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9 聚乙烯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593268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52KB
5009 聚乙烯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5009 聚乙烯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9 聚乙烯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置适宜的溶剂(密度为d)中,精密称定(Ws)。
按下式计算,密度应为0.935-0.965(g/cm3)。
Wa×
d
Wa-Ws
5.3检查
5.3.1抗跌性
5.3.1.1试液及仪器
5.3.1.2分析步骤
取本品适量,加水至标示容量,从规定高度(见下表)自然跌落至水平刚性光滑表面,不得破裂。
规格(ml)
跌落高度(m)
<120
1.2
≥120
1.0
5.3.2水蒸气渗透
5.3.2.1试液及仪器
5.3.2.2分析步骤
取本品适量,在瓶中加水至标示容量,盖紧瓶盖,精密称重。
在相对湿度65%±
5%和温度20℃±
2℃条件下,放置14天,取出后,再精密称重。
按下式计算,重量减失不得过0.2%。
W1-W2×
100%
W1-W0
W1-试验前液体瓶及水溶液的重量(g);
W0-空液体瓶重量(g);
W2-试验后液体瓶及水溶液的重量(g)。
5.3.3炽灼残渣
5.3.3.1试液及仪器
5.3.3.2分析步骤
取本品2.0g,置已恒重的坩埚内,在700℃-800℃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0.1%。
(含遮光剂的瓶炽灼残渣不得过3.0%)。
W2-W0×
W2-试样与坩埚炽灼至恒重后的总重量(g);
W0-空坩埚炽灼至恒重后的重量(g);
W1-试样与已恒重的空坩埚的称重量(g)。
5.3.4溶出物试验
5.3.4.1试液及仪器
5.3.4.2分析步骤
分别取本品平整部分内表面积600cm2(分割成长5cm,宽0.3cm的小片)三份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适量,振摇洗涤小片,弃去水,重复操作一次。
在30℃-40℃干燥后,分别用水(70℃±
2℃)、65%乙醇(70℃±
2℃)、正己烷(58℃±
2℃)200ml浸泡24小时后,取出放冷至室温,用同批试验用溶剂补充至原体积作为浸出液,以同批水、65%乙醇、正己烷为空白液,进行下列试验。
5.3.5溶液澄清度
5.3.5.1试液及仪器
5.3.5.2分析步骤
取水浸液20ml置纳氏比色管中,照澄清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B)测定,溶液应澄清;
如显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
5.3.6重金属
5.3.6.1试液及仪器
0.5mol/L的盐酸溶液:
取盐酸45ml,加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准铅溶液的制备:
称取硝酸铅0.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试用前(临用新配):
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lml相当于10μg的Pb)
醋酸盐缓冲液(pH3.5):
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5.3.6.2分析步骤
Ø
取25ml的纳氏比色管三支;
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2.0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稀释成25ml。
精密量取水浸液20ml,置25ml纳氏比色管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再加水稀释至刻度,作为乙管。
丙管中加与乙管相同量的供试品,加0.5mol/L盐酸使溶解,再加铅标准溶液2.0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用0.5mol/L盐酸稀释至成25ml。
分别向甲、乙、丙三管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当丙管中显示的颜色不浅于甲管时,乙管的显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
(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一)
标准铅液取样量计算
V=
5.3.7pH变化值
5.3.7.1试液及仪器
5.3.7.2分析步骤
取水浸液与水空白液各20ml,分别加入氯化钾溶液(1→1000)1ml,照pH值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H)测定,二者之差不得过1.0。
5.3.8紫外吸收度
5.3.8.1试液及仪器
5.3.8.2分析步骤
除另有规定外,取水浸液适量,以水为空白液对照,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A)测定,220-360nm波长间的最大吸收度不得过0.10。
5.3.9易氧化物
5.3.9.1试液及仪器
5.3.9.2分析步骤
精密量取水浸液20ml,精密加入高锰酸钾滴定液(0.002mol/L)20ml与稀硫酸1ml,煮沸3分钟,迅速冷却,加入碘化钾0.1g,在暗处放置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液0.25ml,继续滴定至无色,另取水空白液同法操作,二者消耗滴定液之差不得过1.5ml。
5.3.10不挥发物
5.3.10.1试液及仪器
5.3.10.2分析步骤
分别精密量取水、65%乙醇、正己烷浸出液与空白液各50ml置于已恒重的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105℃干燥2小时,冷却后,精密称定,水浸液残渣与其空白液残渣之差不得过12.0mg;
65%乙醇浸液与其空白液残渣之差不得过50.0mg;
正己烷浸液与其空白液残渣之差不得过75.0mg。
5.3.11微生物限度
5.3.11.1试液及仪器
营养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32g,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充分搅拌均匀后,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包好扎紧瓶口,与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后,取出放置室温后,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30.5g,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充分搅拌均匀后,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包好扎紧瓶口,与121℃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后,取出放置室温后,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
胆盐乳糖培养基:
