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教育学二复习.docx
- 文档编号:6848377
- 上传时间:2023-01-1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0.73KB
教育原理教育学二复习.docx
《教育原理教育学二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原理教育学二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原理教育学二复习
教育学二复习资料
一、知识点:
1.樊迟因“请学稼”、“请学圃”而被孔子评价为“小人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第一线教师与研究人员结成一体,在收集和分析大量零星的原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符合一定程序的行动和思辨,提炼出有效的经验系统。
这就是顾泠沅教授创造的实践筛选方法。
3.因材施教的教育强调适应个体发展不均衡性与差异性的规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1995年。
5.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这表现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6.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校教育。
7.1960年有位美国经济学家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源理论创立的宪章,这位经济学家是舒尔茨。
8.《学记》指出: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这反映了教学相长的特点。
。
9.统治阶级都要通过教育来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他们所需要的价值观。
这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0.“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
”出自于《说文解字》。
11.汇集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的理论的著作是《论语》。
12.美国教育家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13.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素养。
14.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被称之为教学目标。
15.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是大教育观。
16.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家是美国的布卢姆。
17.关于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许多观点,其中英国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属于外铄论观点。
18.樊迟因“请学稼”、“请学圃”而被孔子评价为“小人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9.将每门课程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标准。
20.终身教育是实现教育平等制度的基础,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未来学制发展的趋势。
2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专门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22.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23.《教学与发展》一书总结了17年的教学改革实验成果,作者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
24.一切顺应自然反映了道家的教育思想。
25.在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
26.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加工的物质材料,他们是有思想的人,能够主动选择来自外界的教育影响。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就忽视这一点。
这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7.下列哪个选项反映了道家的教育思想一切顺应自然。
28.关于课程的文件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课程设计。
29.“形式教育之父”瑞士的教育学家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发展学生智力,这位教育家的名字是裴斯泰洛奇。
30.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教育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31.目前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教学。
32.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
33.教育观念的分歧表现在不同学派的争论之中,如“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34.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35.教师的“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等观点反映出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
36.缩小城市与乡镇、发达与落后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反映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37.统治阶级都要通过教育来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他们所需要的价值观。
这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8.布鲁纳谁在1959年发表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39.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4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加工的物质材料,他们是有思想的人,能够主动选择来自外界的教育影响。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就忽视这一点。
这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1.强调教育培养“自我实现的人”,课程编制有益于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的潜能的,课程的组织要有助于学习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统一。
这一理论是人本主义课程论。
42.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43.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基础教育。
44.教师的“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等观点反映出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
45.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46.构成一节课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教授新教材。
47.每门课程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这个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48.在教学组织形式中,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49.《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0.标志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专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51.教育目的具有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制约受其发展进程的作用。
这表明教育目的有导向作用。
52.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
5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
.
54.下列选项中,课堂教案不属于课程的文件。
55..缩小城市与乡镇、发达与落后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反映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56.我国当前妨碍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两种不良倾向是流生问题和片面追求升学率。
57.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
58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9.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组织,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60.布鲁纳的说,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这种课程观念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1.教育方针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教育目的。
62.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原则。
6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64.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6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
66.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指教学原则。
67.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
这反映出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68.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
70.人本主义课程论课程理论强调教育培养“自我实现的人”,课程编制有益于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的潜能的,课程的组织要有助于学习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统一。
71.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这意味着德育改革的人性化。
72.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73.“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个别差异性。
74.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中,把教学过程分为了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75.目前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教学。
7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因材施教原则。
77.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教育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78.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在1959年发表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79.布鲁纳在1959年发表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80.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1.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
82.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组织,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8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肯定人人都有追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
84、美国教育家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8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
”出自于《说文解字》。
86.布鲁纳在1959年发表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87.美国教育家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88.美国教育家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89.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前551-前479)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的理论被汇集《论语》一书中。
90.《论语》一书中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前551-前479)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的理论。
9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92.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93.1632年,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94.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教育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9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
”出自于《说文解字》。
96.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97.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98.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范例教学法,主张对教材中关键性的问题实例进行研究。
99.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乐正克所作。
100.关于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许多观点,其中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属于外铄论。
10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称为一门独立学科。
102.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03.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10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教书育人_。
具体任务包括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
105.关于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许多观点,其中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属于外铄论。
106.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107.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10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称为一门独立学科。
109.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
110.教育与劳动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马克思的观点。
111.1960年有位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源理论创立的宪章。
112.教育规律是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
1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于1999年,自此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改革。
11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这是马克思的观点。
115.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116、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学制,又称“六三三制”或新学制。
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名词
1.教育: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又被称为“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人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规定的设计;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5.教学: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定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6.课程: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总和,不仅包括学校课程表中规定的学习科目,还包括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等影响学生发展要素。
7.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
8.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现有的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一种发展水平是将来的发展水平,即将来要达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或间隔,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9.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0.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教育制度是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内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11.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2.德育:
德育是按照一定社会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13.班级授课制:
把年龄相近、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指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表进行分科教学。
14.教育方针:
是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
教育方针作为党和国家对一定历史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的规定,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5.发展关键期: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16.教学方法:
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以及教与学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三、简答
1.我国中小学现行的主要教学模式有哪些?
