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一些体会.docx
- 文档编号:6161432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2.26KB
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一些体会.docx
《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一些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一些体会.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一些体会
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与载体。
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幼儿的左右脑得以协调发展,塑造完美人格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音乐教育主要包括:
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打击乐、音乐游戏、以及在音乐伴奏下做动作等,由此可见音乐欣赏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因为无论是歌唱还是律动活动都离不开音乐欣赏,并且在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力和审美力方面尤为重要。
美国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指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
他认为欣赏就是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的情绪、情感去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自我发展。
他认为,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也有专家认为音乐欣赏是通过让幼儿感受音乐情绪、情感的变化,领会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及速度、力度等音乐手段与情绪的关系,培养音乐欣赏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其审美、鉴赏音乐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吸收和享受音乐。
还有心理学家指出,欣赏作为一种相对歌唱、奏乐、律动、游戏或读写乐谱来讲而特指的倾听音乐的活动与欣赏作为一种能够使人自觉地、长时间地沉迷于音乐中的心理、行为状态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关注儿童的亲身经历,为体验而教,为体验而学,正成为新的教育发展趋势。
在后现代课程知识观的引领下,艺术教学活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传统艺术课程中,儿童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后现代课程强调让儿童学会体验正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在新知识观背景下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艺术领域的描述凸显新知识观重视“体验”的新理念。
从《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指导要点中,我们始终可以看到关注儿童自由表达情感和引导儿童获得艺术体验的指导思想。
《纲要》指出: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在这种理念引领下的幼儿艺术教育课程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更确切地说,是在进行着大胆的尝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是一种通过音乐活动中的审美过程对儿童施加整体和全面发展教育影响的基本素质教育。
”“只有儿童从中获得快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需要,并且被儿童所接纳。
”因此,学前儿童音乐活动也应重视儿童音乐欣赏中的审美体验。
一、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出现的主要问题
1. 过于委靡,对音乐漠然,表情麻木机械。
2. 过于兴奋,不听指挥,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
3. 不参与、不合作、心神不宁、东张西望,自己做自己的事。
二、上述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
1. 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不合理,不能对幼儿进行适宜唤醒。
2. 幼儿自身的倾听、理解、想象、创造能力较弱,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3. 没有形成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
“好的”儿童音乐教育应该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音乐教师。
他(她)应该能够做出好的教学示范。
教师的专业技能也许并不高深,但却能够以准确的节奏、音调,有感情地,用美妙舒适的声音歌唱儿童的歌曲;能够准确地根据音乐的结构编排、示范律动或引领儿童欣赏音乐;能够通过自己的示范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的兴趣……好的音乐教师必须能够选择高质量的音乐作品给孩子,还必须了解儿童音乐能力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能够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做出准确的评价。
而不合格的音乐教师则会摧毁儿童对音乐的热爱。
“好的”儿童音乐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感到安全、舒适。
当幼儿感觉不安全、不舒适、不愉快时,他们会烦躁不安。
此时,再美的音乐对他们来说也是噪音。
三、探索开展音乐欣赏的方法
。
(一)创编故事,变平淡欣赏为想象欣赏。
(二)激发兴趣,变被动欣赏为主动欣赏。
运用附加于内容的外部刺激的方法。
在《小燕子》欣赏教学中,我就采用了借助图谱、实现想象参与的方式。
运用来自于幼儿内部刺激的方法。
在《熊跳舞》欣赏教学时,我就采用了创设情境、实现角色参与的方式。
(三)多通道参与,变灌输式欣赏为探究式欣赏。
(四)开拓思维,变单一的集体教学为形式多样的自发音乐活动。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基本的教学方法
具体的方法:
1、语言导入法
语言导入法是音乐欣赏活动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即:
老师用一段富于引导的抒情性语言或编一个具有引导意义的故事,用来引起幼儿对音乐欣赏内容的兴趣。
老师设计的故事的角色,与情节中音乐作品的形象、结构相对应,讲故事后,使幼儿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个印象很重要。
有这个印象基础,再欣赏音乐,就很容易进入情境之中.
