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风俗文化的对比.docx
- 文档编号:8253827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728.65KB
中外风俗文化的对比.docx
《中外风俗文化的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风俗文化的对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风俗文化的对比
中外风俗文化的对比
(课题编号:
080403课题组长:
陈佳宇成员:
黄思麒蒋凤英孙姣吴兴荣冯红利指导:
陈玉琳)
一:
前言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讨论当时各地的风俗时,定义“风俗”称:
“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人们的行为和属性,称为“风”;而由统治者的意愿或行为的影响而形成的习惯,则称为“俗”。
二者相加,就是风俗。
班固对风俗的解释含有很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但是显然过分夸大了统治者在风俗形成中的作用。
如果将统治者(君上)改换为社会环境,就能更科学地表述风俗的概念。
即风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群体性的生活习尚。
风俗是群体的产物。
一个人从生到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风俗的包围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风俗的支配。
从特定的意义上来说,人自身就是风俗的产物,正是人们浸润于其间而不自知的风俗,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使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人群相互区别开来。
就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大多也是从风俗的视角来认识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
如对于西方人来说,讲到中国人,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筷子、茶叶和功夫;而日本民族的象征则是榻榻米、和服及樱花;对于现代中国的儿童而言,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就是意味着西方。
在电视广泛普及的现代,中国的普通民众也是从肥硕飘逸,酥胸半露的服饰来认识唐朝,从马蹄袖、红顶子和旗袍来区别清朝的。
风俗对于认识社会的重要意义于此可见。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管风俗在社会生活中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它毕竟是通过具体的人的思想或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如果抽掉了具体的人,也就无所谓风俗了。
人们在强调风俗绵延久长、无所不在的影响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它的变动不居的特性,低估人在风俗的发展变化中的作用。
与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风俗也随时处在变动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发展成了礼仪制度的一部分,而有些则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
虽然对不同风俗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原因的解释还非常不充分,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人在风俗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无所作为的。
中国古人从很早起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如《诗经·关睢》“序”中就有“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说法。
《孝经》中也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所谓“移风俗”或“移风易俗”,就是强调人与风俗的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即摒弃那些妨害人们生活的陋俗,阐扬有利于人们心智的风俗,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
风俗史的研究一方面固然是为增进现代人对古代风俗的了解,除此之外,为移风易俗提供借鉴,应该也是风俗史研究的目的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和剧烈碰撞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融合得是那么自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
受了西方文化理念影响的人们在欢天喜地的过着各式洋节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他们也过得热闹非凡。
作为华夏子孙、民族未来希望的我们有责任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为此我们决定对中外习俗文化做一个明确的调查分析,以此让国人擦亮慧眼,认清实情坚持鲁迅的“拿来主义”。
侗:
芦笙会
二:
调查分析
饮食:
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聚餐,西方人分餐;中国人主食为粮食,西方为肉类。
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大多色彩艳丽;西方传统服饰主要以白色为底色,配上少许花纹。
文字:
中文为象形文字演化而来,西方所有文字都是拼音文字。
语言:
中国因为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所以方言特别多;西方虽然也有很多种语言但都属于一个语系。
生产: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欧洲海岸线漫长,最早以渔、牧业为主。
思想:
中国受封建统治时间长,思想较为禁锢;西方重视商业人民思想解放早,较为开放。
家庭观念:
中国人家庭观念强,三世乃至四世同堂的不在少数;西方人家庭观念较为淡薄,子女成年后大多住在外面,只在过节时候比较有见面。
等级观念:
