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
- 文档编号:5351948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0.65KB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钠的密度小-B.-钠的熔点低-C.-钠的硬度小-D.-钠有强还原性
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概论与碱元素.
分析:
-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钠浮在水面然后熔化成闪亮黄色小球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原因如下:
浮:
密度比水小,熔:
熔点低,游嘶:
剧烈反应,红:
生成碱性物质.
解答:
-解:
A、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与性质有关,故A错误;
B、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看到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与性质有关,故B错误;
C、硬度大小与反应现象无关,与性质无关,故C正确;
D、钠有强还原性,所以与水反应剧烈,与性质有关,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钠与水的反应.应从钠的强还原性和钠的物理性质来理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箔
考点:
-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
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④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硬铝是以金属铝为主熔合Cu、Mg、Mn、Si的合金,故A错误;
B.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故B错误;
C.钢铁是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低于2%的铁碳合金,故C错误;
D.金箔是金属金单质,不是混合物,不属于合金,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合金的判别,掌握合金的概念及特征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考点:
-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分析:
-中学常见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
铝、两性物质、多元弱酸酸式盐,弱酸的铵盐、蛋白质、氨基酸等.
解答:
-解:
①NaHCO3属于弱酸酸式盐,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①正确;
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②正确;
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③正确;
④Al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④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归纳总结常见能与酸、碱反应的物质.
4.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A、根据Na和Na+的结构示意图;
B、根据化学性质由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D、根据钠的焰色反应;
解答:
-解:
A、由Na和Na+结构示意图可知,Na有3个电子层,而Na+只有2个电子层,故A正确;
B、Na和Na+的化学性质大不一样,Na+是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而Na原子很活泼,体现出很强的还原性,故B错误;
C、因Na和Na+的质子数相同,所以两者为同一元素,故C正确;
D、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元素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有同样的焰色,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由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等,有利于学生通过题目对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掌握基础知识点即可轻松解题.
5.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盐酸-B.-加热
-C.-加入NaOH溶液-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考点:
-钠的重要化合物;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根据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稳定受热不易分解进行解答.
解答:
-解:
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稳定,所以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可用加热的方法.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除杂,注意物质除杂时除了掌握除杂的原则,还要分析需要物质的性质,然后再设计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离.
6.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lO2﹣-B.-Cu2+-C.-Al3+-D.-Mg2+
考点: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金属镁和铝能溶于盐酸,镁离子能和烧碱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铝离子和过量的烧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解答:
-解:
金属镁、铝溶解于盐酸,得到氯化镁和氯化铝,加入过量烧碱后镁离子成为氢氧化镁沉淀,铝离子变成偏铝酸根离子,所以再过滤后滤液中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氯离子、氢离子.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
7.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
1
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
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
3
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
1
⑤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
11.
-A.-仅①和④-B.-仅②和③-C.-仅④和⑤-D.-①②③④⑤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根据N=nNA计算微粒数目.
①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
②1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数分别为1个、2个;
③1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个、3个;
④1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都是1个;
⑤根据m=nM计算.
解答:
-解:
①由于N=nNA,所以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故①正确;
②CO和CO2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数分别为1个、2个,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由于N=nNA,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1:
2,故②正确;
③CO和CO2分子中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个、3个,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由于N=nNA,所含原子数之比为2:
3,故③正确;
④CO和CO2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都是1个,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由于N=nNA,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
1,故④正确;
⑤CO和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44g/mol,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的质量之比为28:
44=7:
11,故⑤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
2Ag+2H+=2Ag++H2↑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SO42﹣+Ba2+=BaSO4↓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
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
Fe2O3+6H+=2Fe3++3H2O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银排在氢的后面,不能置换氢气;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时,钡离子和硫酸根能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也能反应;
C、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D、盐酸不能将亚铁离子氧化.
解答:
-解:
A、银排在氢的后面,不能置换氢气,反应不能发生,故A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实质是:
2H++2OH﹣+SO42﹣+Ba2+=BaSO4↓+2H2O,故B错误;
C、碳酸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应为:
CaCO3+2H+=Ca2++H2O+CO2↑,故C错误;
D、盐酸能将碱性氧化物溶解,得到对应的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是现在2015届高考的热点,难度不大.
