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docx
- 文档编号:8277791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0.33KB
传播学概论.docx
《传播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概论
第一、二、三章
重点概念和问题: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社会信息:
指的是除了人的生物或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
特点:
p4-5
传播:
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它的基本特点有:
p5-6。
按照传播的范围及规模,传播可以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种类型。
其中,自我传播属于非社会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属于社会传播。
传播学研究的正是这四种传播类型中的社会传播部分。
双重偶然性:
p10
传播学的任务:
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
p18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是依次叠加的过程p28
信息社会: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
指信息成为同物质和能量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信息社会特点:
p38。
(一般掌握,不需要特别记忆
符号:
有信号和象征符两种,信号和象征符的特点p44
符号的基本功能p46
什么是意义?
有哪些分类,各自有什么特征?
p48)
象征性互动理论:
倡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
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p52。
核心问题:
第四章
重点概念和问题: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五大要素构成: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维尔模式: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维尔在1948年提出。
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就是沿着拉斯维尔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但是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香农-韦弗模式:
p71前两段,缺点:
由于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讯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
循环模式——斯拉姆与奥斯古德模式:
美国学者奥斯古德和斯拉姆于1954年提出。
该模式中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传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受和符号解读功能)、释码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奥斯古德和斯拉姆模式被称为循环模式。
这个模式体现了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较适用于人际传播,但在说明大众传播过程方面仍有局限性。
互动模式——德弗勒模式:
p62-63这一段。
缺陷:
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
赖利夫妇1959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最早提出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
该模式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并将传播系统放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系统中去研究。
大众传播过程与社会系统过程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互相影响。
他们的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马莱兹克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于1963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该模式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更加全面、系统,具有社会性。
第五、六、七章
重点概念和问题:
人内传播: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有如下特点:
p77
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
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之际,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机制进行了考察。
他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
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
p79。
布鲁默认为,“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
不过“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在线,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改变原来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
布鲁默的这个观点说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人际传播:
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是最典型、最直观、最大量、最丰富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动机:
p82-83
特点:
p83-84
社会功能:
p84
“镜中我”理论:
美国学者库利的“镜中我”概念,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镜中我”。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即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库利强调,“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传播尤其是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与他人的传播活动越活跃、越丰富,形成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群体传播:
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成员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本质特征:
p90
社会功能:
p90
意义:
p91
(以下重点看,在答论述题时会用到的一些理论:
)
【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趋同心理:
也叫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组织传播:
组织内传播(上行、下行、横向;形式:
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入、信息输出)】
大众传播: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特点:
p111-112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赖特“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功能
施拉姆: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最重要的贡献)、一般社会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乐观主义肯定态度:
早期以布莱士、塔尔德、库利等人为代表,认为大众传媒的普及会推进社会的政治民主化和提高人类的理性。
A.布莱士认为,报刊具有事件报道者和讲解员功能、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功能和反映社会上一般人意见的“测风标”功能,因为报刊能够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成为组织化得有机整体;惟有这种舆论,才能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
B.塔尔德认为报刊是造就了“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的”公众,而惟有公众意见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C.库利提出了“印刷意味着民主”的观点。
怀疑和否定态度:
进入20世纪后,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大众传播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的工具。
一次世界大战使大众传播成了帝国主义列强进行大规模心理战和宣传战的新型武器;在二次大战中,德意日法西斯利用大众传播煽动民族仇恨、进行全民意义上是法西斯动员的事实,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大众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基于这种认识,不少学者开始对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性质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二次大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进一步招致了不少学者对大众传媒的激烈批评。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认为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具有“麻醉精神”的负功能;其他不少学者认为传媒内容的煽情性和刺激性,导致人的理性的衰退和道德的退化。
看待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应有的态度: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大众传播是伴随传播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会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发挥什么性质的影响,关键在于使用和管理它的人,以及它所处的社会制度及这些制度赋予它的使命。
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单纯地讨论大众传播的“善”与“恶”问题。
拟态环境: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
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
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
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
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第八章
媒介控制的几种形式: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
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理论:
p125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理论:
背景: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
内容:
p136
实质:
p138上边一段
(二)社会责任理论:
