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水库大坝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739879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69.35KB
中型水库大坝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中型水库大坝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型水库大坝施工组织设计.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型水库大坝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总体部署
1、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
(1)指导思想
以质量为中心,按照质量体系框架要求,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同时选配综合素质高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组织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并实施项目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合同工作内容。
2、实施目标
(1)质量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验收规范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检验,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持续有效的控制,确保本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一次验收合格。
(2)工期目标
本工程我公司计划xx年2月26日开工,xx年4月26日完工。
(3)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重伤和伤亡事故,杜绝机械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4)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按有关规定施工,搞好现场文明施工定量管理和目
标管理,把本工程建成文明施工模范工程。
(5)环境保护目标
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树立全员环保意识,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指导思想
(1)在满足合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分期分批施工。
合同工期是施工的时间总目标,不能随意改变。
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分期分批并进行优化。
(2)安排施工程序时要注意工程交叉,尽早发挥该部分的通车通行作用。
(3)在安排施工程序时还应注意已完工程的生产或使用和在建工程的施工互不妨碍,使生产、施工两方便。
(4)施工程序应当与各类物资、技术条件供应之间的平衡以及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相协调,促进均衡施工。
(5)施工程序必须注意季节的影响,应注意这样安排以后保证质量,不拖延进度,不延长工期。
4、施工条件
(1)施工现场方面
施工现场拆迁及场地平整已完成。
(2)施工用水、用电方面
施工用水、用电:
施工时可就近从业提供的水源点、电
源点引入使用。
(3)劳动力组织方面
抽调技术素质好、经验丰富、善打硬仗且曾经多次创优的作业班组,组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施工作业队伍,进驻该项工程施工作业,全面推行施工现场文明、卫生、安全生产。
5、施工场地布置
(1)布置原则
由于本工程路线相对较长,施工及管理人员住宿用房、值班室、现浇砼生产系统等将定点布置。
为方便工程施工和满足场地需要,民工工棚、材料仓库及材料加工场将设在主要工程旁;试验室、修理间一同设置在此处。
现浇砼生产系统将分别布置主要工程处。
(2)布置规模
生活、办公、施工场地布置为了施工方便,便于管理,就近布置办公、生活工棚及施工场地。
6、施工用水、供电及通讯
(1)施工供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包括砼施工养护等生产用水以及施工基地生活用水等。
砼、砂浆施工用水在拌和系统内调协一容量为4m3储水桶以备拌和蓄水;养护用采用水泵直接从河流中提水用于施工部位不另设储水系统。
生活饮水靠当地自来水解决。
(2)施工排水
生活、生产营地将合理布置排水沟,施工区内排水结合永久排水沟,保护良好的排水状态。
具体为在施工区域设置临时性或长期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内不积水。
在离边坡上沿,设置截水沟,使地表水从预定地段流入河道,以防止雨水积集施工区域。
(3)施工供电
本工程供电对象主要为砼拌和站、机械设备维修车间,供水系统等生产用电和全部照明电、生活用电,可就近接入供电线路,同时拟备1台小型发电机,以保证施工用电充分供应。
(4)施工通讯
施工通讯方面,配置移动电话作为对外和工地现场内部的联络通讯工具。
7、施工组织机构图
(1)组织机构与职责
①组织机构
为了顺利实施本工程施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确保工程工。
本单位拟派具有丰富施工组织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专职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另根据工程内容和专业分工,在经理部下设:
土石方及路基处理工程队、路面工程队、砼工程队、机电设备安装队、实验
室。
项目班子组织机构图如下:
②职责分工
项目经理部:
在公司各职能部门的指下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实施和各部门、各工种的配合协调。
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职责
项目经理:
负责组织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组织质量保证体系的现场实施,对本经理部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负责。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质量的政策、制度、法规,正确处理工作进度与质量的关系确保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项目副经理:
负责对施工生产计划的审批,组织协调施工生产保证生
产计划的实施。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审批作业指导书,负责向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交底,组织图纸会审,负责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四新技术。
各部门的主要职责:
生产调度室:
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进度安排,协助项目经理搞好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生产协调;
材料供应组:
负责整个工程所需的材料供应和调配;
技术质量组:
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技术资料管理;
预算室:
负责整个工程的生产计划安排,合同管理,工程预决算;
安全组:
负责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工作;
设备器材组:
负责工程设备机具的供应调配,机具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
财务组:
负责工程的财务管理;
实验室:
负责整个工程的砼、砂浆取样,试块的制作、养护、送检,砼的测温,各种材料的送检工作。
后勤组:
负责现场的后勤管理,生活设施的文明卫生管理。
8、施工项目划分施工组织
鉴于本工程施工难度比较大,计划成立以下施工队:
(1)土方施工队:
主要负责土方开挖回填等工作。
(2)砼浇筑施工队:
主要负责砼施工等工作。
(3)砌筑施工队:
负责浆砌石站房施工等工作。
(4)路面施工队:
主要负责田间道路施工等工作。
(5)排水施工队:
主工负责因施工时造成的积水排除。
(6)模板施工队:
主要负责模板工程施工工作。
各施工队内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设置工班;各施工队、工班应协调分配人员,优化劳力组合,使之分别负责好各自的施工内容,并服从项目有关管理部门的调度,保证本标段施工顺利进行。
