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简答题主要总结.docx
- 文档编号:9737647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47.75KB
中建史简答题主要总结.docx
《中建史简答题主要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建史简答题主要总结.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建史简答题主要总结
建筑历史问答题整理
真题部分
以课本作为归纳顺序
绪论
1.木构架建筑能够长期,广泛使用的原因?
科技层面和文化层面
2.建筑群,庭院组合,并且举例说明
3.抬梁式与穿斗式构造
4.屋顶形式与等级关系
概况
5.唐宋建筑的区别与联系2004
6.清代主要艺术成就2001
7.就个体建筑而言,明清时期比唐宋时期的建筑有哪些发展?
96
8.中国古代木建筑的技术成就,以唐宋建筑为例(封建中期)95
城市建设
9.文字和图说明唐长安规划特点和内容以及对国外城市的影响2005
10.北京城市规划理念2005
11.评说《考工记》200595
12.元明清城市变化与统治者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2001
13.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规划特点以及规划思想上的异同1999
14.古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的多民族特点1996
15.封建中期中国城市发生乐什么样的社会变革,引起变革的原因是什么?
96
16.明清北京城的略图并说明其规划的特点9291
17.叙述明清北京与唐长安在城市规划上的传承关系
18.宋东京在中国城市历史上的地位
住宅和聚落
19.某地民居为例,比较官式做法与非官式做法的区别98
宫殿,坛庙和陵墓
20.古代宫殿设计理念(宫殿反映出的哲学思想)20052001
21.天坛设计理念2005
22.明清皇家陵墓在总体布局上的2004
23.论述宫殿,坛庙,陵墓在其建筑思想上有什么区别(不同建筑文化意义)98
24.文字和图来说明天坛在总体布局,建筑设计的特点和他们的设计思想94
25.比较唐乾陵与明长陵的特点94
26.用文字和图来说明北京紫禁城规划,宫殿建筑的特点以及其设计思想93
27.中国坛庙艺术特色
28.比较应县木塔和天坛祈年殿的结构特点
29.文字和图说明清紫禁城规划和宫殿状况
30.举例说明明清两代皇家陵墓在总体布局,建筑设计方面的情况和他们的特点
31.分析唐乾陵和明长陵的特点
32.分析明十三陵的艺术特点
33.中国古代皇陵的设计思想
34.关于晋祠圣母殿要注意
宗教建筑
35.早期石窟寺的种类特点以及外来影响(让我想起了佛塔)2005
36.分析天坛祈年殿与独乐寺观音阁结构的异同2001
37.佛寺布局及其宗教含义1999
38.列举唐宋明清时期四种不同的佛寺平面说明他们在佛教建筑发展中的地位94
39.我国佛塔产生的经过并说明佛塔种类和特点93
40.晋祠圣母殿平立面
41.唐宋明清四种不同的佛寺平面,说明他们在佛教建筑发展中的地位?
?
42.佛光寺大殿平立面及其艺术特色
43.观音阁平利剖面
44.佛宫寺释迦塔的特点(包括结构特点)
45.开元寺双石塔,登封嵩岳寺塔,立城神通寺四门塔以及北京庙应白塔的形制
46.河北赵县陀螺尼经幢立面
47.佛教寺庙和伊斯兰清真寺平面形制的不同
园林与风景建设
48.颐和园前山水体空间布局延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一书中的什么传统?
对这种传统对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影响加以阐释。
2008
49.江南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2007
50.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2007
51.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比较2005
52.分析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设计思想2000
53.分析江南私家园林中蕴藏的环境观2000
54.中国古典园林反映出的哲理1999
55.从皇家园林看清王朝审美情趣96
56.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空间手法处理不同95
57.举例说明明清皇家园林设计的情况和他们的特点94
58.18世纪英国园林发生了什么现象?
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2004
59.中国古典园林反应出的哲理
60.江南城市型私家原理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环境观
61.比较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建筑空间处理的不同手法
62.从皇家园林看清王朝审美情趣
63.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意味
64.举例说明中国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造院思想的差别
65.苏州沧浪亭
66.中国造园艺术对欧洲的影响
北海,颐和园,留园,拙政园平面
建筑意匠
67.伦理型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95
68.评论礼制建筑?