2、视听结合法
视听结合法是指在引导幼儿听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视、听觉方面的教具,如VCD音乐光盘、画、玩具、工艺品、其它多媒体课件、小动物造型等。
采用视听觉的辅助,目的是使抽象的作品形象化。
给幼儿展示一个生动而具体的音乐形象。
3、主题提示法
这种方式适用于音乐结构比较简单或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的音乐作品。
例如《小羊和老狼》的音乐欣赏小羊羔的音乐形象是欢乐的、和谐的;老狼的音乐形象是阴险的、不和谐的。
这些都要提示幼儿,根据情节体会旋律。
4、对比欣赏法
在幼儿音乐欣赏中,引导幼儿通过对不同作品的辨别(辨别情感类型、风格不同形象)来发展幼儿的听辨力和审美能力。
如:
《摇篮曲》温柔、恬静(舒伯特)《小步舞曲》欢快、热情奔放(巴赫)《进行曲》整齐、雄壮、有力(齐步行进)
5、游戏串连的方式,将欣赏活动的过程设计成一连串的游戏.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当全部游戏完成之后,幼儿便自然地掌握了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有益经验。
例如:
在欣赏《口哨与小狗》时教师设计了一连串的游戏,主人带着小狗出去玩,碰见了——,干了什么——,幼儿自由想像,可以根据音乐设计几个幼儿,幼儿在边玩边学中欣赏音乐。
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一些体会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调剂,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与美的享受。
爱音乐的孩子必定性格活泼开朗,热爱生活。
所以,我决心让我班的这群孩子们渐渐能与音乐成为好朋友。
本月我着重尝试组织幼儿欣赏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内涵的感受力,在摸索尝试的过程中,有一些体会:
一、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以及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选材。
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喜欢具体、鲜明的事物,所以选材时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一些结构清晰、特点鲜明、有一定情节、形式工整、短小的音乐供孩子欣赏。
如《赛马》,它的音乐形式比较单一,表达了愉快的节日景象,是一段体,比较工整、短小;结构清晰,只有两个乐句,且具有欢快、热烈的特点,很适合小班的幼儿。
鸟儿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小鸟捉虫》音乐既抒情又活泼,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首尾呼应,加之孩子们模仿小鸟展翅飞翔与轻巧捉虫的情境,幼儿能明确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当然,我们不能仅局限于一般的教材,还可以选择一些中外名曲或曲目片断供幼儿欣赏,扩大幼儿的音乐视野。
二、 从倾听开始,并以模仿为主。
人体、日常用品、周围环境都有声音存在。
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倾听这些声音,要求幼儿在辩别出某种声音之后并将其模仿出来,大自然的声音无处不有,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有助于增强幼儿对声音敏感性,为幼儿欣赏音乐、记忆音乐打下基础。
三、 帮助幼儿学会和掌握声音的表现手法。
我根据班级中现有的乐器编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声音场景让幼儿游戏和探索。
声音场景
声音表现
小猴子蹦蹦跳跳来到山坡上摘桃子
用响板敲击表示蹦蹦跳跳
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咪咪笑,微风轻轻吹,小花小草在风中摇啊摇,发出咯咯的笑声
用摇铃表示风轻轻吹、用串铃表示小花小草咯咯地笑
这样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学会和掌握声音的表现手法,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
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其中提到可以结合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进行活动,让幼儿结合一定的词组、语句或节奏词进行拍手、跺脚、拍腿的练习,根据语句的内容,结合一定模仿动作加强节奏,让幼儿在说、拍、跳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动感。
其次还可以让幼儿知道常用乐器的表现功能,如三角铁、碰铃、串铃等是高音乐器,可以表现活泼快乐;沙锤、铃鼓是中音乐器,强弱音均可演奏;鼓是低音乐器,用来演奏重音。
幼儿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音乐进行演奏就能把音乐的强弱、高低、长短、快慢形象地表现出来。
此外,还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把游戏、舞蹈、美术、唱歌、打击乐等形式分别有机地融入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引导幼儿用形体、情景表演、绘画和语言讲述来进行音乐欣赏,让幼儿在听、跳、画、表演、讲述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体会到音乐的“有趣”。
音乐不仅是唱歌和律动,多种形式的欣赏与玩法我将在以后的活动中逐一有选择地进行尝试,让音乐真正成为孩子们幼年的好玩伴并相伴一生。
评析:
这次活动比较流畅,活动推进富有节奏感,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能在教师的指挥下演奏乐曲。
