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x
- 文档编号:819782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86KB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x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篇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教学难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利用“网络视频”等先进的资源教学。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了解黄河
1、播放歌曲: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2、揭示课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
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学生读课文链接语,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谁来给咱们读一读课文前面的链接语。
(指明生读)同学们链接语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谁来说一说?
(生个别回答)
生A:
下面的课文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生B:
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C: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教师小结:
是啊,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咱们在学习这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先读课文前面的链接语,它对我们学习课文会有很多的帮助。
三、初读课文,探究问题1——黄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理解“摇篮”
(1)这节课就让我们围绕着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去大声地朗读课文,并用你的笔在书上划一划,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学生自由读文)
(2)刚才我们已经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与课文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这两个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哪位同学愿意来向大家交流黄河发生了什
么变化?
曾经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后来的黄河又成了什么?
(教师板书:
摇篮祸河)
(3)让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原先黄河流域的句子。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那时侯,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引导体会:
看到这句话,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学生说)——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美好的画面展现出来吗?
(指名学生读)——我们的古人在看到黄河流域这美好的景象时就用自己的笔进行了描述。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笔下的黄河流域。
课件显示配乐的图和文字: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山林川谷美。
”
——《孟子·滕文公上》
(学生齐读)
(5)正因为当时的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山林川谷美。
课件显示: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
生齐读——板书:
生息繁衍并理解“生息繁衍”(当学生说得不够完善时,师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并告诉学生: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生息繁衍”这个词,但是有“生息”和“繁衍”这两个词。
“生息”的意思是:
生活、生存。
繁衍的意思为:
逐渐增多或增广。
)
(6)师:
同学们,是黄河流域给了我们的祖先如此美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息繁衍,才有了无数的炎黄子孙,有了中华民族,因此,作者说,(课件显示并读: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所以“摇篮”在这里指的就是“发源地”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探究问题2——黄河是怎样产生这样的变化的?
1、师:
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预设:
“黄河在近2000年?
?
苦难”)
A:
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B:
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2、师:
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
(出示幻灯片)再来读这段话“黄河在近2000年?
?
深重的苦难。
”
师:
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
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
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
(板书:
祸河)
3、师:
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
?
下游河道中。
”(出示幻灯片)
师:
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
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师:
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4、师:
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
?
悬河。
)
师:
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
(出示幻灯片)解释:
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
我们不禁要大声问:
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5、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生读出课文中两方面的原因。
)(出示幻灯片女生齐读、男生齐读)(板书:
自然社会)。
师:
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
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
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A:
生:
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
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
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
因为穷。
(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
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
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
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
指名读(2、3名)
五、总结延伸。
1.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
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
2.为了拯救黄河,我们的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学生齐读:
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
六、环保拓展:
争做环保小卫士
1、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留意我们的周边环境,你们发现有什么环境问题,你平时是怎样保护环境?
2、仅仅靠我们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社会上人人都行动起来,那我们的环境就会焕然一新了,今天我们指导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为环保
出一份力,向社会个各人士发出我们的呼吁。
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3、根据你的调查情况,完成一篇日记,在写作过程中要体现出你调查的水质情况,以及你设想的拯救办法。
小结:
相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身边的环境在同学们的努力之下,一定会重见笑颜、重放光彩。
我们的地球也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原来现在
气候温暖自人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然为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因原经常决口
素因
(摇篮)原因(祸河)
教学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独立阅读课文,也是中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的写作体裁。
从叙写的内容上看,文字浅显,易懂,但是黄河对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从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那雄伟的气势,也从没有亲耳听到过那波涛澎湃的浪涛声,只有从电视或课本中了解一点点有关黄河的史料。
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学生愿学、乐学的素材,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唤起他们保护大自然、保护母亲河的爱心。
首先,我让学生阅读阅读提示的内容,看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两个问题:
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那就是“变化”:
变化前是什么样的?
变化后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而变化?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让学生自读课文。
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后学生马上找到变化前被称作是“摇篮”,变化后是祸河,引起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地大量流失。
同时,我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通过播放有关黄河不用时段,不用现状的图片,加上教师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进行感受黄河为什么会由母亲河变成祸河,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让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其次,再让学生再去细细读文:
课文中例举了很多的数目字,让学生关注到这些数目字,谈谈体会。
通过读书发现:
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站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如果不治理,它的危险性极大——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
治理黄河势在必行。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黄河的现状,使学生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献计献策,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你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准备做些什么?
