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模块二样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165659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45KB
小学综合实践模块二样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综合实践模块二样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模块二样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经历、亲历、体验D、亲历、经历、尝试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的作业为主,而并非以()的作业为主。
A、活动作业、实践作业书面作业
B、书面作业、实践作业、活动作业
C、活动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根本的理念是什么样的课程观()
A、实践的、生成的B、生成的、单一的C、实践的、尝试的
三、简答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什么样的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态具有哪些基本规定?
3、什么样的课程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定?
4、怎样理解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核心理念?
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问答题
1、怎样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2、怎样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的课程?
3、举例什么样的课程不符合综合实践性课程的规定?
4、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5、结合实际你校怎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开发?
答案:
一、填空
1、教师、自主、综合性、自身活动、社会实际、实践性
2、发展价值
3、生活经验、生活领域
4、尝试、经历、亲历、体验
5、社会、科技发展、生活世界
6、教学层面、课程层面
7、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9、指导、组织、协助、引导、评价
10、兴趣、爱好、特长
1、D2、C3、B4、A5、B6、C7、A8、B9、A10、A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自身活动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2、①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④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3、①以书本和教室空间为中心
②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
③以教师讲解为主
④以书面作业为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根本的理念是实践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
实践的课程观强调,课程及其实施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而生成的课程规则强调课程意义在过程中的生成,课程内容乃至学习方式在过程中的形式,它极其注重非预设性,强调师生在课程中的主体性,强调课程的运行环境和核心的活动方式,可以说,没有实践,没有实践活动及其意义的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名存实亡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核心理念。
5、《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普通高中阶段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性实践等方面。
1、见讲义、P1~2页
2、见讲义、P4~6页
3、见讲义、P16~17
4、见讲义、P24
模块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
习题集
一、填空题。
1、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对()、()、()进行重新的思考。
2、国外中小学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一般包括()、
()和生产劳动三种方式。
3、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
“()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取向包括:
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
5、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中应用学习的五大要素是:
问题解决、交流的手段与技巧、()、学习与自我管理手段与技巧(
)。
6、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注重()的设计与实施。
7、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课程内容包括服务社区、走进社会、()、
关爱他人、()。
8、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形成良好()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9、研究性学习的展开一般分四个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阶段和()阶段。
10、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实践和()
三个方面的内容。
11、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内容主题的具有主题性、()性、跨学科性、()性、社会性等基本特点。
12、从人的存在、人的生活角度看,教育是儿童通向()的中介。
二、判断。
1、教育具有生活意义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
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贯穿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多元评价。
3、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概念的含义之一是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
4、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5、目前,我国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要求包括()。
A、尊重兴趣爱好B、关注生活实际C、鼓励动手实践D、偏重课本知识
2、作为一种课程领域,()具有既不同于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其他活动课的基本特点。
A、研究性学习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C、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教育
3、当前基础教育的问题之一就在于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把儿童定格在()之中。
A、书本世界B、现实世界C、科学世界
4、()是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与可能生活世界的桥梁。
A、书本B、家庭C、课程
5、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包括()。
A、正面评价B、重视过程C、重视体验D、重视应用
四、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新课程观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涵?
2、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4、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哪五个方面的内容?
5、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范围包括什么?
6、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三个相互承接的任务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试述我国台湾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活动)大概包括哪几种?
