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地图.docx
- 文档编号:890703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72.16KB
三国时期地图.docx
《三国时期地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时期地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时期地图
Document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三国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全图
司州
兖州、豫州、扬州
青州、徐州
冀州、并州
幽州
雍州
凉州
荆州(魏)
西域长史府、乌孙
益州北部
益州南部(庲降都督)
扬州(吴)
荆州(吴)
交州
鲜卑等部
三国时期图组编例
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四幅,简图一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画出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蜀(景耀五年)吴(永安五年)的疆域政区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
魏蜀吴三国境内画出州界、州治、部分郡国治所,和西域长史府的辖境治所以及所辖部分属国的首府。
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并钩出若干条部族的活动范围界。
三、分幅图魏十二州分为八幅,另西域长史府和乌孙为一幅;蜀一州分为二幅;吴三州州各一幅。
魏幽州、雍州、蜀益州北部、吴扬州、交州各附插图一幅。
四、三国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另有王国相当于郡,又有王国、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相当于县。
图中与郡相当的王国以注记相区别,治所符号相同;与县相当的王、公、侯、伯、子、男国用县治符号,注记不分。
五、《三国志》无志,魏蜀吴境内的州郡县建置,据清人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参谢钟英《三国疆域表》、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画出。
六、蜀汉设庲降都督,统南中七郡,仍隶属于益州。
分幅图益州分南部、北部二幅,南部幅七郡即庲降都督所辖。
南北部各郡之间仍作郡界,不作州界,都督治所建宁郡仍用郡治符号,加注庲降都督四字。
七、魏吴境内设有各级农官,皆画出其治所,注出全称;多数相当于县,即作县级处理,少数作聚邑处理,惟吴毗陵典农校尉领县比郡,作郡级处理。
八、魏设有匈奴中郎将、护鲜卑校尉、护乌丸校尉、东夷校尉,监护北边内附诸族,即在治所旁加注表示。
九、吴于若干幅员辽阔的郡分设都尉领县而仍隶于郡,以东、西、南、北部为名,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十、西域长史府治所用州治符号,其所辖各国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方位,戊已校尉治所高昌城及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王国首府用郡治符号,其他诸国首府用县治符号。
十一、已废或后置郡县尽可能画出,用聚邑级符号表示,注出“郡”、“县”字样。
十二、水系泽薮除采用《三国志》记载外,一概以《水经》为据。
十三、鲜卑等部简图一幅,以公元236-262年(魏青龙四年至景元三年)为准,画出诸部鲜卑及西北诸部以及境内着名山川和庭帐城邑等;附盛乐附近插图一幅。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
1)希望有纯古代图,现代地名以只标注主要参考点和主要河流湖泊。
2)河流方面动得的确太少,另对于湖泊很水域,就更少了,不过可能是因为无考的缘故。
3)有可能的话以地形地貌图配以三国地点组成沙盘地点,更有可能突出三国的氛围。
4)对于个别地点觉得不太权威。
希望能配有图文解释。
5)东汉(后汉朝)的区域设置有所改变。
好象没有体现出来。
魏的雍洲好象更改频繁,郡方面三国时代更改也很繁复。
6)能否以图标明各州郡的疆界以便观看。
7)图可分专业业余两种,专业地图多标一些地名,和经纬坐标。
水域的主要问题。
1)凉洲汉立时曾有西海,按记载应该有比今天更大的湖泊存在。
2)荆一带云梦泽应尚有遗迹,洞廷的面积也远比今日为大。
青洲一带中,宋时水泊梁山尚称800里,岂无水乎
推之长江,黄河中下游普遍如此。
3)长江水域好象偏窄了。
黄河亦然。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
“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
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
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
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东汉以后河水含沙量又相对有所减弱。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
因此,魏、晋、南北朝各史多不志河渠,《隋书·地理志》也没有黄河经行的记载。
关于济水的流向,据《水经》的记载,两汉三国时,自成皋县(今河南汜水西)北从黄河分出,东流经荥阳县(今荥阳县)北,过荥泽,经阳武县(今原阳县)南,封丘县(今封丘县西南)北,平丘县(今封丘县东)南,济阳县(今兰考县东北)北,冤句(今山东菏泽县西南)、定陶(今定陶县西北)县南,至乘氏县(今巨野县西南)向东北流注入巨野泽。
从巨野泽北出以后,东北过寿张县(今东平县南),汶水来汇,北过须昌县(今东平县西北)、谷城县(今平阴县西南东阿镇)西,临邑县(今东阿县)东,卢县(今长清县南)北,流至今济南市的泺口镇,这段河道大略和今黄河相同。
泺口以下则在今黄河以南,经菅县(今济阳县东)南,梁邹县(今邹平县北)北,临济县(今高青县东南)南,过利县(今博兴县东)西,东北入于海。
其中临济县以上一段,约当今小清河之南;以下一段,约当今小清河之北,晋代以后又有所谓“别济”的名称。
成书于东汉至三国时期的《水经》沽河云:
“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
清河者,泒河尾也”。
这是海河诸水同归于海的最早记录。
东汉末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为了漕运的需要,于建安九年(204年)“遏淇水东入白沟”。
使东北进入清河。
成为日后的卫河。
后又凿利漕渠引漳水以增加白沟的水源,为以后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建安十一年(206年),开凿了一条使虖池水改流向北入泒水的平虏渠,其故道大致相当于今青县北至静海独流镇间的一段南运河,把现在的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等三大海河干流沟通起来。
同年,又凿泉州渠,从今宝坻县西的泃河口入潞河,与南来的清河会合,为以后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平虏、泉州等渠的兴建,使由白沟来汇的清河,能够截住虖池水与漳水流量的大部分,向北流与沽水相会合而入于海,它们原来在清河以东的故道也就逐渐变成了支脉,以至最后湮没。
