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02+苏小妹+高级社会统计.docx
- 文档编号:11190106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01KB
210302+苏小妹+高级社会统计.docx
《210302+苏小妹+高级社会统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0302+苏小妹+高级社会统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0302+苏小妹+高级社会统计
[摘要]为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课题小组设计了一份有关社会工作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并对已就业的四位社工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个案访谈。
对问卷的分析及个案的访谈将有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状况和学生的就业状况,这有助于改善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就业情况
一、引言
1986年,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中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开端。
2009年增设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教育,全国首批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33所,2010年新增社会工作硕士授予单位一共25所。
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业,社会工作硕士培养单位共计有58所,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约为10000人。
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中的不完善之处也就愈加暴露。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等重要红头文件中都强调了关于加大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至关重要性。
中共中央已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纳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
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及社会责任,其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就业状况如何,不仅仅关系到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未来,而且关乎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能否满足。
现阶段,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正处发展初期,专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专业地位也不够稳固,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领域,在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上必然曲折且艰难,因而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也更加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因时间、精力及实际条件的制约,笔者很难做到对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状况的全面调查,因此本调查仅以某学院的2013届社会工作本科及2014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两届毕业生为调研对象,试从就业状况中进一步发现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期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更好的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设计
1、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为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毕业调查报告将以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近两届的毕业生为调研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问卷,并对已就业的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分别进行个案访谈。
对毕业状况的问卷进行分析以及个案访谈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中发现就业问题,提出更好的对策建议,促进社会工作人才的就业发展。
2、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釆用抽样选取调研对象,本次调查问卷以某学院2013届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和2014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两届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来全方面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状况。
(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内容
1、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基本情况
笔者在调查之前通过某学院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就业情况的一些基本信息。
本科的同学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企业、公务员、事业单位、社会工作机构及读研究生。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大体上类似于本科毕业生,但是选择继续深造读博的毕业生则寥赛数人,究其主要原因为:
目前在全国高校中所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均不设有专业博士点,而相关门类博导也更倾向于本硕专业一致。
2、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状况的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五大板块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了解被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比如现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是否吻合、工作薪资、工作满意度等。
第二部分是了解被访者在求职过程中有哪些困扰和需求。
第三部分内容主要是了解被访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态度及认同感,比如是否后悔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等。
第四部分是对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水平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开放性问题,以了解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怎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就业。
由于通过发放问卷的调研方式不太现实,故本次调查采取填写电子调査问卷的形式,实际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57份,有效回收率为71.25%。
(1)从事的工作单位类型。
此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中统计出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单位性质,就数据显示来看,仅有10.87%的同学是在社会工作机构从事专业性工作,非国有企业占23.91%,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均占19.57%,占到超半数的比重。
其余就业包括党政机关8.7%,科研项目单位、基层项目4.34%,自主创业8.7%,灵活就业2.17%,其他2.17%。
(2)工作与专业是否吻合。
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吻合的问题上,被调查者中仅有10.87%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完全吻合,39.96%的同学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有些许关联,49.n%的同学认为专业教育与自己目前的工作没有什么关联。
不难看出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吻合率偏低,就业对口形势不容乐观。
(3)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时间。
对于花费多长时间获得第一份工作的问题,有20.1%的学生是在实习时获得的;毕业时找到工作的学生占到49.8%,人数最多;毕业后3个月内获得工作的学生有17.1%;5.6%的同学是在毕业半年内找到工作的,毕业后一年内及毕业后一年以上五年之内,以及毕业5年后获得工作的同学分别占到0。
7%和0.7%和1.1%。
就业方面总体趋于正常水平。
(4)目前的工作职务。
专业对口度偏低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就毫无用处。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目前工作的职务进行了粗略统计,目前没有毕业生是高层领导,中层领导有4.7%,部门领导占26.4%,普通员工占68.9%。
在工作时间仅为一年左右的情况下,仍有一部分毕业生走到部门领导及中层领导行列,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工作能力方面还是较为突出的。
(5)薪资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中还了解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目前的薪资待遇,月收入在1000到3000元之间有47.83%同学,人数最多;39.13%的同学的月收入在3000到5000元之间,13.04%的同学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人数最少。
整体薪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6)目前就业总体满意度。
在就业总体满意度调查中8.7%的同学感觉很满意,26.08%的同学较满意,有41.3%的同学基本满意,19.57%的同学较不满意,4.35%很不满意。
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毕业生对工作整体满意度还是不够的,但是考虑到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第一份工作就能使其很满意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给予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适应工作或去寻求令自己更满意的工作.