受孔孟思想影响,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见到长辈领导都不能直呼其名;西方则都可以。
(一)中西节日对对拼
1、七夕vs西方情人节
七夕:
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中国的传统情人节,古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等诗句,
优势:
有传统的文化色彩。
劣势:
为文艺色彩太重,不够深入百姓。
西方情人节:
2月14日,古罗马时期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
优势:
全球化,鲜花、巧克力、糖果等物品与商家利益挂钩。
劣势:
毕竟为泊来品,没有文化渊源。
胜负:
从两天的商家火爆程度就可看出,西方情人节获胜。
2、春节vs圣诞
春节: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
象征着团结、兴旺,寄托着新的一年的希望。
优势:
传统的中国节日,深入人心。
劣势:
过节形式太过死板,吸引不了年轻人的眼球。
圣诞节:
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
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优势:
全球化趋势,迎合年轻人求新的心理,符合商家赚钱的心态。
劣势:
只有形式而已,西方的文化氛围求之不来。
胜负:
圣诞节在中国的商业色彩太浓厚,只是满足年轻人求新心理,传统的春节毕竟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不容取代。
春节胜出。
3、重阳节vs感恩节
重阳节: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为我国孝敬长辈,尊敬老人的节日。
优势:
历史渊源深厚,代表了自己的文化。
劣势:
感谢面太窄,仅限于对老人的敬意。
感恩节:
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多数美国人要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的恩惠,人们按传统要用时令的果实招待亲朋好友。
优势:
是一个可向任何人感恩的节日,火鸡等食品使商家获利。
劣势:
毕竟是外来文化,年轻人中流行,不能深入人心。
胜负:
重阳节主要为年长的人过,感恩节则是属于年轻人,平手。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走亲访友,互致祝福,回顾过去,展望来年,老老少少,团团圆圆,全家幸福,和谐美满,该是多么愉快的节日呀!
清明节,我们可以踏青、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我们对已逝亲人的哀思;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们可以划龙舟、吃粽子、……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举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在花前月下,赏菊花,吃月饼,品美酒,话别离,孝敬长辈,关爱晚辈,其乐融融,喜不自胜!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风东渐,这些传统和文化或渐被遗忘,或日渐式微,或慢慢湮灭,若不及时加以抢救性的继承、弘扬、挖掘和开发,那么,真等到它彻底消亡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还有何面目去见我们的老祖宗?
同时,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将留下难以弥补的缺失和遗憾!
所以,每一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远见卓识的炎黄子孙都必须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不迷失自我,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悠久民族文化着两朵奇葩并蒂开放,香飘世界!
傣族
三:
问题探究
(1)大学生过“洋节”,到底为哪般?
父亲节,母亲节,光棍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学校里掀起一波又一波“洋节”的热潮,大家都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却几乎没有兴趣。
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其一,中国传统节日最大卖点似乎是以吃为主,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还是吃,生猛海鲜,海味山珍。
过去生活水平不高,大家都盼着过节能吃好的,穿好的。
可现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虽然对学校餐厅的饭菜抱怨不少,但是菜式还是五花八门,样样俱全的。
因此,有天天过年的感觉。
可是生活当中,工作节奏加快,学习压力增大,交际压力增大,大家特别希望能在过节时,放松平常绷得太紧的神经、宣泄心中压抑太久的情绪,就想找个机会大家聚一聚,玩一玩,乐一乐。
“洋节”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大家的这种需求,因此越来越被人们青睐。
其二,年轻人有激情,有活力,渴望新鲜的东西,渴望刺激的东西,“洋节”在学校里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光棍节,大家凑到一块,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还有的男光棍请女光棍吃饭,唱KTV,或者到避风塘,去聊上一晚上,参加派对舞会,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让人觉得新鲜中带有刺激。
万圣节,大家给自己戴上可爱的面具,做自己平时也许不敢做的事,说自己平时也许不敢说的话,吃可口的南瓜饼。
其三,有些洋节,过起来很有人情味。
在父亲节,母亲节时,给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送上最温馨的祝福,最真挚的感情。
给母亲买一条围巾,买一束可人的康乃馨;给父亲买一个精美的打火机,给家里买一块精致的桌布……礼轻情义重。
也许,大学生过洋节并不是坏事,但关键是大家不要只顾着过洋节,而忘了我们传统的节日,我们应该增加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文化氛围。
(2)如何看待“过洋节”
中国人自90年代以来,突然对过洋节很感兴趣,国外的情人节、愚人节、风情节、感恩节、母亲节等等,年年十分红火,而对本国的传统节日如寒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却反倒渐渐冷淡。
“洋节”盛行,土节“遇冷”这是什么原因?
