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文档编号:8491417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33KB
《森林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森林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昆虫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32307)
一、名词解释题
1、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
两性生殖:
是指需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
又称单性生殖或女性生殖,是指不经雌雄交配(或需经交配),卵不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个体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幼虫和成虫之间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迥然不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不完全变态:
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成虫特征随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3、积温与有效积温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称为积温。
积温是一常数。
表达式为NT=K。
一切生物(包括昆虫)只有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
因此只有在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表达式为N(T-C)=K
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5、趋光性与趋化性
趋光性:
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趋化性:
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6、周期性孤雌生殖与偶发性孤雌生殖
周期性孤雌生殖:
是指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亦称“异态交替”。
偶发性孤雌生殖:
指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7、性二型与性多型
不同性别的同种个体间除了第一性征外,还有其它形态和习性差异,这种现象叫性二型。
性多型是指同一性别的个体存在形态和习性上差异,可分为多个类型。
8、补充营养与恢复营养
补充营养:
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恢复营养:
有的昆虫能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补充营养一次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而产出,这种特殊的补充营养称为恢复营养。
9、孵化与羽化
昆虫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始发育,完成胚胎发育后,新的幼体破卵而出的过程就叫孵化。
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叫羽化。
10、拟态与保护色
拟态:
是昆虫“模仿”环境其它动、植物的形态,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的现象。
保护色:
指昆虫具有同生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有利于躲避捕获食者的视线而保护自己。
11、卵生与伪胎生
绝大多数昆虫以产卵的形式繁殖后代,称为卵生;
也有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虫或若虫,这种生殖方式称为伪胎生。
12、保护色与警戒色
保护色指昆虫具有同生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有利于躲避捕获食者的视线而保护自己。
警戒色者则是指昆虫具有与背景成鲜明对比的颜色,在受到袭击时,突然展现出来,以吓退捕食者而逃生。
13、世代与世代周期
一个新个体(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到发育至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1个世代;
完成1个世代所需的时间称为1个世代周期。
14、脱皮与变态
昆虫体壁的表皮不能随虫体的生长而增大,所以虫体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必须形在成较为宽大的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才能继续生长,这种现象叫脱皮。
变态:
昆虫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幼虫孵化出来到变成成虫,要经历一系列内部构造、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15、林业技术防治与物理机械防治
林业技术防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植物良好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根本上抑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利用简单工具以及光、温度、湿度、热、电、辐射等来防治害虫的方法,统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昆虫的体躯一般都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T)
2、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这五部分组成,其它类型的口器都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T)
3、刺吸式口器是由咀嚼式口器特化而来的。
(T)
4、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不同类型口器的取食特点不尽相同。
(T)
5、昆虫的体壁具有亲脂性和不透水性,这主要是由蜡层分子的定向排列决定的。
(T)
6、昆虫的体壁是昆虫的外骨骼,具有坚硬性、延展性和不透水性。
(T)
7、幼虫期是昆虫取食生长的关键时期,但昆虫的体壁却不能随昆虫体积的增长而增长。
(T)
8、昆虫的生殖方式多样,其中两性生殖、卵生和单胚生殖是主要的生殖方式。
(T)
9、昆虫的触角是重要的触觉和嗅觉器官。
(T)
10、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T)
11、在害虫化学防治中,为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选在害虫出现的高峰期施药。
(F)
12、化学防治中,可湿性粉剂不能兑水喷雾。
(F)
13、化学防治中,油剂可采用普通喷雾。
(F)
14、可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进行毒饵诱杀。
(T)
15、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T)
三、单项选择题
1、鞘翅目昆虫的口器类型为(B)
A.刺吸式B.咀嚼式C.虹吸式D.嚼吸式
2、半翅目昆虫成虫的口器类型为(A)
A.刺吸式B.虹吸式C.舐吸式D.嚼吸式
3、同翅目昆虫的口器类型为(A)
A.刺吸式B.虹吸式C.舐吸式D.嚼吸式
4、蜜蜂的蛹为(C)
A.被蛹B.围蛹C.裸蛹D.上述均不是
5、松毛虫的蛹为(A)
A.被蛹B.围蛹C.裸蛹D.上述均不是
6、金龟的蛹为(C)
A.被蛹B.围蛹C.裸蛹D.上述均不是
7、天牛幼虫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C)
A多足型B寡足型C无足型D以上都不是
8、金龟幼虫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B)
A多足型B寡足型C无足型D以上都不是
9、松毛虫幼虫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A)
A多足型B寡足型C无足型D以上都不是
10、利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虫,只有在害虫的(D)期有效。
A.卵B.幼虫C.蛹D.成虫
11、成虫期防治,应在(A)进行
A.产卵前期B.羽化初期C.羽化末期D.整个成虫期
12、蝼蛄的前足为(C)
A.步行足B.开掘足C.捕捉足D.跳跃足
13、蝗虫的后足为(D)
A.步行足B.开掘足C.捕捉足D.跳跃足
14、螳螂的前足为(C)
A.步行足B.开掘足C.捕捉足D.跳跃足
15、昆虫的体壁,不具有(A)
A.亲水性B.亲脂性C.延展性D.不透水性
四、多项选择题
1、咀嚼式口器由(ABCDE)构成