表: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总体满意度
问题
选项
百分比
就业总体满意度
很满意
8.7%
较满意
26.08%
基本满意
41.3%
较不满意
19.57%
很不满意
4.35%
合计
5项
100%
(7)胜任工作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4.35%的社会工作毕业生表示上岗即可胜任工作,41.3%的同学在一个月左右即可胜任工作,三个月左右胜任工作的同学占到43.4%,10.95%的同学需要六个月左右才能胜任从事的工作。
大体上看,胜任时间较短,这也是另一个维度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工作能力。
表: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胜任工作情况
问题
选项
百分比
多久胜任工作
上岗即可
4.35%
一个月左右
41.3%
三个月左右
43.4%
六个月左右
10.95%
合计
4项
100%
(8)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
虽然大部分毕业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有助于自己做好目前的工作,但是在经过四年的本科或两年硕士专业学习之后,认为自己对社会工作专业“深刻领悟”的同学仅占8%,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所领悟”有70%,认为自己只是对社会工作“略知皮毛”的人占到了全部被调查者的22%,不足四分之一。
(9)对选择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态度。
主动选择进入某学院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只占到很小一部分,并且这些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也极为有限,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所以这些学生在入校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本上是不了解的。
尽管选择此专业的原因不尽相同、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学习不够深入,但是仍然有67.39%的同学表示经过四年学习,不后悔学了社会工作专业,表示说不清的占21.74%和后悔学习专业的同学占10.87%。
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在不同程度上都给予学生不同的熏陶,促其进步。
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目前的就业状况,可以看出某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是较为成功的。
(10)对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资水平的评价。
对于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资水平的调查数据显示:
2.7%的同学认为该校师资是非常优秀的,26.96%的学生感觉该校师资优秀,认为良好的占到59.48%,有10.86%的学生认为师资水平基本达标。
整体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对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资水平评价较高。
(11)就业中的困难。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就业困难是多方面的,调查显示,有44.0%的毕业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就业面窄27.5%毕业生表示专业知识薄弱,有12.5%的同学认为缺乏社会关系是就业困难之一,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占7.5%,5.42%的同学则缺乏应聘技巧,就业信息少占2.91%。
(12)就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认为造成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包括四方面:
62.5%的同学认为是社会工作专业就业面窄导致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居四大原因之首,18.75%认为是社会工作行业工资低;有17.5%认为社会工作机构少也是原因之一,且机构发展不成熟;1.25%的同学认为专业知识达不到工作要求,导致离开社会工作行业。
表:
就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
问题
选项
百分比
就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
社会工作就业面窄
62.5%
社会工作行业的工资低
18.75%
社会工作机构少,且不成熟
17.5%
社会工作知识达不到工作要求
1.25%
合计
4项
100%
(13)本次调查问卷的最后设计了一道开放式的问答题,“您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本题总共有48人作答,大家结合自身看法都提出了很多不错的具体建议,总结和概括起来共有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教学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与当地现有社会工作机构工机构联合教学,以实践贯穿理论,联合教学培养模式不仅能切实提升就业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向社会工作机构不断输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工作机构也将不断向前发展,学生对于就业和专业的认同也必将提高,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第二、学生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积极良性的职业导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需加强自身理论及实务的学习,多方面、多维度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第三、政府加强专业推广和扶持,提升整个社会环境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感。
这一点可谓是重中之重,政府已经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下达纲领性文件,传达了中央精神,接下来应该立足实际,着手实施相关政策方针,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种种不作为;第四、社会工作的不断创新,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并提高工作待遇。
第五、正确的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需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和拓宽购买领域,更多的由社会组织去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不但增加更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岗位,而且工资待遇也将随之得到一定的提升。
(14)个案访谈。
在对某学院四位毕业生分别进行个案访谈后了解到他们的就业情况以及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的一些看法,归为以下几点:
①认为本专业学生在参加校园招聘中并不占据任何优势。
企业招聘里,认同社会工作专业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在人文社科专业范畴中,还不如行政管理、马哲、心理学、人力资源、文秘等专业有一定竞争力,所以根据就业形势,大学学习应为日后求职早做准备,如通过CET-6,考取人力资源三级、社工师等,即多考取一些社会比较认同的专业资格证书,这也就为求职的时候多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法码。
②专业学习使被访者有一定程度的兑变,尽管从事工作与专业联系不大,但丰富的专业知识、突出的人际交往技能在工作中让其有不俗的表现。
社会工作专业同学通过长期努力,其综合素养会在日后的就业中成为自身的长处,帮助其更快更好的找到并胜任工作。
用心学好专业知识,工作的事情总是会水到渠成,不需过分纠结于专业问题。
③被访者现在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都会运用到社会工作理论和原理,被访者接触到的政策大多是政府公务人员要学习的社会工作相关理论,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更好的贴近群众,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被访者表示目前在社会工作领域就业有诸多困难,由于在不同地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不尽相同,可供学生就业的岗位又严重匮乏,所以只有政府的政策倾斜,才能有助于扩大岗位量和需求量。
