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北京中考易错题精析五.docx
- 文档编号:6239229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72.56KB
初中化学北京中考易错题精析五.docx
《初中化学北京中考易错题精析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北京中考易错题精析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北京中考易错题精析五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C)
A、火药使用(火药燃烧)
B、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单质铁是新物质)
2、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B)
A、二氧化氮(氮、硫的氧化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能导致酸雨)
B、氮气(空气的主要成分)
C、一氧化碳(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D、PM2.5(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分析:
主要的污染物有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D)
A、红磷(产生大量的白烟,即生成的是白色固体)
B、木炭(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甲烷(产生蓝色火焰)
D、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C)
A、OB、2O
C、O2(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就是氧分子)
D、O2-
5、氢氧化钙是一种建筑材料,它的俗称是(D)
A、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B、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熟石灰
6、下列操作中,与水净化无关的是(B)
A、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物性固体)
B、电解(水会分解为氢气、氧气)
C、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
D、蒸馏(得到蒸馏水,即可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7、我国探月工程已经发现月球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矿物,其中有的是在地球上未曾发现过的矿产.下列月球矿物中属于单质的是(C)
A、钛铁矿(铁、钛的氧化物矿物)
B、铁锡合金(有铁、锡等多种物质)
C、纯铁颗粒(单质)
D、硫化银颗粒(化合物)
8、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下列标志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D)
A、
B、
C、
D、
分析:
A、禁止放易燃物;
B、禁止带火种;
C、禁止吸烟;
D、塑料包装制品回收。
9、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属于氮肥的是(C)
A、KCl(钾肥)
B、Na2SO4(不含有营养元素,不是化肥)
C、CO(NH2)2(氮肥)
D、Ca(H2PO4)2(磷肥)
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B)
A、CaSO4(虽含有氧元素,但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B、Al2O3(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K2CO3(虽含有氧元素,但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D、NaNO3(虽含有氧元素,但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1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分析:
A、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2、适量补充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缺铁会引发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
B、儿童缺锌会发育迟缓
C、儿童缺钙会导致智力低下(缺钙,儿童会得佝偻病)
D、老年人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缺钙,老年人会得骨质疏松)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B)
A、氧气用于炼钢(氧气能支持燃烧,或助燃性)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时吸热)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可燃性)
14、下列表中的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所属反应类型不正确的是(B)
分析:
B、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
15、“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B)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6、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错误的是(A)
选项
A
B
C
D
课外实验
实验结论
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说明小苏打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说明碎蛋壳里可能含有碳酸钙
分析:
A、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
B、有些花的色素遇到酸、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
C、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17、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B、参考如图信息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
C、还原性铁粉常用作食品保鲜剂,是利用铁生锈的原理
D、用赤铁矿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18、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将装置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变红(微粒在不同温度下,都在不断运动)
C、滤纸条上的酚酞由上到下依次变红(由下到上依次变红)
D、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9、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单质金,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吸金球”,“吸金球”是将某种“吸金”物质装进纱袋,做成球状.将“吸金球”放入电镀液中,便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综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A)
A、铁屑(Fe)(铁的活动性比金强)
B、胆矾(CuSO4•5H2O)
C、活性炭(C)
D、磁石(主要成分Fe3O4)
20、下列实验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D)
序号
实验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稀硫酸的质量
水的质量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时间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水
加水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向一定量镁粉中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的质量
镁粉的质量
分析:
A、H2SO4+2NaOH=Na2SO4+2H2O,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B、2KMnO4△K2MnO4+MnO2+O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会减小到零;
C、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的减小,只会无限的接近零,但不会减小到零,;
D、Mg+2HCl=MgCl2+H2↑,镁粉的质量会减小到零.
2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是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打扫卫生迎接节日.
(1)清洗抽油烟机应使用碱性物质,下列物质符合要求的是B.(食醋、食盐分别显酸性、中性)
A、食醋 B、纯碱 C、食盐
(2)厨房消毒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Cl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22、准备食材制作粽子.
(1)下列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A.
