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566583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82KB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
E.固定结构
①常见的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有:
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孰若。
②常见的表反问的固定结构有:
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
③常见的表推测、揣度、商榷的固定结构有:
得无……乎(耶)、无乃……乎
④常见的表感叹的固定结构有:
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
何……之,解释为“怎么……这样啊”。
⑤常见的表判断的固定结构有:
是之谓、此之谓。
(2)划分句内的停顿,难度更大,细节更多,既要掌握规则、把握句意,还要有良好的语感。
①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
句首发语词“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②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词的,要分开读。
③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④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分开读。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⑤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⑥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⑦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停顿错误。
如: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庐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
⑧“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⑨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面对陌生的文言文句段,该如何断句?
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可多读几遍,每多读一遍便会加深一层理解。
接着探究给出的句子的前后文语境,结合人物、情节、主旨等,分析该句大意,着重分析除表时间、地点、人称的词或虚词之外的实词组合部分。
题目的要求对断句也有帮助。
譬如有的题目规定断几处,对于有些意思把握不准的实词组合部分,可以根据断几处的要求,解除疑问,顺利断句。
2.答题方法
(1)句意疏通法: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句意。
明晓句意,自然就知道哪些词可断开,哪些词不可断开
(2)主谓宾断句法:
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可以由此把句子划分开。
(3)虚词断句法:
文言文大多靠虚词停顿,譬如“乎”“者”“也”“耳”“而”“于”等,在文中都起到自然断句的作用。
(4)语感断句法:
这是高手用的方法,平时多注意培养文言文语感,就能够在读句子时直觉这个句子断到这里,顺口,意思顺畅,那么就可以顺利断句了。
3.答题模式
一会句内的断句,二会句子间的断句。
经典例题
一、(2018甘肃武威中考,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
囚不知所以,曰:
“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
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
”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2分)
公曰杀人者汝也!
【解题指津】首先采用“句意疏通法”,通读全文,借助“课内迁移法”,把握选文的故事大意,对话词“曰”解释为“说”,弄清楚这是一个人物说了一句话“杀人者汝也”,这样划分朗读节奏的第一处为“公曰”之后。
接着采用“主谓宾断句法”和“虚词断句法”分析,“杀人者汝也”属于判断句,标志为“……者……也”,这样该句要翻译为: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
”所以无论是从判断句角度还是从主谓宾角度,该句都需要把“杀人者”和“汝也”断开。
这样该句划分的朗读节奏为:
公曰/杀人者/汝也!
【参考答案】公曰/杀人者/汝也!
【参考译文】
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
完毕后,全都加以慰劳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
“杀人的是你!
”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
“我观察饮食的人都用右手拿汤勺,只有你是用左手。
现在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哭着认罪了。
题组演练
题组一基础过关
一、(2019贵州贵阳开阳永温中学七上期中,18—2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9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标两处)(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分)
二、(2019湖南长沙铁路第一中学七上期中,13-1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4分)
(1)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下车引之()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元方时/年/七岁
D.待君久/不至
C.太丘/舍去
3翻译句子。
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三、(2018甘肃临泽二中七上期末,17—21)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15分)
【甲】子曰:
”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有删改)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小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真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1.用“/”划出下面句中的朗读节奏。
(每小句只标一处)(2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博学而笃志笃:
(2)年与时驰驰:
(3)不逾矩矩:
(4)静以修身以以:
3翻译下列句子。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乙】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____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______”字,对比鲜明。
5.这两篇选文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这两篇选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四、(2018福建厦门五校七上期中,5
(1)-(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16分)
甲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西汉人戴圣对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记载了战国至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乙《论语》十二章(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虽有嘉肴______
(2)教学相长______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
(4)吾日三省吾身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甲、乙选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题组二达标测评
一、(2019江苏盐城大丰实验初级中学九上月考,10-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
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祩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旦子冈:
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
刚。
③洵(xú
n):
确实。
④浣:
洗衣。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豁然开朗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余顾而慕之
(4)俱耘于田间
2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一处。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4.【甲】【乙】两段文字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2018广东东莞九上期末,9-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
“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①者。
”辞曰:
“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②?
”公笑曰:
“子近市,识贵贱乎?
”对曰:
“既利之,敢不识乎?
”公曰:
“何贵?
何贱?
”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③者,故对曰:
“踊贵,屦贱。
”既已告于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
景公为是省于刑。
(选自《左传•昭公三年》,有删改)
【注】①爽垲(kǎi):
地势高敞、干燥。
②里旅:
官名,掌卿大夫之住宅。
③鬻(yù
)踊:
鬻,卖;
踊,受刖刑的人所穿的一种特制鞋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景公欲更晏子之宅/即更刮目相待
B.子之宅近市/百里奚举于市
C.既利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与叔向语而称之/先帝称之曰能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
3.结合选文,说说景公为什么“省于刑”?
题组三素养提升
一、(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12-16)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5题。
(共11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
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
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
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任末:
人名。
②笈:
书箱。
③庵:
茅草小屋。
④荆:
灌木名。
⑤麻蒿:
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不知其旨也旨:
(2)负笈不远险阻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
3.下面句子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不知/其旨也
B.观书有会/意者
C.然后/能自反也
D.常/以净衣易之
4.对以上两段选文相关知识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选自《礼记•学记》。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B.【甲】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
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
C.【甲】文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D.【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的关系,【乙】文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5.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
二、(2018湖北武汉中考,8-10)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
“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
关羽传》,有删节)
[注]①先主,指刘备。
②曹公,指曹操。
③孟起:
马超的字。
④益德:
张飞的字。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
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趣:
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适:
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
抵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每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本题要求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首选“句意疏通法”,通读全文,把握句意: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
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接着采用“虚词断句法”“主谓宾断句法”,明确“学而不思”“思而不学”是主语部分,“罔”“殆”是谓语部分,“则”是虚词,把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分开即可。
2.【答案】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逝者如斯;
择善而从;
箪食瓢饮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
把现代汉语和文言文学习结合起来,结合积累,将沿用至今的成语找出来即可
3.【答案】
(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解析】结合文章谈论的内容,读者的感受应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立德方面提炼,不必面面俱到,结合自身生活体会,选择最喜欢的,从个别句子中提炼即可。
二
1.【答案】
(1)约定
(2)才(3)同“否”(4)拉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文言词语的意思,日常同学们要重视常见文言实虚词意义及用法的积累。
2.B针对本题,弄懂句子大意是关键。
A.采用“主谓宾断句法”解题。
主语“陈太丘”,谓语是“期行”,“与友”是状语。
按照主语、状语、谓语断开即可。
B.采用“句意疏通法”和“语感断句法”断句。
“元方”是人物,“时年”翻译为“今年、当年”,“七岁”交代年龄。
C.按照“句意疏通法”和“主谓宾断句法”断句。
“太丘”,点明人物,属于主语,“舍去”意思是“放弃,离开了”,属于谓语。
把主谓断开即可。
D.采用“句意疏通法”断句。
“待君久”是陈太丘所做的事,“不至”是客人的做法,因为是两个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考点 一划 朗读 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