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仿真卷A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6492930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80.33KB
考场仿真卷A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解析版.docx
《考场仿真卷A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场仿真卷A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场仿真卷A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21年上海中考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A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A
A
B
D
C
B
D
C
B
A
B
D
D
C
BC
AD
CD
五.选择题
2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B.盐酸挥发C.干冰升华D.试管破碎
【解析】解:
A、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盐酸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试管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
A。
22.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盐酸除铁锈B.干冰作制冷剂
C.金刚石切割玻璃D.活性炭作吸附剂
【解析】解:
A、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23.氨气(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3C.+4D.+5
【解析】解:
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x+(+1)×3=0,则x=﹣3。
故选:
B。
24.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汞元素:
HgB.铵根:
NH4+
C.2个氮原子:
2ND.硫酸铁:
FeSO4
D、硫酸铁:
Fe2(SO4)3,FeSO4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25.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食盐水用于清洗伤口
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解:
A.大理石坚硬,可用作建筑材料,对应正确;
B.食盐水能够杀菌消毒,所以食盐水可用于清洗伤口,对应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对应不正确;
D.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对应正确。
故选:
C。
26.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
A.过氧化氢双氧水H2O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C.碳酸钠烧碱Na2CO3D.硫酸铜胆矾CuSO4
【解析】解:
A、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H2O2,其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a(OH)2,其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NaOH,其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
D、胆矾是无水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uSO4•5H2O,其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
故选:
B。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C.金属与稀硫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D.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解析】解:
A、爆炸分为化学性爆炸和物理性爆炸,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自行车车胎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与稀硫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远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溶液质量一定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D、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28.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3O2
2CO2+4H2O,其中X是( )
A.CH4B.C2H4OC.CH4OD.CH4O2
【解析】解: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8、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4O;
故选:
C。
29.一定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将长铁丝伸入氯化银中B.将长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D.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析】解:
A、将长铁丝伸入氯化银中,氯化银是难溶性盐,不能发生反应,说法错误;
B、将长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说法正确;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说法错误;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双氧水的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
B。
30.已知:
2Hg+O2
2HgO,说法错误的是( )
A.Hg的名称是“银”B.HgO中Hg的化合价为+2
C.生成物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
【解析】解:
A、Hg的名称是汞,不是银,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元素显﹣2价,设汞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2)=0,则x=+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汞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氧化汞属于化合物,反应中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31.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
B.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0μg
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
D.该饮用天然水一定呈碱性
【解析】解:
A.该瓶饮用天然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偏硅酸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含有偏硅酸≥180μg,则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0μg,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镁、钾、钠”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饮用天然水的pH为7.3±0.5,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32.如图是甲在乙中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是17:
32
C.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D.丙、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
3
【解析】解: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
A.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属不于复分解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NH3)与乙(O2)反应的质量比是:
(17×4):
(32×3)=17:
24,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丙(N2)、丁(H2O)的分子个数比是2:
6=1:
3,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3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CO2)
通过灼热的CuO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NaNO3(Na2SO4)
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D
FeCl2溶液(CuCl2)
加过量的铁粉、搅拌、过滤
【解析】解:
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SO4能与过量的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34.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根据此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100gH2O)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A.20℃时,将30g碳酸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3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30%的氯化钠溶液
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范围是在20℃﹣30℃之间
D.随温度升高氯化钠与碳酸钠溶解度大小的变化趋势相反
【解析】解:
A、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20℃时,将30g碳酸钠加入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1.8g,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20℃时,将3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100%<30%的氯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出现交叉,故选项说法正确。
D、随温度升高氯化钠与碳酸钠溶解度大小的变化趋势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35.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读取液体体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加热液体
【解析】解:
A、取用液体时:
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C。
