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批评.docx
- 文档编号:5966047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24
- 大小:151.06KB
文学理论批评.docx
《文学理论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批评.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理论批评史
概说
▪时间界限:
殷商之际至秦统一六国
▪古代文论资料,最早见于《尚书》(但不可靠)、《诗经》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作与史传著作。
一、先秦文论的特点:
☐1、“文”的指涉还很宽泛,不专指文学,往往泛指文辞、文章、文献等。
☐2、纯粹的文学理论批评极少,还无文学专论,而散见于经史子集中。
有些言论本身与文学无关,但启发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批评。
二、关注的主要问题:
☐1、论诗乐的功用。
儒家认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治有用、有益;
☐墨家、法家认为无用、有害,劳民伤财,影响生产和政事。
☐道家则强调超脱利害的考虑,崇尚自然的文艺。
儒、墨、法三家发展为功利主义文学批评,道家则开启了文艺审美批评。
☐郭沫若曾说,一部中国文学史从庄子开始。
老庄哲学最具有中国艺术精神。
台湾学者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亦有详细论述。
☐2、论文艺批评与文艺创造。
☐主要讨论文质关系、美善关系、言意关系、道技关系。
第一节《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说
☐《尚书》作为中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总集,记载了唐尧至周朝的公文,主要是帝王诏命及帝王对臣下的训诫。
☐先秦时也称《书》,汉代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
因列于儒家经典,故又称《书经》。
一、“诗言志”说渊源:
p9
☐“诗言志”说法,大约周代。
☐“雅”、“颂”作者,没有明言“诗言志”,但已显示“诗言志”的意义。
《诗经》见P6
讽谏说与美刺说
☐讽谏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诗大序》
☐美刺说: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诗大序》
“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将匡救其恶。
”(东汉郑玄《诗谱序》)
☐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提出,最早当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赵文子对叔向说“诗以言志”(即“赋(读)诗言志”)。
“诗言志”说战国时期成为流行的观点
☐《庄子·天下》中说“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
☐《荀子·乐论》:
“君子以钟鼓道志”;
☐《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诗言志”是当时普遍流行的观点。
《尚书·尧典》中帝舜对夔说的这段话,可视为总结说。
二、“诗言志”内涵及演变。
☐所谓“志”,最初是一浑沦的概念,是对人的主观意识的整体概括,应包含情感和意志。
诗,志也
☐《说文》云:
“诗,志也,从言,寺声,”又云:
“志者,心之所之也。
”杨树达《释诗》中说:
“‘志’字从‘心’。
”“志”即是“心”,“心”借助语言来体现,即为“志”。
☐汉《诗大序》解释说:
“诗者,志之所在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是人的志意之所到。
藏在内心的东西叫“志”,志的外在表现叫做“诗”。
)汉赵歧《孟子·公孙丑》注“心所念虑”。
汉代郑玄《礼记·学记》注,“心意所趣向”。
“志”有“情”的因素:
☐唐代孔颖达说:
“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
☐故“诗言志”应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诗言志”衍生先秦时代的若干诗学主张
☐其一,诗具有教育作用。
虞舜命夔以诗乐“教胄子”,培养其敦厚的品德。
----儒家诗教观念的起源。
☐其二,诗具有社会作用。
夔说诗乐使“神人以和”,即建立起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
此未脱去上古巫文化的色彩。
☐孔子说诗“可以群”,是从人事本身立论。
但两者之间可见相承。
☐其三,“赋诗言志”。
先秦时代的诸侯卿大夫,在交往过程中“必称诗以谕其志”(《汉书·艺文志》)。
☐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孔子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指达于政事),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
☐在春秋战国时代,所谓的诗言志,“言”的其实都是一些政治理想,而“诗”根本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诗言志”在先秦主要意义是:
☐第一、通过言志能对道德教育、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如舜帝要求夔用诗乐教育子弟,并达到“神人以和”的境界。
☐第二、强调诗歌表现诗人之志,即诗人的志向怀抱。
这两点,表达了先民对诗乐的本质特征和教化功用的认识。
战国中期后“志”含义的扩大
☐战国中期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百家争鸣展开,“志”的含义扩大,
☐《庄子·天下》中说“诗以道志”含义扩大,“志”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重视。
☐《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
☐《怀沙》“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
☐先秦“诗言志”的内容也是发展变化的。
三、“诗言志”说的影响:
确立了中国诗学注重表现性的基本倾向。
☐“言志”说强调表现志向抒发怀抱
☐西方文论中强调“摹仿”人的行动与自然。
