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态经济水产养殖技术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760779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62
- 大小:113.72KB
高效生态经济水产养殖技术Word下载.docx
《高效生态经济水产养殖技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生态经济水产养殖技术Word下载.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编者:
俸祥仁
2010年6月
广西全州科益畜牧种养农场简介
广西全州科益畜牧种养场成立于1997年,地处桂北鱼米之乡全州县境内,坐落在湘江东河畔,与全州第三高级中学隔江相望。
总占地面积92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风景宜人。
既宜科技教育,又宜开展畜禽养殖研发和生产。
农场由一群乐于奉献和帮助别人的热血青年组建。
当时,他们不懂养殖,也没有养殖技术,更谈不上科学养殖。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群没有任何养殖技术的年轻人,创造了中国养殖史上的奇迹;
他们凭着自己聪明才智,刻苦专研以及对科学技术的不懈追求;
独特的见解,提出了名扬全国的生物链循环养殖理念,总结出牧草超高产种植技术,并把农场建设为全国第一个生物链循环养殖示范基地。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全州科益畜牧种养农场不仅是一个产学研联合发展的养殖基地,还是一个生物链循环养殖示范基地和科教兴农技术推广站。
农场每年不间断地开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免费为全国各地培训近千名科技养殖技术人员,至今,农场总共为社会培训输送逾4万名科技养殖技术人员。
农场以合作、创新、共赢为宗旨,以帮助降低养殖户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生产效益为服务观,以谨慎、诚信、勤奋、敬业、创新、发展为企业精神。
不断发展壮大技术队伍,努力为中国生态养殖作出应有的贡献。
农场分牧草种植示范基地30亩,特种经济动物示范养殖场5个,蝇蛆养殖示范基地和蚯蚓养殖示范基地各一个,年出栏肉鸡4万羽,肉猪3000头。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注重畜牧科技产学研联合的综合性服务企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养殖和低碳养殖重点示范企业。
公司在原有运作了十几年的广西全州县科益畜牧种养场、南宁市助农种养技术服务部的基础上于2009年12月注册并成功运行。
公司运行之初就本着高科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突出科技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着重推广与应用无害化、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以开发新的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为目的、以提供一流的养殖技术服务、开展科教养殖为宗旨,立足于现代养殖业、新养殖技术、新养殖理念、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志创国家一流畜牧科技服务企业,努力为中国高效益生态养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生态养殖与低碳养殖示范基地为技术依托,以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技术超市为服务平台,技术力量雄厚;
汇集了一大批禽病、猪病、羊病、牛病、兽药及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等优秀人才,是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基地;
公司还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总后勤部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公司一贯以坚持自主创新,推广和应用高效益生态养殖管理模式、低碳化养殖技术为目标,本着科技兴农、产业富农、共同发展的企业理念,为中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解决技术难题;
公司已组建一支由广西各高等院校、研究所著名禽病、猪病专家为技术顾问,以具有丰富生态养殖科研、生产和技术推广与应用经验的高级畜牧、兽医师为主要成员的技术队伍,全方位地为中国生态养殖事业提供服务。
力争在近期迅速将公司打造为集科学研究、养殖基地示范、科学技术推广、技术指导、科教养殖为一体的养殖服务企业。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宁市安吉大道35号南宁市饲料兽药禽苗A栋24、25、26号,交通便利,占地面积近1000m2,环境优雅;
既宜洽谈业务,又益观光雅趣。
农场位于南宁市三塘镇红灯村,占地21亩,年出栏肉鸡3万羽,肉猪1200头。
第一章发展无害化水产养殖的意义
第一节无公害水产养殖发展思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优质、安全、卫生的无公害水产品已被列为世界各国消费者追求的首选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无公害
水产养殖,显得尤为关键.