但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远远多于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明显,幼儿基本处于被动状态。
虽然打击乐活动有看指挥演奏的特点,相对地对幼儿的表现有所限制,活动中教师也留给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如根据乐曲旋律特点及图谱提示探索合适的演奏方式。
但活动中幼儿缺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的指导也只是蜻蜓点水。
音乐具有指向性也具有不确定性,它的魅力在于能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与遐想。
而图谱中的小老鼠与啤酒桶的形象指向性太强,幼儿通过感受自由地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受到限制,他们会误认为《啤酒桶波尔卡》等同于小老鼠与啤酒桶。
发现问题以后,教师对活动设计作了修改,增加了幼儿讨论、探索为乐曲配器演奏的环节,并修改了图谱。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发言、讨论、表现的时间比率有了较大提高。
幼儿通过听故事、看图谱、反复听音乐,建立起故事、图谱、音乐三者间的联系,能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音乐。
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师幼互动良好。
但经过进一步反思、分析,发现全班幼儿共同讨论如何给乐曲配器时,能力强的幼儿的抢答剥夺了能力较弱幼儿思考与讨论的机会,能力较弱幼儿基本以模仿学习为主,他们自主探索的需要往往被能力强的幼儿所营造的热烈气氛所淹没,教师容易忽略他们。
本次活动增加了幼儿讨论,确定乐曲配器演奏方案的环节,使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目标得以落实。
小组讨论的活动形式增加了幼儿发言的机会,使幼儿的思维发生碰撞。
能力弱的幼儿消除了胆怯心理,在自然宽松的气氛中,在同伴的影响下,他们自然地参与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虽然这一环节的安排似乎打乱了原来较为工整、紧凑的活动节奏,但较好地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同伴互动,幼儿在活动中主动获得音乐技能,并体验到挑战自我的满足感,我想这应该是教师追求的教育目标。
音乐欣赏是让幼儿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而不是单纯地聆听音乐。
在音乐欣赏中,一些因素也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如教师的声调、语气、表情、音乐的难易程度及熟悉程度。
因此,在观察中要尽量排除这一系列干扰因素。
(三) 音乐欣赏中要采用多通道参与方式教学
有的专家指出音乐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音乐教学应该比知识性学科更富有感情色彩,更具有亲和性和趣味性。
多通道参与指人在学习接纳感知外界事物时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知觉,通过各种知觉的协调作用体会理解外界的刺激。
本观察就采用了多通道参与的方法,即把动作融入音乐中,动听结合。
倾听式教学班中幼儿的活动范围狭小,没有听音乐做动作的机会;“体态律动”教学班中幼儿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从而可以使幼儿注意力更集中。
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调动的感觉器官越多,就越能全面、深入的把握好认识对象。
教育心理学认为:
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只听)能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
研究者认为,音乐欣赏之所以在幼儿园开展的效果不明显,是因为教师音乐欣赏中只让幼儿机械地限于聆听,而不进行其他辅助手段。
音乐感知心理、音乐教育心理的研究也证明:
音乐感知活动不仅是一种听觉感知活动,而是一种多种感知通道协同活动的感知活动。
其中运动,特别是大肌肉的运动,对于幼儿的音乐感知效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持强化作用。
因此,缺少外部操作参与强化体验的单纯性聆听的欣赏方式不能够满足幼儿对音乐实践活动的操作参与的需要。
所以,在倾听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幼儿不太容易产生真正持久的欲望、热情和主动的欣赏行为。
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采用多通道参与的方式对幼儿音乐欣赏中注意力的集中是有帮助的。
幼儿爱好活动,活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要活动就离不开动作,体态律动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同时也是幼儿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手段,但所做的动作以不妨碍幼儿的欣赏为前提。
在音乐欣赏中,在音乐的伴随下让幼儿动作,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美,让幼儿完全沉浸在音乐中,得到愉快体验,从而使幼儿的注意力得到集中,不集中现象减少。
惯用语一:
“你们……真是太好了!
”
情景:
李老师正在组织幼儿学习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幼儿听乐曲拍出相应节奏。
幼儿完成后,李老师说道:
“你们拍得太好了!
下面我们看着图谱来拍一遍。
”在幼儿按照图谱拍完乐曲节奏后,李老师又说道:
“你们拍得真好!
下面我们加快速度拍一遍!
”当幼儿在教师指挥下较快地拍出乐曲节奏时,李老师激动地说:
“你们拍得真不错。
下面我们用身体动作进行演奏!
”……
分析:
在音乐教学组织中,教师在环节过渡时最爱说的可能就是类似于“你们……真是太好了”的话语。
如,复习歌曲以后会说:
“你们唱得真是太好了!
”舞蹈或律动结束时会说:
“你们跳得真棒!