☐中国诗学(艺术)重言志抒情、重写意、重表现,而不重摹仿、写实和再现。
☐
☐中国的抒情文学(诗)比较发达,而叙事文学(戏剧、小说)成熟较晚。
在绘画方面,长于写意而不长于写实。
☐朱自清认为“诗言志”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
第二节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孔子思想简介
☐孔子文论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忧道意识(或者说是他的仁学思想)与人格精神
忧道意识:
☐所谓道指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价值观及天道等总体性的范畴概念。
☐忧道意识指的是对于殷周以来社会礼乐文明、社会道德体系崩溃解体的总体性忧患。
☐
孔子基本肯定周代的礼乐文明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论语·八佾》。
☐
☐周代礼乐文明当中最值得传承的以孝和悌为核心的仁爱精神。
☐
☐
春秋时代遗忘孝悌和仁爱精神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面对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
☐孔子提倡一种知其不可而为的人格精神,唤醒人们的孝悌仁爱之心。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学而》
☐对道的弘扬和传承要依赖强大的人格精神或者伟大的人格境界
☐从孔子开始,作为儒家思想主脉的,其思想之一以贯之之道,就是“内圣外王”。
孔子的文学批评和他的道德、人格建设关系是什么:
☐人格精神和审美修养、文学批评相贯通。
☐文学批评思想、文学艺术是其整个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的体系中最重要部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和理想人格不仅了解道德,而且喜欢道德,不仅喜欢道德,而且乐以为之。
如何达到这种人格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除了人的社会实践之外,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主要是美育,具体来说主要是所谓“诗教”。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孔子把他的文学批评思想、文学艺术纳入他的整个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体系当中,非常接近今天的美育。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文学理论批评以对《诗经》的评论而展开,所谓“诗教”其实也是从“乐教”而来,即是强调音乐诗歌与政治教化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说,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诗教”:
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篇》:
“孔子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
☐
(一)论文学与道德、才能的关系:
强调文学用于政治及外交事务:
“授政”、“专对”
☐孔子把审美和文学作为人格修养的一种审美教育的手段,他鼓励人们从现实社会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审美的、解放的境界。
孔子最高的人生理想:
咏而归的审美境界
(二)论文学(文艺)的社会功用:
“兴、观、群、怨”。
“兴”,论文学的审美作用
☐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感发志意”。
☐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引西汉孔安国注释“引譬连类”。
☐
☐均符合孔子想法。
通过个体的感发志意来使人们举一反三,产生一种审美联想的功能,来加深对于《诗经》特定内容的理解和升华。
“观”,论文学的认识作用
☐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为“考见得失”。
季札观周乐--“观诗知政”P6
☐“观诗知政”说法主要集中在《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所发表的评论。
为孔子以前论诗最完整的文艺(诗歌音乐)批评。
☐季札用社会的、政治的眼光去看“诗三百”,将其看作是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映。
《毛诗序》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群”,就文学的团结作用论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和而不流”
“怨”,论文学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
☐朱熹注为“怨而不怒”。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子路问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
☐“诗可以怨”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的价值观念。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
☐韩愈的“不平之鸣”
☐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批评优秀的一种批判的、抗争的这种精神。
(三)文学批评标准:
中和为美
☐1、君子人格修养:
文质彬彬;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文质并重、美善统一。
(1)文质彬彬”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质,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指人的文饰。
彬彬,指文质配合适当。
后用于讨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反对“质胜文”或“文胜质”两种偏向。
☐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
‘惜乎!
