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半月评论第15期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6962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99KB
半月谈半月评论第15期文档格式.docx
《半月谈半月评论第15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月谈半月评论第15期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贫穷的字眼似乎已定格在昨天。
在依然寒冷的后危机时代,世界舆论持续赞颂着也间或嫉妒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奢侈品制造商真心欣赏着也更多震惊着中国的暴富,这些从东方汹涌而来的豪客,出手那么宽绰,人人那么年轻。
可是,这并不应是中国形象的全部解读。
走进散落凋敝的古老村落,走进遥远荒凉的西部边地,走进城市街巷的蔬菜市场,走进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下,我们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更为真切的社会。
有一则新闻读来令人唏嘘:
南京一名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因工资偏低,为攒钱交足房租,他便白天上班,夜晚上街捡拾废品,不料冻晕街头,被城管救起。
拎着蛇皮口袋离开前,他嘱咐千万别让家人朋友知道,也不要公开校名,“我丢不起这个人啊!
”
有一组数据读来让人清醒:
200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近4000万,农村低保对象有4700多万,城市低保对象为2300多万。
还有6000多万失地农民,在紧叩就业的门路,在寻找明天的安宁,还有1.5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在呼唤城市公共服务,在期待社会保障权利。
贫穷,并未远去。
发展,未有穷期。
百姓最期盼的,是权利,是公平。
经历了三十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今天的人们习惯了利益分层,看多了收入分化。
同时,社会的权利意识已经普遍觉醒,法治观念正在蓬勃生长。
面对不少地方土地的强制流转,住宅的强制拆迁,农民的强行上楼,乡村的强行入城,面对生存发展资源的垄断,社会流动通道的堵塞,还有制度性暴富机制的强化和掠夺性权贵经济的猖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理性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去实现参政议政的批评权、监督权。
公民精神的发育,民间组织的建设,网络微博的勃兴,社会民意的凸显,正在给百姓打开崭新的世界,人们更清晰地辨识着自己的未来,更自由地迸发着自己的声音,更真切地把握着自己的力量,更坚定地争取着自己的权益。
人们已经意识到,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去改变人生命运,去增进公共利益。
当“十二五”走进视野,百姓真诚地期盼:
在中央文件中明确规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拆强建之后,众多乡村在“撤村并居”“占补平衡”和“两个置换”中“被上楼”“被城市化”的风潮理当就此平息:
在政府新拆迁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之后,那些不惜流血自焚也要讨还财产权利宁可牺牲生命也要维护家园的悲剧有望不再上演:
在总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一再公告中,河南农民王帅举报政府非法用地、甘肃网民王鹏举报他人公考作弊遭警方跨省刑拘的“诽谤罪公诉化”现象应该就此终结……
这是社会进步的标识,这是现代文明的警示。
百姓最珍惜的,是体面,是尊严。
我们在报章中看多了那些对于普通百姓“仇富”“仇官”的指责,可否再侧耳听一听那些日渐流行的官场、市场种种“雷人雷语”呢?
在既得利益集团的财富攫取中,在社会分化引发的社会排斥中,普通劳动者往往不仅承受着利益的剥夺、权利的侵蚀,还要承受精神的扭曲、人格的歧视。
这尊严,来自于体面的劳动。
我们耳闻目睹了智障包身工被困、富士康厂区跳楼、广东本田厂停工等一系列事件,警钟为谁而鸣?