97
69.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对建筑的影响2005
70.分析伦理型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71.礼制建筑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72.宇宙观,自然观,环境关
73.古代审美与建筑设计
木构建特征与详部的演变
74.营造法式中四铺作斗拱的做法,并画图说明2007
75.列举苏式彩画种类并画图2007
76.宋式与清式勾阑平面
77.四铺作斗拱的做法
78.举架(推山与收山)
79.彩画的分类和特点
80.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木构架的技术成就
其他不能归类的
81.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特点2007
82.封建社会中期的实例来论述中国木建筑取得的艺术成就2005
83.清朝“沟董”是什么意思,评述这一现象2004
84.分析下列文物的历史价值:
长城,营造法式2001
85.列举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画出形象并说明其特点92
86.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分别用在什么样的建筑上91
千万不要改变顺序~~!
!
!
答案部分
绪论部分
1.木构架建筑能够长期,广泛使用的原因?
科技层面和文化层面
首先是木结构的内在优势:
a取材方便
古代森林茂密,木材易取易加工,青铜和铁工具出现使得木结构技术提高
b适应性强,可是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木架建筑由柱梁檩枋形成框架承重,墙体不承重,屋内空间自由分割,门窗自由开设,无论水乡,山地,寒带,热带都能满足要求
c较强的抗震性能
构架为榫卯,使得木结构建筑在消除地震力破坏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几经大地震不倒
d施工速度快
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之后木结构的模数制的使用,各木结构样式之间的定型化(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因此可以制作构建后组装。
明成祖修北京宫殿只用十余年,嘉靖重修紫禁城用三年,西苑永寿宫火后重建用百日
e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分工明确
f便于修缮,搬迁
榫卯结构可拆卸,组装。
构建替换也比较容易。
山西永济县永乐宫搬迁
g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
2.建筑群,庭院组合,并且举例说明
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组合平面组合关系轴线,空间布局P10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
宫殿,陵墓,坛庙,衙署,邸宅,佛寺,道观等都是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
1.中国建筑群特别擅长于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
人们在对建筑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感受也只有进入各个院落才能体验。
院落是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2.轴线是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另一大特点。
沿着一条纵深的轴线,对陈或变化的布置一系列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氛围,使人们在经受建筑群组合院落空间的艺术感染之后,达到某种精神境界:
或崇敬,或肃穆,好比古代的山水画,移步换景,引人入胜。
如北京的故宫,在轴线上布置五门五院,烘托皇权的威严。
其他外朝和两侧辅助建筑体量较小,以突出三大殿为中心的皇权的威严。
(北京故宫,曲阜空孔庙,苏州留园)
3.轴线的延伸和院落的复合。
在古代中国,当一座大建筑群的功能多样,内容复杂时,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把轴线延伸,并向两边展开,组成三条或五条轴线并列的组合群体,但是其基本单元依然是各种形式的庭院。
还有种方式是纵横平面都做对称布置,常见于庄严肃穆的场所,如立志建筑中的明堂,辟雍,天坛,社稷坛,地坛等。
4.园林山水布局。
3.抬梁式与穿斗式构造
我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两种(其他还有井干)
A穿斗式:
用穿枋把柱子连接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着檩条的方向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分布:
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评价:
木材用料较小,整体性强,但是柱子排列紧密,只有当室内空间需求不大时才使用。
B抬梁式:
主子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子支起短梁,如此层叠而上,可以达3-5层。
当柱子采用斗拱时,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分布:
北方地区的庙宇,宫殿。
特点:
可以采用采用大跨度的梁,减少柱子数量,解放内部空间,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大型公共建筑
4.屋顶形式与等级关系
庑殿顶:
