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4907666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42.77KB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
高二年级历史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须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国”和“家”的关系密不可分。
这种观念主要源自于
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科举制
2.秦政府规定:
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
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
这些规定,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规范官吏从政B.树立法律权威
C.强化君主专制D.加强中央集权
3.右图是宋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图中空白处的机构应该是:
A.中朝
B.尚书省
C.御史台
D.三司
4.元世祖忽必烈曾说:
“中书省是朕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左手”的职责是总管庶务
B.三者中御史台的权力最大
C.“右手”的职责是掌管军队
D.御史台的职责是监察百官
5.右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的影响。
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中共某宣言提出:
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这一宣言发表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7.民盟主席张澜在某次会议发言中指出:
“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
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
”文中的“它”是指
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十大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
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
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
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
A.—个中国B.和平统一C.一国两制D.平等协商
9.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
70年代中国建交高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重返联合国D.改革开放的推行
10.梭伦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其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颁布“解负令”B.设立五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C.设立陪审法庭D.按财产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11.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曾指出: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反映了罗马法
A.是古代世界最早、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B.经历了公民法、万民法到自然法不断成熟的过程
C.在促进帝国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蕴涵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的永恒价值
12.2016年11月,特朗普击败希拉里赢得美国大选,他能当选美国总统,主要是
因为
A.成为国会多数党的领袖B.赢得国会参众两院的支持
C.在间接选举中赢得多数D.获得美国一半以上州的支持
13.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
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特征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实行责任内阁制B.制定宪法性文献
C.实行三权分立D.选举和议会立法
14.发表于1848年的某文献指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该文献
A.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第一个作品B.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C.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D.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15.《全球通史》中记载:
“腐朽的沙皇专制政
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
”直接导致该“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A.二月革命B.七月事件C.十月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16.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
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
”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B.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C.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D.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17.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日本感到蒙受了极大的屈辱,日本代表曾私下讽刺英国代表说:
“无论如何,你们给同盟举行盛大的葬礼。
”但日本也以美国等承认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而聊以自慰。
下列条约中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是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D.《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18.《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都是“一战”后签订的重要条约。
它们的共同之处有①是对凡尔赛体系的重大调整②美国参与了两个公约的签署③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④大大削弱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9.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其日记中写道:
“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是《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B.割占苏台德区C.吞并捷克
斯洛伐克D.进攻波兰
20.右图漫画反映的是苏德战场上发生根本转折的一次战役。
下列选项中,与这一漫画的标题最贴切的是
A.《莫斯科郊外的烽火》
B.《伏尔加河上的磨坊》
C.《巴巴罗萨计划的丧钟》
D.《照耀德国国会大厦的红星》
21.以下历史事件中,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产生推动作用的有
①西班牙内战的爆发②太平洋战争爆发
③《大西洋宪章》的发表④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
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
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
”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
23.某同学为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从图书馆借阅了以下历史书籍。
依据你的判断,他写小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苏争锋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十月革命D.不结盟运动
24.唐太宗时期开始设置的羁縻府州,是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这一制度
①是唐政府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直接管理的一种方式
②以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可以世袭
③户籍一般不上报户部,也不承担赋
税
④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下列属于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有
①尊孔开科,延揽汉人②中央设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宣政院
③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④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东北边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6.孔子认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以下言论中,与孔子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B.“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
C.“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D.“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
27.一战期间
,甘地给英国的印度总督写信说,“在帝国的紧要关头,我愿让印度将其所有强壮的儿子作为供品奉献给帝国”;1919年11月,甘地提出了对英国的“不合作”主张。
促使甘地对英国态度发生上述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国大党被取缔B.家庭纺织运动的开展
C.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D.食盐专营法的颁布
