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
- 文档编号:26677018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62.21KB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
一、选择题
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D、蒸气压下降)2、血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溶液中将会引起皱缩现象?
(A、15g·L-1NaCl溶液)3、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分子量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则测得的分子量(B、偏高)4、人的血浆在-0.56℃凝固,则37℃血浆的渗透浓度为(已知Kf=1.86)(B、301mmol.L-1)5、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的浓度为(D、0.301mol·L-1)6、质量浓度为50.0g·L-1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B、278mmol·L-17、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B、cos相同8、下列溶液中,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D、0.015mol/LBaCl2)。
9、有三份溶液:
a、0.1mol·L-1C6H12O6;b、0.1mol·L-1NaCl;c、0.1mol·L-1CaCl2。
在相同温度下,三份溶液蒸汽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a>b>c
10、测定高分子化合物血红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最适宜方法是D、渗透压力法
11、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高的是:
(C、0.1mol·L-1C6H12O6)12、下列各物质均配成0.10mol/L的溶液,相同温度下,它们的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Al(NO3)3,MgCl2,KNO3)13、医药上关于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概念正确的是(C、蒸气压范围在719.4—820kPa的溶液称等渗液如0.9%生理盐水)。
14、测定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根据ΔTf≈Kfm判断测得的ΔTf值比不含杂质时为(B、小)。
15、在讨论稀溶液蒸气压降低的规律时,溶质必须是(C、非挥发性物质)16、质量浓度为84g/L的NaHCO3(M=84g/mo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哪种溶液产生的渗透压?
(C、1mol/LNaCl溶液)17、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公式△Tf=Kf·m中m所代表的是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18、将红细胞置于体积比为1∶2的生理盐水和50g/L葡萄糖混合溶液中,红细胞将(C、不受影响)
19、将少量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某溶剂中,则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的蒸汽压:
A、低20、质量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B、278.0mmol/L)
二、问答题
1、什么叫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种依数性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力等性质只与溶质、溶剂微粒数的比值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因为这类性质的变化规律只适用于稀溶液,所以统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种依数性之间关系密切,知道一种依数性则可以求出另一种依数性:
=
=
=
=bB
三、填空题
1、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
2、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是有半透膜存在和膜两侧单位体积内容剂分子数不等。
3、生理盐水在310K时的渗透压为7.7x10² KPa4、物质的量是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作为SI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用来表示物质数量的多少,常用符号n表示。
它的基本单位是摩尔,符号为mol。
它的定义为:
摩尔是一系列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¹²c的原子数目相等,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等各种微量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5、在法定计量单位中,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为: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常用单位摩尔每立方米分米(mol·dm﹣³)。
在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时,必须指明B的基本单元。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世界卫生组织已建议,凡是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统一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表示。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不知道的物质,在体内的含量可用质量浓度PB表示。
6、Raoult定律的一种表达形式P=P°XA。
7、实验表明,溶液的沸点要高于纯溶剂的沸点,这一现象称之为溶液的沸点升高;它的原因是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8、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纯溶剂凝固点低。
这一现象被称为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这是由于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造成的,
9、对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来说,凝固点降低正比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即ΔTf=Tf0-Tf=KfbB式中Kf称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Kf只与溶剂的本性有关。
10、国家标准规定:
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称为渗透压力,符号为Ⅱ,单位为帕或千帕(KPa)11、荷兰化学家van′tHoff提出与理想气体方程相似的稀溶液的渗透压力方程式:
