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23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情况汇报10.docx
- 文档编号:6295439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87KB
141023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情况汇报10.docx
《141023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情况汇报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1023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情况汇报10.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1023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情况汇报10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工作情况汇报
一、创建背景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福州市马尾区,于1985年1月设立,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和台商投资区于一身。
1993年开发区与行政区合署办公,行政区下辖三镇一街,区域面积275.581平方公里,2013年户籍人口16.88万。
马尾历史悠久,是中外闻名的贸易港口、著名的侨乡、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源地。
马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绿化模范区”等荣誉。
到2005年,开发区GDP和工业产值均大幅增长,但资源投入和废物产出与经济增长近乎同步,工业生态虽有一定基础,但主要产业生态化指标如单位工业产值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等与先进园区有较大差距,且我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少。
为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贯彻“三为主一致力”的方针,我区以生态工业为蓝图,创建生态工业园区。
2005年,我区编制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6年10月规划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复,同年11月区管委会作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决定。
此后近8年时间,园区按照《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和《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认真实施规划,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特色和成效
在创建过程中,我区始终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融合和宜居宜业”这条主线,坚持运用生态理念实施和指导创建,推动园区走低碳环保、循环生态之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打造具有海峡西岸经济区鲜明特色的宜居宜业新城。
1、可持续发展动力增强
通过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城市空间得到有效拓展,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2.9亿元,工业增加值256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8倍、2.9倍。
与此同时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显著减少,2013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COD排放量及SO2排放量分别是2006年的37%、15%、43%、75%,绿色发展效益显著。
2、支柱产业不断向高端迈进
电子信息业和水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在生态化改造进程中,找到了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吐故纳新,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水产品加工业集加工、交易、冷链物流综合服务一体化,引领行业潮流向高端迈进。
3、生态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始终秉持“产业链招商”、“绿色招商”理念,促进产业集群及上、下游配套,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电子信息、物联网、金属压延加工、水产品加工和船舶制造等产业初步形成了生态产业体系框架,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4、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以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为抓手,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鼓励发展上市经济,出台政策和资金进行扶持,以园区为背景的上市公司已有新大陆、国脉科技等17家,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有伊时代、昇兴、三奥科技等14家。
二、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73.9:
23.5发展到现在的67.6:
30.7。
5、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环境立区”,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园区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和闽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饮用水源水质大部分指标位居I、II类;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29%,人均公共绿地13.19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9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优良的环境质量已成为园区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三、经验与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园区成立了由区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
每年都将年度创建工作以责任书形式分解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业园区,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纳入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并加强创建任务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有力地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
(二)加强规划实施,促进绿色发展
根据生态工业园规划,对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进行了科学调整,将生态工业理念融入到产业体系、区域功能、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快安、马江、长安各组团及琅岐岛的功能定位,提高存量土地资源的生态效益。
园区在引进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服务业、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坚持抓好规划提出的产业化和废物循环利用、水系统、能源系统、综合性项目等五大类34项重点工程,促进了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生态化改造,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1、实施产业升级换代,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创建期间,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念的指引下,推动园区内的光电信息、水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实施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2008年以前以生产阴离子显像管(CRT)为主,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该公司依托原有厂房、空间、设备、人员于2011年将CRT产品成功转型为TFT-LCD产品,形成触控组件材料及触控一条龙产品产业链。
通过转型升级,企业实现了产值稳中有增,工业废水、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从2007的178万吨、2529吨、517吨降至2013年的15万吨、35吨、1.6吨,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也从2007年的171.3公斤标煤/万元降至2013年的16.3公斤标煤/万元。
2、实施环保示范工程,促进废物循环利用
金属压延加工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创建期间,我区大力实施环保示范工程,促进金属压延产业的企业内部循环及企业间循环共生。
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以两轮清洁生产为抓手,以环保工程为载体,取得成效。
实施了空压机组、水泵节能改造项目,每吨产品综合能耗下降到240.7公斤标煤;实施了油改天然气及废水再生循环利用等减排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硫36.7吨,年节水61万吨;实施冷轧机轧制油全油回收项目,年回收轧制油380吨以上;同时在厂房建设中全部采用铝合金板,当厂房废弃时可拆下回收利用,固废全部回收利用或送至园区内其它企业处理。
3、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园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初步形成新日鲜、国脉、飞毛腿、名城地产等沿江滨总部企业集聚区,大力扶持物联网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园区内汇集了新大陆、国脉科技、上润仪器、冠林科技等一批物联网行业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及新大陆环保、朝日环保、大拇指等一批环保装备专业,形成了产业集群。
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转变园区发展方式
2006年,园区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园区综合竞争力。
园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28.5%,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45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