9.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如仅是钠参加反应,无论和何种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的量相等,并注意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解答:
-解:
将等质量的钠投入到水、稀硫酸、稀盐酸中,放出的氢气的量相等;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B项生成氢气最多,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钠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性质.
10.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
-A.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mol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mol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考点:
-金属的通性.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金属性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失去电子数目无关.
解答:
-解:
金属性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失去电子越容易金属性越强,失去电子越难金属性越弱,与失去电子数目无关,例如钠和铝,钠失去1个电子生成钠离子,铝失去3个电子生成铝离子,但是钠的金属性强于铝,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明确金属性的强弱取决于失电子能力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而溶液质量增加,但无气体产生,此溶液是( )
-A.-Fe2(SO4)3溶液-B.-稀硫酸-C.-AgNO3溶液-D.-CuSO4溶液
考点:
-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铁和溶液中的溶质反应,导致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且没有气体生成,说明铁和溶液反应时不是和酸反应,且不能置换出比铁的摩尔质量大的金属单质,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没有气体生成且溶液质量增加,所以符合题意,故A正确;
B.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故B错误;
C.铁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银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C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信息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物质性质与反应的考查,注意利用差量变化判断溶液质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12.CO与H2混合气体3g和足量的氧气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A..5g-B.-3g-C.-6g-D.-无法计算
考点:
-钠的重要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分析比较法.
分析:
-利用差量法,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
CO与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和H2O再与Na2O2反应:
2CO+O2
2CO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
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
2CO+2Na2O2=2Na2CO3,质量增重△m=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2H2+O2
2H2O,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O反应:
2H2O+2Na2O2=4NaOH+O2,总方程式为:
2H2+2Na2O2=4NaOH,质量增重△m=4NaOH﹣2Na2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
解答:
-解:
CO与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和H2O再与Na2O2反应:
2CO+O2
2CO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
2CO2+2Na2O2=2Na2CO3+O2,总方程式为:
2CO+2Na2O2=2Na2CO3,质量增重△m=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
2H2+O2
2H2O,生成的水与氢气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H2O反应:
2H2O+2Na2O2=4NaOH+O2,总方程式为:
2H2+2Na2O2=4NaOH,质量增重△m=4NaOH﹣2Na2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
所以Na2O2增重的质量为CO与H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3g,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难度中等,注意从CO2、H2O与Na2O2生成固体质量的变化分析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3.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要除去杂质而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组别是( )
-A.-FeCl2溶液FeCl3KSCN溶液
-B.-Fe粉A1粉稀盐酸
-C.-Fe2(SO4)3溶液FeS04C12
-D.-FeCl2溶液CuCl2Fe粉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加KSCN溶液可鉴别,不能除杂;
B.二者都与与盐酸反应;
C.引入新杂质FeCl3;
D.Fe和置换出Cu.
解答:
-解:
A.加KSCN溶液可鉴别,不能除杂,则除杂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铁,应选择铁粉,故A错误;
B.二者都与与盐酸反应,应加入NaOH溶液除杂,故B错误;
C.引入新杂质FeCl3,故C错误;
D.Fe和置换出Cu,同时生成FeCl2,可除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侧重除杂的考查,注意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4.将NaCl、KAl(SO4)2、FeCl2、Fe2(SO4)3、Mg(NO3)2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通过实验就能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 )
-A.-KSCN-B.-BaCl2-C.-NaCl-D.-NaOH
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
-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NaCl、KAl(SO4)2、FeCl2、Fe2(SO4)3、Mg(NO3)2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通过实验就能加以区别,说明这五种溶液和该试剂反应有五种不同的现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KSCN溶液只能检验铁离子,不能检验其它离子,所以KSCN溶液不能鉴别这五种溶液,故A错误;
B.钡离子只能检验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氯离子、硝酸根离子,所以不能用氯化钡溶液鉴别这五种溶液,故B错误;
C.NaCl和这五种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用NaCl溶液鉴别这五种溶液,故C错误;
D.NaCl、KAl(SO4)2、FeCl2、Fe2(SO4)3、Mg(NO3)2五种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现象分别为:
无选项、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白色沉淀立即转化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生成红褐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现象不同,所以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鉴别,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只有反应现象不同时才能鉴别,知道常见阴阳离子检验方法,为2015届高考高频点.
