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566531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02KB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教材处理
适当删减,稍有补充
教学
方法
教法设计
讲授法、讨论法
学法设计
史料分析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资源
准备
教学资料
教材、网络资源
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教学内容
仪器设备
多媒体
耗材
作业布置
1、战国时期最强的七个国家,称“战国七雄”指哪几个国家
2、孔子在教学方面的主张都有哪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简介中国古代史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先秦时期社会概况
(一)我国原始社会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元谋人
(2)北京人
2.氏族公社时期
(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2)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3)认识:
氏族公社时期磨制石器逐渐取代打制石器,生产力的进步是促进人类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产单位逐渐缩小,人类的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完善;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出现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人们开始有了初步的社会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剩余产品增加,开始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分化,逐渐产生了阶级,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结束。
3.黄帝与尧舜禹时期
(1)华夏族始祖——黄帝
(2)禅让制
是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推选贤者任联盟首领的方法,被推选出的人要经过现任首领的考核,再由现任首领让位于他。
(3)大禹治水
(二)夏、商、周奴隶王朝
1.我国的奴隶社会
(认识: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的统治非常残暴,但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
2.奴隶社会的开端——夏朝
(1)掌握起讫时间
(2)简介夏朝的开始——禹建立夏朝
(3)介绍夏朝的社会生产情况
3.商朝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
(1)掌握起讫时间(发展时期)
(2)盘庚迁殷
(3)介绍商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
农业、手工业
(4)认识商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国。
(5)了解商朝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商朝时期的阶级关系。
(6)了解商纣的残暴和武王伐纣。
4.西周的建立和宗法制、分封制
(1)了解历史上将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的起讫时间、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2)分封制
(3)宗法制:
最大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认识: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实施初期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宗法制对后世影响较大。
5.井田制和西周的经济:
(1)井田制:
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是与分封制密切联系的,在这种制度下奴隶主驱
使奴隶从事艰苦的劳动,通过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奴隶主积聚了大量财富,西周的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了解西周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6.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结束
(三)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
1.春秋五霸
在这种争霸战争的作用下,西周的分封制由此逐渐瓦解。
2.“初税亩”和井田制的瓦解
(1)认识春秋时期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牛耕的开始,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导致荒地的大量开垦,社会财富的增加和财富占有情况的变化。
(2)“初税亩”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发生适应新的生产力需要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最终将导致上层建筑发生变革,变革后的上层建筑,将有力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战国
1.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表现
(2)认识:
一方面,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因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战国时期人民大众的基本要求。
2.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商鞅变法
3.战国七雄
谁能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落后的制度,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积极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力量,谁就可能强大。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
春秋时期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
“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哲学思想:
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行的,事物具有对立面,并且相互依存在,不断的变化。
评价:
老子是大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是进步的,其无为的政治主张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积极作用。
孔子的思想:
思想内容:
1、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即“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2、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
3、主张以德治民,在政治上主张逐步改造。
教育成就及文化贡献:
教育方面;
他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对孔子思想及实践活动的评价: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
其仁的思想,以德治民的思想,反对苛政,包含着维护统治秩序和缓和阶级矛盾,使得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安定人民生活具有进步意义。
其维护周朝的礼,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意志,是维护奴隶制,反映了儒家学派厚古薄今变得历史观,所以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
同时孔子对推动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古代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背景:
1、物质条件: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2、社会需要:
春秋战国作为社会大变革时代,社会历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
3、政治变革需要:
各国的政治变革与互相竞争需要理论指导。
在尖锐的斗争中,实力无疑是基础。
然而,没有适当的谋略,优势也可能转换劣势,所以当时统治者对人才相当重视。
4、环境与氛围:
当时诸侯国纷争林立,政治空隙比较
多,思想环境较为轻松,便于知识分子自由讨论问题,施展才华。
5、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6、不同的阶级对社会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主要学派与思想
墨家:
代表:
墨子
主要思想:
1、“兼爱”——不分阶级差别
2、“非攻”——反对一切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
3、“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的任人唯亲。
4、墨子一书记载了许多关于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知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学认识水平。
评价:
反映了战国初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的现实,这代表了小生产者要求和睦相处,有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保证生产发展,提高政治地位的思想。
墨家学说在当时成为最有实力的派别之一,有“非儒即墨”之说。
儒家:
孟子发展
政治上: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重民”思想表现:
1、“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2、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得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主张宽刑薄税。
评价:
这种思想反映了孟子在社会变革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其仁政的思想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与统治。
荀子:
哲学观点:
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同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反映了战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增强。
道家:
庄子:
哲学:
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属主观唯心论;
社会思想:
鄙视富贵利禄,反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庄子的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法家:
韩非子:
1、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按社会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
2、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利用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以严刑酷法统治臣民;
3、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法家思想体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封建制度的要求,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 时期 社会 概况 文化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