过洋节究竟好不好?
在媒体上众说纷纭.各抒已见,笔者在此略作分析,综述如下:
当今“洋节”盛行有其必然因素:
其一,我国改革开放后,外国的文化渗入其中,各国互相交融。
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其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外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许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遇上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其三,媒体和商业的炒作,促使过“洋节”不断升温,在其后面主要是巨大的商业利润;其四,我国人民的生活开始富裕,追求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这也是必然的;其五,许多年轻人、大学生追求时尚、赶时髦.趁外国节日来临,热闹娱乐一下,而且国外节日讲求人性化,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比如情人节送玫瑰、圣涎节过平安夜.容易受年轻人喜爱接受。
而我国传统节日,由于一般都有教育意议,形式单调,有的还带有封建色彩,同时又不被官方重视,由此种种原因,造成了“洋节热土节冷”的局面。
其实,中国人体验一下外国人的节日,领略一下异国文化,这没有什么不好,国外不是也有过中国节的?
对端午节、泼水节也很感兴趣。
因此,大可不必说过洋节是崇洋媚外,背宗忘祖,在节日温馨过后,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还是要提醒国人,凡事有个度,过分渲染、过分炒作,真正搞成洋节的天下,那就变味了,要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永恒的真理。
四:
专家论断
张先生文有论外国人精于中国学的问题,黄先生也有论洋籍雇员的华化问题,这本不错。
以张先生所说而言,外国人钻研中国文化,自明代以来的传教士就已经开端了,如利马窦。
清末随着列强来华此风更甚,但钻研一种文化和进行此种文化的创作是不同的,也就是一个“述”与“作”的问题,比如说阿灵墩能写出《中国戏剧史》,此作程度怎么样我暂且不说,就算他能写此书,那请问他能写出一个昆曲剧本(传奇)吗,他能唱昆曲吗?
恐怕不能。
很显然,这些外国人的研讨工作,都是以中国的某种文化为钻研对象,而非学习这种文化来进行创作,而且,他们研讨中国文化的方式,也是典型的西方法的。
就比如向达先生能研讨来华的西方画家对中国画的影响,而不能画这种画一样。
至于黄先生所论,到异乡工作,多少要学一些当地的文化。
但问题在于,学了此种文化,就可以说是接收了此种文化,或者说就可以自如的应用此种文化所拥有的绘画作风来创作吗?
恐怕未必,举个例子,康熙五十四年入京之郎世宁,在中国的时光可以说不短了,且画画的工具也是中国的笔墨,但看他的画,一望而知仍是西画风格。
画这种东西,什么都好学到,惟独气韵,不对此种绘画所依托的文化有深度的了解,恐怕很难画出真正富含此种文化韵味的画来,西洋画是如此,中国画更是如此。
又张、黄二先生文中都举例费拉尔氏的设计,费氏强调蟠龙邮票的“设计图是典型中国式的”,我想每个看过蟠龙票的人都可以认识到,蟠龙票正是典范的欧洲徽章式设计风格,只不过把其中的象征物由西方的人头换成了龙、鲤鱼等中国是物,所谓的“典范中国式”,只不过是费氏自身心目中的中国式而已。
又黄先生举例说绵嘉义氏可以用四百多字去阐释龙,我看了达?
芬奇的画后我可以一千甚至几千字去阐释他的画,但我照样画不出一幅达?
