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docx
- 文档编号:5262178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13KB
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docx
《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
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
一、需要注意的指标定义
1.机构类型:
还未转制到位的科研机构以及转制后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单位还属于政府部门术开发机构,应当选择A类;其余转制到位的科研机构选择C类。
2.外聘的流动研究人员:
外聘短期或长期的访问学者、研究人员(编制在其他单位)。
3.招收的非本单位在读研究生:
本单位招收的在读的研究生,不包括本单位职工在读的研究生。
4.用于科技活动的贷款:
指本机构为开展科技活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借、贷款。
不论偿还形式、期限和数额如何,均按当年获得的借、贷款额填报。
不包括基本建设费。
5.非科技活动借贷款:
指本机构为开展非科技活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借、贷款。
不论偿还形式、期限和数额如何,均按当年获得的借、贷款额填报。
不包括基本建设费。
6.设备购置费:
表4中的设备购置费不包括基建投资中的设备购置费,基建中的设备购置费应当填写到表5中相应的设备款中。
7.机构重点发展学科情况:
新增报表,如果在国内无影响的研究部门可以不填写该报表。
二、关于科技活动人员
1.定义
科技活动人员系指直接参加某个机构或单位的科技活动并领取报酬的人员,且不论具有何种身份、资格(学历或职务),均属科技活动人员。
包括实际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科技活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
从事实验、测试、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试验农场人员;与机构的科研活动有关的情报、咨询、物资器材供应、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人员应作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
例如,门卫、司机、保卫、食堂、医务室、附属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员,其工作虽是为了保证整个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因其为科技活动提供的服务只是间接的,不论这些人具有何种身份或资格,均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
2.判断下列哪些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
a.科研课题组人员b.科研实验室的打字员
c.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d.科研院所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
e.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
f.科研机构资料室的工作人员g.科研院所分管科研的所长的秘书
〖解答〗
a,b,f,g是科技活动的人员,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和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是间接服务的人员,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与科技活动无关,都不是科技活动人员。
三、关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
1.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基本特征
研究与试验发展a.具有创造性;b.具有新颖性;c.运用科学方法;d.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
在上述特征中,“创造性”和“新颖性”是判别是否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决定性条件,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运用科学方法则是所有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特点。
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任务的来源层次(国家或省级)和研究中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均不是构成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基本特征。
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特点
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1)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性质、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2)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3)一般由科学家承担,他们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及安排工作上有很大程度的自由。
(4)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因此,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或)当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即视为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的特点是:
(1)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
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2)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试验发展的特点是:
(1)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知识或实际经验。
(2)以开辟新的应用为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提供新材料、新产品和装置、新工艺、新系统和新的服务,或对已有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3)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知识、具有新产品基本特征的产品原型或具有新装置基本特征的原始样机等。
3.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区别
在统计实践中,区分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类型应以定义为依据、以活动的直接目的及其特征为辅助依据而进行判断。
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准是:
基础研究是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应用研究则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
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不很清楚,或者虽然确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
应用研究的特定应用目的不外乎是指以下两类:
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或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
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但是,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
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准是: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是扩大科学技术知识,而试验发展则是开辟新的应用即为获得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新服务以及对已有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
虽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但它们的直接目的或目标却有着本质的差别。
应用研究是为达到实际应用提供应用原理、技术途径和方法、原理性样机或方案,这是创造知识的过程;试验发展并不增加科学技术知识,而是利用或综合已有知识创造新的应用,与生产活动直接有关,所提供的材料、产品装置是可以复制的原型,而不是原理性样机或方案,提供的工艺、系统和服务是可以在实际中采用。
4.判断下列活动是否属于R&D活动?