15.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1和bmol•L﹣1(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无明显变化),则a与b的关系为( )
-A.-a=b-B.-a=2b-C.a=b-D.-a=5b
考点:
-硝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氮族元素.
分析:
-设它们的质量都是80g,则利用n=
来计算物质的量,再由原子守恒来分析Cu(NO3)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因溶液体积相同,则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等于浓度之比.
解答:
-解:
设CuO和MgO粉末的质量均为80g,
则n(CuO)=
=1mol,
n(MgO)=
=2mol,
由原子守恒可知CuO~Cu(NO3)2,MgO~Mg(NO3)2,
则Cu(NO3)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
因溶液体积相同,则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等于浓度之比,
a:
b=1mol:
2mol=1:
2,
即2a=b,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氧化物与硝酸的反应,明确金属与盐的关系及巧设氧化物的质量是快速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守恒法来分析问题.
16.某地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不含相同的离子):
Ag+、Ba2+、Fe3+、Na+、SO42﹣、NO3﹣、OH﹣、Cl﹣.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成无色澄清的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B.-Cl﹣和NO3﹣一定在相同的工厂
-C.-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D.-Na+和NO3﹣一定来自不同的工厂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能变得无色澄清,说明甲乙两厂的废水能反应生成沉淀,从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角度分析,可假设甲厂含有Ag+,则一定不含SO42﹣、OH﹣、Cl﹣应存在与乙厂,因Ba2+、Fe3+与SO42﹣不能共存,则Ba2+、Fe3+存在于甲厂,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甲厂一定存在NO3﹣,所以甲厂含有的离子有Ag+、Ba2+、Fe3+、NO3﹣,乙厂含有的离子有Na+、Cl﹣、SO42﹣、OH﹣,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
从离子大量共存的角度分析,甲(乙)厂含有的离子有Ag+、Ba2+、Fe3+、NO3﹣,乙(甲)厂含有的离子有Na+、Cl﹣、SO42﹣、OH﹣,则
A.SO42﹣和NO3﹣来自不同工厂,故A错误;
B.Cl﹣和NO3﹣一定来不同工厂,故B错误;
C.Ag+和Na+来自不同工厂,故C错误;
D.Na+和NO3﹣来自不同工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
17.
(1)选择填空:
将铝的用途与性质搭配起(每个选项只选用一次).
A.质轻 B.延展性好 C.易传热 D.易导电
E.氧化时放热
①太阳能热水器:
C ;②飞机:
A ;③焊接铁轨:
E ;④电缆:
D ;
⑤铝箔:
B .
佛山是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铝合金材料的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铝合金材料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混合物”或“单质”).
考点:
-铝的化学性质;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分析:
-铝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小、氧化时放热来分析解答;铝合金从合金的概念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①太阳能热水器,是应用易传热,故选:
C;
②飞机是应用铝密度小,质轻,故选:
A;
③焊接铁轨,是应用氧化时放热,故选:
E;
④做电缆,是应用易导电,故选:
D;
⑤做铝箔是应用铝的延展性好,故选:
B;
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体系,所以铝合金材料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
混合物;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的性持和物质的分类,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18.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
2Na2O2+2CO2=2Na2CO3+O2↑
②铝和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③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④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⑤FeCl3和Cu反应离子方程式:
2Fe3++Cu=2Fe2++Cu2+ .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②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③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氢氧化铝需要保留化学式;
④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钠,氢氧化亚铁需要保留化学式;
⑤FeCl3和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
解答:
-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
2Na2O2+2CO2=2Na2CO3+O2↑;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③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够与强碱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
Al(OH)3+OH﹣=AlO2﹣+2H2O;
④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2OH﹣=Fe(OH)2↓,
故答案为:
Fe2++2OH﹣=Fe(OH)2↓;
⑤FeCl3和Cu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
2Fe3++Cu=2Fe2++Cu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19.向500mLNaOH溶液中投入10.8g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则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0.4mol ;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8mol/L ;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 13.44L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n=
计算Al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计算NaOH、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c=
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根据V=n•Vm计算氢气的体积.
解答:
-解:
10.8gAl的物质的量=
=0.4mol,
答:
10.8gAl的物质的量为0.4mol.
令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x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2Al+2H2O+2NaOH=2NaAlO2+3H2↑
2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月考 试题 答案 河南 周口市 中英文 学校 学年 上学 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