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测6.docx
- 文档编号:11071044
- 上传时间:2023-02-2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10.99KB
质量检测6.docx
《质量检测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检测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检测6
质量检测(六)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3届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
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B.国家政策的差异
C.地形的差异D.气候条件的差异
解析:
①、②、③地分别为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南方地区,积温差异较大,故小麦的品种不一样。
答案:
D
2.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
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
解析:
③、④两地分别为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地海拔差异很大,故热量差异也大,小麦品种不同。
答案:
C
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可能是( )
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D.长三角地区
解析:
该地区种植冬小麦,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可判断为华北地区。
答案:
C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5月份出现需水高峰,干旱最严重
B.春玉米的生长期比夏玉米的生长期长
C.种植春玉米比种植夏玉米更节水
D.考虑水资源日益紧缺,要压缩水稻种植面积
解析:
该地区5月份蒸发最旺盛,降水量较少,春旱最严重;春玉米生长期为4月到9月,夏玉米生长期为6月至10月,故春玉米生长期长;根据需水量的大小,可以判断夏玉米更节水;考虑华北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应该压缩耗水量大的作物——水稻的种植面积。
答案:
C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完成5~6题。
5.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②——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③——亚洲水稻种植业
D.①——城郊乳畜业
解析:
①投入劳动力多,商品率低,为水稻种植业;②种植业与畜牧业比重都较大,且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③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为城郊乳畜业或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B
6.下列属于①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解析:
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
C
(2013年山东青岛一模)下表是“我国某省的农业统计资料表”。
据此完成7~8题。
农作物
指数
年份
水稻
蔬菜
效率优势指数
规模优势指数
效率优势指数
规模优势指数
2000
0.62
2.44
0.53
1.97
2005
0.61
2.39
0.51
2.12
注:
某区域某种农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
某区域某种农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
7.该省种植业生产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是( )
A.总产量下降——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
B.总产量下降——增加劳力精耕细作
C.单产水平较低——加大科技投入
D.单产水平较低——轮作休耕保肥
解析:
该区域的效率优势指数较低并呈下降趋势,说明单产水平较低,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答案:
C
8.影响该省蔬菜规模优势指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的大力改善B.水利工程的大力建设
C.单产水平的明显提升D.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解析:
该省蔬菜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种植规模扩大,市场需求量上升。
答案:
D
(2013年河南六市第一次联考)紫番薯除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硒、磷、铁等多种天然矿物质元素,是被公认的优质抗癌保健食品。
紫番薯喜温暖环境,块根最适生长地温为22~24℃,地温低于20℃时停止膨大,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照充足、强度大,对土壤适应性强,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最适宜。
据此完成9~10题。
9.早栽的紫番薯,通常采用农田地膜覆盖,其主要目的是保温增湿,其正确解释是( )
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 ②减少土壤辐射造成的土壤热量散失 ③增加到达土壤中的太阳辐射 ④地膜可以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A.②③B.①②
C.①④D.②④
解析:
覆盖地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同时还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土壤温度。
答案:
B
10.针对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山东某地农民想建一个紫番薯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以供应附近城市市场,在下图四个选址中最适宜的是( )
解析:
D处位于向阳的山坡,光照充足,地势起伏较小,距离城市较近,最为适宜。
答案:
D
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1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
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D.土壤贫瘠
13.该农场最可能位于( )
A.荷兰西欧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加拿大中部平原D.湄公河平原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场的农作物为小麦,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夏半年(4~9月份),冬半年生产活动停止,说明农作物的生长期短,热量条件不足是制约该农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结合农作物的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段,可以判断出该农场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加拿大中部平原)。
答案:
11.C 12.A 13.C
(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末月考)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工业部门最不可能布局的地点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
工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效益,因此,应布局在成本较低的地区。
由图可知,①地区成本高于销售价格,效益最低。
答案:
A
15.导致图中成本曲线由a到b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B.购买力更强
C.地租价格更便宜D.劳动力素质更高
解析:
由市中心到城市外缘,交通便捷程度逐渐降低,故A项错误;市中心人口比城市外缘密集,购买力高,故B项错误;由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逐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故C项正确;城市市中心比市区外缘劳动力素质要高,故D项错误。
答案:
C
(2013届广东佛山顺德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读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贸易量统计图,回答16~17题。
注:
左轴为铁矿石进口量,右轴为钢材净出口量=出口量-进口量
16.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钢铁工业( )
A.原料对外依存度增大B.属于出口加工型企业
C.钢材一直需要大量进口D.钢材主要满足国外市场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钢铁工业的原料对外依存度增大,产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不属于出口加工型企业,钢材2007~2009年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答案:
A
17.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逐渐趋向东部沿海地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
A.靠近能源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
C.便于出口钢材D.靠近丰富劳动力
解析: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逐渐趋向东部沿海地区,这是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大,同时便于进口原料铁矿石。
答案:
B
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未来的世界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
据此回答18~19题。
18.从产业联系看,在纺织业集群地布局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化纤厂B.织布厂
C.印染厂D.造船厂
解析:
由材料可知产业集群是同类或一些在生产工序上有关联的中小企业的集聚,造船厂与纺织业既不是同类产业也无生产工序上的关联,故造船厂不大可能出现在纺织业集群地。
答案:
D
19.“一提到打火机,人们就想到温州;一提到领带,人们就想到嵊州;一提到袜子,人们就想到诸暨大唐;一提到纺织,人们就会想到绍兴。
”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 )
A.有利于技术的创新B.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C.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D.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
解析:
产业集群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A、B、D三项所述的优点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立区域品牌。
答案:
C