a.为生产目的进行的工装准备、试运转;
b.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材料、设备、产品的常规检验、测试;
c.文学或艺术创作;
d.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测试、标准化、计量、计算、质量控制和专利等项服务;
e.农业领域里新品种的区域试验;
f.地形、地质和水文考察,资源的调查,天文、气象和地震的日常观察;
g.为从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和生产过程进行中间试验,以获得经验和收集数据;
h.矿产、石油、天然气的常规勘探与开采;
i.接受用户订货,仅用现有技术和现有材料建造的一艘新型旅游船;
j.新产品原型的设计、制造与试验;
k.为R&D项目所进行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m.市场调查、技术服务及市场分析;
n.通用数据和资料收集,用运筹学、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数据的常规分析;
o.系统维护和软件应用,一般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
p.对已有的产品或工艺做技术上的实质性改进;
q.政策调研、评价与咨询,可行性研究;
r.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农民培育花卉种苗;
s.新型服装面料的研究。
〖解答〗
除下列活动外均不属于R&D活动:
g.为从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和生产过程进行中间试验以获得经验和收集数据;
j.新产品原型的设计、制造与试验;
k.为R&D项目所进行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p.对已有的产品或工艺做技术上的实质性改进;
s.新型服装面料的研究。
四、课题活动类型分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以论文作为成果主要形式的可能是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以专利技术作为成果形式之一的可能是应用研究或试验发展,综合科技活动的特点、成果形式等进行分类常常是十分有效的辅助方法。
2.确定科技活动(在我国目前主要以课题或项目形式进行)的分类,只根据其名称来判断往往是不够的,一项课题活动被称作什么与它实际和直接目的并不总是一致,同样被称为“中间试验”,为了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或生产过程而进行的中试是试验发展,为进行产品的定型设计而获取生产所需的技术参数进行的中试则应划入R&D成果应用。
3.“课题或项目下达单位的级别”和是否是“重要或重大课题(项目)”这类信息,只反映该级政府部门或管理者对某些领域的侧重或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关注,不能作为课题活动分类的依据。
例如,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课题与为发展经济、达到规模生产而实施的重点科技项目显然不属于相同的课题活动类型。
又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一定都是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项目。
4.一些科研课题(项目)研究周期长,可能在具体实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类型特征。
例如某种更能抗病的谷物新品种的问世,通过对谷物抗病力遗传特性的研究,获得培育更能抗病的谷物新品种的途径和方法,并由此进行新品种的培育,最后经过区域试验确定该新品种的抗病特性及推广价值。
在统计时应根据当年主要研究内容划分活动类型。
5.对大型课题(项目)应对其各子课题(项目)逐个确定类型,对综合性的大型课题(项目),在统计时笼统地把整项课题活动划归到任何一种活动类型都会是不合适的,应分解为几个性质单一且相对独立的部分,并逐个确定类型。
6.一项大的工程项目中有一部分工作具有研究性质,只能将此部分列为课题,按其性质确定此部分的活动类型。
7.数据的采集、测试一般不是R&D活动,但如果是包含在一项大型课题中,那么其活动类型应按大型课题的活动类型来划分。
五、关于R&D人员
1.定义
R&D人员系指参加某个机构或单位的R&D活动并领取报酬的人员,且不论其具有何种身份、资格(学历或职务),均属从事R&D活动人员。
包括参加R&D课题的人员、R&D课题管理人员和为R&D课题服务的人员(如资料室管理人员),但不包括为R&D课题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如生活服务人员),同时也不包括全年从事R&D活动工作量不到0.1年的人员。
从事实验、测试、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试验农场人员;与机构的R&D活动有关的情报、咨询、物资器材供应、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人员应作为从事R&D活动人员。
为R&D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与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人员的范围相同,不属于R&D人员,因此在统计R&D经费时,他们的劳务费(工资)不应作为R&D人员的劳务费,而应列入“其它日常支出”。
