对有:
KHCO3/H2CO3;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2HPO4/KH2PO4
共性与区别
第二节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循环血量: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与体重的7%-8%。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的血量都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这部分血量。
贮存血量:
一部分血量潴留在肝、肺、腹腔静脉以及到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血浆较少,红细胞较多,这部分血量。
第三节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1.红细胞的正常生理特性:
寿命:
平均为120天。
数量:
成年男子450-550万个/立方毫米平均为500万个;成年女子380-460万个/立方毫米平均为420万个。
作用: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的酸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1.白细胞的生理特性正常值:
4000——10000/立方毫米
2.肌动白细胞增多:
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
第四节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分类:
实际分型:
偏高波动小型、偏低波动小型、正常波动大型、正常波动小型。
最佳(差)类型:
偏高波动小型佳,偏低波动小型差。
前者可耐受大运动量训练,适宜从事耐力型或速度耐力型项目。
第三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的机能
一、心脏结构
主要机能:
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内分泌器官(心钠素、生物活性多肽)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前三种特性都是以肌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固又称为电生理特性。
心肌的收缩形式指心肌能够在肌膜动作电位触发下产生收缩反应的特性,是心肌的一种机械特性。
1.自动节律性
概念:
心肌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兴奋、冲动的特性。
起搏点:
窦房结,
窦性心律:
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心律。
窦房结每分钟自动兴奋频率正常值:
60/分(低于此过缓)→100/分(高于此值过速),平均75/分
2.传导性
概念:
心肌细胞自身传导兴奋的能力。
特殊传导系统: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房室交界传导延搁,使心房、心室兴奋不同步。
3.兴奋性
概念:
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性分期:
有效不应期(钠通道失活,绝对不接受刺激)→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可接受,产生动作电位小,传导慢)→超常期(兴奋性高易受刺激)
特点: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300毫秒),保证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而以单收缩的形式完成容血、射血功能
期前收缩:
心室收缩活动发生于下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称期前收缩,又称额外收缩。
代偿间歇:
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4.收缩性
概念:
心肌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收缩偶联,完成肌丝滑行的特性。
特点:
1、对细胞外液的钙的浓度又明显的依赖性。
心肌细胞的肌质网终池很不发达,容积很小,贮存钙量比骨骼肌少。
因此,心肌兴奋—收缩藕联所需的钙除终池释放外,需要依赖于细胞外液中的钙通过肌膜和横管内流。
2、全或无同步收缩由于存在同步收缩,心脏要么不收缩,如果一旦发生收缩,其收缩就达到一定强度,称为全或无式收缩。
3、不发生强直收缩心肌发生一次兴奋后,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因此,心脏不会产生强直收缩而始终保持收缩和舒张交替的节律活动,从而保证了心脏的充溢与射血。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心动周期概念: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率愈快心动周期愈短,尤其是舒张期明显缩短。
心率概念:
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60——100次/分
2.掌握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
3.运动员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
(四)、心泵功能的评定
1.心输出量:
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舒末容积-缩末容积即余血(145-75=70毫升)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3)心输出量的测定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肺循环所吸收的氧量/每毫升动脉血含氧量-每毫升静脉血含氧量
(4)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P84、85)a心率和每搏输出量b心肌收缩力c静脉回流量
第二节血管生理
血压概念: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动脉血压的形成: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正常范围:
l00-120mmHg
舒张压正常范围:
60-80mmHg
脉搏压或脉压:
正常范围:
30-40mmHg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P92、93)
第四节 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肌肉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就是提高心输出量以增加血流供应,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量成正比。
运动时,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
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
在回心血量增多的基础上,由于运动时心交感中枢兴奋和心迷走中枢抑制,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因此心输出量增加。
交感中枢兴奋还能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也进一步加强心肌的兴奋作用。
(二)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将进行重新分配。
其结果是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减少。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肤散热。
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还在于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
(三)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有较多肌肉参与运动的情况下,肌肉血管舒张对外周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不活动器官血管收缩的代偿作用,故总的外周阻力仍有降低,表现为动脉舒张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故收缩压升高。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
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
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
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即便安静心率已降到40次/分的优秀运动员,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也可恢复接近到正常值。
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性心脏增大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一性反应。
例如,以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和举重运动员心脏的运动性增大是以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和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增大却以心室腔增大为主。
3.心血管机能改善一般人和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及从事最大运动时每搏输出量与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量)的变化可用下列数据说明:
安静时一般人:
5000ml/min=71ml/次*70次/min
运动员:
5000ml/min=l00ml次*50次/min
最大运动时一般人:
22000ml/min=113mml次*l95次/min
运动员:
35000ml/min=l79ml次*l95次/min
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
运动训练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
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运动开始后,能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以适应运动活动的需要。
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可发挥心血管系统的最大机能潜力,充分动员心力贮备。
三、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脉搏(心率)
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
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
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