这尊严,来自于权力的谦恭。
求解分配不公,整治司法腐败,深化吏治改革,当有更大的力度、更新的进步。
那些被暴力拆迁的平民,被城管追逐的小贩,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上访者,当有更多的表达渠道、更好的权利救济。
这尊严,来自于福利的保障。
这就是:
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痛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更小的城乡差别,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幸福指数,为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平等创造适宜环境,提供广阔空间。
这尊严,也来自于内在的坚强。
我们当从纠结化、弱势化的社会心态中解放出来,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去建设、创造,以现代的公民姿态,去参与、奋斗。
“十二五”属于每一个百姓,我们有同样火热的希望,也有同样沉重的责任。
在新的远行中我期望,未来的五年社会太平,人民幸福。
在新的期望中我祝福,打开了幸福之门,遥远的墨脱莲花盛开,墨脱人民的笑容比莲花更加灿烂。
叩问土地
过去人们常讲:
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中国农村。
今天我们要说:
不了解土地,就不了解当下中国。
土地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
多少问题在生成,多少力量在博弈,多少歧途在伸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希望。
而时下许多地方的“统筹”恰恰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夺。
迅猛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土地的快速升值,也给农民带来了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难逢机遇。
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却在违背农民意愿,以种种堂皇的名义,公然动用行政强制力量,攫取农民的财产收益,剥夺农民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牺牲农民的未来生计和发展空间。
“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强迫农民以放弃自己的土地权利为代价,来换取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服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进城后增值的土地收益本应全部返还当地农民,试点时却大多被弃置一边;
拆村并居,让农民上楼,常常是对农民一场可怕的掠夺。
转变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瓶颈的路径。
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恶化的倒逼、挤压中,开始重视起能耗问题。
但是,在许多城市工业项目已经难于落地和农村18亿亩耕地红线屡遭撞击的困扰中,为什么看不到与能耗同样紧迫的地耗问题呢?
在摊饼式的城市扩张中,在运动式的空城制造中,粗放型、浪费型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为什么不去从集约式土地开发中寻找新的空间和出路?
抑制贫富分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点。
中国的暴富神话和返贫故事,往往都围绕土地而发生,而展开,而进入高潮。
随着房价暴涨,少部分人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无房户们则会被轻易甩出财富积累的大门。
房地产领域日益成为权贵资本膨胀、政府官员腐败的重灾区。
有办案人员说,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维护社会稳定,是营造和谐生活的前提。
目前,农民维权的焦点是征地拆迁,城市民生的焦点是住有所居,背后都是土地问题。
看一看全国每年由此滋生了多少社会冲突?
甚至引发流血自焚。
以农民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生代,正在城市大山般的房价压力下,艰难地拼搏着、坚持着,为了眼前那一线奋斗的希冀,头顶那一缕理想的阳光。
如果一个个竞相崛起、美轮美奂的城市,放不下这一最有希望人群的最卑微的期求、最单纯的梦想,那对社会、对明天,意味着什么?
政府调控地根,是平抑市场风险的杠杆。
但这一杠杆常常是调而不灵,控而不动。
如抑制房价泡沫,国务院接连推出新政,甚至是“史上最严”,也一再遭遇市场反弹尴尬,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机)者等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强抵抗。
因为,土地中生成着暴富机制,土地出让金业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
土地是民生幸福的一个痛点。
中国当下一些重大的民生问题,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土地发生的联系,都可以从土地里找到求解的秘道。
我们像流水一样奢侈地享用、贪婪地透支土地。
“但有方寸地,留与子孙耕”,那是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
我们已经过早地遭遇到“成长的痛苦”。
“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最大的问题竟是“缺地”。
如此下去,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向何处落地生根?
在市场化的波诡云谲中,在城市化的呼啸前进中,多元利益主体借助土地的流转和整合,分享着一场财富的盛宴。
在2010年的土地市场上,政府获得的出让金总额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
这巨额的卖地进账如何使用?
土地上的原住农民又收益几何?
土地,对于芸芸众生的意味,不仅是物质的,工具的,而且是精神的,价值的。
是土地,给了我们生命丰润的滋养,赋予我们人生幸福的意义。
今天,在不少地方轰轰烈烈的拆村运动中,在许多城市一浪一浪的肆意扩张中,土地被折腾,被流失,这是社会最纠结的矛盾,家园在凋敞,在沉沦,这是我们最痛切的悲伤。
土地是深化改革的一个起点。
回首沧桑历史,中国社会的每一场重大变革,中国人民的每一次重新出发,几乎都是从土地开始。
当下中国,还得把土地问题读懂,还得把人地关系理顺。
最重要的,是把土地所有权真正还给农民。
所谓的“集体所有”,在政府的强制之下,在资本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诱惑之下,必然导致所有者缺位。
应当探索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改变单纯行政化倾向,向市场机制配置稀缺土地转型已是当务之急。
农地的流转和入股,农地的征用和补偿,应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市场规律。
一些地方通过“地票”交易市场,将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城市扩张之中。
应当警惕的是,防止变相剥夺农村。
化解土地矛盾中的利益冲突,理顺土地变革中的利益关系,政府应当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
这就需要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在改革中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表达通道和平衡机制,维护大众的民主权利,保障人们享有体面的生活和人格的尊严。
杞人忧天,我今忧地。
呵护亲情
春节团聚,人伦亲情的话题不断升温,“摩托妈妈”思子心切千里单骑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民。
道德进退,家庭伦理的建设渐成热点,“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生动地诠释着人间至爱、草根亲情。
养老修法,传统孝道的规范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人们热烈地争论起儿女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和限制“啃老”的明文规定。
每一个家庭.同一个社会,如何去呵护亲情?