2.R&D活动人员及工作量的计算
①人数计算
年末在本机构中按人数统计参加R&D活动并领取报酬的R&D活动人员人数。
不包括全年从事R&D活动工作量不到0.1年的人员。
②工作量计算
一年中一些人用全部工作时间从事科技活动,另一些人除从事R&D活动外还进行了机构内的其它工作(例如生产、销售等等)。
所以在科技活动人员中先按人数统计R&D全时人员〔本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量在0.9年以上(含0.9年)的人员数〕〕及R&D非全时人员(本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量在0.1~0.9年之间的人员数),工作量不到0.1年不计在内。
然后计算全时人员与非全时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得到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
一个全时人员的折合全时工作量计为1,非全时人员按实际投入工作量进行累加。
例如:
有两个全时人员(他们的工作量分别为0.9年和1.0年)和三个非全时人员(他们的工作量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年),则折合为:
折合全时工作量=1+1+0.2+0.3+0.7=3(人年)(四舍五入)
3.例
一个R&D课题组有五个人,他们的工作量依次为1.0年、0.9年、0.5年、0.1年和0.05年。
如何计算课题组的R&D全时人员、R&D非全时人员和R&D折合全时工作量。
〖解答〗
课题组的R&D全时人员2人;R&D非全时人员2人;R&D折合全时工作量2.6人年。
六、R&D活动经费
1.定义
R&D活动经费系指本单位实际用于R&D活动的经费,不论是以何种名义、通过何种渠道获得的。
不包括利用自己专长开展与R&D活动无关的教学、医疗、科技服务和生产性等活动的经费。
2.R&D经费内部支出与R&D经费外部支出的区别
内部支出是指某机构为开展R&D活动实际用于本机构内的全部支出。
外部支出是本机构根据合同和协议委托外单位进行R&D活动所实际支付的费用,包括实物(例如调拨的仪器设备等)形式支付的经费。
外部支出可以反映部门之间合作研究的情况。
本机构开展一个R&D项目将其中一个部件和装置委托外单位进行加工,这不是外部支出,是外协加工。
本机构作为一个大R&D项目的牵头单位,将其中一部分经费转拨给子课题单位,此经费应算外部支出。
3.R&D活动经费来源的分类
R&D活动经费可以通过合同、拨款、贷款、专项基金、自筹、捐款等多种途径获得,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按资金来源分类是从资金资助者方面而不是从资金获得渠道进行分类,以分析评价社会各方面对R&D的投入。
当经费经过转拨的情况下,在进行分类时必须应尽可能弄清资金的原始来源及经费的资助者。
4.关于“政府资金”
政府资金包括本单位不论是以何种名义、通过何种渠道从各级政府部门获得的用于R&D活动的经费。
例如:
教育事业费中用于R&D人员的工资和政府提供的技术改造经费中实际用于R&D的经费,企业承担政府R&D项目所获得的无偿使用的资金等,政府资金中不应包括各类性质的贷款。
5.关于“企业资金”
企业资金指企业支付的用于R&D活动的经费,包括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接受委托从企业获得的R&D项目开发经费,在国内注册的外资企业用自有资金支付的R&D活动的经费,计入“企业资金”,而不归入“外国资金”
“企业资金”不包括本单位从国外注册的企业获得的R&D活动经费。
政府提供给企业或企业集团的R&D活动经费应计入“政府资金”。
例如:
某企业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经费全部来自政府),将课题的一部分委托给本机构,对本机构而言该经费应计入“政府资金”。
七、R&D投入核算
R&D投入指标包括R&D经费指标和R&D人员指标,它们分别以货币和投入工作量来度量R&D活动的规模。
依照国际惯例,R&D经费投入统计对R&D活动的执行者而非资助者进行统计,R&D经费总量由各执行单位R&D活动的内部支出加总形成。
1.R&D人员核算方法
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先按人数统计R&D全时人员(本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量在0.9年以上(含0.9年)的人员数);R&D非全时人员(本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量在0.1~0.9年之间的人员数),工作量不到0.1年不计在内。
然后计算全时人员与非全时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得到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
如果本单位活动种类多,不好核算,可以采取下列近似方法核算
R&D活动的折合全时工作量=R&D课题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为R&D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科技服务人员的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
