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教案docx.docx
- 文档编号:6970926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57KB
公共经济学教案docx.docx
《公共经济学教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教案docx.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经济学教案docx
第一部分必要的理论准备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内涵
2、了解公共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3、懂得公共经济学发展和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二、教学内容
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公共经济与微观、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重难点
1、重点: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2、难点: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五、采用的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
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况。
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
七、详细教学过程
案例呈现:
(案例通过PPT呈现)
案例一:
关于大蒜、绿豆价格的宏观调控
案例二:
关于商品房价格的调控
案例三:
关于中国石油定价机制
问题:
政府究竞在经济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一、公共经济学的内涵
Q: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活动的主体的那些?
A:
企业、家庭、政府
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公共经济学又被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学问。
所谓公共部门,主要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
因此人们有时又把公共经济学称为政府经济学。
注意三点:
一是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屈物(政党、立法、工、青、妇、NGO及国有企业);而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二是政府的行为方式和目标:
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三是政府的作用有三个:
收入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注意二点:
一是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涵义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中央政府
第二个层次:
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个层次: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
第四个层次: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研究财政收支;
第二层次是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三层次是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旧公共经济学就是财政学,研究范围局限于财政收支,特别专注于税收问题;新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本身,还研究财政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1、公共经济学的起点:
经济学从它一诞牛起就与国家、政府联系在一起。
2、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原理:
公共经济学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这一概念。
三、公共经济学与相关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1、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个连接点:
第一个连接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第二个连接点是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
2、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3、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
4、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的关系
第二章市场效率与“看不见的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掌握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
3、掌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4、理解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5、理解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及其衡量方式;
二、教学内容
1、人的欲望和资源的稀缺性;
2、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
3、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
4、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
5、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6、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限制条件;
7、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
8、效率原则一一帕累托最优
9、公平原则一一洛伦兹曲线
10、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及效率的实现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重难点
1、重点: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2、难点: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
五、采用的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
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详细教学过程
一、资源的配置
1、人的欲望和资源的稀缺性
两点:
一是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
人们的欲望永远也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无止尽。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得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点评:
正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推动了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去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从而也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二是资源是有限的:
也就是资源具有稀缺性。
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无限额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矛盾。
2、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
资源就是指满足人们需要的个各种物品,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资木为代表的人造资源,以劳动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源,以企业家为代表的风险资源。
3、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最大限度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科学。
任何经济社会都必须而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一是生产什么?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生产某种产品和服务的资源多一些,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的资源就会少一些。
二是如何牛产?
谁来牛产,用什么资源,用什么技术。
三是为谁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
二、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1、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
资源的配置方式有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计划方式可以成为计划经济,是指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依靠政府的一系列计划来实现。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主要靠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指令性计划来决定的。
市场方式又可以称为市场经济,是指整个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
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利率机制和工资机制等。
市场机制的两个功能:
一是作为指示器向企业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二是作为利益制约力量调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2、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在市场经济屮,经济的运行是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的,或者说,资源的配置是由价格决定的。
米尔顿•弗里德曼把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归纳为:
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到少产品,即收入分配。
1)传递信息
信息传递是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从消费的角度看,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落影响到人们对产品的购买。
当产品价格上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会减少对某一产品的消费;而当产品价格下降,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
从生产者的角度看,高价格信号告诉生产者商品受到较高的评价,从而鼓励生产者扩大生产;低价格标志着市场对该商品欲望的降低,从而鼓励生产者从生产这种商品转向牛产那些相对成木而言评价更高的东西。
2)协调人们的行为
市场价格还可以协调买卖双方的选择,使他们的决策相互一致。
如果出现超额供给,必然引起价格下跖从而就会抑制生产,鼓励消费,直到超额供给消失;相反,若出现超额需求,必然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就会鼓励消费者节约使用物品,并鼓励生产者多生产,这样超额需求也就随之消失。
3)提供有效激励
市场价格建立了一种奖励一惩罚结构來引导各方面的决策者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并与他人合作,使用最有效的生产方法,提供其他人最想要的物品,以及为将来投资。
4)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
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利己的个人参与合作并使人们的选择一致。
利润和亏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关不同经济活动优势和劣势的信息。
亏损说明某种经济活动过挤,所以生产者无法弥补其成本,成功的市场参与者会把资源从这样的经济活动转向其他更有价值的用途。
3、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限制条件
第一,交易者是完全理性的;
第二,市场是充分竞争的;
第三,信息是完全的;
第四,产权是明晰的;
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
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
1)狭义的资源配置包括三方面:
怎样用有限的要素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更符合人们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这些产品应在消费者之间怎样交换才能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狭义资源配置效率并不考虑初始要素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以及生产成果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的问题。