这既是生活幸福的召唤,也是国家文明的标识。
家庭日常.是亲情凝聚的摇篮。
在社会的流动和人口的控制中,中国的家庭愈来愈小型化、原子化、空心化。
一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老家园,在轰轰隆隆的推土机声响中,在风驰电掣的城市化进程中,也难逃被历史终结的命运。
如何去坚守这历史变迁的基石.去凝聚这社会细胞的灵魂?
节日文化,是亲情滋润的雨露。
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节日文化经受着冲击。
电视“春晚”的出现,曾经带给人们些许激动。
但是,很快就引发了人们的怀疑、疲惫和失望,蜕变为商品和广告的狂欢盛宴.,如何去复原传统的节日活力,去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
社会生活,是亲情沐浴的阳光。
市场力量在催生经济奇迹的同时,也挑开了人际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
尤其是弱势群体,在贫穷的窘迫中,亲情的向往和表达,甚至成了生活的奢侈和人生的重负。
因为金钱,因为遗产,亲人之间可能反目成仇。
肆意泛滥的物质欲望,侵蚀着传统深厚的亲情,腐败着人生原初的意义。
如何使社会生活的阳光,穿透这重重物欲,带给亲情更多的温暖?
呵护亲情,我们还当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关切。
亲情的凝聚,源自家庭的濡染,也承接国家的关怀。
当春节来临,当亲情呼唤,我们如何将踏上归途的千千万万农民工顺利、平安地送回内陆、乡村那一个个温馨的家园?
舒适,快捷,穿越梦幻时空的高速列车,帮人们省却了旅途的困顿和漫长的等待。
但是,随着普通列车尤其是绿皮列车的纷纷淘汰,高铁票价让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农民工在春运选择回家的途径时,开始用脚投票,或徒步长途跋涉,或参加摩托大军,更多地改坐长途汽车挤上普通列车踏上归程。
他们在心里很清楚:
“有这买高铁车票的钱,够过年给家人添件新衣服了!
”当高铁的时速越来越快、高铁的里程越来越长,我们如何去满足一年一度蔚为壮观的中国式大迁徙中普通民众的需求?
亲情的滋养,源自文化的涌流,也有赖经济的润泽。
社会“啃老”话题的兴起,背后是城市房价的连年高涨。
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眼中,就业是难题,住房是更大的难题,“房奴”是他们的自嘲,“蚁族”是别人的镜像,“胶囊公寓”是他们自谋生存的写照,“逃离北上广”是他们在理想与现实挤压中无奈的选择。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也有相似的境遇。
他们宁可在城市的流浪中寻找机会,也不愿回到乡村回到土地,重复父辈们那走不完循环往复的沉闷日月。
这些大学生,农民工,要凭一己之力在城里安身立户,何其艰难!