学生们回答积极,认识到环保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提高了环保的意识。
完成了本课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教学目标。
另外,我还结合品德课让学生调查家乡的河水的水质情况,并作为日记记下来。
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就在自己身边,要从自己做起,真正提高环保意识。
篇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表格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
篇三: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
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
大家都知道有河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
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
它就是黄河。
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五长河流。
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她蜿蜒曲折、绵延万里;这就是黄河,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这就是黄河,她一泻千丈、气势磅礴。
唐代诗人李白曾赞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是这样的气势雄伟,令无数的诗人、作家为之赞叹。
今天,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黄河,了解它是怎样变化的。
(一)、感悟黄河的变化过程
1、哪些自然段写黄河的变化过程?
黄河在数千年前到数万年前是怎样的?
(生读第三自然段)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农民在田地里自由耕种,渔民在船只里满载着捕鱼的收获,妇女们在家里纺织,老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谈,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嬉戏。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人们是那么幸福,无忧无虑。
2、孩子们看,这就是昔日的黄河,它(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向往吗?
让我们带着向往之情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难怪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板书(摇篮)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可见黄河是人类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
3、谁搜集了昔日黄河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4、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怎样了?
谁也来说一说?
5、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6、你觉得此时的黄河像什么?
(像一个脾气暴躁的老人,像凶猛的老虎……)他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
7、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出了哪些数字?
(2000年、1500多次、26次)
黄河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我们来计算一下,几年就有一次灾难?
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
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
孩子们,从这些数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8、是的,现在的黄河经常发大水,洪水冲毁了人们的房屋,使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人们会怎样诉说心中的苦楚?
像这样人们不停地诉说心中的苦楚,就叫叫苦不迭。
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不仅令我们震惊更令我们心痛。
(出示幻灯片)谁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
老师还记得1998年发生的大洪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来读这句话“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此时的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忧患)。
“忧患”是担心,灾难的意思。
9、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
”(出示幻灯片)
师:
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
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
师:
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10、师:
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
师:
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
(出示幻灯片)解释:
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请女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二)、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
我们不禁要大声问:
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谁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
几方面原因?
(两方面)哪两方面?
1、女生齐读黄河变化第一方面的原因。
概括地说这是自然方面的原因。
板书(自然)主要是水土流失。
2、男生齐读黄河变化第二方面的原因。
概括地说这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板书(社会)主要是人口增长。
3、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
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
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生:
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
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4、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
因为穷。
(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5、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生:
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6、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
指名读。
(三)、懂得黄河的治理方案
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想办法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
(生回答、板书)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
不管哪一种方法,关键是“管住泥沙”。
2、早在大禹治水时,人们就开始治理黄河。
现在又有许多的科学家为母亲河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后的资料袋。
3、孩子们你有什么治理黄河的好办法?
我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变成现实。
五、拓展延伸1、学习了这一课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谁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个例子来说一说。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的爱护大自然,为保护、改善、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齐读保护环境宣传语、保护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生命和绿色拥抱人类与生态共存、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七、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词语。
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出一份力。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摇篮忧患
原因自然社会
(水土流失)(人口增长)
治理管住泥沙保护森林合理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启示保护环境不滥砍滥伐
六、对号入座,选择恰当的解释。
1.欲:
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④将要。
随心所欲()摇摇欲坠()求知欲()胆欲大而心欲细()
2.复:
①重复;②报仇;③再;④转过去。
复仇()日复一日()复制()反复无常()
七、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2.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八、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
()
2.黄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忧患。
()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变化的告诉人们要否则。
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
3.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多次,改道些数据说明了。
十、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据科学家研究,
1、下列不属于“黄河发生变化原因”的一项是()
A.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B.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森林毁灭,草原破坏。
C.农作物大量减产,黄河决口、改道。
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折扣(zhēzhé)折腾(zhēzhé)气喘吁吁(xūyù)呼吁(xūyù)量筒(liángliàng)量入为出(liángliàng)不禁(jīnjìn)禁止(jīnjìn)
二、读拼音写词语。
Zāihu?
nǎizhìqīnshíkāikěnjīngyíngzhēteng
()()()()()()
yáolánshēngxīfányǎnjiàokǔbùdiébùzhébúk?
ushuangguǎnqíxià
()()()()()()()
三、比一比,再组词。
锅()择()衍()沃()跌()蚀()钩()域()祸()译()衔()跃()迭()浊()构()或()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松散——()容易——()茂密——()暴烈——()破坏——()肥沃——()严重——()毁灭——()
把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认真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段中“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指的是什么道理?
2.“数管齐下”指哪几方面同时治理?
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你设计一条保护“母亲河”的宣传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 怎样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