A、糯米 B、蛋黄(富含蛋白质)
C、笋丁(富含维生素) D、瘦肉(富含蛋白质)
(2)为了增加肉粽子的鲜味,可适当加入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佳;味精的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其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
A、谷氨酸钠由19个原子构成(1个谷氨酸钠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B、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因为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C、加入味精时,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在pH为6~7时,即中性或弱酸性的环境中鲜味最佳)
D、菜炒熟起锅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放味精更有利于健康.(在120℃以下,即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较稳定)
23、制作完成煮熟粽子.
(1)用不锈钢蒸锅煮粽子的过程中,体现了不锈钢的导热性.
(2)化石燃料将日趋枯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解决能源问题,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AB.(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太阳能等)
(3)水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可制得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催化剂写在双横线的上方,其他条件都写在下方)
24、粽子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真空包装等.
(1)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
8.((12×3):
(16×2)=9:
8)
(2)真空包装粽子的目的是防止氧化变质.(除去氧气,防止食品因发生氧化反应变质)
25、食用粽子.
(1)下列盛放粽子的器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C.
A、陶瓷盘(无机非金属材料)
B、玻璃盘(无机非金属材料)
C、塑料盘(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来中和胃酸,其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可溶性、不溶性的碱都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2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填字母序号).(核内质子数相同,都属于氧元素)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
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①是物理变化)
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②是化学变化)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①中水分子没有改变,分子的间隔增大;②中水分子变成氢分子、氧分子.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如表),根据如表判断6.02×1023个钠原子的质量y为23g. 请归纳下表中的规律:
6.02×1023 个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
(4)A、B、C、D为4种物质,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D(填字母);若8gB完全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9g.(2H2S+O2点燃2H2O+2S)
27、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从资源角度看:
水是生命之源,下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D。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能溶解很多种物质)
B、利用上图装置能把硬水变为软水(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
C、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D、利用上图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对水杀菌消毒可用漂白粉、氯气等)
(4)从变化角度看:
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10ml或2.5m。
(正养氧父负亲氢一比二)
②甲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一定质量的甲和48g乙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乙完全反应时,可生成44g丙和36g丁。
则甲中所含各元素的质量比为D。
A、C:
H=12:
1 B、C:
H=3:
1
C、C:
H:
O=6:
1:
8 D、C:
H:
O=3:
1:
4
分析:
甲物质 + O2点燃 CO2 + H2O
48g 44g 36g
48g 12g、32g 4g、32g
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g:
4g:
(32g-32g-48g)=3:
1:
4
28、NaOH、Na 2 CO 3 、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NaOH、Na 2 CO 3 、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S/g)
t/℃
NaOH
Na2CO3
NaCl
0
42
7.1
35.7
10
51
12.2
35.8
20
109
21.8
36.0
30
119
39.7
36.3
表2 常温下,NaOH、Na2CO3 、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NaOH
Na2 CO3
NaCl
17.3
<0.01
0.1
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6.5%)
(3)为证明CO2 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 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变浑浊,推测依据是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2NaOH+CO2=Na2CO3+H2O)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当今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背景下,天然气是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在产生相同能量的情况下,天然气与其它化石能源的排放物的对比数据如下:
天然气、石油和煤的排放量对比表 磅/1012Btu
排放物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二氧化碳
117 000
164 000
208 000
氮氧化物
92
448
457
二氧化硫
1
1 122
2 591
粉尘颗粒
7
84
2 744
注:
数据来自EIA,1998年;1磅=0.453 6kg;1Btu=1 055.056J
天然气主要成分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
此外还含有少量其他气体.天然气在送到最终用户之前,为便于泄漏检测,还要用硫醇、四氢噻吩等来给天然气添加气味.
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的燃气之一,它本质上是对人体无害的.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安全性较高.不过如果天然气处于高浓度的状态,并使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以维持生命的话,还是会致人死亡的,毕竟天然气不能用于人类呼吸.虽然天然气比空气轻而容易发散,但是当天然气在房屋或帐篷等封闭环境里聚集的情况下,浓度在5%~15%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因此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为安全起见,应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
天然气利用领域非常广泛,除了日常的居民用气外,还可作为发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玻璃陶瓷、汽车等的燃料或原料.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3)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产生相同能量的情况下,天然气对环境影响最小.