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
’”——《论语·颜渊》
(2)“尽善尽美”
☐“里仁为美”——《论语·里仁》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学而》
☐“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述而》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讨论:
☐为什么孔子认为《韶》乐尽善尽美?
《武》乐尽美而不够尽善?
⏹《韶》,史称舜乐,据说是舜作乐歌颂尧禅让的美德。
而《武》乐表现的是武王伐纣的情形。
虽然纣王暴虐,但武王伐纣毕竟有以下犯上之嫌,不大合乎“礼”的规范。
所以说它尽美而未尽善。
⏹可见孔子评价艺术,不仅为审美判断,而且融入道德判断的因素,使二者统一。
⏹“尽善尽美”后用以评论文艺作品,指形式的美与内容的善达到完美地统一。
⏹
(3)“绘事后素”: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8《论语·八佾》)
⏹(子夏问道:
“‘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
’这是什么意识?
”孔子说:
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
”子夏说:
“那么礼在后吗?
”孔子说:
“启发我的是你呀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
”——李泽厚《论语今读》)。
⏹朱熹集注:
“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於素也。
”朱熹《四书集注》曰:
“绘事,绘画之事,后于素也。
⏹《考工记》曰:
‘绘画之事后素功。
’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事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以加文饰。
”
☐陆机《文赋》: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
☐刘勰《情采》: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虎豹无文,则同犬羊,犀兕sì 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
2、文学批评的具体原则
☐
(1)文辞:
子曰:
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孔子不赞成浮华,要求文辞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意思就行了——达意。
⏹有人认为孔子不注重“文”,其实不然。
⏹孔子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内容:
“思无邪”(《为政》)。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论语·为政》)
一般多取前说,认为孔子要求诗歌内容雅正,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影响。
☐(3)表达分寸: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云:
“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
”
☐朱熹《集注》云:
“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季札观乐”的记载。
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乐工为他演唱各国诗歌。
季札一一作了评论,
⏹中有“乐而不淫”、“怨而不言”、“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等评语,体现“中和”的审美标准。
对孔子思想有直接的影响。
论雅乐与郑声
☐颜渊问为邦。
子曰: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侫人。
郑声淫,侫人殆(危险)。
”《论语·卫灵公》)
孔子文学理论批评突出特点:
☐⒈孔子强调音乐诗歌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对两千年的文学批评产生深刻影响。
☐⒉孔子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倡导文质合一、先质后文的思想也是后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主流思想。
☐⒊重视文学的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之一。
一、孟子思想
☐主性善;由孔子的仁爱发展到仁政;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 我也,我固有之也。
”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刚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孟子的思路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二、“与民同乐”的文艺观
☐孟子曰: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心也。
”(《尽心上》)
☐
《梁惠王下》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
三、充实之美说
☐浩生不害问曰:
“乐正子何人也?
” 孟子曰:
“善人也,信人也。
” ”“何谓善?
何谓信?
” 曰:
“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
☐个体通过自觉努力,把他固有的四种本性,即仁义礼智“扩而充之”,使之贯注满盈于人的形体之中;充实之所以为美,则在于高尚的人格内容使得人的形体具有一种灿烂的光辉,并能通过直观把握到。
四、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
(一)以意逆志(见《孟子·万章上》)
☐在文学批评史上,孟子是第一次提出有关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方法的理论家
“志”,指诗人的意图、本意。
“逆”,即“迎受”、推求。
“意”,有两种解释:
一是读者之意(后汉赵歧所谓“意,学者之心意也”);二是作品之意(清吴淇所谓“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
⏹讨论:
你认为“以意逆志”的“意”指读者之意?
作品之意?
