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ocx
- 文档编号:168741
- 上传时间:2022-10-0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9.87KB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ocx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既来自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深刻理解和他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远见,又来自于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起作用日益突出的事实,还来自于他对当代科学发展状况和特点的深刻洞察及其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各国间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占突出地位的深刻把握。
1998年,他同中央一些负责同志谈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从“生产力”上升到“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证明
1、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在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中,现代科学技术既是其要素之一,又渗透于其它要素中而成为了主导要素。
邓小平同志说:
“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力。
”在当代,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1)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劳动者素质主要是指劳动者的智力、知识、技能、体力等,它在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所具有的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
战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者的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脑力劳动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美国,自1977年起,脑力劳动者的人数已超过体力劳动者,战后一些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能迎头赶上,也得益于劳动者科技素质的增强。
(2)促进劳动资料的发展。
劳动资料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用于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资料性质和功能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进一步延伸了人的体力,而且延伸了人的脑力,它创造出了全新的生产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的水平,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
例如,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仅在美国,它所完成的工作量已相当于以前4000亿个以上脑力劳动者的工作量。
(3)促进劳动对象的扩大。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加工的物质资料,它包括自然和已加工过的人工材料。
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劳动对象主要限于自然物。
在当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更充分地开发、利用天然材料的同时,更多地用人工材料作为加工的对象。
例如,目前世界上的化合物已有900万种,而且每年还在以25万种的速度在递增,这就极大地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
(4)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现代生产的复杂性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的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计算机和和信息技术及系统工程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水平。
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化的管理已极大的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
对于现代科学技术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有专家指出,如果用公式来表达的话,可写成: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它清楚地表明了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主导地位。
2、科学技术已走在生产的前面,发挥着先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时指出: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里被创造出来。
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这段话正确地提示了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即:
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也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依据。
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本世纪以前是按照生产一一技术一一科学的技术顺序发展的,即生产的需要刺激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科学理论的形成滞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在当代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有了完全的改变,形成了科学一一技术一一生产的发展顺序,即:
科学研究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新的科学成果往往先在实验室内生产出来,再转变为技术而带动生产的发展。
例如,先有光量子理论,然后才有了激光技术和激光产业;先有了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最新成果,然后有了生物技术发挥的这种突出的先导作用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的地位。
3、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
据统计,科学技术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本世纪初为5-20%,本世纪中叶上升到50%,进入了80年代以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上升到60-80%它已名副其实地处在了“第一生产力”的位置。
(1)产业高次化。
在世界经济腾飞的过程中,产业也逐渐高次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不仅凭借着科学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且使第三产业也占据了三大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由此开始进入了后工业或现代化社会。
产业高次化表明,科学技术已取代资源、资本和劳动力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2)产业科技含量密度化。
进入80年代以后,产品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其中的科技含量。
据统计,在5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钢材,每公斤不到1元;6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汽车、洗衣机和电冰箱,它们每公斤的价格在30-100元之间;7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微机,每公斤为1000多元;80年代后,最有代表性的产品首推软件,它几乎没有什么重量,但价格很高,这来源于高度密集的科技含量。
4、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邓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指出:
“近一二十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
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的这么快吗?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如此重视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是因为它是能体现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力的事实。
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
据统计,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约为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为2万元;高科技产业年产值可达10-20万元。
其次,高科技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相关新产业的建立。
以激光技术为例,可以在激光加工、激光测量、激光通讯、激光唱片、医用激光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再次,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
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取代了电子管,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能力。
总之,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说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说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推动力,因此,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不仅面临着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且面临着严峻的社会制度的竞争。
社会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优越,根本上在于它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如果我们坚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我们就一定能在当今世界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反之,如果我们的科技水平不提高,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提高,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改善,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不会有吸引力,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巩固和发展。
增强科技意识,发展科技事业需要社会共同参与,但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其中起到带头作用。
要高度重视和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增强科技意识,才会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社会风气。
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带头学习科技知识,参与科技实践,牢固树立科技意识,把第一生产力真正落实于实处,从而带动全社会以崭新的风貌和优良的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主要参考资料:
《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邓小平文选》
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
2012年4月10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