基层公务员可能是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最前沿的阵地了,公考是一种相对达到专业比较对口的选择。
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专业本身,遇到机会,就要敢于尝试。
④通过专业学习,例如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工作方法和技巧都经常用在被访者目前所从事的客户经理的工作中,人际交往的技巧就必不可少,如在发掘客户需求,掌握客户心理中都能运用到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都是在平时的专业学习和社会实务实践时所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
所以,被访者认为在学习期间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是极为必要的。
另外,良好的心里素质、优秀的专业素养是找到满意工作的重点要素。
尽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想找到本专业的工作很困难,但是专业知识将有助于其找到相应的工作并胜任。
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如加强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技巧,注重集体合作等。
在大学里,一定不能放过多学科穿插交融的学习机会,要会利用学习时间,珍惜学习机会,这样也可以为将来拓宽就业道路做铺垫工作。
⑤在就业压力仍然上行的背景下,在一个还未完全立足的朝阳行业里很难维持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即是一个很现实,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以说65%的工作都是不对口的,关键还是在于自身对未来的职业定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工作真正走向正规的时候,被访者表示愿意回归社会工作行业中来,毕竟选择专业时候,是自己凭着兴趣报考的,只要内心还坚持着当初的那份热情,最终还是会回归自我。
(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1、就业对口率低
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存在实际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就业现状,从而导致相关领域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严重流失。
经笔者调查,目前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完全对口”的人数只占到5.87%,“有些许关联”占比39.96%,不对口占54.17%,这反映出真正与社会工作专业完全对口的就业或岗位确实很少,大多都是从事着完全不对口的工作。
社会工作既是一门专业,也是一个新兴职业,大众认可度亟待提高,而那些本可以给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于企业、对于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以及其重要性,即使有所意识但却没能提供相应的岗位,导致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从事着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然而,社会工作在西方则被看作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职业地位并不低于律师、医生、教师等职业,相反在中国,这样的职业意识明显要比西方国家弱很多。
社会工作毕业生在
求职招聘会上最大的感受就是,几乎没有企业的招聘简章上写着招用社会工作专业,而国家层面,在公务员或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考比例中,招聘社会工作专业的岗位也寥寥无几,可以报考的职位可谓是少之又少。
2、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迟缓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迟缓是导致学生无对口岗位就业现状的重要原因。
目前,以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城市在社会工作发展方面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或购买社会工作岗位”的模式仍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很难更好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职业化之路不仅需要依仗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还应从意识层面上了解及相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非赢利机构(NPO)中有番大作为
3、教学课程不够完善,师资专业性薄弱
高等院校授教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多是半路出家,并非社会工作专业科班出身,在理论素养、社会工作理念以及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所欠缺,特别是在授课技巧上,更是需要强化学生与服务对象的沟通技巧,社会工作是一门需要走出去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模式,以多接地气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又可以多掌握一些人际沟通的技能。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工作精神,在“助人、自助”的指引下,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品质,满怀专业热情,运用所学知识、依据国家政策调动社会各项资源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服务对象。
4、专业认可度低,专业思想淡薄
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不高,专业思想淡薄。
此次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走进大学校门,而盲目选择了自身并不了解而且又不喜爱的专业,这无疑是在浪费教育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在浪费精力和吋间。
勉强度过四年,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后,当了解到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状态及待遇之后,紧接着便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转而顺理成章的选择其他工作。
如何从生源上提高专业性,髙校招生办可在招生之前对负责招生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让其了解到专业的特性和就业趋势,或者是在招生的过程中,院系老师可以在招生工作中注重对专业本身的介绍和宣传,通过详细的专业宣讲,让学生做出最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可以使得社会工作专业从生源阶段就建立对本专业的忠诚度。
5、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升综合能力
本次调查还显示,在普遍专业不对口现状下,共有76.08%的学生仍然表现出“很满意”、“较满意”及“基本满意”自己目前的工作,并且表示不后悔学习社会工作专业,这也说明了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同时,专业的实务能力训练也大大帮助学生胜任其他非专业的工作。
从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在当前社会工作就业环境并不乐观的状态下,某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是做的可以的。
(四)社会工作专业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就业困难然已成为当今最棘手的社会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也是由多方面构成的。
社会工作专业出现就业问题的原因也同样复杂,其主要原因包括专业知晓度偏低、学生本身对专业认可度和学习积极性不高,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更重要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提供给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性岗位偏少等。
1、社会层面的原因