或者兼而有之?
两种“意”是兼而有之
☐在理解作品时,这两种“意”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
因为对作品不可能作纯客观理解,必然与读者的思想情感、审美态度相联系。
所以两种“意”是兼而有之。
☐西方接受主义美学特别注重读者的参与,认为一部作品的完成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
“以意逆志”,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无疑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正确方法,故被后人广泛提倡和运用。
2、“知人”、“论世”(见《孟子·万章下》)
☐孟子谓万章曰: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尚:
向上)论(追论)古之人。
颂(颂:
同“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万章》下)
《告子》下
☐公孙丑问曰:
高子曰:
《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
何以言之?
曰:
怨。
曰:
固哉,高叟之为诗也!
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
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小弁》之怨,亲亲也。
亲亲,仁也。
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
曰《凯风》何以不怨?
曰:
《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
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激动)也。
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孔子曰:
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孟子的原意是讲“尚友”的道理,即与古人交朋友,要通过“颂其诗”、“读其书”与“知人”、“论世”才能达到。
⏹
⏹后人将孟子的这段话归纳为“知人论世”,作为研究、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
⏹所谓“知人论世”,是指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与处世态度,同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作品。
3、“知言”、“养气”(见《孟子·公孙丑上》)
☐“敢问夫子恶乎长?
” 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
☐曰:
“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
☐……“何谓知言?
”
☐ 曰: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浩然之气”:
☐指人所应具有的内在的优良的道德品质,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一须“配义与道”,二须“集义所生”,孟子认为只要作者具有这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就会写出富有充沛文气的作品。
⏹所谓“知言”,是指能判断诐辞、淫辞、邪辞、遁辞等不正当言辞的错误实质所在。
讨论:
孟子说的“知言”与“养气”之间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
小结
☐其一,文学批评的道德伦理化。
☐《孟子》一书论及《诗》43次,(《论语》18次)。
☐他论诗“以意逆志”,要求的是以仁义道德之意去求诗人之志向的,因而诗人极其诗意伦理化了。
☐《告子》下中的有关《小弁》、《凯风》两诗的理解也是以“孝”这一伦理纲常为尺度。
☐其二,以性善论为哲学基础,以人为本位,注重作家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提倡以充实为美,乃是儒家人学思想在文学批评的具体应用。
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之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其三,注重文学批评的一般方法论阐述,“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是文学批评和审美鉴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中国文学批评方法论体系之建立,打下了基础。
☐其四,仍属于孔子开创的语录体式,且多以问答形式出之,但较《论语》,孟子好辩论,《孟子》不再是只言片语,而是大段论述,表现出论说文特点,初具逻辑思辨性,对后世文论著作形式影响颇大。
☐思考题:
孟子对文艺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节老子思想对文艺的启发和影响
☐一、老子生平与思想
☐老子,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五千余言,上篇道经、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
老子哲学跟文学批评关系:
☐老子是一个哲学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是从哲学的和形而上的层面去讨论文学批评。
☐
☐第一,老子从他的哲学思想出发,对礼乐文明的社会审美风尚与文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崇尚自然之道,提出“大音希声”的审美观念。
☐第二,老子提出了“有无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深刻启迪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
二、老子文学批评
☐
(一)对礼乐文明的反思。
☐孔子及儒家主要是一种从礼乐道德出发去观察、研究文学和文学批评现象。
☐老子主要从“反者道之动”的角度,从礼乐文明及文学现象的反面观察来深入的研究文学和文学批评问题。
☐
☐周代礼乐文明是指以整套包含着典章制度、审美风尚和文学创作等综合要素在内的文明体系,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成熟的标志和里程碑。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四十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
☐老子认为夏商周礼乐文明在他的时代已经背离以人为本的宗旨,老子认为天道是本,礼乐不能违背天道,如果违背了天道,这种礼乐文明就是必须进行清理、进行反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第5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18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第19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理论 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