可贵的是,他们依然没有放弃,依然还要向着人生的太阳走去。
除了执著自己的奋斗和坚持,除了冀望政府的保障和公平,只有求助于父母。
尽管父母已经给了他们人生太多,尽管父母也未必都是富有。
贫穷永远不能湮灭亲情,但贫穷时时可能压抑甚至扭曲亲情。
亲情的生长,源自生活的环境,也热望制度的保障,中国特色的二元社会,制造了同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守问题。
亿万农民抛家舍业,只身闯进城市的大门。
他们是坚韧的,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紧紧地拧进一条条日夜不停的流水线,默默地承受着就业的风险,抗争着资本的贪婪。
他们是幸运的,凭借打工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把握着生活的希望。
同时,因为亲情,他们又是心灵最沉重的社会一群。
看一看他们身后的留守老人:
饱尝空巢中的孤独,病痛中的无助,抚养孙子孙女的艰辛;
留守妇女:
上有老下有小都需悉心照料,家务事田间事都当事事亲为,还有感情生活的平衡,社会关系的应对:
留守孩子:
远离双亲,缺少父母的关爱,尤其是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的断层和缺位,给孩子的知识学习、人格培养造成了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缺憾。
留守问题的严重后果,就是乡村老人自杀现象、妇女离婚现象、孩子犯罪现象显著增多。
这是中国打工农民家庭最难以承受的悲痛,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最引人注目的疤痕。
如果说留守问题的积累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必然承受的历史性阵痛和代价,那么,留守问题的缓解应该是推动当下中国求解民生、转型和改革三大社会课题的制度进步。
亲情,是人类社会最为朴素、本真、绵长的情感,也是我们当下最应珍惜、呵护、陶冶的情感。
呵护亲情,关爱家庭,就是呵护我们的心灵,就是关爱我们的社会。
改革,当奋然前行
苏北
展开中央的“十二五”规划蓝图,推进改革的色彩依然那么醒目。
浏览新近媒体的专项民意调查,呼唤改革的意愿依然那么强烈。
如何将改革的色彩化作鲜活的图景?
让改革的意愿成为生动的实践?
我们还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抖擞精神,放下包袱,奋然前行。
改革的风险究竟多大,是悬挂在各级施政者头脑中的一个长长的问号。
当下的改革,从市场经济的完善,向社会结构的重构突破,从思想观念的解放,向利益关系的重组深入,从经济发展动力的提升,向社会公正的坚守转型,必然引发更多的社会争议:
会不会在打破原有利益结构的同时带来新的失衡?
会不会导致既得利益者的强力抵制,出现“改革者困境”?
会不会冲击现存秩序,影响必需的社会稳定?
如何降低改革的成本,减缓改革的震荡,成为改革者面临的一大考验。
要改革就会有风险,不改革就会有更大的危险。
我们需要的不是回避风险,掩盖风险,而应是直面风险,战胜风险。
这也是中国改革30多年来一路前行的宝贵启示。
想当年,安徽小岗村农民冲破极“左”路线的重重禁锢,首创农业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历史崭新的一页;
深圳特区人勇担历史使命,敢闯敢试,先行先试,“杀出一条血路”,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里闪耀的,正是生生不息的改革精神。
当然,我们还要善于化解风险,降低风险。
决策改革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推进改革是一个不断兴利除弊的过程。
在法治的轨道上转型,在稳定的前提下运行,在有序的参与中深化,这当是改革者正确的抉择。
更要看到,推进改革的目的,恰恰是要更好地解决社会现实中突出的问题和累积的风险。
看一看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不少地方出台政策,执意强力推进“资本下乡”、“撤村并居”、“占补平衡”、“两个置换”,侵害了一些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发了接二连三的群体事件。
寻求化解矛盾冲突的根本之策,恰恰在于尊重农民意愿,在于民主法治建设,在于赋予农民以自由选择权、民主参与权和利益表达权。
改革的时机是否合适,也常常是各级施政者决策中的一道难解的课题。
谁都知道,深层改革,尤其需要宽松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但不无吊诡的是,危机从来就是改革的催化剂。
中国30多年来的每一步重大改革,几乎都属于“压力逼进型”而非“利益诱致型”。
我们现在还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后处理期,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转型期。
改革的环境很不宽松。
但这里恰恰有推进社会改革的重要契机。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可以给应对危机中的人们更多的生活安全,给发展转型中的经济更多的内在动力;
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失灵,更为有效地消解社会郁积的矛盾,释放社会发展的活力;
社会流动机制改革,可以尽可能地让每个人凭借其自身能力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更为平等的改变境遇的资源、更为公正的就业发展的机会和更为多样的向上流动的渠道;
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可以在教育医疗文化诸方面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
环境宽松之时,我们或许会忽略深层改革的紧迫,而尽兴地去创造、分享发展的红利。
而当环境趋紧之际,我们则很可能更加谨慎,甚至踌躇不前。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在当下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已难以再现,各种社会矛盾正日渐积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有前车可鉴,深化改革,我们不应有轻易的忽略或犹疑。
改革的选择有无替代,则是更多各级施政者实践中的一个自然的考量。
正是担忧改革的风险,等待改革的时机,不少地方政府将施政的精力全部投注于抓发展、重民生、促和谐,满心期望以此来替代改革、置换改革。
确实,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但是,发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且,未经转型、并非科学的发展还可能不断积累问题,生成问题,激化问题。
今天的发展,究竟是谁来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
究竟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土地滥占等问题?