28.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杂志封面标题写着:
《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见右图)。
探究其原因,应该是他:
①促成了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
②启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③支持和倡导经济特区的创办
④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29.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身为总办兼总工程师的他,所面临的困难有
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设备
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④外国人冷眼旁观,准备坐收渔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0.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
A.创立突破绝对时空观的相对论B.以量子理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C.在统一场论领域获得重大成果D.领导科学家成功研制了核武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图一指出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域分布特点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
(4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形势由图一发展演变为图二的原因。
(4分)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分)
32.20世纪的大国关系直接影响着世界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特勒进攻苏联之日当晚,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向全世界宣称:
“
我们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与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第二天,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斯发表声明,支持苏联。
罗斯福在审阅这个声明时,用铅笔加上了一句结束语:
“在今天,对美洲各地的主要危险是希特勒的军队。
”……这时美国得到种种情报表明,日本准备进攻苏联的滨海各州。
对此国务院远东司提出一个备忘录,认为苏联抵抗德国的时间越长、越成功,显然就越有利于美国。
因此它建议美国应公开表示要援助和同情苏联,以挫败日本的侵苏步骤。
——磐石《论战时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
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
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
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
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菲利普·费尔《世界:
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对苏联实行援助的原因。
举出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行动的三个事例。
(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5分)
33.2016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
抄几条宪法,算立完。
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
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
”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
(1)请将以上历史图片,按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归类填入下表。
(3分)
历史功绩
图片序号(字母)
领导辛亥革命
维护民主共和
促成国共合作
(2)材料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梁启超在欧洲考察回来后写下的时评。
你是否同意梁启超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7分)
34.17、18世纪,欧美历史上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人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拿破仑主要活动列表
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1644年,取得马斯顿草原胜利
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
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
1649-1650年,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1653年,自任“护国主”。
1793年,土伦之役崭露头角
1795年,平息王党叛乱
1796年,进军意大利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自称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公布《民法典》
1805年,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
1806年,颁布“大陆封锁令”
1813年,莱比锡战役失败
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
——根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整理
材料二
1793年,法国向英国宣战。
华盛顿召开内阁会议,重申了美国在危机时期应当以安全和发展为主,不应当被激情冲昏头脑。
大会决定,禁止美国公民在公海从事任何敌对行动;警告美国公民不得向交战双方非法贩运现代国家惯例法所禁运的任何物品;不得采取任何有损于与交战国友好相处的行为。
——摘自《华盛顿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6分)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政府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
这一政策及其体现的外交原则在一战前后有何变化?
(4分)
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C
C
B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B
A
C
A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B
C
D
C
B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1)地域分布特点:
南方几省交界之处。
(2分)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分)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到达陕北。
(2分)抗战全面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华北,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分)
(3)解放了南京
,推翻了国民政权的统治。
(2分)
32.
(1)原因:
苏德战争爆发,德国成为苏、英、美共同的敌人;苏联抵抗德国有利于美国和英国。
(2分)事例:
1941年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1943年11月,三国首脑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2月,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等问题;1945年4
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7月,三国召开波茨坦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
(每点1分,不超过3分。
)
(2)因素:
美苏争夺霸权,都视对方为威胁;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集团推动对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经常以核战相威胁。
(3分)
影响:
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2分)
33.
(1)(3分)
历史功绩
图片序号(字母)
领导辛亥革命
C
维护民主共和
B
促成国共合作
A
(2)同意。
(1分)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有宪法,共和政体,但实质上依然是独裁统治;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虽有短暂的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据主体;思想文化方面,虽然民主共和思潮不断涌现,旧的思想文化依旧根深蒂固;社会生活方面,虽然革命带来一定的变化,但旧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6分,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不同意。
(1分)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政治上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经济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新式婚姻、礼仪、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文化。
(6分,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说明:
只写观点,不写史实,不得分。
34.
相似之处:
(1)领导和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进行对外扩张与征服;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重视法律和文化教育;实行宗教宽容。
(每点1分,共6分)
(2)政策:
孤立主义政策。
(1分)变化:
一战前及战争初期严守中立;1917年放弃中立政策,参加一战;战后孤立主义盛行,拒绝加入国联。
(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 杭州市 市区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