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docx
- 文档编号:902929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73KB
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docx
《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
对我县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
更新时间:
2006-6-287:
32:
03
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工业立支柱”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以企业改制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不断加快技改扩能和新产品开发,培育壮大了以马回电力、金溪航电为支柱的能源,以嘉宝汽配、航星钢铁、金鹰电化为支柱的机械冶金,以齐祥食品为支柱的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带动了生猪、葛薯、水果、蚕桑“四大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客观清醒把握良好的发展态势,做到不骄不躁,在发展中找不足,在不足中添举措,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富民兴县的关键所在。
为此,本课题在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工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外出考察学习所得,对突破性发展工业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县以加快工业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抓好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和技改扩能,实现了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
回顾这几年工业经济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2003年开始,我县工业经济开始呈现恢复性发展。
从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看,2003年是个转折点,当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入库税金2808万元,实现利润940万元。
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亿元,入库税金4650万元,实现利润3395万元,分别是2002年的3.1倍、3倍、2倍和4.6倍,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了6.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加值,工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
在工业经济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抓住产品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了工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县大刀阔斧地对工业进行体制改革,破除了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整合产业资源,培育壮大了能源、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群,培育形成了电力、机械、冶金、轻纺、医药、食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类别,奠定了我县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所有制结构也得到了全面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马回电力股份公司、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属国有或国有控股外,其余企业全部民营化,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41.2%,上升到2005年的88.2%。
在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的同时,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在打破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后,实现了整体扭亏增盈,2005年实现利润411万元。
(三)优势支柱产业贡献明显。
通过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资金、技术逐步向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集中,电力、冶金、机械、汽配、农产品加工和医药业等6个行业得到发展壮大。
2005年,上述6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增加值4.15亿元,比2002年增长136.8%,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1.4%,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四)强优企业带动作用大。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涌现了一批贡献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2005年全年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5家,比2002年增加5家(2002年无销售收入过亿企业)。
其中,电力、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茁壮成长,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五)工业技改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几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工业的技改投资力度,2003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0.88亿元,2004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0.98亿元,2005年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25亿元。
技改投资力度加大,使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突破性发展工业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XX工业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不大,质量效益不高,与省内外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规模效益因素。
我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是2002年的1.5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销售收入是2002年的2.6倍。
在农产品加工、机械冶金、能源上形成一定规模,但是与大英等地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二)品牌效应因素。
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思维,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较低,名优品牌开发意识不强,企业在技术上缺少专门的科研机构,科技进步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一批名优品牌作为支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融资瓶颈问题。
近年来政府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部分企业缺乏主动性,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仍然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
在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大环境下,工业企业信贷资金供应明显趋紧。
2005年12有底,全县工业贷款余额为3.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560万元,但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8亿元资金额仍有较大差距,“融资难”现象依然存在。
(四)人才制约问题。
近年来,我县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在引进资金、项目的同时引进了一批有战略思维的专家型人才、领先行业的高科技人才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来,但是人才数量与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同时,企业用工仍相当困难,虽然有关部门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有的行业,特别是冶金、缫丝、织绸和棉纺行业用工严重不足,海峡丝绸、泰兴织布等公司生产始终不能满负荷运转,影响了企业产量。