(二)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的要求
(1)施工测量必须符合施工图纸及《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要求。
(2)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在复核无误、精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引用。
(3)场区控制网按相当于二级导线精度设置平面控制网。
(4)场区内按施工情况需要增设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不低与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量。
2、施工测量的组织
组建以2名测量工程师和3名测量工组成的测量小组,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测量。
控制点的复核和控制网
的建立阶段3人,其中仪器操作1人,投点1人,现场记录、内业整理1人,平面轴线定位、放线阶段3人。
由于本工程结构复杂、工期很紧考虑到分段施工的总体部署,当施工繁忙时,可再将人员一分为二,三人为一组进行工作。
3、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总平面图和甲方提供的施工现场的基准控制点,用全站仪在场区按相当于二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两测回的测角、测距,联测的数据精度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后,即将其作为本工程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基准点和起算数据。
(2)工程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待测点坐标,应用激光经纬仪的坐标放样模式进行放样,放样点必须进行复核。
4、施工测量的措施
(1)建立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
(2)仪器和工具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及专门检测单位进行标定。
(3)加强对测量用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破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并协商补救措施。
(4)所有测量成果及时提出成果报告提供给监理检测审批。
5、施工监测
(1)监控量测目的与意义
为了确保工程稳定性。
成立专门的监测管理小组,建立
监控量测系统,随时反馈信息,施行信息化施工,为工程顺利地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监控量测的施工组织
组长由项目经理兼任,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立现场监控量测管理小组。
下设观测、数据处理、信息反馈三个专业组。
专业组长为监控测量工程师。
每个专业组设组员两名。
(3)监控量测的基本要求
①监测组织要有严密的责任制度和程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②通过对前一施工段的量测数据分析,能够预报下一施工段的变形、受力及地表沉降等,并对施工组织提出相应的建议。
③所有测点均应反映施工过程中该测点受力和变形等的变化,从施工开始到施工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不断的进行量测。
④熟练掌握各种监测仪器、仪表规格性能及操作方法,对仪表进行严格的检验、试验,并进行标定、率定,使用后注意检查保养、妥善保管。
⑤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均应计算机化,处理要准确、反馈要及时,信息传递均要文字化、格式化,并注意存底。
⑥重要施工参数、施工方法的改变都要以监测结果为依据,以监测信息指导施工。
并报请监理批准,方能实施。
⑦对监测资料注意积累,及时整理,作好签认,以便完整绘入竣工文件。
(三)人工土方开挖
1、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
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号铅丝等。
(2)作业条件:
①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②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③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④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⑤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⑥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2、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2)坡度的确定: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①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②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l.25m
③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④坚硬的粘土—2.0m。
(3)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
土的类别
边坡值(高:
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l:
1.25~l:
1.50
一般性粘土
硬
1:
0.75~1:
1.00
硬、塑
1:
1.00~1:
1.25
软
1:
1.50或更缓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l:
0.50~1:
1.00
充填砂土
1:
1.00~1:
1.50
(4)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①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
槽边的轮廓线。
②开挖各种槽坑:
浅基础。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浅管沟。
与浅的条形基础开挖基本相同,仅沟帮不切直修平。
标高按龙门板上平往下返出沟底尺寸,当挖土接近设计标高时,再从两端龙门板下面的沟底标高上返50cm为基准点,拉小线用尺检查沟底标高,最后修整沟底。
开挖放坡的坑(槽)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m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
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度80cm左右的倒土台。
开挖大面积浅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③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
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自每条槽端部20cm处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
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
最后由两端
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④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加以保护。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超过1.5m。
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⑤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⑥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
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
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3、成品保护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