控制水域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水生生物对水域中的有害物质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要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必须从生产的源头———养殖水域抓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有资料表明,我国现有70%以上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约1/3的湖泊富营养化,3000多千米的河段鱼虾基本绝迹。
面对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除了环保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减少各种陆源污染外,海洋与渔业部门应首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产养殖本身造成的污染。
养殖水域的容量是有限的,若不顾及区域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只能使水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产量降低、病害加重、质量下降。
因此,必须对养殖水域和滩涂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整顿养殖秩序,将养殖规模控制在水域环境的负荷力范围内。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场、育苗场的污水基本上是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加之很多地方的场家数量多、距离近,场与场之间的进水口、排水口往往近在咫尺,根本不能保证生产用水的质量。
所以要加强水产养殖用水的排放管理,让新建场和示范场配备污水净化设施,废水排放前要经过处理和监测。
狠抓生产管理,选用优质苗种
苗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和《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严格苗种生产的质量管理,重视苗种的提纯复壮和选优复壮,鼓励新品种选育与开发。
多培养一些抗逆抗病、优质高产的良种。
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选用无传染性病原体的亲体;
(2)受精卵消毒;
(3)育苗用水需沉淀、消毒,使整个培苗过程呈封闭式、无病原带入;
(4)苗种培育过程不滥用防治药物;
(5)保证使用成熟卵及精子,并投喂高质量饵料;
(6)种苗出场前,进行严格检疫消毒。
但事实上,有些苗种场被暂时的经济利益所驱动,只追求苗种的产量,苗种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养殖种类出现生长缓慢、个体小型化、性成熟早、易生病、成活率低等遗传衰退现象。
有的在育苗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导致苗种体质弱、抗逆性差,出池后很难适应室外的水域环境,引起大量死亡。
规范渔药使用
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近百种,每年约有20%~30%的养殖面积受到病害侵袭,直接经济损失在10亿元以上。
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科学用药,积极开发绿色水产药物
(1)认识水产动物疾病及其特征,对症用药;
(2)了解药物的性状和作用,掌握环境对药物的影响以及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合理用药;
(3)保证水产动物的品质和水产动物栖息的良好环境,控制用药。
(4)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用药。
由于病害频发,导致渔药的滥用,不但污染了水质,也使养殖对象体内药残超标,影响了产品质量。
目前,当务之急是规范渔药市场,制定水产养殖药物使用规范和休药期标准,加强渔药残留监控。
同时,积极开发针对性强、高效、低毒、无污染的绿色水产药物,也是推动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合理使用疫(菌)苗进行免疫和开发微生物制剂等生物渔药,都是有效的途径。
强化综合防治
提倡生态养殖和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治。
生态养殖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保护了水环境,减少了病害的发生,保证了水产品的质量。
生物防治:
利用病虫害的天敌和微生物药品及生物免疫技术进行防治。
首先要保护好病虫害的天敌,培养微生物制剂,从而达到用有益菌治有害菌、以有益虫治有害虫的目的。
随着生物免疫技术的提高,各种生物免疫药品将成为无公害防治的首选药物。
生态防治:
根据水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需条件,通过分期控制光照、温度、水质等因素防治病虫害。
如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可通过人工调温、调节pH值、注水增氧、适当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等措施,既能有利于鱼虾蟹的生长,又能防治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物理防治:
根据健康养殖条件要求,一般水域水深要求2米~3米以上,透明度小水域30厘米~40厘米,大水域60厘米~80厘米,水色呈黄绿色或浅黄绿色,pH7.1~7.5,溶氧5毫克/升以上。
这样有利于鱼虾蟹的生长,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原则上要求不施有害的无机化学药品。
一般在没有达到病虫害防治指标时,尽量不要使用。
如确需药品防治,也必须以保障水产品安全为前提,适当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化学药品合理使用,不能加大药物浓度。
要严格禁用除草剂等有副作用的激素类药物,以免产生负面效应。
中草药防治:
提倡中草药防治病害中草药具有药效长、残留少、无污染、无副作用等优点,是开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如槟榔、苦楝片等能防治鱼类寄生虫;
将大蒜粉碎后按—定比例混入饲料中,能有效防治鱼类的细菌性疾病;
将烟叶粉碎浸泡后全池泼洒防治草鱼“三病”,常能起到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效果。
研发使用健康饲料
使用健康的饲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病害、防止环境污染有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饲料生产厂家众多,渔用饲料市场比较混乱。
饲料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当原料和盲目添加抗生素、促生长剂等情况严重,养殖过程中因投喂劣质饲料导致养殖对象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种局面,要采取措施,严格规范饲料市场,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绿色环保型饲料,改善饵料营养组成,推广使用绿色水产饲料。
降低由投饵产生的废料,就要改善饵料的营养组成和投喂方式。
首先,要推广应用绿色安全、高效的水产饲料,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同时还要加入微生态制剂,提高饵料的适口性。
其次,还要摒弃以往存在的高投饲率的投饵模式。
第二节发展高效经济水产养殖的意义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经历着历史以来最困难时期,饲料成本的节节高升与畜禽销售市场价格连连走低,使得势在养殖创业的农村青年对畜牧养殖望而却步;
因为,现代养殖业是一种基于人类追逐利润而对动物的榨取式养殖模式,从育种、防疫、治病、限位、消毒、工厂化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无不显示着人类对动物日常生活条件和心理、行为健康的漠视和对动物福利意识的淡薄,滥用抗生素和激素造成长期的危害,使得动物的发病率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难治疗,病症非典型化、免疫耐受化、感染混合化,实践生产中的防疫往往是摁下葫芦起了瓢。
农民不养畜禽,养什么才能脱贫致富呢?