芬奇风格的画来,说和做是不一样的,要不就不会有眼高手低这个成语了。
又黄先生说“洋人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就像葛显礼让费拉尔模拟中国花瓶的图案一样,把绣袍龙纹稍加篡改搬上邮票就能成为‘大龙邮票’”,此话前半句不错,但问题就出在那“稍加篡改”上。
费氏画的龙纹可见于《费拉尔手稿》,与云龙图画稿一比拟,则东西风格立判,即使依样画葫芦,解脱不了的,仍是自身的绘画风格,而最难以学到的,则是他人的绘画风格,否则,伪作书画就太容易了。
张先生文中也提到了费氏应用中国元素的问题,但那仍非风格问题,就像有名的歌剧《图兰朵》,其中也有中国元素,但那仍是西方的歌剧。
又黄先生文中说《大龙邮票与清代邮史》一书刊出的象图、宝塔图、云龙图的黑色和彩色印样,但该书还刊出了此三种印样的绘画图稿,其典型的中国风味,比印样更加鲜明,特殊是宝塔图,非常典范的中国传统山水画风格,而印样则比拟有中国木刻版画的味道,更不用说上边的汉字了,要知道,对于外国人来说,书法比绘画更难做到有中国味。
又黄先生文中引到了一段关于在中国找不到适合的刻画大雁的画家的话,此言出处是《费拉尔手稿》。
这段话我本来看台湾晏星的书中也引来阐明当时在中国找一个画家何其难,可这与我曾经所读过的中国美术史是相违反的,也就是那个时期的中国不是没有优良的画家。
黄先生引此文的目标是要论证中国人画龙不会比外国人好,言下之意也就是中国人画鸟比外国人差。
这点我也不敢苟同,按在此问题上,显然只是适宜不适宜的问题,而不是好与坏的问题,邮票上的画,特殊是蟠龙票这种徽章式设计,须要把图缩小很多后仍能使人看得明白,显然这在中国画里则是短处了,中国画即使是最工整的工笔画,在缩小到蟠龙票那么大以后,还要合适雕刻版印刷风格,恐怕难以胜任,有些笔墨可能会比拟含混,还有章法的问题,总而言之是传统的问题。
而这样的后果,西方画法显然更加适合。
所以我感到,这只是适合与不适宜的问题。
以上是绘画作风方面的问题。
维吾尔族
五:
调查问卷
<1>调查概括:
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风俗文化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风俗文化到底是什么?
中外风俗文化有哪些不同?
人们是如何对待本国和外国文化的?
我们怀着极高的热情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展开调查。
<2>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题目
A
B
C
D
知道几个本国节日吗?
1~5个9%
5~10个8%
10~20个36%
20个以上17%
知道几个外国节日吗?
1~5个41%
5~10个45%
10~15个9%
15个以上5%
对本国节日风俗有浓厚兴趣吗?
很浓14%
一般33%
很感兴趣49%
不感兴趣4%
对外国风俗好奇吗?
是31%
否25%
一般44%
对外国节日是否都喜欢?
是10%
否47%
一般43%
是否了解本国节日来源及内涵?
了解29%
不了解21%
不全了解50%
是否可以辩证的看待外国文化?
是53%
否15%
一般32%
身边的人重视本国文化吗?
是43%
否10%
一般47%
外国文化对本国文化有影响吗?
有70%
没有13%
不确定17%
与外国文化相比更喜欢本国文化
是78%
否10%
不确定12%
<3>调查分析:
1中国节日与外国节日:
有38%的被调查者知道10个左右中国节日,对本国节日的了解程度一般,但有49%的被调查者却对本国节日、风俗有浓厚的兴趣,说明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喜欢过中国节日的。
虽然是这样,但是50%的被调查者对本国节日的来源及内涵了解程度一般,说明人们不重视中国节日的来源及意义。
总的来说,人们对本国节日的了解程度一般。
对于外国节日而言,有45%的被调查者知道10个左右的的外国节日,但45%的被调查者中知道外国节日的来源及意义的就为数不多了,所以对外国节日的了解就比对中国节日的了解少了很多。
在被调查者中只有10%喜欢所有外国节日,而43%的被调查者则表示有些节日喜欢,有些不喜欢。
说明人们还没有盲目的喜欢外国节日。
2中外风俗:
49%的被调查者对本国的风俗很感兴趣,而且愿意了解更多的本国风俗。
只有31%的被调查者对外国风俗好奇,而且有49%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
这说明人们还是喜欢本国风俗,但也愿意接受外国的一些风俗。
3对待中外文化:
有43%的被调查者十分重视本国文化,且有47%表示无所谓,只有10%的被调查者不重视本国文化,说明人们对本国文化的意识还没有完全淡薄。
53%的被调查者可以辩证的看待外国文化,只有15%的被调查者不能。
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外国文化的进入对本国文化有影响,说明外国文化的进入的确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化很大,涉及方方面面。
但与外国文化相比,喜欢本国文化的的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8%,说明人们更热爱本国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国文化在深刻的影响着本国文化,但大多数人却能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六:
建议
借鉴外国文化不仅无害而且有益,不仅必要而且急需。
中华文化是世畀文化的瑰宝,世界其它民族人民也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他们的优秀的文化,我们必须实行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才能不固步自封,才能充满发展的活力。
事实上中华文化中许多优秀的部分也都借鉴了外域文明,加以改造,形成自已的文化。
例如民族乐器中琵琶和胡琴不是源自西域的吗?