宋称为四阿顶,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的主要大殿,可以是单檐形式特别隆重的可以用重檐。
实例如故宫太和殿。
现存最早为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歇山顶:
宋称九脊殿,歇山顶的建筑等级仅仅次于庑殿,由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构成,有单檐和重檐的形式。
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使用。
悬山顶:
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以外。
以故宫,太和殿为重檐庑殿,中和殿为攒尖,保和殿,天安门为重檐悬山
概况部分
5.唐宋建筑的区别与联系2004
●唐宋建筑特点的对比
唐
宋
城市
规模宏大,规划严格,里坊制极盛
里坊制解体,保留坊但是名存失亡,街巷制形成
建筑群落
成熟的建筑群体
大明宫的布局
唐乾陵的布局
丰富变化的建筑群体
宋画滕王阁和黄鹤楼可以看出建筑体量和屋顶组合都很复杂
砖石技术
砖石技术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结构
砖石技术进一步发展,石灰烧制和大量使用
工艺与艺术感
1.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园林兴盛
6.清代主要艺术成就2001
清代建筑大概因袭明代建筑传统
1.园林极盛
皇家园林兴盛:
康熙时期北京畅春园,后承德避暑山庄,及北京西北郊区皇家苑囿的建设
江南私家园林兴盛:
江南富商,官僚争相建造私家园林来取悦统治者
2.喇嘛教建筑兴盛
例:
西藏布达拉宫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丰富的住宅种类的形成
4.建华单体设计,提高整体与单体设计
《工程做法例则》样式雷
5.建筑技艺有所创新
水湿压弯法:
供小型建筑的圆顶使用
对接与包镶法:
较小的木材构成大的木料,供楼阁通柱使用
玻璃的引进使窗户样式有所突破
砖石建筑有一定水平,如北京钟楼,西藏布达拉宫
7.就个体建筑而言,明清时期比唐宋时期的建筑有哪些发展?
96
8.中国古代木建筑的技术成就,以唐宋建筑为例(封建中期)95
总:
我国古代木结构体系是一个独立的较成熟建筑构建体系,在材料选用,结构发展,平面处理,艺术造型,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别具一格,并影响国很多的国家。
一.材料选用:
木构的主柱梁为承重骨架,其他材料作为维护物的木架建筑体系
二.结构类型:
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三.特点:
1.建筑特点:
简明,真实,有机,平面立面造型的有机结合以及富于变化的屋顶形式
2.结构特点:
a.剪支梁和轴心受压柱形式,局部出挑与斜撑饿得形式
b.斗拱的使用,承托出挑,再建筑形式上和力学上的过渡
c.节点使用木榫卯结构,使得结构整体有一定柔性,抗拒地震台风。
四.设计施工的规范化,定型化:
很早就模数化定型化,(如……展开说,斗口,材,营造法式等)
五.单体,群体建筑形式空间组合多变。
(这点就把屋顶和建筑群组合简单解释)
六.木建筑装饰的成就:
门窗,家具,彩画的成就
唐代建筑为例就发挥吧
城市建设部分
9.文字和图说明唐长安规划特点和内容以及对国外城市的影响2005
唐长安是由隋大兴发展而来,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严整的城市,基本延用隋城市布局。
1.整体布局严整,成棋盘式布局,城内道路宽而直。
2.由于唐长安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得城市中心偏向一边。
3.市集集中在东西两市,西市集中国外胡商,是国际贸易的地点,东市有120行商店和作坊。
3.里坊大小不一,大坊成倍于小坊。
4.长安城内庙宇很多。
5.街道宽但是基本是土路,两侧槐树。
叙述一下
对国外城市影响:
唐长安影响了我国的渤海国东京城,影响了日本平城京(今日奈良)和平安京(今日本京都)。
10.北京城市规划理念2005奶奶的什么时候的
明清北京城市特点:
1.整体布局:
整个城墙呈现凸字型
2.皇城中心:
整体布局皇城为中心,皇城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作为皇城的核心的紫禁城居于城市的核心位置,四面有高大的城门,四角有华丽的角楼,环以护城河。
3.中轴线:
北京全城有条长7.5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南北,永定门为起点,经过内城南门的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端门,紫禁城的午门,然后是紫禁城内的六门七殿,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门,至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
4.内街:
延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干道向垂直的胡同,普遍间距不足70米
5.市肆:
形成较大的四个集市,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
11.评说《考工记》200595
《考工记》描述了当时匠人造城之法。
是最早的我国关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
12.元明清城市变化与统治者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2001
13.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规划特点以及规划思想上的异同1999
14.古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的多民族特点1996
15.封建中期中国城市发生乐什么样的社会变革,引起变革的原因是什么?