从课题调查数据容易得到R&D课题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将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人员按R&D课题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例分摊,即得到为R&D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科技服务人员的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
2.R&D经费核算方法
R&D经费内部支出:
指当年为进行R&D活动而实际用于本机构内的全部支出,应按“全成本核算”的口径进行计量。
包括劳务费、其他日常支出、仪器设备购置费、土地使用和建造费等。
不包括与外单位合作进行R&D活动而拨给对方使用的经费。
R&D活动的劳务费是指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给R&D人员(见“R&D人员”指标说明)的工资、薪金,以及所有有关的劳务费用,如奖金、养老或抚恤基金、奖金税等。
R&D活动的仪器设备费,是指当年本机构为开展R&D活动在非基建投资中所支出的仪器设备(使用年限一年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仪器设备购置)购置费,为开展此活动专用购买的设备费应计入此项;为几类科技活动公用而购买的设备费,按此类活动实际使用(或预计使用)的时间分摊到此类活动的仪器设备费中。
R&D活动的其它日常支出,是指当年直接或间接用于开展该活动的全部实际消耗支出,包括业务费和管理费。
例如:
原材料费、水电能源费、期刊书报资料费、加工实验费、设备使用费、计算机机时费、资料印刷费、差旅费、修缮费、房租等。
计算R&D活动日常支出时,应将整个单位的公共管理费等,分摊到机构相应的R&D活动的日常支出中。
R&D活动的基建仪器设备费,是指当年本机构为开展R&D活动在基建投资中所支出的仪器设备(使用年限一年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仪器设备购置)购置费,为开展此活动专用购买的设备费应计入此项;为几类科技活动公用而购买的设备费,按此类活动实际使用(或预计使用)的时间分摊到此类活动的仪器设备费中。
R&D活动的土建费,是指当年为开展此活动在基建投资中支出的土地使用费、房屋和试验场所等的建造费,以及用于对建筑和固定设施进行大规模改建、改装和修理,土地改良工作等的费用。
为开展此活动专用基建的费用含在此项内,为公共目的而建的办公大楼实验室等费用可按人均占有面积乘以此类活动的人员所占的比例推算R&D活动的土建费。
R&D经费的外部支出:
指本机构委托外单位合作进行的R&D活动而拨给对方的R&D活动经费额。
如果本单位活动种类多,财务不好核算,可以采取下列近似方法核算
①从业人员劳务费、生活设备基建费、是用于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务支出,这些费用应按折算后R&D活动人员(投入工作量)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分摊。
劳务费=(从业人员劳务费总额+生活设施基建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业人员)
②年报中科研业务费主要是用于开展课题活动和非课题科技活动的全部实际消耗性支出(如原材料费、水电费、能源费、加工试验费、设备使用费、计算机时费、资料印刷费等);非基建科研仪器设备费主要是购置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的费用。
这二部分经费可以看作基本是用于科技活动,不用于其它活动,可按R&D课题经费占1-6类课题经费的比例折算出用于R&D活动的业务费和科研仪器设备费。
也可按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折算出用于R&D活动的业务费和科研仪器设备费。
如果本单位的科研业务费基本用于课题的支出,则
经常费中的其它支出=科研业务费×(R&D活动的课题经费÷1-6类课题经费)+公务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业人员)
如果本单位的科研业务费少部分用于课题的支出,同时大部分用于非课题的科技活动支出,则
其它日常支出=科研业务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公务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业人员)
公务费是用于研究机构全部管理工作的费用;非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费是用于购买除科研仪器设备以外其他设备或资产的费用,包括购买办公桌、图书资料、其他专用仪器设备等的费用。
这两种费用是用于支持整个机构的活动,应按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分摊。
公用科研房屋基建费(即科研土建工程费用)是用于建办公大楼等的费用,其中不用于生产经营等活动,应按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分摊。
内部支出中的税金及其它支出基本上用于与科研无关的活动(如生产、经营等的支出,应为生产活动的费用)。
非基建仪器设备费=非基建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基建仪器设备费=科研仪器设备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基建土地费=科研土建费×(折算后的R&D活动投入人员÷从业人员)
附1:
课题活动分类案例