”在有些教师看来,这样的话既肯定、鼓励了幼儿,又能比较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殊不知,这样的话虽然保险稳当,但经常使用就会削弱语言指导的有效性,无法体现教师对不同能力发展水平幼儿的关注和指导。
对策:
教师首先要善于发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这些问题可能是集体存在的,也可能是出现在部分或个别幼儿身上的;可能是技能方面的,也可能是情感、规则方面的。
如:
复习歌曲后,教师可以就幼儿的节奏是否正确、个人与集体的配合是否协调、歌声与琴声是否和谐及歌曲情感的处理是否得当等方面给予评价;对于舞蹈、律动等,教师则可以从动作、体态、表情等方面评价。
这样,既能改变评价语言的苍白与无效,又可以有的放矢地给幼儿指导,体现对幼儿具体发展状况的关注。
惯用语二:
“你们觉得……怎么样?
”
情景:
杨老师正在组织幼儿进行歌唱活动“小鼓手”,她在示范演唱后问幼儿:
“你们觉得老师的小鼓敲得怎么样?
”孩子们踊跃发言,“敲得很好听!
”“敲得很好!
”“敲得很响!
”其实,杨老师预想的答案是:
“鼓点有的快、有的慢。
”当她发现孩子们的回答跟她预想的不一致时,她连忙又表演了一遍,然后问道:
“你们仔细听听,老师表演得怎么样?
”这时更多的幼儿举起手说:
“老师敲得真好听!
”杨老师更急了,又表演了一遍,继续问道:
“老师的小鼓敲得怎么样啊?
”孩子们茫然了,不知教师到底要他们回答什么,他们开始胡乱作答,“这次没有上次敲得好。
”“上次声音低,这次声音高!
”杨老师急得直冒汗……
分析:
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
自己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孩子们的回应,或者孩子们答不到点子上。
于是,有些教师便惊慌失措,忙不迭地用更多的问题来解释原来的问题,其结果往往是幼儿漫无边际地回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通常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有可能是教师的提问指向性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另一方面有可能是教师的提问离幼儿的知识经验有些远,使幼儿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
对策:
教师在提问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清晰,指向性是否明确。
教师可以在活动前结合活动内容向自己提问,想想自己可能给出的答案或幼儿可能给出的回答,然后根据活动需要进行调整,使问题的指向清楚、明确,以便幼儿在较快的时间内作出有效反应。
如,杨老师提问后如果发现幼儿的反馈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就可以在第二次示范后把问题调整为“你们听到杨老师在敲鼓时节奏上有什么变化”,这样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如果教师提出相对明确的问题,而幼儿仍然不能较好地反馈,则有可能是因为问题的难度太大。
这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控,降低问题的难度,如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将问题转化为选择性问题或作出相应的暗示。
惯用语三:
“请大家再唱响一点!
”
情景:
刘老师正在组织小班幼儿学习歌曲“吹泡泡”。
歌曲中的休止、断顿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努力地学唱着。
刘老师显然不太满意孩子们唱歌的音量,鼓励道:
“请你们再唱响一点,老师来听听谁的声音最响!
”教师的激励产生了作用,孩子们的声音顿时变响了。
有的孩子为了唱得响,扯着脖子,涨红了小脸,不再关注歌声与琴声是否协调。
刘老师自己也感觉到了幼儿演唱中的不和谐,有些不知所措。
分析:
许多教师认为,幼儿唱歌声音的响亮程度是幼儿是否学会歌曲的重要标准,因此他们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幼儿“大声一点“”再大声一点”。
其实,幼儿唱歌的音量固然重要,但幼儿对正确演唱方法的掌握、对歌词的理解、对旋律的感受、对歌曲情感的体验以及与同伴的协调更为重要。
教师应引导幼儿加强这些方面的体验和学习。
对策:
教师在活动前应该根据歌曲的性质匹配相应的演唱风格,先期处理好音量与歌曲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幼儿提出多方面的演唱要求,特别要注意歌声与琴声的和谐,个体与集体的和谐。
对那些唱歌声音很轻的幼儿,教师则应通过形象的比喻引导幼儿比较不同音量的差异及其效果,并通过反复感受和体会来确定合适的音高。
惯用语四:
“×××,请你站站好!
”
情景一:
小班的王老师正在组织幼儿演唱“洗澡歌”,她拿着玩具大刷子带领幼儿玩洗澡的游戏。
她站在幼儿前方对他们说:
“请大家找个空地方站好!