96
16.明清北京城的略图并说明其规划的特点9291
17.叙述明清北京与唐长安在城市规划上的传承关系
18.宋东京在中国城市历史上的地位
颐和园前山水体空间布局延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一书中的什么传统?
对这种传统对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影响加以阐释。
2008
●木结构内在的缺陷?
1.木材资源原来越少
2.木架结构容易失火
3.难以满足大空间,复杂空间的需要。
●关于斗拱及其作用
斗拱:
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
斗拱的作用:
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③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⑤抗震,纯靠榫(音损sun)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
⑥装饰作用。
⑦等级标志,明清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
⑧模数作用。
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大体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两类.从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构成特点?
P5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1.简明:
指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体建筑,而间是由相邻两品房架构成。
因此建筑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很简洁明确。
2.真实:
真实是对建筑结构的真实性来说的。
除了在最高等级的建筑需要华丽的装饰,构作天花遮住梁架以外,一般建筑都是毫无保留的暴露结构构件,这样的暴露正好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结构之美,尤其是在对屋顶和内部结构的处理上。
对暴露的结构部件进行再加工的时候,同时也考虑了木结构的力学性能。
暴露结构还对保护木结构有利。
3.有机:
指的是市内外空间可以灵活分割,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并和室外空间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相互交流渗透,这种现象在南方园林及建筑表现的淋漓尽致,室内外庭院空间和花木景致相互交融,这种灵活的处理完全得益于木框架体系的应用。
4.我国单体建筑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中国古建筑没有独立设计的,都是平面,结构,造型同意考虑的。
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5.我国单体建筑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富于变化的屋顶形势。
屋顶对建筑的立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建筑屋顶富于变化,有硬山,歇山,悬山,庑殿,攒尖,十字脊,重檐等,再加上多样的组合方式和琉璃瓦等装饰,使得建筑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可以说中国的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有魅力的。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类型?
(天际线处理分析)绘图P6
硬山,歇山,悬山,庑殿,攒尖,十字脊,重檐等。
●古代处理建筑和环境的关系P10
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的观念深受中国古代两大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讲求天人合一,这样使得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气质。
建设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1.善择基址
无论城镇,村落,宅第,祠宇,都通过“卜宅”“相地”来对地形,地貌,植被,水纹,小气候,环境容量等进行勘查,究其利弊后做出选择。
如春秋时伍子胥相土尝水,刘基为明寻新宫与钟山之阳,都属于这样的工作。
2.因地制宜
即随地势,河流,山脉等自然条件,有机地布置村落与建筑。
我国山地有很多错落有致的村落佳作,也有很多水乡乡绕面水临流的民居妙品。
而许多佛道名山更是有很多依山就势建筑的神来之笔。
唐代柳宗元在论述景观建筑的时候就提出了“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主张,提倡因地制宜,其中“因其地”是核心观念。
3.整治环境
对环境的不足之处作补充和调整,以保证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如开池引流,修筑堤坝,植树造桥,兴建楼馆,以满足供水,排水,交通,防卫,消防,祭祀,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也就是说,人们对环境不是单纯的依顺,而是加以改造和利用。
4.心理补偿
采用文学和风水的手段进行心理补偿,使得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5.风水文化的影响
风水文化影响中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建筑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分类P13
居住建筑
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礼制建筑
宗教建筑
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教育文化和娱乐建筑
园林和风景建筑
市政建筑
标志性建筑
防御建筑
●中国古代大致的建筑发展周期和欧洲同时期对比?
P14
形成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发展期: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成熟期:
隋唐两宋南北时期
停滞时期:
明清时期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砖,瓦的出现顺序及相关发展情况,对建筑影响P28-30需要总结
1.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技术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从“茅次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制瓦的技术是从陶瓷的制作技术发展而来的在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中,发现的瓦还比较少,可能只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
到了西周晚期,陕西扶风陈遗址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有的屋顶已经全部铺瓦,瓦的质量有所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
在这两处遗址中,还出土了铺地方砖。
2.到了春秋时期,瓦已经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普遍的使用在建筑上,在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春秋故城,陕西凤翔秦雍城,湖北江陵楚故都等春秋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瓦片,筒瓦,半瓦当和瓦当。
在凤翔秦雍城遗址中36x14x6cm的砖以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说明春秋时期已经开始用砖的历史。
●秦汉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的原因?
