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工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261572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208.93KB
园林花卉工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园林花卉工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花卉工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体和气体占50%,气体和液体不稳定,其比例为气体占15%~35%。
无机体——土壤矿物质
固体部分
有机体——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
土壤组成
液体一土壤水分和土壤溶液
孔隙部分
气体——土壤空气
三、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的概念为:
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可分:
(一)、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如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
(二)、人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
耕作土壤、果园土壤等已开发的土壤既有自然肥力又有人为肥力,是自然肥力为基础,人为肥力为主导。
第二节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成分之一。
是指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枯枝、落叶、落果、根系等。
其次是土壤中动物、微生物的遗体。
施用的有机肥料是苗圃、园林土壤及果园、耕地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二、有机质的类型
(一)新鲜有机质、有机残余物新鲜有机质指那些仍保持原来形态,没被分解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遗体。
有机残余指那些半分解状态的有机物质。
(二)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它与矿物质颗粒紧密结合在一起。
是一种特殊的有机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的80%~90%。
三、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中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有机质含有大量而全面的植物养分,特别是氮素,土壤中的氮素95%以上是有机态的,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
由于腐殖质性质比较稳定,分解缓慢,具有持续供应植物养分的特性。
(二)提高士壤的蓄水保肥和缓冲能力腐殖质本身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
可吸收保持大量离子态养分。
腐殖质是弱酸,可以缓和土壤酸碱性的急剧变化,使土壤酸碱性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腐殖质颜色深,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同时有机质分解也能释放热,在一定条件下能提高土壤温度。
腐殖质的粘结力、粘着力比粘土小,比砂土大。
增加腐殖质的含量,可改善土壤的坚实性,通气不良和耕性,也可改善砂土过于松散的现象。
(四)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为微生物生活提供能量和养分,同时又能调节土壤水、气热及酸碱状况,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一般情况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动强度常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五)其他方面的作用腐殖质中含维生素、抗生素和激素,可增强植物抗病免疫能力,还有助于消除土壤中农药残毒及重金属离子的污染。
四、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一)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对苗圃土壤增施有机肥料是增加有机质的基本方法,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质,一般能有2/3~3/4被分解,其余的则转化为腐殖质积累在土壤中。
在苗圃地、果园,轮作或套种绿肥,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重要途径。
(二)保留树木凋落物树木凋落物是林地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平时注意打扫积累,集中沤制或分散埋入地下,或者让其自然形成枯枝落叶层,在自然条件下逐渐分解,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截留地面流水等是十分有利的。
对于园林落叶最不适当的处理方法是燃烧。
(三)调节土壤水、气、热等状况调节土壤水、气、热状况,以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有机质的转化既能满足植物对有效养分的需要,又能保证有机质有适当的积累。
具体措施有:
挖排水沟,排除过多的水分。
适当搭配树种,乔木、灌木、草本及针叶树、阔叶树的凋落物因组成成分不同,分解难易有差异,搭配合理,以促进有机质分解。
锄松土壤,合理灌水。
在凋落物上洒石灰水,或硫磺水以调节其酸碱度,也会促进有机物质分解。
(四)调节C/N有机物含碳素总量和氮素总量的比例,叫做C/N。
在绿肥压青时或沤制堆肥时常需补充一些氮素以降低C/N,加速分解。
针叶林凋落物C/N大,可加入适当的含氮物质调小C/N。
第三节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的粗细程度。
一、土壤质地类型及其肥力特征
(一)、砂土类含砂粒多,充气孔隙多,持水孔隙少,通透性良好,但不易蓄水保肥。
养分含量少,有机质分解快,不易积累。
白天升温快,夜间易冷却,昼夜温差大,早春土温回升快,为热性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又称轻质土。
易于出苗,但发小苗不发老苗。
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仅适宜那些耐干旱、瘠薄的树种。
改良措施客土掺粘,翻粘压砂,施用塘泥,有条件的可引黄或引洪漫淤,增施有机肥料。