究竟怎样改变投资出口主导经济增长、政府权力配置生产要素的格局,实现内需拉动的发展战略、消费主导的经济平衡?
显然,这需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资源价格机制和政府职能转换等配套改革。
确实,民生是国计的起点和终点,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和标识。
更要看到,民生深处是民权。
从温饱需求的满足,到小康生活的建设、幸福人生的追求,从经济自由的释放,到社会空间的开拓、政治权益的保障,民生的内涵在不断深化,民生的品质在不断提升。
而且,只有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中,民生进步才会有更坚实的根基和更深广的意义。
确实,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当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社会利益均衡机制,让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利益表达的权利;
就要寻找社会矛盾激化、危机丛生的主要源头,从制度的层面而非单一的政策层面上,从改革的全面深入而非单一的行政推进中,去理顺多元化的利益关系,扶持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遏制膨胀化的权贵资本,惩治弥漫化的腐败现象,从而构建良性的官民关系、劳资关系,消弭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和贫富分化。
改革需要理念和设计,更需要信心和行动;
改革需要智慧和能力,更需要勇气和良知。
努力创新社会管理
辛鸣
中国社会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
为了给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安定的环境,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来应对这些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
而创新社会管理,功夫在“服务”之中,我们要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公共服务来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理念的创新。
对社会管理来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根本,不能本末倒置。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与理想目标是服务不是管理,不是把社会管死,而是着眼于增加社会活力,调动社会积极性,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中国社会管理实践表明,稳定不是死气沉沉,秩序不是鸦雀无声。
人民群众自愿参与的社会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社会管理;
人民群众自觉创造的社会稳定才是真正的社会稳定。
当然,为实现社会服务确实需要一定的管制与审批,需要一定的管理形式,但归根结底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而不是相反。
比如,政府不是为审批、管制而存在,而是为社会服务而存在。
温家宝总理说:
“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这句话说出了社会管理的真谛。
政府减少审批事项,减少不适当的规制,不再抱着公章收费,靠着许可拿钱,是走向现代社会管理的开始。
以城市管理为例。
保持城市的良好秩序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小商贩摆个小摊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也是一种就业。
为了城市美观和交通秩序需要依法依规对摆摊加以管理,但在实行管理之前首先应该提供服务,提供能集中摆摊又不收或少收管理费的地方。
不少城市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探索。
——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提高服务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更需要不断增加和谐因素。
如何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就要看我们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服务水平了。
是否能满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调解复杂矛盾,有效保障群众权益,直接反映着我们服务水平的高与低。
我们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通过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为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制度化的平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我们要深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中,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性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努力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社会信息,并加强对社会舆情的综合分析和研判,加强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切实提高社会预警能力。
我们还要从矛盾纠纷多发、有些判决难以定纷止争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多种办法,统筹化解矛盾纠纷。
所有这一切努力,就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让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可以协调,利益受到损害时可以申诉,群体之间出现矛盾时可以调解,正当权益可以有效保障。
——创新社会管理根本是夯实公共服务的基础。
社会管理从来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不能简单地就管理谈管理。
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做好公共服务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近些年来,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大幅上升.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结构复杂、需求多样的特点。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这种矛盾反映在社会层面上就表现为社会管理问题。
只要我们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社会事业做实、做好、做到位,真正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和谐就有了坚定的基础。
所以,在现阶段创新社会管理最为根本的要求就是,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月谈 半月 评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