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心头大患,只要一天不解决,领导就没有一天安宁。
广西是中国水产养殖重点区域,悠久的养殖历史,雄厚的养殖文化以及水产消费文化,因此。
发展水产为城乡居民提供渔业蛋白是农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广西农村由于大多处于偏僻、闭塞的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大,增收门路较少。
但其优势在水在渔、潜力在水在渔,希望在水在渔。
因而淡水养殖业就成为了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然而,我国传统水产养殖业,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了在一定的水体中获得更高的产量,人们不得不向水体中投入大量的饵料、肥料、渔药等,以满足鱼类生长的物质与控制疾病的要求。
这种以强饲重肥为特征的养殖方式加大了水体氮、磷、有机物分解转化负荷。
又因疏于水质调控与管理,微生物分解环节不畅,水体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受阻,残饵、有机残留物和鱼类代谢物不断积累,以致NH4+(NH3)、NO2-、H2S、COD等含量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病害蔓延,突发性鱼病频繁发生。
使得很多想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村青年创业者无所适从。
藉此,作者向广大从事或想进入水产养殖行业的农村养殖朋友介绍一种生态式养殖技术。
既可节约养殖成本、又可减少疫病的发生微生态养殖技术。
微生态制剂(Microbiolecologicalagents)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术语,指应用动物体内外正常的有益微生物经特殊工艺而制成的活菌制剂。
微生态制剂亦可称为益生菌、益生素、促生素、生菌素、增生素等,常作为饵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以提高饵料的品质,改善环境条件,提高动物抗病力,促进生长。
目前,继光合细菌在水产中广泛应用后,许多的微生态制剂逐步渗透到水产业中来,并发挥其显著的优势,随着“白色农业”的发展,微生态制剂必将在水产养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但有关微生物作用方式(优势种群说、微生物夺氧说、膜菌群屏障说等)和微生物代谢作用(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产生H2O2、产生天然抗生素物质、防止有毒的胺和氨生成等)的研究表明其作用机理可简要概括为:
①抑制有害微生物,与有害生物竞争养分和附着部位;
②通过提高和降低酶活性,改善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生有机酸,降低pH值,抑制某些致病菌,同时降低肠内氨和胺的生成;
③刺激免疫系统,提高否噬细胞活性和抗体水平,提高免疫能力。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通过鱼类的摄食,进入肠道内的微生态制剂形成优势菌群,恢复和加强肠道微生态系统,各类有益微生物在良好的条件下,经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产生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从而促进消化道分解酶活性的提高,促进了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鱼类的生长。
水质条件的好坏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在养殖过程中各种残饵和排泄物影响水质,引起动物大批死亡。
使用微生态制剂,利用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各种生理生化作用,分解、合成或转化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调节和净化水质;
另外,随饵料进入肠道中的微生态制剂,在消化道内定植,并竞争性地排斥或抑制原肠道内的腐败菌群,阻止外来有害菌的侵袭,减少肠道蛋白质向氨和胺转化,减轻水中NH3和有机质的污染。
另外,光合细菌在水质净化上也有明显的效果。
第三,微生态制剂能够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红细胞组成成份和膜的流动性,使膜的胞下降,在低温下不易破裂造成溶血,而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该品种的越冬能力。
因此,微生态养殖是走出传统水产养殖业困境,提高养殖成功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渔业生产安全,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两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成为促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渔业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我国、我区水产养殖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渔业发展成就辉煌,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功解决了我国城乡居民“吃鱼难”问题,而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河东南亚诸国。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获得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已经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有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
淡水鱼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罗非鱼、鳗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经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迅速发展。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水产养殖是人类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它富含优质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而且数量和比例符合人体需要,特别是含有人体需要量较大的亮氨酸和赖氨酸。
水产品中的结缔组织含量远比畜禽肉少,鱼类肌纤维较短,蛋白质组织较散,水分含量高,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把营养性需求作为食品消费的第一需要,水产品的消费比重上升是时代大势所趋。
广西是全国重点水产养殖地区,有着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和养殖文化,水产养殖研究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全区水产养殖整体发展特点鲜明,但仍存在问题。
