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docx
- 文档编号:424583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2KB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docx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
姓名:
题型:
【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内简答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溉】,【汲】,
4、【及】
5、【国人】
5、【道】
6、【闻之于宋君】
【闻】,
7、【对】
9、【得一人之使】
《杞人忧天》
11、【亡】
13、【晓】
14、【积气】
15、【若】
16、【行止】
17、【奈何】
18、【只使】
19、【中伤】
20、【积块】
21、【四虚】
22、【躇步跐蹈】
23、【舍然】【舍】,
二、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
②其人舍然大喜:
③及其家穿井:
④丁氏对曰:
⑤穿井得一人:
⑥国人道之:
⑦得一人之使:
⑧因往晓之:
⑨国人道之:
⑩闻之于宋君:
⑪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忧其坏?
:
⑫奈地坏何?
:
2、一词多义:
之:
①有闻而传之曰:
②国人道之:
③闻之于宋君: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⑤得一人之使:
⑥求闻之若此: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⑧因往晓之:
⑨晓之者: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舍:
①太丘舍去:
②其人舍然大喜:
若:
①若屈伸呼吸: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
其:
①及其家穿井:
②其人曰:
③何忧其坏:
于:
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闻
①有闻而传之者:
②闻之于宋君:
③求闻之若此:
④不若无闻也: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
①闻之于宋君: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④告人曰: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求闻之若此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
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其人舍然大喜D.亦不能有所中伤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
同“无”,没有)
B.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为何,为什么)
C.若屈伸呼吸(若:
假如)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
伤害)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
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
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
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11、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12、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四、课内简答题:
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
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
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8、《杞人忧天》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9、《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什么?
“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什么?
10、《杞人忧天》杞人为什么忧天?
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1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
12、杞人“忧”什么?
“忧”到什么程度?
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1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1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
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
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
古今异义,古义:
待,等到;今义:
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
古今异义,古义:
应答,回答;义:
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
古今异义,古义:
挖掘、开凿;今义:
破、透。
⑥国人道之:
古今异义,古义:
国都;今义:
国家。
⑦得一人之使:
古今异义,古义:
劳动力;今义:
用。
⑧因往晓之:
古今异义,古义:
告知,开导;今义:
天明。
⑨国人道之:
古今异义,古义:
讲述;今义:
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忧其坏?
:
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⑫奈地坏何?
:
固定用法,奈……何:
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
之:
①有闻而传之曰:
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
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
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
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
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
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结构助词,的。
舍:
①太丘舍去:
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
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
①若屈伸呼吸:
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
像,如。
其:
①及其家穿井:
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
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
代词,它。
于:
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介词,在。
闻
①有闻而传之者:
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
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
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
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
①闻之于宋君:
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
被宋君听到了。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
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倒装句,状语后置。
④告人曰:
省略句,省略主语。
(丁氏)告人曰。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
A.求闻之若此B.不若无闻也
C.若屈伸呼吸D.未若柳絮因风起
【解析】A像,如。
B如。
C你。
D如。
2、下列句中“闻”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
A.不若无闻也B.有闻而传之者C.闻之于宋君D.闻之,欣然规往
【解析】A听说。
B听说。
C使知道,使动用法。
D听说。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A.宋之丁氏B.国人道之
C.闻之于宋君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解析】A助词,的。
B代词,这件事。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D)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闻之于宋君
【解析】A倒装句。
B倒装句,状语后置。
C倒装句。
D被动句,“于”表被动。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尊君在不B.身亡所寄
C.其人舍然大喜D.因往晓之。
【解析】A“不”同“否”。
B“亡”同“无”。
C“舍”同“释”。
D没有。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宋之丁氏B.又数刀毙之。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得一人之使
【解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狼。
C助词,的。
D助词,的。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C)
A.可以为师矣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其人舍然大喜D.亦不能有所中伤
【解析】A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B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
C古今同义,很高兴。
D古今异义,古义:
击中甚至打伤人;今义:
攻击和陷害别人。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
同“无”,没有)
B.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为何,为什么)
C.若屈伸呼吸(若:
假如)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
伤害)
【解析】C若:
你,人称代词。
9、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
B.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C.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
D.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
【解析】A“舍”同“释”,消除,解除;舍:
放弃。
B太阳;每天。
C停留;只;D都是代词,这件事。
10、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D)
A.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地,积块耳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解析】A判断句。
B判断句。
C判断句。
D倒装句。
11、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解析】D是错误的。
12、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解析】C项,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制定计划,并不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四、课内简答题:
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答: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不盲目轻信传言,注重实地调查的明君。
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
答:
总结全文,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告诉人们:
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可轻信,不可以讹传讹。
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答:
(1)①丁氏表述不够清楚;②“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导致丁氏的话发生变化;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
(2)面对道听途说的信息,我们不能盲目轻信,随便传播,更不能以讹传讹。
一定要多方查证,辨别信息的真伪,实事求是,弄清真相。
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
答:
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答: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①、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②、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③、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8、《杞人忧天》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他内心忧虑重重。
9、《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什么?
“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什么?
答:
杞人明白道理、解除了忧虑后的喜悦之情;晓之者为能成功说服杞人,解除他的忧虑而高兴。
10、《杞人忧天》杞人为什么忧天?
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答:
怕天会塌下来。
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告诉我们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1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
答:
(1)我认为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的人,与“庸人自扰”同义。
我们不应该为没有根据的或不必要的担忧而忧虑。
应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2)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其实都是“杞人忧天”,在今天也十分必要,如果每个人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多一点替别人着想的意识,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12、杞人“忧”什么?
“忧”到什么程度?
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
①、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②、废寝忘食。
③、在“晓之者”的开导下“舍然大喜。
1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1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答: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 杞人忧天 注释 文言 现象 选择 习题 答案 部编版七上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