”被那些有趣的教具吸引并已按捺不住的孩子们趁机涌向放道具的地方和举着刷子的教师。
这两个地方的孩子顿时挤成一团,有的还被挤倒在地。
王老师见状,急忙拉起摔倒的幼儿,大声叮嘱还在涌过来的孩子:
“×××,请你站站好!
”
情景二:
张老师在组织中班幼儿学习律动“摘果子”。
在需要散点站位练习时,张老师对大家说:
“请大家找个空地方站站好。
”幼儿听了教师的指令后兴奋地走下了座位。
只见有的幼儿挤来挤去,想站在离教师近一点的地方,有的幼儿不懈地追随着好朋友的“足迹”,还有的幼儿背对着教师不时地与同伴做着鬼脸。
张老师见此情景,忙不迭重复道:
“×××,请你站站好。
”
分析:
在音乐活动中,特别是在需要站立或有空间移动要求的游戏、律动、舞蹈等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感觉到孩子们一离开座位就变得比较兴奋和难以掌控,小班幼儿还会发生拥挤和跌倒现象。
这是因为音乐活动中的散点站位相对于坐位和其他队形来说是最松散的一种组织状态,幼儿没有了椅子或定点的约束,脚部移动比较随意,往往会出现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
许多教师对此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只能反复用“×××,请你站站好”这样的指令来调整和补救,这就破坏了教育活动的流畅性,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如“情景一”中,教师发出指令时,小班幼儿容易被鲜艳生动的教具所吸引,喜欢和教师亲近并发生身体接触,而他们自身的空间感觉和平衡能力较差,因而当出现拥挤现象时不会调整,导致摔倒。
“情景二”中,中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好的空间感觉和控制能力,在找空位的过程中,他们追求的可能是心理上的放松和个体的自由,因而忽略了对活动规则的遵守。
对策:
教师在组织需要站立或有空间移动要求的游戏、律动、舞蹈等活动时,一定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处理好教具、教师、幼儿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小班幼儿,如出现类似“情景一”中的情况,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
将教具收起来,请幼儿站在自己座位的附近,帮助幼儿定向;利用地板上的格子、暗纹等帮助幼儿找定点;为防止幼儿推挤,将教具分散在活动室的合适位置,再让幼儿分别围绕教具站点;教师的语言指令更加明确、细化等。
而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应事先提出明确的站位指令,如“老师数三下,请每人找一个空地方,面对老师站好”。
这样既有时间限制,又有空间方位的要求,可避免幼儿过于松散和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对哪个年龄段的幼儿,教师指令的明确性都非常重要。
教师在幼儿每次散点站位时坚持一贯的指令和要求,对养成幼儿良好的站位意识和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关注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幼儿音乐教育探讨
幼儿音乐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
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或许能回答我们这些问题。
一、“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有如下特征:
1.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常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唱几首歌、跳几个舞、演奏一些打击乐器等等,是一种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标准化”音乐教育。
这种教育常用一种成人的、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幼儿的音乐活动,要求幼儿逼真地模仿老师的声音和动作,千方百计地诱导孩子们说出预定的标准答案。
在这种教育之下,儿童缺乏对音乐独特的感觉和思想,只有众口一词的同一理解与极为相似的动作,不可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儿童的生命只有在主动与自由中才能获得充分发展,“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强调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与音乐偏好,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体验。
2.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审美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核心的“功利性”音乐教育。
这种音乐教育强调认知性目标,它关注的重点是幼儿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数量和质量,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是附属的、次要的。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则认为,音乐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挖掘音乐中美的因素与美的力量,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审美式的体验、探究、表现和创造。
音乐教育的认知与教育功能,是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
但这不是说幼儿音乐教育就排斥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反它认为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幼儿享受音乐,但儿童对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不应成为负担,而应像许卓娅教授提出的那样:
“让儿童在追求把握感动了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将其中的知识技能作为作品活生生的生命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及时把握。
3.是一种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是一种“训练性”的教育,强调通过艰苦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一定的技艺。
先苦后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
这种音乐教育从成人的视角出发,把孩子们纯粹快乐的艺术活动变成艰苦的学习和工作。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则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育,是幼儿人人愿意参与的,是在快乐的游戏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的美、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并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技巧的“愉悦性”教育。
4.是一种以创造为灵魂的“创造性”教育。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是“模仿性”的音乐教育。
它强调幼儿对现成音乐的模仿与再现,把音乐教育的重点放在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 幼儿 音乐 欣赏 活动 一些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