河北平原上几条大的主流相互连通起来,而这时渤海西岸陆地又向海有所伸展,合流以后的河道,得以转而向东并流入海,从而形成了“五河下梢”的“泒河尾”。
泒河是指大清河南支潴龙河上源大沙河,而“泒河尾”则是指泒河与其它各河汇流后的下游。
即自天津市的三岔口向东入海的海河尾闾部分。
至此,海河水系得以初步形成。
海河水系初形成时,南部的淇水虽经曹操导入白沟与清河合。
但在淇水以西今卫河上游的清水,仍由朝歌独流入黄河,到东晋十六国时,始导清合淇入白沟,并入海河水系。
北部的鲍丘水(潮河前身)初“从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
因未与沽河会合,也不属海河水系。
云梦泽的变迁
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
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
在进入历史时期时,古云梦泽已演变成平原——湖沼形态的自然景观。
云梦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尚书·禹贡》荆州:
“云梦土作乂”;《周礼·职方》荆州:
“其泽薮曰云梦”。
又见于《尔雅·释地》的十薮,以及《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坠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
只说云梦泽在荆州,在楚地,而未言明其具体方位。
《史记·货殖列传》:
“江陵故郢都……东有云梦之饶”。
《河渠书》:
“于楚,则西方通渠汉水云梦之野”,意指从郢都凿渠东通汉水,中间经过云梦,说明云梦泽在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上。
又《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说,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华容故城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与《史记》所述一致。
1.“云梦”与“云梦泽”
“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
《国策·楚策》:
“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
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
从所描述楚王在云梦的游猎生活中可见,所指云梦是广阔的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也有云梦的描写,其范围东到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区,南缘大江。
东西约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也显指楚王游猎区而言。
而他所说的南部“则有平原广泽”。
正是古云梦泽的所在。
因此,“云梦”一词从广义说,它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在内的范围广阔的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狩猎区,
而“云梦泽”则是其中局限于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的一部分。
由于先秦着作记述云梦多以其泽薮为主,汉、晋以来的注疏家也就望文生义,将云梦狩猎区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
2.云梦泽的演变和消亡
先秦时期,在郢都东南,是一片由江水及其岔流夏水和涌水冲积而成的荆江东岸陆上三角洲,见于《左传》昭公七年的章华台,即位于这一三角洲江陵以东百里处。
又《左传》桓公十一年和《楚策》的州国故城,则在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的泛滥平原今洪湖县东北新滩口附近。
“方九百里”的云梦泽,便处于这东西两大平原之间,北以汉水为限,南则“缘以大江”,约当今潜江、沔阳南,监利、石首北境。
《水经·沔水注》:
“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东,……《禹贡》所谓云梦土作乂,故县取名焉”。
按汉云杜县治今京山县,辖境兼有今应城、天门二县,可见先秦时期云梦泽的北限曾远及汉水以北。
战国中期以后,应城、天门一带的云梦泽,为汉水所挟带的泥沙所湮没,云梦泽已略见缩小。
西汉时期,因江、汉两水泥沙的淤积,荆江和汉江两内陆三角洲联为一体。
在荆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侧的原章华台地区新设了华容县(故城在今潜江县西南);在汉江三角洲顶部建立了竟陵县(故城在今潜江西北)。
扬水两岸的云梦泽区逐渐淤填分割成路白、东赤、船官、女观等湖,云梦泽的主体已南移至华容附近。
以后,随着江汉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又继续向南、向东推移,南为大江北岸的自然堤所阻,而向东略无阻拦,到东汉时,已移至华容东南。
泽区随着江汉输沙的堆积,日益缩小淤浅,而以沼泽形态为主。
东汉末年,曹操赤壁战败至乌林,已能“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只不过道路泥泞难行而已。
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着自北向南倾斜的趋向,荆江东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东南方伸展。
至魏晋南朝时期,随着云梦泽主体向东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
原在三角洲北部沔北的云杜县迁到了沔南(治今沔阳县西)。
接着西晋分华容县东南境增设监利县(治今县北)。
东晋又在汉南平原与夏州的接壤地带,即今沔阳县城关附近增设惠怀县。
南朝时,云梦泽的主体渐次东移至云杜、惠怀、监利一线以东,伸展到江畔的沌阳县境(治今汉阳县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县也为水体所淹而撤销了。
整个云梦泽被分割为大浐湖(今沔阳县西)、马骨湖(相当于今洪湖县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
其范围也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时,随着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日渐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
唐宋志书已不见大浐湖的记载。
马骨湖据《元和郡县志》记载:
“夏秋汛涨”,虽“淼漫若海”,然“春冬水涸,即为平田。
周廻一十五里”。
太白湖周围也沼泽化,陆游、范成大舟行经此,已是一片“葭苇弥望”的“巨盗所出没”的地区而有“百里荒”之称。
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着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代替。
明、清两代,由于荆江北岸穴口大多堵塞,荆江泥沙改向南岸排泄,江汉平原又开始出现了众多的湖泊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时期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