(2013届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读“甲、乙两地某企业2009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
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34元。
读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
B.从乙地迁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
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
D.该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
解析:
从图示可知,甲乙两地企业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员工工资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
答案:
D
21.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导致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 ③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迁入地的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企业迁出带走了一部分的岗位,减少了工作机会。
答案:
C
(2013年珠海摸底)下图是跨国生产的几种组织形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产品流向。
读图完成22~23题。
22.下面4个选项中,与a、b、c、d四种组织形式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全球集中生产 市场地生产 专业化生产 跨国一体化生产
B.市场地生产 专业化生产 全球集中生产 跨国一体化生产
C.全球集中生产 专业化生产 跨国一体化生产 市场地生产
D.跨国一体化生产 全球集中生产 专业化生产 市场地生产
解析:
本题考查了跨国生产的几种组织形式。
a形式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b形式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产品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c形式具有多个生产区位,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d形式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
答案:
A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形式在跨国公司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出现
B.b形式可避开贸易壁垒的影响
C.c形式生产厂家规模一般较小
D.d形式距离对成本影响不大
解析:
本题考查了跨国公司相关知识。
a形式在跨国公司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b形式因为在每个市场地都建有生产厂家且产品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的影响;c形式的生产厂家的规模不一定小;d形式产品的成本受距离影响不大。
答案:
C
读iPhone产业链结构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根据表格信息判断,该类工业为(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市场导向型工业
C.原料导向型工业D.技术导向型工业
解析:
iPhone手机为高新技术产品,这类工业为寻求最佳区位,往往在地域上形成分散现象,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答案:
D
25.iPhone手机零部件进行全球采购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生产零部件的劳动力成本低
B.扩大iPhone手机的销售市场
C.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
D.美国国内原料不足
解析:
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在某一项零部件生产上具有技术优势,苹果公司全球采购iPhone手机零部件是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的结果。
答案:
C
二、综合题(50分)
26.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大,但近年来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为什么?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
(4)E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试分析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解析:
(1)从图中农业生产潜力的变化可以看出,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生产潜力大,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生产潜力小。
(2)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
(3)B、C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可从热量、降水、水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
(4)E地位于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答案:
(1)气候
(2)A地区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地海拔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4)商品谷物农业 有利区位因素:
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
不利区位因素:
热量相对不足。
27.读“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1)图1中A所在地区与图2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
(2)图1中C所在区域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
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
(3)图2中D所在地区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
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在纬度、地势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与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有关。
第
(2)题,C处在墨累一达令河流域,为著名的混合农业区。
第(3)题,D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
(1)A所在地区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旱,形成热带荒漠景观;B所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混合农业。
①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③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3)季风水田农业。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8.(2013届广东南海高三模拟试题)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3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
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工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化工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北部地区。
第
(2)题,主要从资源、工业基础、市场等角度分析。
第(3)题,临港布局交通便利,利于进出口。
集聚在工业园区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利于信息的交流与技术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
(1)沿海(东部)地区较稠密,内陆(中西部)地区较稀疏;北部地区较稠密,南部地区较稀疏。
(2)华北地区:
石油资源丰富,是原油的传统生产地;石化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西北地区:
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产量远大于本地消费量。
华东地区:
经济发达、发展石化工业的资金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港口众多,对外联系便捷。
(3)临港布局的原因:
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输入,也利于各种石化产品的输出。
向工业园区集聚的原因:
①石化工业园区各种基础设施完善,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②加强各企业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种中间产品,实现生产一体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29.下图为四处著名的新兴工业区的分布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2分)
(1)图中四处新工业区的企业都以________型企业为主,其中以高技术企业为主的工业区是________,以新兴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________。
(2)A处工业区的名称是________,这里集中了数千家________企业,是典型的________密集型工业区。
(3)18世纪,B所在国发生了以________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的第________次工业革命。
(4)C处工业区位于意大利的________,这里的工业以______________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5)试比较工业区A和C的差异并填于下表中。
对比项目
A
C
产品
生产特点
分布特点
劳动力
技术条件
解析:
由图中轮廓及其他信息可判断A为美国的“硅谷”,B为英国的苏格兰地区,C为意大利的新工业区,D为我国的温州小商品基地。
从类型上看,A、B均是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区,而C、D均是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答案:
(1)中小 A和B C和D
(2)“硅谷” 微电子 技术
(3)蒸汽机 一 (4)东北部和中部 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5)
对比项目
A
C
产品
高技术产品
以轻工业
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快,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
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的劳动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