(4)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的正确位置应选择如图中的A.(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5)下列关于天然气泄漏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应及时关闭气源阀门并开窗通风(可降低室内天然气浓度)
B、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出泄漏气体(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
C、可用肥皂水确定管道泄漏的准确位置(出现气泡的部位,为漏气部位)
D、天然气一旦泄漏就会发生爆炸.(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30、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1)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Fe+H2SO4=FeSO4+H2↑,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2)若溶液甲呈蓝色,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写出该过程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即可)CuO+H2SO4=CuSO4+H2O.(一定有氧化铜,硫酸过量;Fe+H2SO4=FeSO4+H2↑;硫酸铜溶液是蓝色)
(3)若固体乙呈红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CuO.(CuO+H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
31、工业上制取纯碱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设备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CO2+H2O+NH3=NaHCO3↓+NH4Cl.
(2)设备2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OH)2.
(3)母液经设备2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NH3、NaCl.(最终有氯化钠、氯化钙、氨气,其中氯化钠、氨气可再利用)
32、A~F为实验室中未贴标签的6种溶液,分别为:
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A为紫红色,则A中溶质的化学式为KMnO4.
(2)用pH试纸检测其余溶液的pH,测得B的pH=7,则B为NaCl溶液.
(3)将C、D、E、F溶液两两混合,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图1所示(图中“-”代表无明显现象).
①物质D的用途是___(写出一条即可).(先从生成气体考虑;F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钙、E是盐酸、D是氢氧化钠)
②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 =CaCO3↓+2NaOH.
(4)某同学将图2两支试管充分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Cl、CaCl2或NaCl、CaCl2、HCl.(2HCl+Ca(OH)2=CaCl2+2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33、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说明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2)实验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理由是取用两种液体的量不同.
(3)实验三观察到A中固体几乎不溶,B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溶剂相同,溶质不同)
34、为了探究中和反应,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甲同学向装有少量Ca(OH)2溶液的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酚酞不变色,此现象能(填“能”或“不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钙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振荡”的目的是使药品充分接触,在滴加过程中,乙同学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通过思考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变质)
(3)乙同学为了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CaCl2溶液[或BaCl2、Ba(NO3)2、Ca(NO3)2],
再滴加酚酞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酚酞溶液变红。
氢氧化钠溶液
部分变质
(先将除去Na2CO3,再检验是否显碱性)
(4)实验结束后,甲、乙两名同学将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分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CaCl2、NaCl;CaCl2、NaCl、HCl.(此时为中性或酸性溶液)
35、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前K1、K2均关闭.
(1)用甲、乙装置证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甲、乙装置中分别放入一小块白磷,再向甲、乙装置中分别加入冷水、热水后,打开K2,从a处通入氧气,观察到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
(2)用甲、乙装置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乙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小花,打开K2,从a处通入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紫色小花不变红,甲瓶中所盛的试剂是浓硫酸.为达到实验目的,后续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关闭K2、打开K1,紫色小花变红.(“紫色小花不变红”,可知二氧化碳被干燥)
36、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查阅资料】
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②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设计方案】
方案一:
在通常状况下,通过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1)实验前,K1、K2、K3均关闭.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关闭活塞.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打开K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口处,若木条熄灭则空气已经排尽.(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丙装置中溶液
丁装置中溶液
pH
5.60
6.50
分析可知,丙装置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丁装置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丙装置内的溶液pH小于丁)
(3)实验中,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会偏小(填“偏大”或“偏小”).(极易溶于水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是盐酸;盐酸的酸性比较强)
方案二:
在通常状况下,用氧气测量仪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测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4)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排水法(填“排空气”或“排水”)法.
【反思评价】
(5)方案二中两种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氧气来自于空气,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15.7%.(开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37、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解:
设铁画边角料中所含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3g
x=8.4g
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为
=1.2%
答:
(1)样品中铁的质量为8.4g。
(2)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为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北京 中考 易错题精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