答:
我国中小学现行的主要教学模式有
(1)传递——接受式;
(2)引导——发现式;(3)辅导——自学式;(4)情景——陶冶式。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哪些?
答:
教育的目的有
(1)导向作用;
(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3.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
教学过程的特点有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4)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共同活动过程。
4.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
德育的途径有:
(1)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5.你认为优秀教师有哪些优点?
答:
优秀教师的素质包括
(1)现代教育理念;
(2)良好的文化素养;(3)良好的教育能力素养;(4)良好的心理素质;(5)良好的创新素质。
6.课程理论的争论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课程理论的争论表现在
(1)人本主义与社会改造(再造)主义课程论;
(2)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认识;(4)课程开发的结构模式与过程模式。
7.国外主要教学论流派有哪些?
答:
国外主要教学论流派有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3)认知教学理论;(4)情感教学理论。
8.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9.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答:
教师的职业角色有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者;(4)父母与朋友的角色;(5)研究者角色。
10.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教学的基本原则有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启发性原则;(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理论指导和直观引导相结合的原则;(7)巩固性原则。
11、德育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答: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或发展的规律;
(3)学生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2.好的课堂教学有哪些标准?
请根据教材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写出6点。
答: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适量。
(3)表达清晰。
(4)突出重点。
(5)语言生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3.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导向作用;
(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14、教师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
(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个体性和协调性;(5)显效的长期性。
15、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主要有哪些敝端?
答: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16、教学过程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4)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17、我国中小学现行的主要教学模式有哪些?
答:
(1)传道—接受式;
(2)引导—发现式;(3)辅导—自学式;(4)情境--陶冶式。
18.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答: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与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4)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
(5)教育宣传政治思想,形成舆论;
(6)教育促进社会的政治民主。
19、普通中小学的一般任务有哪些?
答:
(1)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都会学生学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20、运用教学方法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
(1)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
(2)树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观念;
(3)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
四、综合题
1.如果你在学校当教师,你会怎样对待学生?
请写出四个要点
2.试论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
第一,写出杜威关于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
答:
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有5个步骤,设置有疑难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情景中的真实问题;为解决问题收集必要的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
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
第二,写出你对这个学习过程观的评价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特点,对教育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该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能力。
3.你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请写出两个要点并加以论述
第一,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教育。
教师不仅要关注分数,更要关注分数之外的心理动机、情感和道德。
只有全面地促进人的发展才是良好的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第二,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人的核心素质,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质疑,对同一个问题提出多种观点,并加以讨论和论证。
4.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句话
教育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没有人类这样的教育活动。
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意识地进行。
教育通过影响个体的人来间接地影响社会的发展。
第二,请从教育活动的对象、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教育活动的方式分析这句话。
从教育活动的对象看,它的对象是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
从教育活动的目的看,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影响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
从教育活动的方式看,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影响学生的健康的发展,这一点不同于监狱的强迫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5、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所学教育理论,论述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为什么要尊重学生,怎样尊重学生?
(1)为什么要尊重学生?
(2)教师应怎样尊重学生?
6.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7、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应当如何改进?
答:
(1)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①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
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
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
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
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
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
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策: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
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所以要从人的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
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原理 教育学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