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这一理论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责任的报刊》一书。
原则:
p139
目的:
p139
(三)民主参与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高度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
内容:
p139-140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规范理论:
(一)苏联:
p142
(二)中国:
p144
发展中国家的规范理论:
P145
第九章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p148第一段。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
媒介:
人的延伸:
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的历史(p149).每种媒介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方式。
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
“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
传递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个观点在于说明媒介作用于人的形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不同。
麦克卢汉里理论的评价:
p150-151
意义:
局限性:
“电视人”:
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社会责任感教弱。
(p152上边一段)
“容器人”:
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现代人的行为特点。
他认为……p152第二段。
“充欲主义”:
P152下边一段
“电子乌托邦”:
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这一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
有的学者认为,电子传播网络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它将改变传播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变得更加平等,而这种平等也必将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介技术将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言的权利和机会,并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
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社会形态的出现,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条件。
大众传媒
含义:
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成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
特点:
p157
优势:
p158
经营目标:
两方面
宣传目标:
公共性与公益性:
三个方面
“把关人”:
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渠道时提出的。
50年代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
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
“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把关”过程的实质:
p165
第十章
大众同群集、公众的比较→大众的特点
IPP指数:
即“政治既有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钱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在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研究中,拉扎斯菲尔德以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居住区域为变量,设计了一个显示调查对象的既有倾向的综合指标,即IPP指数.这个指数是根据当时美国政治势力的分布状况,以给具有支持共和党倾向者较低得分,给具有支持民主党倾向者较高得分的方法计算的.IPP指数分析的结果证明,人们的选举投票行动并不取决于大众传播和竞选宣传,而是基本上,取决于迄今为止所持的政治态度.IPP指数分别还导致了“选择性接触”“补强效果”等一系列理论假说的诞生.
“选择性接触假说”:
拉扎斯菲尔德等通过1940年的“伊里调查”所得出的结论。
改结论认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
“使用与满足”研究: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之一,“使用与满足”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一度沉寂,60年代后再次活跃起来并产生较广泛的影响。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传媒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的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对广播、报纸、电视媒介的研究
不管是电视也好,报纸、书籍、广播也好,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
现实中的各种媒介或内容形式都具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效用,只不过满足的侧重点和程度各有差异罢了。
竹内郁朗“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p184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意义:
p184-185
局限性:
p815
第十一、十二章
传播效果:
双重含义:
(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p188-189
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传播主体
信源可信度
“休眠效果”:
p203上边一段
传播技巧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免疫”效果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警钟效果
传播对象
意见领袖
群体归属感
受传者的个性
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
第一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
子弹论: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魔弹论”、“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子弹论”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第二时期(40年代至60年代)有限效果论
《人民的选择》: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
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所以又叫“伊里调查”。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大众传播并没有力量左右人们的态度,据顶选民投票意向的还有其他众多因素,如“政治既有倾向”的作用,受众对不同媒介或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机制、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影响等等。
根据这项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
这项研究对于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意见领袖: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的人。
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
其特点是: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大众传播效果》:
克拉帕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以来的“传播流”研究进行的系统总结,在书中他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p198
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p200
第三阶段(70年代到现在)
“议程设置功能”: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提出,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1)“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些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意义: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提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2)这一理论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局限性:
(1)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沉默的螺旋”
德国传播学者诺依曼提出,改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并把舆论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主要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①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③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意义:
即要点p221
局限性: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的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培养”理论
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
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理论。
内容: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
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播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
“培养分析”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因此一些学者也把它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
“培养”理论的外围p228-229
制度分析
讯息系统分析
培养分析
评价
(1)“培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
(2)“培养”理论指出了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好或坏的社会效果。
(3)“培养”理论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
(4)“培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众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知沟”理论
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的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
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学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