汉语词汇中“干部”一词来源于日本,难道你发现有什么不妥吗?
数字中的阿拉伯字是大家熟知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难道还会有人用中文的一二三四做数学题吗?
思维方式上,中国人擅长综合法,欧洲人擅长分析法,现在看来,这两者必须互补才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政治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也是文化,当然也是科学,民主的概念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不是我们政治建设的目标吗?
日本的文化也很昌明,很大一部分是借鉴了中华文化,在近现代他们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华,所以日本的发展和战后的重建都是卓有成效的。
另外,你讲的是借鉴,不是不分良莠的生吞活剥,这就很对的,如果什么都是外国的好,连月亮也是外国的圆,那就不好了,就是崇洋,就是西化,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当然鲁迅也说过拿来主义,但他又说要加以改造的呀。
辩证法承认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面,外国文化中一定有适合中华民族的部分,一定有有益于中华文化发展的部分,也一定有不适合国情的部分,日本女人对丈夫像奴仆一样,丈夫回家女人要在门口躬候,难道也适合我们吗?
当然不适合中国国请中国家庭关系还需以儒家文化维系。
总之借鉴就是要鉴别的么!
总之,综合的思想要求中华文化要融入世界文化中,分析的思想要求我们有选择地吸收,而且要改造它的形式,使之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在人这个同类的定义下,很难划分谁与谁。
单就文化而言,更难有地域的分别。
当年黄河中下游孕育了那个地区的文化,后来发展成中国文化,再后来被其他一些邻近地区借鉴,挪用;在进一步发挥中形成那个地区自己的文化,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既然有当年的邯郸学步,又有盛唐的西域取经,为什么就不能有东瀛的临摹,高丽的效仿呢?
当然,佛教在今日中国虽然徒有其名。
但他到底也曾被列为国教而名噪一时。
这个泊来之物又让谁引以为耻呢?
文化无需过分计较地域的归属,同为人类文化。
但文化却可以用新旧来分割,而旧有的文化习俗总是会被新文化习俗所取而代之,进而被人们接受,成为自己的文化。
无论这个新文化来源何处,都可以囊留己用,无需抱惭,无可指摘。
文化只有新旧,无分你我。
在国际间广泛联系中,相互汲取,相互借鉴。
对待一系列西方洋节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
在崇尚西洋节日、热热闹闹过好洋节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千万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
七:
后记
在这次有关学生对民间习俗意识的调查过程中,感觉并不轻松,由于初次做这样的调查报告,做起来手忙脚乱的,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现存的主要问题:
1、对外国节日的热情度比对中国民间节日的热情度高,但是对于我国的主要节日还是比较重视的。
2、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虽然知道我国的一些主要节日的名称和时间,但对其意义却不清不楚。
3、有不少中学生觉得近年来节日气氛越来越淡,不及往年。
这种种,得来不易,也比较欠缺,但下一次,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指导教师陈玉琳的评价
风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做好对中外风俗文化调查研究课题对在全球化浪潮迅速发展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性学习对中外风俗文化作了较深刻的调查分析,内容全面,资料充分,调查细致。
分析到位,论述合理,建议得当,对于当今中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先进文化,发展多元的现代文化是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风俗 文化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