新大陆在全球率先发布新一代二维码芯片,飞毛腿通过首个便携式移动电源审定。
园区内有40多家企业共参加319项国际、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2家企业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四)加强环境综合管理,提升园区环境质量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节能减排
创建期间,园区注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并运行三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7.75万吨,污水管网63公里,园区污水处理率达96%。
建成五座垃圾中转站,实现生活污垃全部无害化处理,工业固废依托园区内的物质回收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
大力实施节能工程,对园区内重点能耗企业实施“三色”管理,建设项目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近几年共有41家(次)企业实施节能技改,淘汰了50多套设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6年的0.3吨标煤/万元降至2013年的0.11吨标煤/万元。
全面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以工程减排为主,辅以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关停淘汰了60多家落后产能,实施脱硫工程、油改天然气工程,划定“禁煤区”。
园区内COD、SO2排放量从2006年的377吨、1126吨分别降至2013年的162吨、848吨。
2、完善环境监管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实施环评前置审批,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
对国控污染源和涉重行业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开展移动执法。
实施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强化污染隐患排查,防范环境风险。
市级以上重点污染源均编制应急预案,经评审后报备。
适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建立风险源数据库,储备应急物质。
加强了环境监测、监察等能力建设,为园区环境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3、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园区2001年8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认证,按体系管理要求,不断改进提升园区环境管理水平。
倡导鼓励区内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园区内共有104家企业通过认证。
建立清洁生产审核平台,实施重点企业强制性和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共有58家企业通过审核,清洁生产审核率100%。
(五)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宜居宜业新城
1、发挥文化优势,发展船政文化旅游业
园区通过发展、整合、利用本地的船政文化历史遗产,建成包含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等的马尾船政文化园,推动了马尾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积极打造以船政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发挥船政文化作为台湾和福建联系纽带的作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助力园区的生态化发展。
2、加强流域整治,改善闽江生态环境
闽江作为福州母亲河,创建期间,园区每年都开展闽江流域马尾段水环境综合整治。
通过完善园区企业水污染防治设施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流域两岸生态恢复,清理闽江沿岸污染源,建成总长近18公里的生态廊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域生态恢复体系。
3、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创建国家生态城区
以《马尾生态建设规划》为指导,实施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饮用水源保护工程、防洪减灾工程等,加强生态文化、工业、农业、林业建设,落实生态细胞工程创建。
全区三镇一街都已成为国家级生态镇(街),2014年3月我区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
(六)创新管理机制,夯实园区创建基础
习总书记在福建任职期间,对开发区提出“马尾的事,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奠定了马尾服务型、高效型政府的定位,成为园区自我加压、雷厉风行、高效务实的工作标尺。
在创建期间,园区以服务为本,通过加强企业现场调研、设立“企业110”平台、12345便民服务网、12369环保热线等,出台有利于企业生态化改造的政策,设立节能减排、清洁技改等专项资金引导,助力企业生态化发展。
同时我区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内涵、重大意义、创建内容和成效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围绕“绿色机关、绿色工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四个主题开展低碳文化建设,提升了全区公众的环境意识。
成立了区环保协会,全区共有9个环保志愿者组织,开展公众对园区环境满意情况抽样调查和职工对生态工业认知情况抽样调查。
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我区上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全面推进园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回顾几年的创建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1、创建工作必须抓好规划的制订和实施。
“规划引领”是园区创建的重要前提,以园区建设规划为主导,配套多个专项规划,形成多层次的规划体系。
依据不同片区的特点,优化空间布局、用地布局和功能布局,建立差异化的环境准入标准,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创建工作必须抓好产业转型升级。
我区始终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3、创建工作必须抓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区始终抓好园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改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向高科技发展,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同时政府出台政策,强化公共服务,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心的主体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走科技创新道路。
4、创建工作必须抓好宜居宜业城区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新期待,“要小康,更要健康”的诉求更加强烈。
园区的创建工作要着眼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让人们在宜居的环境下生产生活。
我区在创建过程中,注重抓好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
推行绿色交通、绿色低碳建筑,广泛宣传绿色生活,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区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上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受政策、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还有待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创建的理念、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创新,将创建工作推向更高层次,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查缺补漏,提升创建水平。
继续把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战略,围绕建设规划,以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持续提升各主导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水平,提升区域竞争力,向生态马尾绿色发展的目标迈进。
2、强化力度,巩固创建成果。
一是借助区位优势,搭建海峡经济联动通道。
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船政文化的纽带作用,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不断完善对台交流渠道,吸收台湾人才落户园区,推进园区经济发展。
二是深化创建成果,破解土地资源约束瓶颈。
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和优化生态产业模式,强化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依靠科技进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船政文化旅游业,继续推进总部经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生产型企业向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转型。
三是借力新城建设,优化生态化空间布局。
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宜居宜业,开放现代”的发展定位,推进马尾新城建设,全面优化园区生态化空间布局。
此外以国际生态旅游岛定位来开发琅岐岛,发展生态农业、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适合琅岐岛的高附加值产业。
3、延伸内涵,发挥创建效应。
健全完善园区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示范创建的长效机制,明确新的定位,确立新的目标,切实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停步、措施不放松,把园区生态建设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推动我区生态工业建设在更高的平台上推升层次。
同时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宣传,扩大园区的影响力,辐射带动区域的绿色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1023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情况汇报10 福州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创建 生态 工业 示范园区 工作情况 汇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