36.除去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CaO(CaCO3):
高温煅烧固体混合物
B.CO2(CO):
点燃混合气体
C.CO(CO2):
通过灼热氧化铜
D.MnO2(Na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解:
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D。
37.向100g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100g。
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C.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
【解析】解:
向100g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100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硝酸亚铁部分或全部反应;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不一定含有Fe,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不一定含有Fe(NO3)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即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该信息是否正确。
故选:
CD。
六、简答题
3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知识回答:
(1)PM2.5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2)用硫酸铜检验某样品中含有水,实验现象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SO4+5H2O═CuSO4•5H2O 。
(3)用化学符号表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两个铝原子 2Al ;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 He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SO2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H2O 。
(4)氢气是绿色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
(5)自然界中石灰岩逐渐变成碳酸氢钙【Ca(HCO3)2】形成溶洞。
碳酸氢钙的组成元素有 4 种,其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
3 ;0.5mol该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20 g,约含碳原子 6.02×1023 个。
【解析】解:
(1)PM2.5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故填:
吸附;
(2)用硫酸铜检验某样品中含有水,是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实验中会观察到白色固体变成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5H2O═CuSO4•5H2O,故填: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CuSO4+5H2O═CuSO4•5H2O;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的化学式为N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原子表示为:
2Al;由于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密度小,所以可代替氢气填充探空气球,其化学式为:
He;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其化学式为SO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水分子用水的化学式来表示,为H2O;故填:
N2;2Al;He;SO2;H2O;
(4)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故填:
2H2+O2
2H2O;
(5)碳酸氢钙【Ca(HCO3)2】的组成元素有钙、氢、碳、氧四种,其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6=1:
3;0.5mol该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0.5mol×162g/mol×
=20g,约含碳原子的个数为:
0.5mol×6.02×1023个/mol×2=6.02×1023个。
故填:
4;1:
3;20;6.02×1023。
39.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
① 铁架台 。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检验装置气密性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4)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D 。
(5)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
【解析】解: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铁架台;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检验装置气密性;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应选择的装置是:
D;
(5)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会生成二氧化锰,所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故答案为:
(1)铁架台;
(2)检验装置气密性;
(3)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D;
(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40.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
说明原因. 否.因为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
(2)进行操作①后,判断BaCl2过量的方法是 取少量操作①后的上层清液,并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BaCl2过量 .
(3)加入Na2CO3的目的是 除去Ca2+、Ba2+ .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Na2CO3溶液,其理由是 一次过滤,简化实验步骤 .
(4)滤液的主要成分有 NaCl、NaOH、Na2CO3 .此实验方案尚需完善,具体步骤是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5)请再写一种实验方案,添加沉淀试剂的步骤为:
NaOH、BaCl2、Na2CO3 .
【解析】解:
(1)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硝酸钡会生成新的杂质硝酸钠.故答案为:
否.因为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2)检验钡离子一般用硫酸根离子检验,但是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故答案为:
取少量操作①后的上层清液,并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BaCl2过量.
(3)加入Na2CO3的目的是除去Ca2+、Ba2+.因为碳酸根能和钙离子、钡离子结合成碳酸钙和碳酸钡两种沉淀.不先过滤而后加Na2CO3溶液,其理由是一次过滤,简化实验步骤.
故答案为:
除去Ca2+、Ba2+;一次过滤,简化实验步骤.
(4)滤液的主要成分有:
NaCl、NaOH、Na2CO3.此实验方案尚需完善,具体步骤是: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答案为:
NaCl、NaOH、Na2CO3;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5)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顺序可以颠倒,所以添加沉淀试剂的步骤为:
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故答案为:
NaOH、BaCl2、Na2CO3.
41.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用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10
20
40
60
80
KNO3(g/100g水)
20.9
31.6
63.9
110
169
NaCl(g/100g水)
35.8
36
36.6
37.3
38.4
请依据上述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甲 ;a点的含义是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b点的含义是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若KNO3含有少量NaCl,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
(2)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①③ (填数字序号),实验中⑤所对应的溶液质量是 131.6g ;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②⑤ (填数字序号)。
(3)某同学设计的粗盐提纯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流程中,需要加热的操作是 操作3 ,操作2的名称为 过滤 ;20℃时,用上述实验所得纯净的氯化钠,配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6.5% 。
【解析】解:
(1)由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a点的含义是: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b点的含义是: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KNO3含有少量NaCl,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①中,溶剂质量100g,溶质质量25,属于不饱和溶液,②中,溶剂质量是100g,硝酸钾50g,形成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③中,溶剂质量100g,溶质质量50g,属于不饱和溶液,④中,溶剂质量100g,硝酸钾75g,形成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⑤中降温到20℃,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实验中⑤所对应的溶液质量是100g+31.6g=131.6g;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②⑤,都是20℃时的饱和溶液;
(3)从溶液中得到晶体,需要蒸发溶剂,所以上述流程中,需要加热的操作是操作3,操作2的名称为过滤;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用上述实验所得纯净的氯化钠,配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6.5%。
故答案为:
(1)甲;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降温结晶;
(2)①③;131.6g;②⑤;
(3)操作3;过滤;26.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场 仿真 中考 化学 模拟 演练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