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平安高三物理上学期周练试题B班A卷.docx
- 文档编号:601935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03.16KB
青海平安高三物理上学期周练试题B班A卷.docx
《青海平安高三物理上学期周练试题B班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平安高三物理上学期周练试题B班A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平安高三物理上学期周练试题B班A卷
青海省平安县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周练试题2(B班)(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A.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
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
D.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
2.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波与机械波是同种波
C.光的波动性是由光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D.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子说并未否定电磁说,在光子能量E=hν中,仍表现出波的特性
3.用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A和B分别照射两种金属C和D的表面.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设两种金属的逸出功分别为WC和WD,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λ1>λ2,WC>WD
B.λ1>λ2,WC C.λ1<λ2,WC>WD D.λ1<λ2,WC 4.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为ν1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A.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中不一定有电流通过 B.用红外线照射,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C.用频率为ν1的可见光照射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A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D.用频率为ν1的可见光照射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B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 5.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6.关于原子结构理论与α粒子散射实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错误的 B.卢瑟福认识到汤姆孙“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 D.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7.关于线状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种原子处在不同温度下发光的线状谱不同 B.每种原子处在不同的物质中的线状谱不同 C.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发光的线状谱都相同 D.两种不同的原子发光的线状谱可能相同 8.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9.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10.氢原子中核外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照射到某金属上时能产生光电效应.那么,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各种频率的光可能使此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至少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密立根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13.根据光谱的特征谱线,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鉴别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线状谱中的明线是特征谱线,吸收光谱中的暗线不是特征谱线 B.线状谱中的明线不是特征谱线,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是特征谱线 C.线状谱中的明线与吸收光谱中的暗线是特征谱线 D.同一元素的线状谱的明线与吸收光谱中的暗线都是一一对应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分别用λ和¾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的逸出功是多大? 15.(20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eV,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J·s. (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 (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 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解析: 选B.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只能用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才能得到较满意的解释,故B正确. 2.解析: 选D.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而不是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故A错误;光子是电磁波,而电子是实物粒子,故B错误;光波是概率波,个别光子的行为是随机的,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为波动性,不是由光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故C错误;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在光子能量ε=hν中,频率ν仍表示的是波的特性,它体现了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故D正确. 3.解析: 选D.A光光子的能量大于B光光子,根据E=hν=hcλ,得λ1<λ2;又因为单色光B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所以WC 4.解析: 选D.因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频率高,所以用紫外线照射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A错误;因不知阴极K的截止频率,所以用红外线照射时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B错误;用频率为ν1的可见光照射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A端时,UMK=0,光电效应还在发生,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C错误;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B端滑动时,UMK增大,阴极M吸收光电子的能力增强,光电流会增大,当所有光电子都到达阳极M时,电流达到最大,即饱和电流,若在滑动前,电流已经达到饱和电流,那么再增大UMK,光电流也不会增大,D正确. 5.解析: 选C.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6.解析: 选D.卢瑟福设计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探究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并非为了验证汤姆孙模型是错误的,A错误;卢瑟福并不是认识到“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B错误;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由实验现象而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错误,D正确. 6.解析: 选D.卢瑟福设计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探究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并非为了验证汤姆孙模型是错误的,A错误;卢瑟福并不是认识到“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B错误;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由实验现象而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错误,D正确. 7.解析: 选C.每种原子在任何外界条件下的线状谱都相同,不同原子的线状谱不同. 8.解析: 选B.