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
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
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
心率的测定还可以检查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判断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
(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
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
耐力负荷的适宜强度也可以用安静时心率修正最大心率百分比的方法来确定,运动时心率=安静时心率+60%(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
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
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间。
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
五、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清晨卧床时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较为稳定,测定清晨卧床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对训练程度和运动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运动员安静时的血压可略有降低,如果清晨卧床血压比同年龄组血压高15%-20%,持续一段时间不复原,又无引起血压升高的其他诱因,就可能是运动负荷过大所致。
如果清晨卧床血压比平时高20%左右且持续二天,往往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
2测定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升降幅度及恢复状况可检查心血管系统机能并区别其机能反应类型,从而对心血管机能做出恰当的判断。
3.运动训练时,可根据血压变化了解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由于收缩压主要反映心肌收缩力量和每搏输出量,舒张压主要反映动脉血管的弹性及外周小血管的阻力,因此运动后理想的反应应当是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适当下降或保持不变。
一般而言,收缩压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而上升。
大强度负荷时,收缩压可高达19OmmHg或更高,舒张压一般不变或轻度波动。
根据运动训练时血压的变化可判断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是否适应。
第四章呼吸机能
呼吸: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包含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部分。
呼吸运动:
胸廓的节律性。
分类1.平静呼吸2.用力呼吸
肺内压和胸内压均为负压。
第一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量
1.肺活量——VC,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
身体素质及训练程度评定指标之一,因限制因素较多,供参考。
男:
3500毫升女:
2500毫升
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可评定通气贮备能力。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结果是,动力学是:
分压差。
第三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氧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影响因素:
PCO2↑、pH↓、体温↑、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O2。
CO2↓、pH值↑、体温↓和2,3-DPG的↓,使Hb对O2的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O2。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CO2、H+和O2对呼吸的影响机制不同
第四节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合理运用憋气
良好作用:
反射性肌张力增加;可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效的收缩条件。
不良影响:
胸内压上升,心输出量减少;
停止后胸内压陡降,回心血量剧增
合理方法:
憋气前吸气勿太深,结束后吐气勿过快;憋气应用于决胜的关键时刻。
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第一节物质代谢3大能源物质的代谢方式(P148-154)
第二节能量代谢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来源:
ATP—三磷酸腺苷
ATP的主要功用:
直接供应各种生理活动能量(安静及运动时)思维活动、神经冲动、肌肉收缩、脏器活动、腺体分泌等
ATP的来源:
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糖:
有氧糖原、葡萄糖→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
无氧酵解肌糖原→乳酸+能量
脂肪:
有氧脂肪→β氧化→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
蛋白质:
有氧分解蛋白质→三羧酸循环→能量+二氧化碳、水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根据运动强度、形式由三个能源系统分别或配合供能。
磷酸源系统、酵解能系统、氧化能系统
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
特点:
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
ATP→ADP+Pi+E;ADP+CP→ATP+C
酵解能系统底物:
肌糖原、葡萄糖
特点:
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
糖元+ADP+Pi→ATP+乳酸
氧化能系统底物:
三大能源物质,
特点:
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最大速率=2.6毫摩尔/公斤/秒,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糖、脂肪、蛋白质+O2+ADP+Pi→CO2+H2O+ATP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不同能源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运动能力的强弱;
例:
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能源系统供能作为基本保证;
例:
同上
一切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均由三个系统不同比例混合供能,比例取决于运动性质和特点。
例:
篮球:
运球、投篮;足球:
快速奔跑、射门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糖:
首先分解肌糖原——血糖(运动5~10分钟后)——运动时间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脂肪:
运动30分钟输出功率最大,在糖类动用并消耗,且供氧充足时大量动用
蛋白质:
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
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健身运动特点:
种类多,强度低(50~70%最大摄氧量),时间长(30~60分钟)
能源物质:
脂肪、糖
专项与力量、耐力、速度、三大能量系统特征
以专项为例,阐述三大能量系统特征
第九章运动技能
第一节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本质
1.运动技能:
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掌握和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即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大脑皮质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
2.运动技能的分类:
分为闭式运动及开式运动两类。
闭式运动的特点:
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动作结构周期性重复;反馈信息来自本体感受器;田径、游泳、自行车等项目属闭式运动。
开式运动的特点:
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动作结构为非周期性;反馈信息来自多种感受器,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球类、击剑、摔交等对抗性项目属开式运动。
3.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随意运动的生理机理是以大脑皮质活动为基础的肌肉活动。
大脑皮质动觉细胞可与皮质所有其他中枢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其生理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人形成运动技能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
复杂性:
有多个中枢参与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
连锁性:
反射活动是一连串的,具有严格的时序特征,前一个动作即后一个动作的条件刺激。
本体感受性:
在动作形成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重要作用。
运动动力定型:
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进行排列组合,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地,有规律地和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
动力定型越巩固,动作完成越轻松自如;动力定型越建立得多,改建越容易皮质的灵活性越高。
即基本技术掌握越多,越熟练,新的运动技能掌握越快,越自如。
大脑皮质机能的可塑性:
在一定条件下,新的动力定型可以代替旧的动力定型。
4.运动技能的信息传递与处理
形成运动技能的信息来自体内和体外
体内信息:
大脑皮质视觉、听觉、躯体感觉中枢的联合区形成一般解释区,由此转移信号到运动中枢。
体外信息:
教师信息传输,学生感官——神经分析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笔记 运动 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