p27
1.几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均已经出现。
如都城,宫殿,陵墓,苑囿,礼制建筑,居住建筑,宗教建筑等。
2.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
榫卯结构的普遍使用,抬梁式和穿斗式建筑的出现,斗拱的广泛应用,都说明了秦汉的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一个小的高潮。
3.建筑逐渐形成了一套艺术表现形式,重点发展木结构建筑,重视群体建筑有机构图,在建筑中体现人的尺度,人与自然的融合,重视建筑色彩的表现。
4.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佛塔产生的经过,并用图示说明其种类和特点P32(93年清华真题)
●石窟寺的发展类型典型绘图;(绘图见东南大学经典笔记24页)
1.定义: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窟洞型佛寺。
2.发展:
a,我国古代在汉代就有了大量的岩墓,掌握了大量岩石开洞的技术。
b,在印度传入佛教后,开凿石窟寺的风气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最早的石窟寺是3世纪新疆库车附近的克孜尔石窟寺,其次是敦煌的莫高窟,开凿于366年。
c,之后就是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地的石窟相继出现,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龙山石窟等。
d,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都是由皇室,官僚出资修建,窟外有木结构加以保护。
石窟中所保留下来的雕刻和绘画都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精品。
3.分类:
石窟寺可以分为三类:
(绘图见东南大学经典笔记24页)
塔院型:
(支提窟)以塔为石窟的中心,及把窟顶的支撑刻成佛塔形象,和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是一个概念。
塔院型石窟多见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佛殿型:
窟中以佛像为中心,相当于一般寺庙的佛殿,这类石窟比较普遍
僧院型:
在印度称为(vihara)毗诃(he)罗,主要为僧人打坐修行之用。
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开凿小窟若干,供僧人打坐之用。
这类石窟相对较少,敦煌285号石窟就是此类。
此外还有一种石窟,分布在一二类石窟的周围,也是打坐用的禅窟。
●我国山水园林发展历史各时代特点P33开始
●为什么说隋,唐,宋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
●汉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成就)?
1.木架建筑成熟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P35-38
唐代在统一的前期百余年时间,相对稳定,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反战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也巨大发展
2.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长安规划是我国过古代城市规划中最严整的,是当时最宏大的城市。
唐长安影响了我国的渤海国东京城,影响了日本平城京(今日奈良)和平安京(今日本京都)。
大明宫规模也很宏大,其面积是清故宫紫禁城的3倍,麟德殿面积是故宫太和殿的三倍。
3.建筑群体处理趋于成熟
大明宫的布局
唐乾陵的布局
4.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技术问题,并且已经定型化。
严整的柱网处理和布置,解决大体量建筑的问题。
唐朝已经有了相对严整的用材制度。
这时的木架结构,尤其是斗拱构件形式和用料都已经规格化。
一律以木料的断面尺寸为基数计算,是木构件分工生产和统一装配所必然的方法。
用材制度定型化也反映了施工技术水平的进步,便于控制用材,掌握施工质量,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5.设计施工的水平很高。
出现“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建筑设计和现场施工管理。
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
这个名称沿用到明朝。
6.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结构,以开始朝仿造木结构的方向发展,有精细的细部,反映出砖石建筑对传统建筑样式的传承和对石材加工渐趋精致成熟。
7.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的整体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
屋顶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缓,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
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装饰部件没有歪曲材料的性能而屈从于装饰,这点是我国古典建筑的特点,尤其表现在唐代建筑上。
例如斗拱的结构职能及其鲜明,华拱是挑出的悬臂梁,昂是挑出的斜梁,都有承重的作用。
●宋代建筑的主要特点P39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里坊制的消解,保留“坊”,但是实际内容已经改变,形成新的街巷制。
如宋汴梁已经变成一座商业城市,城市交通,交通运输,商店,桥梁,城市消防等设施日趋完备。
2.木架建筑体系采用了古典模数制。
“材”作为基本单位,把木料分八等,以后历代直至清朝建筑都沿用。
《营造法式》 王安石推行改革的产物,目的是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
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作者李诫,书中资料主要来于匠人相传经久可行之法。
《木经》喻浩 沈括《梦溪笔谈》摘录
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建史简 答题 主要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