称取本品35g,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充分搅拌均匀后,分装于试管,每管10ml,包好扎紧试管口,与115℃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后,取出放置室温后,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称取本品16.1g,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充分搅拌均匀后,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包好扎紧瓶口,与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后,取出放置室温后,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
MUG培养基:
称取本品37.05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00m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于带有小倒管的试管中,115℃高压灭菌20min,待冷至常温,备用。
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42.5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00m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15min。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54.0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00m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15min。
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称取本品35g(单料)或70g(双料),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00m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于带有小倒管的试管中,培养基每管10ml,115℃高压灭菌15min。
靛基质试液:
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5.0g,加入戊醇(或丁醇)75ml,充分振摇,使完全溶解后,再取浓盐酸25ml徐徐滴入,边加边振摇,以免骤热导致溶液色泽变深;
或取对二氨基苯甲醛1.0g,加入95%乙醇95ml,充分振摇,使完全溶解后,取盐酸徐徐滴入。
5.3.11.2分析步骤
首先建立方法学验证,平皿法分析步骤:
将已经消毒好的物具及供试品放入传递窗,继续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
关闭紫外灯,操作人员进入缓冲间,用消毒液洗手,换上无菌衣、帽等,将用具和供试品经传递窗口,进微生物检查室,关门。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
a)供试品取样:
以无菌操作,按规定称取供试品在定量的稀释剂的适宜容器中。
b)供试液的制备:
取数个试瓶,加入1/2标示容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将该旋紧,振摇1分钟,提取液进行薄膜过滤。
c)供试溶液的稀释(10倍递增稀释法):
取2-3支灭菌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另取1支1ml的灭菌吸管吸取1:
10均匀供试液1ml,加入装有9ml灭菌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的试管中,混匀即1:
100供试液,以次类推,可稀释至1:
103或1:
104一般取1:
10、1:
102、1:
103三级稀释液检验。
d)注平皿:
在进行10倍递增的同时,以该稀释级吸管吸取每级稀释液各1ml置每个灭菌平皿中,每稀释级注2-3个平皿,另取1支1ml吸管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各1ml注入2个平皿中,作为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试验方法同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对照菌的加菌量为10-100cfu。
阳性对照试验应检出相应的控制菌。
e)倾注培养基:
将预先配置好的培养基溶化,冷至约45℃时,倾注上述各个平皿15ml-20ml,以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快速转动平皿(勿使培养基溢出)使供试溶液与培养基混匀,放置,待凝。
f)培养:
将已凝固的平板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细菌培养3天,霉菌、酵母菌培养5天,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7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
本检查法中细菌及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
g)菌落计数:
将平板置菌落计数器上或从平板背面直接以肉眼标记笔点计、以透视光衬以暗色背景,仔细观察、计数。
必要时借助于放大镜,菌落计数器和显微镜观察。
h)判断结果:
细菌菌落数、霉菌(酵母菌)落数、控制菌三项均符合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应判为供试品合格,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规定,应复试,复试应从
同一样品中随机重新取2倍的供试品,依法操作,单项复试2次,以3次检查的结果的均值报告。
若3次结果的平均值不超过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否则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大肠埃希菌检测(Escherichiacoli)
a)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1ml、10cm2),直接或处理后接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18-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
b)取上述培养物0.2ml,接种至含5ml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于5小时、24小时在366nm紫外光下观察,同时用未接种的MUG培养基作本底对照。
若管内培养物呈现荧光,为MUG阳性;
不呈现荧光,为MUG阴性。
观察后,沿培养管的管壁加入数滴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
呈试剂本色,为靛基质阴性。
本底对照应为MUG阴性和靛基质阴性。
c)如MUG阳性、靛基质阳性,判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
如MUG阴性、靛基质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如MUG阳性、靛基质阴性,或MUG阴性、靛基质阳性,则应取胆盐乳糖培养基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