三、突破性发展工业的建议
我县工业的发展虽然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但是,只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找准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观念发动、园区驱动、产业拉动、开放带动、环境推动这五个“轮子”作为引擎,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就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观念发动:
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产业、突出抓工业”的理念,形成齐心协力抓工业的合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省委张书记在“工业强省”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富民兴川,不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点希望也没有。
冷静审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总量少,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核心竞争力弱,没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品名企。
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县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也是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必须解决的。
因此,我们要结合县委开展的“XX要发展,我该做什么”的大讨论活动,借鉴成都、遂宁、雅安等地突破性发展工业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以全新的思维谋划抓工业的举措,以全新的举措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一是要树立“观念是财富”的理念。
新理念催生新发展。
大英县在建县之初,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4户,年销售收入1.92亿元,工业上交税金仅200多万元。
近年来,大英县委抓大项目培育产业,抓招商引资增大工业总量,工业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了30户,完成销售收入21.2亿元,实现工商税收1.1亿元,分别是建县时的11倍和40倍。
两相比较,我们最大的差距,不在区位条件,不在资源基础,而在观念。
因此,我们要发展工业,首先要树立“观念是财富”的理念,突破惯性思维,打破常规思维,以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以新的办法来抓落实难的问题,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次跨越,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二是要树立“无中生有兴产业”的理念。
我县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我们突破发展空间的限制,找资源,借资源,放大电力能源充足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以航星钢铁、金鹰电化为龙头的冶金业,培育形成了一大工业支柱。
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无中生有兴产业”的理念,坚定“无资源也要发展工业”的决心,整合资源,发挥产业、政策等优势,引进一批支撑有力、带动明显的新兴产业。
三是要树立“强强联合兴产业”的理念。
近几年,嘉宝公司坚持与重庆长安、铃木等公司强强联合,突破技术、市场“瓶颈”,取得了长足发展。
今年,该公司又与嘉陵摩托公司联合,新上摩托车配件生产线,该项目建成后,将年新增产值1.5亿元。
我县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技术相对薄弱,产品市场比较狭小。
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背靠大树、借力发展”方针,与外地的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形成一个“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合作、共谋大发展”的联合新格局,以此来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拉动:
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经济质和量的全面提升
围绕扩大总量,在狠抓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聚集,实现工业经济质和量的全面提升。
一是稳步发展能源工业。
把电力能源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发展,全力以赴加快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在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的基础上,确保明年上半年所有机组全面竣工投产发电;进一步加大对马电公司内部管理和技改扩能等工作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二是扩张农产品加工业。
延伸生猪产业链,全力抓好良繁体系和饲养小区建设,加快齐祥公司、七环公司肉食品加工生产线建设,达到年宰杀加工生猪100万头的能力;加快巨农公司、天杰普华公司、齐祥公司饲料生产线建设和兴华药业公司兽药生产线扩建工程。
延伸薯业产业链,搞好碧溪、徐家等葛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北京荷田薯类及重庆钰峰葛深加工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延伸纺织产业链,加强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启动金华纺织公司棉纱生产线扩建工程,扩大赛克斯、海峡丝绸和泰兴纺织生产加工规模。
延伸水果产业链,搞好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加快可口爽公司的技改步伐和巨农公司水果气调保鲜库建设步伐。
三是提升机械冶金业。
实施“挂大靠强,内引外联”战略,做大做强嘉宝公司;发挥天府公司品牌效应,加快变速器生产线建设,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航星钢铁公司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金鹰电化公司技改步伐,完善环保达标建设,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开放带动: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通过扩大开放,强化项目工作,加强招商引资,力争在更广阔空间获取或共享生产原料、市场空间、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更好地促进县域工业发展。
一是依托项目抓招商。
把项目工作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核心举措来抓,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瞄准外商投资的方向和热点,紧密结合我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的挖掘、包装和争取工作,争取更多的工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计划的“笼子”。
今年,要重点抓好齐祥食品公司饲料生产线技改、兴华药业GMP达标二期技改、嘉宝摩托车配件生产线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抓招商。
要将每年引进工业项目到位资金的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具体落实到县级领导、部门、乡镇和重点企业。
各部门、乡镇和相如街道办事处要对照目标,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产业、项目上,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确保年度目标实现。
三是逗硬奖惩抓招商。
以招商引资工作实绩论英雄,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严格逗硬考核。
提高考核权重,招商引资工作占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60%。
年终未完成任务的,采取经济手段直接惩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连续两年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则直接对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
而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单位和个人,则按项目规模和性质,按实际到位资金的多少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四、园区驱动:
狠抓载体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县域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园区在发展县域工业中“筑巢引凤”的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县域工业的发展。
一是拓展规模扩大承载力。
针对园区用地紧张的实际,将县城南端周河路两旁北起清溪桥、南至河舒镇的200公顷的土地规划为工业园区,全力打造“机械冶金制造园”和“轻纺食品化工园”两个园区,扩大产业聚集空间。
在规划建设新的两个园区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按照“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聚集、能量聚合”的要求,把园区建成县域经济带动区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资金和人才密集区。
二是创新园区经营管理机制。
坚持市场化运作,成立XX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XX县工业发展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政企分开、面向市场、盘活存量、吸纳增量、营运并举、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路子,全力做好工业园区建设融资、招商引资等工作。
灵活园区经营政策,敢于创新,对重大工业项目,在土地供应、税收奖励、费用减免,能源价格等方面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工业园区真正建成产业集群效益突出、带动作用强劲的经济核心区。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要树立“只争朝夕争抢项目、聚精会神落实项目”的理念,对已入驻园区的项目,要采取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协调服务、一套人马跟踪督办的办法,排除各种干扰和克服各种困难,加快建设进度,促使尽快建成投产。
五、环境推动:
强化环境保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环境是聚集生产要素的“磁场”。
环境优,则发展提速;环境差,则已有的优势将逐渐丧失。
我们要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生命力”的理念,把环境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在搞好硬环境的同时,着力打造软环境,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地缘不足服务补”,用环境的大好转、大优化推动工业经济的大跨越、大发展。
一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引导于支持之中,把企业对政府的反映作为评判我们工作的重要标准。
坚持依法行政,清理和规范有关政策文件,切实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的问题。
规范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考评制、公示制,严格执法责任,强化执法监督。
积极推行收费许可制度、收费明白卡制度、收费公示制度,规范收费管理,杜绝“三乱”行为。
对重点企业和业主实行挂牌保护,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同意,不准随意进入企业检查;有收费项目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年初给政府报告的收费项目清单严格执行,中途一律不准增加收费项目和数额。
二是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政法部门要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透明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
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一查到底,从重处理,是公务员的调出公务员队伍;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调离财政拨款单位;是领导干部的,一律免职,且不保留职级待遇,在全县上下形成“谁敢阻碍企业发展,就砸谁的饭碗”的发展环境。
三是构建诚信互利的融资环境。
要搞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密切银企银政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向企业集聚,有效破解工业发展资金“瓶颈”难题。
县内各金融机构要定期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诚信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授予不同的信用资源,确定信贷支持企业发展。
各工业企业要争创A级、AA级和AAA级金融信用等级,建设诚信企业,努力构建金融安全区,实现银企互惠双赢。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展新型工业的思考
来源:
赣南日报 2008-10-06 学习与实践
○钟旭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践证明,推动龙南工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打造“工业龙南”,形成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当前,龙南积极承接沿海梯度转移产业,要做赣粤产业对接第一城,发展新型工业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一、实施产业集群工程,提升工业龙南竞争力
提升传统产业。
龙南应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组织新产品开发,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提档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推广电子分色、电子印花、电子配色等电子控制技术,开发应用新型纺机、新型化纤、新型纺纱等高新技术,积极引进上游面料、毛纱线企业及纺机、水洗、印绣花等配套企业;玩具产业重点引进玩具研发中心或玩具设计师培训基地,引进设立大型玩具市场,打造龙南玩具城;食品药品产业要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食品和生物工程药物,加速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做强优势产业。
龙南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稀土、钨、萤石等资源优势,做强做特优势产业。
稀土产业重点引进稀土发光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稀土合金和其它稀土材料及节能灯、电机等终端产品生产项目,提升稀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钨产业进一步强化钨矿开采秩序整治,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将现有采矿权、探矿权及加工应用企业联合重组为集矿山开采、精选、冶炼、应用为一体的大企业、大集团。
氟化工产业要大力推进萤石资源整合,做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不断做大做强氟化工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
龙南应大力发展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铜加工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通信光缆、光电通信产品、新型电子元件及材料等产品,形成产业群和生产基地;铜加工产业要加快富康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圈区管理”,加快推进复盛、天清、卓越、远畅等4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把富康工业区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以再生铜加工为主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二、实施平台建设工程,提升工业龙南承载力
明确园区产业定位。
龙南应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按照项目投资高强度、产业结构高层次、土地利用高水平的要求,对工业园实施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力争进入全省一类园区,把工业园打造成世界重要的以稀土发光材料和光源为主的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内重要的玩具制造出口基地,江西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基地,江西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使工业园真正成为赣粤产业对接走廊第一城。
完善园区功能配套。
龙南应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与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产业承载平台。
鼓励企业建设出租厂房,创办中小企业创业园,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平台,为中小企业招商提供载体。