(1)国家政策滞后,社会工作就业领域狭窄。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遭遇窘境的关键原因是,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即“先有专业,再有职业”,这严重阻碍了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实务迈向成熟。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情、社情所造成的,在国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时期从国外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加上国家政策等诸多方面不够完善等一系列客观不利条件,使得整个社会从观念意识到政策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并不能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创设出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从理论上看,社会工作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就业领域,但实际就业情况却并不乐观。
政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雇主,例如民政局、残联、妇联、街道社区等部门单位,都将这些原本属于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或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所从事的工作和领域及交给了公务员,一方面阻碍了社会工作向全日制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抑制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走向成熟,从而无法形成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原本对口的专业领域成了公务员的编制,这就迫使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要么走上公考之路,要么知难而退;况且,在公务员的编制中也难以看出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定位,对口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的岗位基本上属于难得一见,这与政府层面强调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是相背离的。
另外,很多企业对此专业了解甚少,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专业,求职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一遍遍解释“什么叫社会工作,我是干什么的挫伤的不仅是专业自信,还有就业自信。
时下这种“大路”走不通,“小路”太难走的局面,导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很低、就业困难,专业人才严重流失。
(2)专业认同度低,职业地位不清晰。
一门新兴学科引入国内,在其推广和发展中得到社会的接纳、认可承认及国家扶持及保护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当前由于我国体制的约束,社会工作的职责范围、地位及分工不清晰,没有职称序列和相应的职业保障,专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加之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极其有限,轻则不了解重则排斥。
倘若专业得不到社会的接纳、认可,新的生力军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无法加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而大多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无法加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而大多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无论社会工作有着多么美好的发展和就业前景,该专业的发展意义与未来还是令人堪忧。
(3)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存在问题
近年来,政府扶持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政策力度逐年加大,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及配套政策。
政府不断加大社会服务购买力度,社会工作服务开始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社会工作机构也相应的日趋增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分布却不均衡,很多省份的一些地区还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这与庞大的社会工作需求相比,社会工作机构基数明显偏少。
相信在政府的积极倡导、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省、市、县各级将幵始纷纷成立社会工作行业协会,以覆盖全社会为目标,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组织,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更为广阔就业平台。
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可以规范行业行为、整合行业资源,形成良性协调发展,还可以给社会工作行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就业带来新方向。
2、专业教育层面的原因
(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随着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结构及社会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骤变促使人们去了解社会工作。
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立,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但其中存在不足之处有两点:
其一,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及培养方向不清晰,教育资金投入不够,师资专业力量欠缺,同时过于偏重理论教育,忽视了社会工作专业内在的实践性。
其二,盲目扩招造成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压力,某些地区没有社会工作专业机构,而当地的生源就少了一个就业去向,或因为其他原因出现有业不就等现象。
这两方面造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不乐观的现状,毕业生质量和就业数量均低于预期。
(2)专业发展不够成熟完善,欠缺职业化教育。
社会工作既是专业也是职业,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然而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教育却走在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前面,两者没能协调统一发展。
社会工作是一门要求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而高校的理论教育却与实际实务操作相脱节,无法将理论与中国国情、历史、当地文化等相结合。
以某学院为例,为期半年的社会工作实务实习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实务操作技能。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体系欠缺,也是由于当地没有成熟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学生无处可去也是原因之一。
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日后的就业发展,若学成后无法用所学来谋生和发展,必然陷入专业和职业不对口困境,也势必进入专业弱化的园途。
由此可见,专业教育必须与职业规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学生自身原因
(1)学习目标不清晰
有些学生对社会工作不感兴趣,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非专业方面。
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抱有这种以兴趣作为引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固然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但相对来说,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造成一定影响,还为日后的就业发展增添困难。
另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0302 小妹 高级 社会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