1.自然科学领域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例子: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性发展
1.研究微分方程数值解
研究用于说明波动(如说明无线电波传送的强度和速度)的微分方程数值解
为说明波动的微分方程数值解开发计算机程序
2.研究气流中的压强条件和固体颗粒的浮力
研究流动气体中的压强条件和固体颗粒的浮力,以取得制造火箭和飞机所需要的气体动力学数据
研制飞机样机的机身(外壳)
3.研究地热场和地热过程的地质位置,以获得地热起源的基本知识
研究地热源,以了解利用天然蒸汽和热水资源的可能性
发展利用地热蒸汽或热水的工艺,以生产电力,用于取暖或作为提取矿物质的来源
4.研究微生物抗辐射性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机理
就热和辐射的联合过程对酵母生存的影响进行微生物学研究,以获得制定一种储存水果汁所需要的方法的资料
发展利用伽马射线储存水果汁的工艺
5.研究乳糖酶消化分解乳糖的过程
研究成人不能耐受乳糖的普遍现象,为发展一种确定这种不耐受性的试验方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
为确定乳糖的不耐受性(在乳糖吸收之后测量血糖)而发展一种试验方法
2.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活动及人文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二种活动的例子: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性发展
1.研究经济条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农业工人从农业地区流入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原因,目的是制订一项计划,制止这种现象的发展,以便支持农业,防止工业地区的社会冲突
制订和试验一项防止农村人口移居大城市的财政支助计划
2.研究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职业的流动性,如与社会的职业阶层或社会阶级有关的社会结构和变化
利用所取得的资料,制订一种模型,以展示最近的社会流动趋势会给将来造成的后果
制订和试验一项促进某些社会或种族集团向上流动的计划
3.研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国际因素
研究某一时期内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的国际因素,以便构造一个调整政府外贸政策的实施模型
──────
4.研究某一特殊语言(或几种相互比较的语言)的特定方面,如句法、语义、语音、音位、地区性或社会性变化
研究一种语言的各个方面,以便发明一套教授这种语言,或将这种语言译成其他语言,或者将其他语言译成此种语言的新方法
───────
5.研究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
──────
──────
3.软件开发的实例
a.基础研究包括为代数变换和数值分析而进行的软件开发,也包括人的语言和具体操作的程式化的研究(例如直接利用语音输入输出进行人机会话的研究、关于信息处理应用基本算法的研究、编程过程形式化的可能性研究)。
b.应用研究包括对信息处理技术在新领域或新方法方面的应用(例如开发新的程序语言、新的操作系统、程序编辑器等),以及开发诸如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这类信息处理工具的研究。
c.试验发展包括新的应用软件的开发,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实质性改进等。
不包括系统维护和软件应用,一般的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但是,现有软件用于新的领域或新的目的,对原有的软件有实质性的改进,其本身构成进步,属于R&D。
4.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的例子
①农业领域里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业领域里为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而进行的工业性试验。
例1
课题名称: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品种区域试验
成果形成:
提供可在一定地区推广的新品种及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
研究内容:
已育成的杂交种玉米中原7号、9号、10号、18号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品种区域试验,并进行抗性鉴定。
案例分析:
本课题是对试验发展研究成果的扩展,通过研究进一步确定所育成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增产效益及在不同地区的推广价值。
是新品种从选育向推广、示范转移所进行的技术及经济的可行性鉴定。
完成课题的周期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有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统计 年报 部分 重要指标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