全面启动赣州南500千伏变电站、东江110千伏变电站、铁路货运中心和口岸作业区建设,加快推进金塘物流服务中心二期、货物配送中心及县城至东江供水管网建设。
进一步完善园区绿化、亮化工程,推进区内供水、供电、电讯管网以及物流配送、劳动用工、信息咨询等功能配套,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的互动。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
龙南应抓住创办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市扶持工业园发展的机遇,改革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高效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改善园区形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以发展“总部经济”、“公司经济”为重点,推动园区企业挖潜增效,提高企业产销率和对财税的贡献率。
创新服务机制,努力为客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全面提高园区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三、实施培大扶强工程,提升工业龙南支撑力
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按照“一个项目、一套档案、一套班子”的要求,龙南要加强对依路玛、和泰、拓盛、锴升、圣塔建材等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协调服务。
建立和完善县领导挂钩、部门包办、挂图作战、影像对比、进度按月通报、按季现场观摩以及季度考核奖励等制度,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账率、开工竣工率、达产达标率。
调整完善项目考核办法,突出投资强度、建设速度、资源消耗和产出效益等重要内容,加速推进全县项目建设。
重点打造一批龙头企业。
还可以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要素调度、服务优化等措施,抓好重点骨干企业和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的扶持。
积极推进恒泰、万宝、龙钇等企业上市工作。
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突出、带动作用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全年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实现由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转变,全年争创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1个以上,江西省名牌或著名商标3个以上,赣州市名牌或知名商标5个以上。
培植壮大一批规模企业。
龙南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抓好航天电源、开元水产、诠胜电子、华科稀土等一批高成长性的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实现中小企业上档升级。
制订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主营业务收入在300万元至500万元的小企业追加投资、扩大销售,迅速晋级规模企业。
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升工业龙南驱动力
强化政府引导。
龙南必须进一步优化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环境,用好用活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更加优惠的科技创新政策,突出财政扶持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向科技型企业倾斜、向科技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倾斜、向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倾斜,强化政府投入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
鼓励投资高新技术项目和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加强科技创新项目计划管理,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应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努力减少贸易垄断带来的不利影响。
突出企业主体。
充分发挥政策、要素、机制的综合效应,支持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建设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研究技术中心。
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和机制,融合创新活动与创业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著名院校、科研院所来龙南建立分支机构或共建研发机构,不断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
夯实人才支撑。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努力建设创业型、应用型、服务型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开辟拓宽人才培养、引进的途径。
力争培养和引进50名以上高素质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培养100名以上产业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首席技术工人等技术骨干。
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业内先进水平的职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优秀企业家群体。
五、实施资源节约工程,提升工业龙南持续力
严格节能减排。
龙南要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研究制订政府、部门、企业三个层面的节能降耗评价体系,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实行能耗定期通报制度。
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节能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建立新上项目能耗审核制度,严格控制高能耗项目建设。
积极开展项目能评,实施企业节能行动,指导督促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计划,制订年度节能目标,完善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和节能工作制度。
发展循环经济。
以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为重点,在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扩大循环经济试点面。
引导帮扶企业申报国家循环经济项目,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大力发展以尾矿、矿渣、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回收为主的新型建材项目。
加快创建生态工业园,编制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拓展园区循环经济空间,妥善处理好工业园区发展中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园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增进。
推行清洁生产。
制定出台清洁生产优惠政策,对节能、节水、节电等清洁生产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引导企业加快淘汰国家公布的落后技术、设备和工艺,把清洁生产的理念贯彻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等各个环节。
科学管理再生资源,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拆解加工,严格区分可用再生资源和废弃垃圾,做到清洁、文明生产,坚决完成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年度控制指标,建设生态龙南。
六、实施服务创优工程,提升工业龙南保障力
强化运行调度。
建立工业经济“定期调度、分级调控、重点分析、跟踪监测”制度,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调度,正确处置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发问题,保障经济运行处于良性状态。
统计部门要与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建立统计信息通报例会制度,及时通报月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工业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县 突破性 发展 工业经济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