d)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表1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不符,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表1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应进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和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认是否为大肠埃希菌。
表1大肠埃希菌菌落形态特征
培养基
菌落形态
曙红亚甲蓝琼脂
紫黑色、浅紫色、蓝紫色或粉红色,菌落中心呈深紫色或无明显暗色中心,圆形,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常有金属光泽
麦康凯琼脂
鲜桃红色或微红色,菌落中心呈深桃红色,圆形,扁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大肠菌群(Coliform)检测
a)取含适量(不少于10ml)的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3支,分别加入1:
10的供试液1ml(含供试品0.1g或0.1ml)、1:
100的供试液1ml(含供试品0.01g或0.01ml)、1:
1000的供试液1ml(含供试品0.001g或0.001ml),另取1支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加入稀释液1ml作为阴性对照管。
培养18-24小时。
b)乳糖胆盐发酵管若无菌生长或有菌生长但不产酸产气,判该管未检出大肠菌群;
若产酸产气,应将发酵管中的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
c)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表2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不符或为非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判该管为检出大肠菌群;
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表2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且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应进行确证试验。
表2大肠菌群菌落形态特征
紫黑色、紫红色、红色或粉红色,圆形,扁形或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鲜桃红色或粉红色,圆形,扁形或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
d)确证试验:
从上述分离平板上挑选4-5个疑似菌落,分别接种于乳糖发酵管内,培养24-48小时。
若产酸产气,判该乳糖胆盐发酵管检出大肠菌群,否则判未检出大肠菌群。
根据大肠菌群检出管数,按表3报告1g或1ml供试品中的大肠菌群数。
表3可能的大肠菌群数
各供试品量的检出结果
可能的大肠菌群数N(个/g或ml)
0.1g或
0.1ml
0.01g或
0.01ml
0.001g或
0.001ml
+
-
大于103
102<N<103
10<N<102
<10
注:
“+”代表检出大肠菌群;
“-”代表未检出大肠菌群
5.3.11.3判断结果:
5.3.11.4用具的洗刷:
使用过的器具经消毒后,将培养基倒出,用洗涤剂洗刷,然后用自来水冲洗,而后用纯净水冲洗,晾干备用。
5.3.11.5无菌衣、裤子、口罩配套后装入布袋口,扎口在灭菌消毒后备用。
6.附件
附件一、《高密度聚乙烯瓶检验记录》R-SOP-QC5009-a-00
附件二、《高密度聚乙烯瓶微生物检验记录》R-SOP-QC5009-b-00
附件三、《高密度聚乙烯瓶检验报告单》R-SOP-QC5009-c-00
7.参考或引用文件
N/A
8.文件变更记载
修订号
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依据及详细变更内容
00
根据2010年版GMP要求,新起草文件
陕西德福康制药有限公司
内包材检验操作记录
R-SOP-QC5009-a-00
检品名称:
高密度聚乙烯瓶检品编号:
检品批号:
包装规格:
检品来源:
取样数量:
检验目的:
全检检验依据:
《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标准YBB00092002》
受检日期:
年月日报告日期:
年月日
1.[外观]
1.1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下目测检验瓶体是否为均匀一致的色泽,有无明显色差。
1.2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下目测检验瓶盖的外观是否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有无明显的色差,盖口是否平整光滑;
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2.[鉴别]
2.1红外光谱
2.2密度
3.[检查]
3.1抗跌性
3.2水蒸气渗透
3.3炽灼残渣
3.4溶出物试验
3.5溶液澄清度
3.6重金属
3.6.1取25ml的纳氏比色管三支;
3.6.2精密量取水浸液20ml,置25ml纳氏比色管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再加水稀释至刻度,作为乙管。
3.6.3丙管中加与乙管相同量的供试品,加0.5mol/L盐酸使溶解,再加铅标准溶液2.0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用0.5mol/L盐酸稀释至成25ml。
3.6.4分别向甲、乙、丙三管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当丙管中显示的颜色不浅于甲管时,乙管的显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
3.7pH变化值
3.8紫外吸收度
3.9易氧化物
3.10不挥发物
结论:
本品依据《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标准YBB00092002》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复核人:
检验人:
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
R-SOP-QC5009-b-00
高密度聚乙烯瓶检品编号:
包装规格:
检品数量:
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检验日期:
年月日
检验项目:
微生物限度报告日期:
【检验记录】
1.供试液的制备
(1)常规法:
称/吸取供试品g/ml置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ml。
A.45℃水浴振荡分钟B.匀浆仪转/分离心分钟C.其他方法:
(2)非水溶性供试品:
称/吸取供试品g/ml,乳化剂g/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ml,使充分乳化。
(3)抑菌性供试品:
A.稀释法B.离心沉淀集菌法C.薄膜过滤法D.中和法E.沉降法
2.计数测定方法
(1)方法:
A.平皿法(ml/皿)B.薄膜过滤法(冲洗量ml/膜)
(2)培养条件细菌:
30-35℃培养3天霉菌和酵母菌: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009 聚乙烯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聚乙烯 检验 标准 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