正确。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
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妥善保护,并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加以保护。
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底未保护:
基坑(槽)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3)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开挖尺寸不足:
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5)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
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四)土方回填
1、质量标准
(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集水。
(2)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有机具确定。
(4)填土前,上一道工序应全部完成并验收合格并做为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①土:
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②主要机具有:
蛙式或汽油冲击夯、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作业条件:
①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
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②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
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③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
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④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坑(槽)低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沟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
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
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
2。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8)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9)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
铺土。
(10)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11)雨期施工:
①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②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4、质量控制
(1)基底处理,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2)回填的土料,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规定。
5、成品保护
(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
(4)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末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
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
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4)回填土夯压不密: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
7、质量记录
(1)回填土的实验报告。
(2)回填土分层压实验收纪录
(3)土方回填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纪录。
(五)反应池施工
1、为了保证工期,合理安排进度计划,采取一边挖土测量,逐渐进行地槽验收和垫层施工,反应池在完成一个沉降缝垫层后,在垫层上放样弹线,立即进行钢筋砼底板施工,争取缩短结构工期,保证后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装饰的设备安装及调试。
2、基础钢筋工程
(1)钢筋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措施
①根据工程结构的情况单体均一个施工段进行。
钢筋在现场工棚内下料加工,基垫层下实地绑扎安装。
②钢筋的位置、间距根据设计图纸尺寸,绑扎时在垫层上划出主筋间距进行排放绑扎。
钢筋底板保护层采用50×50×35的高标号砂浆制作垫块,每间隔1-1.5米布置一只,呈梅花型布置。
保证底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底板
的双层钢筋采用铁马支撑,铁马采用>Φ20钢筋制作。
支设时用电弧焊固定在底板下层钢筋上。
铁马每米不少于一只,要求固定牢固,保证上下排钢筋的排距正确,构筑物的墙板、池壁垂直钢筋,在底板钢筋完工,检查复核后进行。
首先在稀薄板钢筋上划出墙板、池壁的轴线,并按墙宽(减保护层)在底板下绑扎二排水平钢筋,作为墙壁立筋的控制线,立筋插入稀薄板下层钢筋上,将立筋的拖脚与底板钢筋扎牢,并与底板上排的水平钢筋绑扎。
③为了保证钢筋绑扎符合规范要求,底板、顶板的钢筋在垫层和底模上划间距排筋,墙板的立筋,首先在大角吊直后固定牢固,绑扎水平钢筋。
水平钢筋在立筋上划水平间距,立筋在水平钢筋划出间距,绑扎时按划线,并随时检查绑扎好的部位,纵横垂直度和水平度及间隔尺寸。
④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底板、顶板的钢筋全部采用对焊接头。
焊接接头的数量在同一截面内≤50%。
墙板、池壁的垂直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水平分布钢筋采用搭接,搭接接头的长度如施工图注明按设计设置,如无设计注明按规范规定搭接,搭接接头在同一截面内≤25%。
墙板、池壁、梁板等伸入支座或转角的锚固长度均按设计的规范要求施工。
插入或预留的钢筋在钢筋绑扎时同穿插绑扎,预留和穿插的钢筋按照设计的标高、位
置、数量、绑扎牢固,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插筋、预留钢筋的位置正确。
⑤板墙、池壁开孔、预埋套管处,如开洞或埋管的规格小于3000时,若设计无注明图示时,钢筋在洞边绕过,不另设附加钢筋。
当开洞或预埋池尺寸大于300,或施工图有设计时,按施工图及有关规定埋设附加钢筋。
⑥现浇板及钢筋砼现浇屋面板的短边受弯钢筋,如长度不足时,采用焊接接头,或在支座处搭接。
伸入支座的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板的长边分布钢筋采用搭接,搭接的长度和同截面的接头数量必须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⑦本工程的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制作,因单位工程多,钢筋种类多,由项目部技术负责组织熟悉施工图纸。
进行技术交底,并由翻样人员翻样,划出实样。
加工时按翻样实样进行加工制作。
钢筋加工的先后顺序应根据施工总进度的计划按排,先开工先制作,保证工期和有序进行。
对制作好的钢筋必须分类堆放,并作好标签。
由于结构形式差异,钢筋绑扎安装确定绑扎安装顺序,对每个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保证在施工时钢筋的上下排列,纵横穿插层次顺序符合设计要求。
防止错层漏筋。
绑扎后班组进行自检复核,发现间距及时纠正。
(2)钢筋的制作
①钢筋在工棚内制作,按翻样单并结合施工图进行下料制作。
钢筋的原材料选用国内大厂生产的钢材。
对市场上的钢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型 水库 大坝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