A.上唇B.下唇C.上颚D.下颚E舌
2、咀嚼式口器的下颚由(ABCDE)构成
A.内颚叶B.外颚叶C.轴节D.茎节E下颚须
3、昆虫胸足一般由(ABCDE)组成
A.基节B.转节C.腿节D.胫节E跗节
4、昆虫的触角由(ABC)构成
A.柄节B.梗节C.鞭节D.胫节E基节
5、昆虫的翅面一般可分(ABCD)
A.腋区B.臀区C.臀前区D.轭区E口前区
6、昆虫的体壁可以分为几个层次(ABC)
A.表皮层B.皮细胞层C.底膜D.蜡层E护蜡层
7、下列层次中,哪些位于昆虫体壁的表皮层(ABC)
A.上表皮B.外表皮C.内表皮D.皮细胞层E底膜
8、昆虫体壁的表皮层包括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个层次,其中上表皮最薄、结构也最复杂,下列结构中,哪些位于昆虫的上表皮(ABCE)
A.护蜡层B.蜡层C.角质精层D.皮细胞层E多元酚层
9、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有(ACD)
A.体壁坚硬B.前后翅均鞘翅C.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D.咀嚼式口器E不完全变态
10、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ABC)
A.易污染环境B.易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
C.易导致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上升为主要害虫
D.防治效果缓慢E防治成本较高
11、物理机械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ABC)
A.人工捕杀B.灯光诱杀C.高温杀虫
D.辐射不育治虫E选择抗虫性的植物繁殖材料
12、下列防治方法中,属于生物防治的有(ABC)
A.利用寄生蜂防治天牛B.利用白僵菌或绿僵菌防治金龟
C.利用性引诱剂杀虫
D.利用化学农药杀虫E剪除带虫的枝条
13、下列防治方法中,属于林业技术防治的有(CDE)
A.利用寄生蜂防治天牛B.利用白僵菌或绿僵菌防治金龟
C.剪除虫枝
D.选择抗虫品种E适地适树,合理配置森林植物
14、生物防治的优点有(BCD)
A.速效差B.持效性好
C.不污染环境D.对植物、天敌及人畜安全E价格便宜
15、化学防治的缺点有(BCD)
A.速效差B.持效性差C.污染环境
D.害虫易产生抗药性E价格便宜
五、简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具有口器、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3)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通常还有2对翅;(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中心,内有大部分内脏器官和生殖系统,腹末具外生殖器;(5)具变态现象。
2、刺吸式口器与咀嚼式口器相比,有哪些特化?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咀嚼式口器是最原始的一类口器,其它的口器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刺吸式口器与咀嚼式口器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上唇很短,呈三角形小片贴于口器基部;②上下颚特化成细长的口针;③下唇延长成分节喙;④食窦的前肠咽喉部分形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咽喉唧筒。
3、昆虫分目的主要形态特征包括哪些?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翅的有无和变化;
(2)口器的类型;
(3)胸足的类型;
(4)触角的类型;
(5)腹部附肢的有无及其形状等特征。
4、昆虫有哪些主要的行为和习性?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简单反射;
(2)趋性:
包括趋光性、趋化性、趋湿性、趋热性等;
(3)本能;
(4)群集:
分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
(5)生活节律:
活动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及迁飞节律等;
(6)拟态;
(7)保护色和警戒色
5、森林害虫的防治方法包括哪些?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植物检疫
(2)林业技术防治
(3)物理机械防治
(4)生物防治
(5)化学防治
6、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利用天敌昆虫治虫
(2)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治虫
(3)利用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4)利用昆虫激素和信息素治虫
(5)利用昆虫不育技术治虫
7、什么是害虫的综合治理?
如何理解害虫的综合治理?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害虫综合治理(IPM)是指以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为依据,采用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把害虫的种群数量比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害虫综合治理包括3层含义:
(1)害虫防治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和防治效果,提出最合理及最有益的防治措施;
(2)不旨在彻底消灭害虫,而是强调将害虫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以确保树木、花卉和草坪等植物的美观,从而在环境生态效益中发挥最大作用;
(3)强调协调防治,各种防治措施都有它的优缺点,森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应采取适合生长环境特点的有效方法,互相协调,以达到控制害虫为害和保护花木观赏价值的目的。
8、什么是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有哪些用途?
又有哪些局限性?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表达式为N(T-C)=K,这一法则即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有如下用途:
①推算昆虫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
C=(T1N1-T2N2)/(N1-N2);
②估测某种昆虫在某一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
世代数=某地区一年的有效积温总和/某虫完成一代所需的有效积温;
③预测害虫发生期,N=K/(T-C);
④控制昆虫发育进度根据公式T=K/N+C,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寄生蜂的发育速度;
⑤预测害虫的地理分布
有效积温法则的局限性:
①只考虑了温度条件,而其它影响因素如湿度、食料等没有考虑进去;
②是以温度与发育速度呈直线关系为前提的,而事实上,在整个适温区内,温度与发育速率呈“S”形曲线关系,只有在最适温区内,才接近直线关系,因此在高适或低适温区均不适用;
③该法则的各项数据一般是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测定的,与外界变温条件下生活的昆虫发育情况有一定差距;
④对有滞育现象的昆虫,在滞育期间有效积温法则不适用。
9、什么是害虫的林业技术防治?
害虫林业技术防治有哪些具体防治措施?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害虫的林业技术防治,是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植物良好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根本上抑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害虫林业技术防治的主要防治措施有:
①选择优良、抗虫性强的植物繁殖材料
②适地适树,合理配置森林植物
③加强森林植物的养护如:
合理施肥与灌溉;合理修剪;花卉、苗木定植前,要进行地下害虫的调查和普查;秋季树干涂白、刮除翘皮等。
④保持绿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六、论述题
以自己熟悉的森林害虫为例,依据其生物学特性拟定该种害虫的防治方案。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阐明所列举的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行为活动习性、发生规律;
(2)拟订所列举害虫的防治方案,包括林业技术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昆虫学 森林 昆虫学 期末考试 复习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