一、整体发展情况
据统计,广西2005年1-9月份,全区水产养殖面积25.33万公顷,同比增长7%。
其中,海水养殖5.75万公顷,同比增长2%,淡水养殖面积19.58万公顷,同比增长8.9%;
全区水产养殖产量2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201.1万吨的1%,同比增长3.2%.其中,海水养殖产量60.7万吨,同比增长3.1%;
淡水养殖产量77.3万吨,同比增长5.1%。
预计全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25.33万公顷,同比增长7%。
二、特点鲜明
1、各级党委政府对优势水产业的发展空前重视
随着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各级党委政府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优势水产业的发展空前重视,从自治区到市、县(区)政府都出台了加快发展优势水产业的政策。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把“希望在水”作为工作思路内容之一提了出来。
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5]14号),对广西对虾、罗非鱼、斑点叉尾鮰、贝类、锯缘青蟹、西江名贵经济鱼类、禾花鲤、胡子鲶等优势水产品养殖作出了区域布局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全区优势水产品产量达到186万吨、年均递增8.7%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为了实现广西罗非鱼产业化发展目标,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罗非鱼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4]28号)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与区财政厅制定了《广西罗非鱼产业化发展扶持暂行方案》(桂渔牧发[2005]11号),明确了从2004年-2006年连续三年,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罗非鱼(包括斑点叉尾鮰等)优势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并实行优惠电价、优惠税收的政策。
各级市、县政府也出台了有关加快优势水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南宁市拿出150万元用于扶持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养殖补助,同时出台了每发展一个网箱财政补助800元的政策;
桂林市灵川县也拿出150万元用于扶持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养殖补助;
梧州市出台了发展网箱每平方米财政补助30元的政策;
贵港市对养殖罗非鱼,在自治区给予200元/吨补贴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再给予200元/吨的补助。
2、企业参与大水面养殖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近年来,由于大水面养殖开发的比较效益较好,加上政府政策引导,众多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水产饲料供应商以及各行各业老板开始涉足大水面养殖开发,今年达到了高潮。
据统计,今年全区投资养殖50个网箱以上的业主达76个,其中,台资北联公司在北海合浦、钦州浦北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10000个网箱养殖基地的工程项目,已经完成5000多个箱的建造和放养工作;
台资泉兴公司在梧州西江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1000个船式网箱,养殖生产力达1万吨以上的养殖项目。
一期工程计划已开始实施,计划中的养殖设备制造厂正在一边筹建,一边制造,18个流水养殖设备(船式网箱)已经下水示范养殖,配套的种苗场已经准备了300多万尾斑点叉尾鮰鱼种。
目前全区大水面开发的高潮已经形成。
据1-9月份统计,全区网箱养殖面积160.35万平方米,产量3.8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8%和24.1%;
围栏养殖19.42万亩,产量1.33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和10%.预计全年全区网箱养殖面积165万平方米,产量7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和35%;
围栏养殖20万亩,产量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和13%。
3、优势水产品养殖和草食性鱼类养殖的优势性突出
由于优势水产品和草食性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因此它们仍然是广大渔农民首选的养殖对象。
今年,广西优势品种养殖增幅较大。
据统计,1-9月份对虾产量5.7万吨,同比增长25.6%;
贝类养殖64万亩(近江牡蛎30万亩、文蛤20万亩、大獭蛤5万亩、贻贝5万亩、海水珍珠0.5万亩,其它3.5万亩),同比增加2.5万亩,增长4%;
罗非鱼产量6.7万吨,同比增长8.3%;
斑点叉尾鮰产量0.44万吨,同比增长95%.预计全年对虾产量9.3万吨,比增3.6%;
罗非鱼产量13万吨,比增18.2%;
斑点叉尾鮰产量0.8万吨,同比增长133.1%。
今年,广西广大渔农民对健康养殖的意识明显增强,以养殖草鱼、鳊鱼、倒刺鲃、光倒刺鲃等草食性鱼类为主的种草养鱼已成为广西发展较快、颇具特色的节粮型产业。
今年广西昭平县种草1.3万亩,配套养鱼7.5万亩,网箱养殖14180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35%和42%。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1、渔业支撑体系建设薄弱、滞后,有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表现在:
一是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滞后,对流行病、传染病难以设防,每年因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元。
二是原良种体系建设滞后,广西除罗非鱼、对虾、罗氏沼虾、马氏珠母贝这几个品种建设了良种场、原种场外,其它养殖品种均处在一般化的种质管理水平,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三是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全区只有两个在建的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面对社会消费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特别是优势出口水产品的国际准入要求苛刻,水产养殖业面临着质量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
2、增养殖生态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 生态 经济 水产 养殖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