2、写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要求突出地域或本校特点。
习题参考答案
1、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2、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
3、人4、体验性目标取向
5、信息手段与技巧、与他人合作的手段与技巧6、研究性学习
7、珍惜环境、善待自己8、劳动体验、技术素养
9、实践体验、总结表达交流10、劳动实践、技术实践
11、开放性、本土性12、可能生活
1、×
2、√3、×
4、√5、×
三、选择。
1、ABC2、A3、AC4、C5、ABCD
四、简答。
第一,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第二,“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第三,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
第四,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第五,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1)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
(2)社会实践学习
(3)生活学习
(1)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2)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人与自然关系领域
(2)人与社会关系领域的问题
(3)人与自我关系领域问题
(4)人与文化关系领域问题
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第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我国台湾省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和《国民中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中学设计了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课程标准中称为“综合活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家政与生活科技活动。
家政课程涉及“家庭生活”(快乐的家庭生活、展现美好的自己、良好的居家环境、美化生活)、“衣着”、“饮食”等内容。
生活科技部分课程强调思考和探究。
该课程的总目标在于“培养日常生活所需之家政与科技素养,增进学生在科技社会中生活调适、价值判断、问题解决和创造思考的基本能力,以及勤劳、合作、爱群和服务的积极态度”。
②乡土艺术活动。
该课程涉及“乡土艺术活动了解”、“乡土造型艺术”、“乡土表演艺术”和“乡土艺术展演”等具体的实践活动。
该课程标准规定了“调查”、“了解”、“参与”、“展览”、“表演”等学习活动方式,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挖掘乡土艺术的课程资源。
这一课程强调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它与音乐等学科课程具有质的区别。
③辅导活动课程。
该课程包括“学习辅导活动”、“生活辅导活动”和“生涯辅导活动”三个方面。
其学习活动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认识与指导”、“参观”、“演练与实际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经验分享”。
此类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涉及处理人与自我关系的问题。
④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的基本课程目标在于发展合群心性,培养自治与领导能力;
陶冶道德情操,加强道德实践;
统整并融贯各科学习,增进应用、思考、判断力与创造力等等。
课程标准建议的团体活动项目包括学术类、艺术类、康乐类、科技类、运动类、服务类和联谊类。
各类活动项目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操作与实践,其中科技类以探究为主,服务类则涉及社区服务、学校服务、老人服务、育幼服务、交通服务、生活纠察服务、环保服务、爱盲服务(即助残服务)等。
团体活动的具体活动形式有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生自治会活动、学校例行活动等。
团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
(答案略)
综合实践活动模块五三维目标习题
一、填空题
1、确定合理、科学的课程目标是课程()和()的首要环节。
2、所谓三维目标,即()目标、()目标、()目标。
3、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它对学生身心的()、()发展起着()、()的作用。
4、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思想被提到了空前突出的地位。
5、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滋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以()的方式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选择题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等独特的性质。
A实践性B开放性C自主性D生成性
2、()目标长期以来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D价值观
3、“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
A学会合作B学会学习C学会做人D学会探究
4、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A载体B土壤C基础D整合
5、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A内核B重心C体现D规定
6、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
A出发点B归宿C动力系统D操作系统
三、是非题
1、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基本能力,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
2、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周围世界的主动体验和探究过程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结果才是重要的。
3、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
4、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
5、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是滋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土壤。
四、简答题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目标应该如何定位?
2、《刚要》提出的六个“改变”中,第一个“改变”指的是什么?
3、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4、价值观强调的是哪几个方面的统一?
5、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哪些方面的体现?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7、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突出表现为哪几方面?
五、论述题
1、论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2、论述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3、论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及学习方式的要求。
4、怎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深化三维目标?
六、操作题
1、请你设计一节体现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2、结合教学案例,说明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中是怎样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深化的?
答案
一.填空题
1.设置、实施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预期结果、全面、主动、导向、调控4、人文主义5、载体、土壤6、亲历
1、ABCD2、A3、B4、C5、A6、D
1、Х2、Х3、√4、Х5、Х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目标应定位在:
运用知识与发展创新、实践能力;
参与过程与掌握活动方法;
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
2、六个“改变”中,第一个“改变”就是: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4、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设计,一方面要避免活动主题目标设计的表层化和宽泛化,另一方面,还要在具体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正面的引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第一,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
第二,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它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它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是滋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土壤。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它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整合与达成,起着及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
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的整体。
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就如结论与过程,学习与思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
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
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
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当然,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法论也存在区别。
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3、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及其对学习方式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的形式开展,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必须保证学生对活动与活动主题有关的事物、现象形成科学认识,引导学生在开放的实践学习中自主获得新知识。
当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获得体系化的知识为首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是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二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合作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及其对学习方式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
同时还应该使学生了解、经历甚至初步学会某些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的方法意识和科学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及其对学习方式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确立:
一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道德养成。
学生在课题探究过程中,从实际出发,通过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是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4、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深化知识与能力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1)情境创设:
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
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
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深化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
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
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本质上,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
是植根于行为主体深层认识的主动选择,都是建立在主体此前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情感基础上的。
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操作题(答案略)
模块六试题
一、填空
1.自学是在没有(教师授课)或(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而自主学习仍需要(教师)的指导。
2.独立学习往往指(不依靠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学习。
3.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由(自我决定)(自我调控)(自我选择)(自我评价反思)等几个必要环节组成。
4.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5.自主学习的几个基本特点:
(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发展性)(创新性)。
6.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自始至终)地参与认识的全过程。
7.探究学习模式是(探究学习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化。
8.探究学习模式是(探究学习经验)的进一步概括化和理论化。
9.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当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10.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由表达)(展现自我)的空间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合作的情境。
二、判断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综合 实践 模块 二样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