2)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的三条基本原则。
2、效率原则一一帕累托最优
1)帕累托最优:
是指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
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的恶化为代价。
2)生产有效率的两个条件:
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3)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
一是交换最优。
即使在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二是生产最优。
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三是产品混合最优。
经济体产出的产品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
3、公平原则一一洛伦兹曲线
4、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及效率的实现
市场机制运行的特点:
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而市场是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买方和卖方互相竞争,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1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2所有经济行为的主体都是理性的
3经济利益具有可分性与所有权具有确定性
4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5牛产和消费都不存在外部经济
6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
第二部分政府经济行为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市场失灵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
2、掌握市场失灵的原因;
3、了解市场失灵的应对办法;
二、教学内容
1、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
2、市场失灵的原因;
3、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
4、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职能;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重难点
1、重点:
市场失灵的含义;
2、难点:
市场失灵的原因;
五、采用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
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详细教学过程
1、市场失灵的概念:
是指因市场机制的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对概念的解读:
市场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竞争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参与主体,即买卖双方共同决定的。
而产品价格标示出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它影响着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和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当市场上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则预示着这种产品供不应求,对于生产者而言,为了追去利润最大化,应该扩大生产规模,多提供产品;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预算线的约束,同样数量的收入,在产品涨价的情况下只能购买更是的产品了,因此,消费者会较少该商品的消费,而去寻找替代商品来满足需求。
因此,一方面产品供应数量增加了,而消费需求量却降低了,最终,供与求达到一个平衡。
这就是市场上价格的形成过程。
但是生产和消费的决策所依赖的价格信息不是当期及时价格,而是过去的价格。
也就是说,生产者只有察觉到价格涨跌后才能做出是扩大生产还是缩减生产。
因此这导致即使价格信号运行良好,需求和供应也会脱节:
当价格上涨,所有的生产者都一哄而上,竞相扩大规模,提供更多的产品,这就可能导致产品供应过多而导致价格下跌。
而当大家发现价格下跌时才意识到产品供应过多,这是供与求已经失衡了。
所以,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和肓目性。
这使得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出现无效率。
2、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势力:
根据市场势力的大小,可以将其划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三种。
市场势力可以市场无效率,因为它会使价格和数量背离完全竞争的供求均衡。
不完全竞争导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消费者购买量低于效率水平。
过高的价格和过低的产出,是伴随不完全竞争而来的非效率标志。
(2)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在相互作用的经济单位中,一个经济单位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的影响,而该经济单位没有根据这种影响对其他单位支付赔偿,或从其他单位获得报酬,则这种影响就被称作外部性。
换言之,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
存在外部性时,私人成本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同社会收益不一致,价格机制被扭曲,价格机制不在传递为获得效率所必需的正确信息,结果市场均衡并不能使资源达到有效率的配置,市场均衡并不能使得整个社会的总利益最大化。
(3)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通常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品,就不能排除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物品,因为在技术上无法排除,或者虽然在技术上能排除,但排除的成本高。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牛产成木的增加,即增加的消费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个人使用这种物品并不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
因此公共品具有的上述特性使得由市场来提供公共品数量将低于最有数量。
(4)不完全信息
3、政府参与经济与“看得见的手”
(1)凯恩斯与“看得见的手”的提出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徳•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提出了“看得见的手”。
所谓“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或者称为国家调控经济。
当出现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可以加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把经济刺激起来;当经济过热吋,政府可以通过调控措施,使经济降温,避免出现通货膨胀。
(2)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
1垄断的存在,使得垄断者对价格有较大的控制力,这时候价格信号就失真,市场机制遭到破坏,发生市场失灵现象;
2供求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带来市场失灵;
3外部经济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
4公共物甜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存在引岀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但是政府的作用并不是代替市场,而是补充市场调节的不足,解决市场机制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
(3)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职能
1提高效率
维护市场秩序
消除外部不良经济
加强公共物品的攻击
2力求公平
干预收入分配
提供社会保障(失业、养老、医疗保健、扶贫)
3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运用一系列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进而减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解决失业问题,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就成为政府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
第四章市场势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市场的类型及其特点;
2、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3、了解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
4、懂得市场势力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
5、理解政府为什么要反垄断;
6、熟悉《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掌握政府反垄断的公共政策。
二、教学内容
1、市场势力的概念及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3、市场势力引起市场失灵;
4、垄断及其形成;
5、垄断势力的测量;
6、垄断造成的损失及其低效率;
7、对垄断的市场势力进行公共管制
8、反垄断法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重难点
1、重点:
市场势力引起的市场失灵;
2、难点:
垄断造成的损失及其低效率;
五、采用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
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详细教学过程
一、市场及其资源配置效率
1、市场的概念及市场结构
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交易活动。
市场有四种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2、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是指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4个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其中任何一个的销售量或购买量在整个市场上都只占很小的比例,无法通过自己的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价格。
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
商品质量、销售条件、商品、包装等方而都是完全相同的。
对消费者来说,购买那一家的商品都是一样的。
(3)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或者市场。
这意味着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
(4)信息完全市场上的每一个卖者或者卖者都掌握与a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甜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备受经济学家推崇,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有4大优点:
第一,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第二,完全竞争市场会刺激效率不断提高
第三,消费者主权会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第四,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市场势力引起市场失灵
市场势力:
就是单个市场主体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市场势力存在于三种类型的市场:
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二、市场势力的极端情况一一垄断
1、垄断及其形成
(1)垄断涵义
垄断:
是指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
市场势力的极端情况是完全垄断,即一个行业只存在唯一的买者或卖者。
完全垄断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行业壁垒”的存在,使别的企业无法进入,造成独家经营。
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
一是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二是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三是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显著的规模经济。
即某些行业的生产必须有一定的规模,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
第二,资源独占。
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尤其是对某些稀缺资源的控制,产牛了对资源的独占。
第三,技术壁垒。
第四,政府特许。
2、垄断势力的测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经济学 教案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