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能量减少,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9.解析: 选C.根据ΔE=hν,ν=cλ,可知λ=cν=hcΔE,能级差越大,波长越小,所以a的波长最小,b的波长最大,答案选C. 10.解析: 选B.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照射光的频率要大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氢原子由第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可能情形为3→1,3→2,2→1,共3种.其中3→1发出的光子频率大于2→1发出的光子频率,3→2发出的光子频率小于2→1发出的光子频率,已知2→1发出的光子能发生光电效应,则3→1发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3→2发出的光子无法判定是否能发生光电效应.因此辐射出的3种频率的光能使此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至少有2种. 11.解析: 选AD.增大入射光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增加,光电流增大,A项正确.光电效应现象是否消失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照射强度无关,故选项B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根据hν-W逸=12mv2可知,增加照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D正确. 12.解析: 选BD.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A、C错误,B、D正确. 13.解析: 选CD.根据光谱理论知,明线光谱与吸收光谱都能表示元素的特点,都是元素的特征谱线,而同一元素的线状谱与吸收光谱都是一一对应的,C、D正确. 14.解析: 设此金属的逸出功为W0,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如下两式: 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时: Ek1=hcλ-W0① 当用波长为34λ的光照射时: Ek2=4hc3λ-W0② 答案: 2hc3λ 15.解析: (1)E2=E122=-3.4eV E=E∞-E2=3.4eV. (2)N=C24=4×32=6种 E4=E142=-0.85eV E3=E132=-1.51eV E4-E3=hνmin νmin=1.6×1014Hz. 答案: (1)3.4eV (2)6种1.6×1014Hz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高能物理研究中,回旋加速器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圆金属盒,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两个半圆盒处于与盒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 中央O处的粒子源产生的α粒子,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α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忽略α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粒子运动过程中电场的方向始终不变 B.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越来越大 C.磁感应强度越大,α粒子离开加速器时的动能就越大 D.两盒间电势差越大,α粒子离开加速器时的动能就越大 2.用一随时间均匀变化的水平拉力F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已知F=kt(k=2N/s),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则不可以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t=4s时物体的速度 D.0~4s内拉力F做的功 3.已知地球两极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把地球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则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A. B. C. D. 4.如图所示,由两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一复色光线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圆心O,经折射后分别沿Oa和Ob射出玻璃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B.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小 C.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b首先消失 5.如图,图线表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A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的结合能约为15MeV B. 核比 核更稳定 C.两个 核结合成 核时要吸收能量 D. 核裂变成 和 核过程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增加 6.质量分别为m1与m2的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同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8kg·m/s,则甲、乙两球质量ml与m2间的关系可能是() A.m1=m2B.2m1=m2C.3m1=2m2D.4m1=m2 二、多项选择题 7.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某时刻的他们的波形分别如图甲,丙所示,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可能的是_____。 A.1∶1B.3∶2C.1∶3D.3∶1E.1: 5 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传送带以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速度保持不变,传送带左右两端各有一个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和传送带相连(紧靠但不接触),现有一物块在右端水平面上以速度v2向左运动,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的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束复合光垂直玻璃砖界面进入球形气泡后分为a、b两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砖的气泡缺陷处显得更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 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 D.若保持复合光的方向不变仅将入射点上移,则a光最先消失 E.若让a、b二色光通过一双缝干涉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 10.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5︰1 B.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1.11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则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9×103J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电表读数均减小 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气缸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在距气缸底部L=54cm处有一固定于气缸上的卡环,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在图示位置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1=267℃,压强p1=1.5atm,设大气压强p0恒为1atm,气缸导热性能良好,不计活塞的厚度,由于气缸缓慢放热,活塞最终会左移到某一位置而平衡,求: ①活塞刚要离开卡环处时封闭气体的温度; ②封闭气体温度下降到t3=27℃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 12.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固定的斜面体ABCD,其AB边的长度S=2m,斜面倾角为37°。 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M=3Kg的足够长的木板紧挨着斜面体静止放置。 质量为m=1kg物体由A点静止滑下,然后从B点滑上长木板(由斜面滑至长木板时速度大小不变),已知物体与斜面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物体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0.3,g=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物体到达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从B点滑上长木板时,物体和长木板的加速度。 (3)物体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在O点固定一个正点电荷,同时在以O为圆心、 为半径的虚线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未画出),MSN是由细管制成的半径为a的光滑绝缘圆轨道,其圆心位于O点。 在M点以速度v0垂直MN向下射出一个质量为m(不计重力)、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粒子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从N点进入圆轨道(细管的内径略比粒子大)。 粒子从N点进入时,虚线圆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按B=B0-βt(β>0)的规律开始变化,粒子从M点出来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恰好变为零之后不再变化,此时撤去圆轨道,粒子轨迹变为椭圆且垂直穿过MN线上的P点,OP=7a,(以无穷远处电势为0,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电势 ,k为静电力常量,Q为点电荷带电量、带符号代入,r为电场中某点到点电荷的距离)求: (1)固定在O点的正电荷的电荷量; (2)B0、β的数值; (3)粒子从出发到达到P点的时间。 14.绝热气缸A和导热气缸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由钢性杆连接的两个等大活塞封闭着两部分体积均为V的理想气体,此时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0相同,气体的温度与环境温度T0也相同。 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 , 为常量且 >0。 现给气缸A的电热丝通电,当电热丝放出的热量为Q1时气缸B的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 若加热过程是缓慢的,求: (1)气缸A内气体的压强; (2)气缸B在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D B B B B 二、多项选择题 7.ACE 8.ABD 9.ACD 10.BC 三、实验题 11.①87℃②45cm 12. (1) (2) (3) 四、解答题 13. (1) (2) (3) 14. (1)2p0 (2)Q2-Q1-2αT0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做一个质点,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如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质点l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质点2、3、4...各个质点依次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 t=T/2时,质点9刚要开始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T/2时,质点9开始向下运动 B.t=T/2时,质点5加速度方向向上 C.t=T/4时,质点5开始向上运动 D.t=T/4时,质点3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2.如图所示,用一棋子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近边缘处。 第一次慢拉纸条将纸条抽出,棋子掉落在地上的P点。 第二次快拉将纸条抽出,棋子掉落在地上的N点。 两次现象相比() A.第一次棋子的惯性更小 B.第二次棋子受到纸条的摩擦力更小 C.第一次棋子受到纸条的冲量更小 D.第二次棋子离开桌面时的动量更小 3.某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 若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为F/4,则其距离地心的距离应为(R为地球半径)() A.RB.2RC.4RD.8R 4.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斜木板上。 木板倾角α缓慢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始终未发生相对滑动),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B.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C.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5.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0A,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0.50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饭煲的电阻为44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40Ω B.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W,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W C.1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J,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6.6×103J D.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 6.如图所示,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 现水流速度稍有减小,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增大α角,增大vB.减小α角,减小v C.减小α角,保持v不变D.增大α角,保持v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7.图中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差等势线。 两个带电粒子从P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场,粒子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若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C.粒子从P运动到a的过程中,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总和不变 D.粒子从P运动到b的过程中,粒子的动能增大 8.体育课上李辉同学一脚把足球踢到了足球场下面的池塘中间.王奇提出用石头激起水波让水浪把足球推到池边,他抛出一石块到水池中激起了一列水波,可是结果足球并没有被推到池边.大家一筹莫展,恰好物理老师来了,大家进行了关于波的讨论.物理老师把两片小树叶放在水面上,大家观察发现两片小树叶在做上下振动,当一片树叶在波峰时恰好另一片树叶在波谷,两树叶在1min内都上下振动了36次,两树叶之间有2个波峰,他们测出两树叶间水面距离是4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该列水波的频率是36HzB.该列水波的波长是1.6m C.该列水波的波速是0.96m/sD.两片树叶的位移始终等大反向 E.足球不能到岸边的原因是水波的振幅太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 B.非晶体呈各向同性,晶体也有可能呈各向同性 C.雨后叶子表面上的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E.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 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沿平行于桌面方向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做曲线运动,图中曲线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已知在ts末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小值v,到达B点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垂直,则 A.恒定外力F的方向与初速度的反方向成θ角指向曲线内侧,且 B.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C.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ts内恒力F做功为 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一个开口向上的圆筒气缸直立于地面上,距缸底2L处固定一个中心开孔的隔板a,在小孔处装有一个能向下开启的单向阀门b,只有当上部压强大于下部压强时,阀门才开启。 c为一质量与摩擦均不计的活塞,开始时隔板a以下封闭气体压强为1.2p0(p0为大气压强)隔板以上由活塞c封闭的气体压强为p0,活塞c与隔板距离为L。 现对活塞c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缓慢增大的力F,设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已知F增大到F0时,可产生向下的压强为0.2p0,活塞与隔板厚度均可不计,求: ①当力缓慢增大到F0时,活塞c到隔板a的距离是多少? ②当力缓慢增大到4F0时,缸内各部分气体压强是多少? 1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它与以正电荷Q为圆心的某圆交于B、C两点,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有孔小球从杆上A点无初速度下滑,已知q≪Q,AB=h,小球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求: (1)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 平安 物理 上学 期周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