(二)、粘土类含粘粒多,持水孔隙多,充气孔隙少,通透性差,蓄水力强,易积水,粘粒本身含养分多,有机质分解慢,易积累,保肥力强,施用的肥料后劲较大。
昼夜温差小,早春土温回升慢,为冷性土。
土质粘重,耕作困难,又称重土。
幼苗出土困难,不易达到苗齐苗全,不发小苗,发老苗。
改良措施客土掺砂,翻砂压粘,深耕晒垡,重施有机肥,施炉渣、种植绿肥等。
(三)、壤土类砂粘适中,充气孔隙与持水孔隙比例适当,通透性良好,蓄水保肥力强,养分含量丰富,有机质分解速率适中,供肥和保肥性能良好。
土性温暖,耕性好,既发小苗又发老苗,水、肥、气热协调。
是苗圃和园林绿化最理想的土壤。
要指出的是:
土壤质地是选择苗圃地的重要条件之一。
若土壤质地粘重,不仅整地困难,而且不利于幼苗出土,也不利于苗木根系生长。
壤土类,特别是轻壤质的土壤,播种后种子易于发芽出土,根系易于伸展,苗木生长良好。
因此苗圃地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或轻壤土。
二、土壤石块、石砾含量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苗圃地含有过多的石块、石砾(大于10%)等物,影响耕作和管理,也影响种子出苗和幼苗根系伸展,对树木移植也有一定影响。
石砾等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提高土温,还可以增加粘质土的充气孔隙,有利于通气和透水。
同时石砾等物增加树木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阻力,树木根系与石砾等摩擦,促进根表皮不断更新,不易木质化,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通过根的表皮不断送入植物体内部,从而提高了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
第四节土壤孔隙、坚实度与耕性
土壤容积中除固相部分以外的空间称土壤孔隙。
土壤中大孔隙可以通气,小孔隙可以蓄水。
为满足植物对水和空气的需要,有利根的伸展和活动,要求土壤中孔隙的容积较多,还要求大小孔隙的搭配和分布较为合理。
一、土壤密度与土粒密度
(一)、土粒密度单位容积土粒的质量。
曾称土壤比重,单位是g/cm2。
一般砂土为2.66,砂壤土2.70,壤土2.71,粘土2.74。
含腐殖质多的泥炭和森林土壤的枯落物层为1.40~1.80。
质地越粘重的土壤,土粒密度越大。
(二)、土壤密度又称“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土壤的质量。
单位是g/cm2。
总是小于土粒密度。
与土壤质地、结构、腐殖质含量等有关。
砂质土壤颗粒粗,粒间孔隙大,但孔隙占的百分数小,所以土壤密度大,约为1.40~1.70。
粘重土壤颗粒细,粒间孔隙小,孔隙总体积大,土壤密度小,约为1.10~1.60。
腐殖质含量多的土壤密度约为1.10~1.20,有的甚至低于1.00。
底土的土壤密度大于表土,约在1.70~1.80。
土壤密度的大小对植物根系的穿插产生不同的影响。
质地相同前提下,容重越小,土壤越松,利于根系生长。
轻质土壤的土壤密度超过1.70~1.80,或者粘重土壤的密度超过1.50~1.60,将会影响根系的伸展。
苗木对土壤密度的要求一般低于树木,这是因为苗木的根细,穿透力弱,稍紧的土壤,苗木幼嫩的根系即难以进入。
二、土壤孔隙状况
(一)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总容积中的孔隙容积。
土壤孔隙度一般不直接测定,而是通过土壤密度、土粒密度值换算出来,即:
土壤孔隙度(%)=(1-土壤密度/土粒密度)×
100
(二)土壤孔隙分类根据性质不同,一般把土壤孔隙分为2种类型即:
1、持水孔隙土壤中具有毛管作用的那部分孔隙。
对植物完全有效。
植物根毛和微生物可以伸入这种孔隙中活动。
在壤质土和粘质土中均有相当多的持水孔隙。
2、充气孔隙孔隙比较粗大,当孔径大于0.02mm,难于保持水分,孔隙中的水可在重力作用下排出,因而成为水和空气的通道,所以又称通气孔隙。
砂质土中充气孔隙较多,粘质土中较少。
三、土壤坚实度
(一)土壤坚实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在坚实的粘土中,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困难,造成出苗延迟,影响出苗率、出苗整齐度等,同时根系下扎受阻。
过松的土壤,造成植物根系不能与土粒紧密接触,吸水吸肥都有困难,还可发生吊根现象,造成幼苗死亡,有的植株因根系不稳,支持不住地上部分而倒伏。
(二)土壤坚实度对水、肥、气、热的影响土壤过紧,通气不良,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缓慢,有效养分含量低;
降雨下渗困难,往往形成地表径流和积水,造成水土流失。
土壤过松,容易漏水漏肥,不易蓄水保肥,供水供肥差;
同时土温不稳定,易热易冷。
苗圃地的中耕松土、镇压、灌水、施有机肥等措施,都是改变土壤坚实度的重要方法。
四、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和耕性
(一)土壤粘结力土壤粘结力指土壤颗粒间的结合力,土壤的粘结力会增加耕作阻力,并影响耕作质量。
影响因素有:
1.土壤质地砂土中的砂粒粒径大,粘着力弱,有的甚至无粘着力,耕性良好。
就土壤质地而言质地越粘重,土壤粘结力越强。
2.土壤水分含量干的砂土无粘结力,在含少量水分时,借助砂粒间的水膜联系,使土壤具有微弱的粘结力。
粘土含有少量水分,粘结力强,土壤含水量高时,粘结力降低。
当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土壤成为流体,粘结力消失。
如果在粘质土壤含水量过大时翻动,由于粘结力的影响,常形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结构,干后很难破碎。
3.土壤腐殖质含量腐殖质的粘结力比粘粒小,比砂粒大。
(二)土壤粘着力又称“土壤粘附力”,指土壤颗粒附外物的力。
干土无粘着力。
土壤呈流体状态,粘着力逐渐消失。
质地越粘重粘着力越强;
腐殖质含量越多,粘着力越弱。
粘着力强的土壤,耕作时粘附农具,增加摩擦阻力,耕作费力费工,耕作质量较差。
(三)、土壤耕性土壤容易耕作的程度。
耕作的难易程度是指耕作机具受阻力的大小,受阻力大的称难耕,受阻力小的称易耕。
一般砂土、壤土和含有机质多的土壤易耕,缺乏有机质的粘重土壤难耕。
第五节土壤反应
土壤反应是气候、植被及成土母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的作用更为重要。
长江以南,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土壤风化和土体淋溶都比较强烈,因而形成了强酸性土壤。
在半干旱的华北和西北地区,降水少,土体淋溶弱,广泛分布着中性至微碱性的石灰性土壤。
一、土壤反应的概念
土壤反应是土壤酸性或碱性的程度,常以pH值表示。
土壤溶液中存在着极少量的H+和OH-,当溶液中H+较OH-占优势时,土壤溶液呈酸性反应;
反之,呈碱性反应。
土壤反应分为下列7级:
强酸性pH值<4.5微碱性pH值7.5~8.0
酸性pH值4.6~5.5碱性pH值8.1~9.0
微酸性pH值5.6~6.5强碱性pH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 花卉 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