ⅡⅤ=NbRT,它表明稀溶液渗透压力的大小仅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质点数的多少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因此,渗透压力也是溶液的一种依数性。
有趣的是,常数R在数值上与气体常数值一样,为8.314J·K﹣¹·mol﹣¹。
12、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mmol·L-1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如9.0g·L﹣¹Nacl是等渗溶液。
13、若将红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红细胞的形态没有什么改变。
这是因为生理盐水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相等,细胞内外液处于等渗状态。
14、若将红细胞置于较浓的NaCl溶液(如15g·L-1)中,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逐渐皱缩,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低于浓NaCl溶液,红细胞内的水向细胞外渗透引起。
15、若将红细胞置于稀NaCl溶液(如3.0g·L-1)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先是逐渐胀大,最后破裂,释放出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使溶液染成红色,医学上称之为溶血。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胞内溶液的渗透压力高于外液,外液的水向细胞内渗透所致。
16、在医学上,习惯把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统称为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力称晶体渗透压;而把高分子物质称为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力称胶体渗透压。
四、计算题
1、有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时结冰,已知其中一种溶液为1.5g尿素[CO(NH2)2]溶于200g水中,另一种溶液为42.8g某未知物溶于1000g水中,求该未知物的摩尔质量(尿素的摩尔质量为60g·mol-1)。
解:
由于两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则△Tf(尿素)=△Tf(未知物)Kf×
=Kf×
M(未知物)=342.4(g·mol-1)
2、将1.01g胰岛素溶于适量水中配制成100ml溶液,测得298K时该溶液的渗透压力为4.34kPa,试问该胰岛素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
M(胰岛素)=
RT=
×8.314×298=5.77×103(g·mol-1)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一、选择题
1、实验测得1.0mol·L-1KCl在18℃时表观电离度为75.6%,而不是100%,其原因是(D、KCl在水中全部离解,但由于离子相互作用,故实验测得的离解度不到100% )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只能为酸的是(C、NH4+)3、已知H3PO4的各级离解常数以Ka1、Ka2、Ka3表示,则HPO42-作为共轭碱的离解常数为(B、Kw/Ka2)4、下列反应不属于酸碱质子理论中酸碱反应的是(D、CaO+SO3==CaSO4)5、在水中通入CO2气体达到饱和([H2CO3]=0.04mol·L-1)时,溶液中[CO32-]为(A、4.68×10-11mol·L-1)
6、在NH3溶液中,欲使NH3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值都减小,则应加入D、NH4Cl固体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NO3+H2SO4
H2NO3++HSO4-正反应中的酸是C、H2SO4
8、已知醋酸的解离常数为1.74×10-5,则0.10mol·L-1NaAc溶液的pH值为D、8.889、要使0.10mol·L-1H2S溶液中的[S2—]浓度为1.0×10—20mol·L-1,则需控制H2S溶液中的H+浓度为(B、0.094mol·L-1)10、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只能为碱的是D、Ac—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D、H3O+,OH-)12、将pH=4.00的强酸溶液与pH=12.0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pH(D、11.69)13、浓度相同的下列盐溶液呈酸性的一种是(D、NH4Cl)。
14、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不属于两性物质的是(D、NH4+)。
15、室温下,下列溶液[OH-]最小的是(A、pH=0)。
16、实验室中需要加入较大浓度的S2-离子时,一般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A、加饱和H2S水溶液1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以作酸的为(A、NH3、HSO-4、H2PO-4、〔Al(H2O)5(OH)〕2+)18、下列哪一组物质不是共轭酸碱对?
(C、H3PO4—HPO42-)19、下列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1,pH值最大的是(C、Na3PO)。
20、向1升0.1mol·L-1HAc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1HC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c离解度变小)
三、填空题
1、
在水中为___弱__碱,但在冰醋酸中为__强__碱。
2、在水中HCN、Ac-的酸碱反应方程式为HAc+H2O
H3O++Ac-,Ac-+H2O
HAc+OH-。
3、1923年DebyeP和HückelE提出了电解质离子相互作用理论。
其要点为:
(1)强电解质在水中是完全解离的;
(2)离子间通过电荷相互作用,每一个离子都被周围电荷相反的离子包围着,形成所谓离子数。
4、由于离子氛的存在,实验测得强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度低于100%,实验测出的解离度,并不代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实际解离度,故称“表观解离度”。
因此离子的有效浓度(即表观浓度)总比理论浓度要小,这个有效浓度就是活度,它是电解质溶液中实际上能起作用的离子浓度。
5、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不是孤立的,酸给出质子后所余下的部分就是碱,碱接受质子后即成为酸。
7、对于多元弱酸溶液可以归纳为
(1)当多元弱酸的Ka1>>Ka2>>Ka3时,可当作一元弱酸处理,求[H+]。
(2)多元弱酸第二步质子传递平衡所得的共轭碱的浓度近似等于Ka2,与酸的浓度关系不大。
(3)多元弱酸第二步及以后各步的质子传递平衡所得的相应共轭碱的浓度都很低。
8、酸碱的电子理论认为:
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碱是能够给出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物质。
9、在弱酸或弱碱的水溶液中,加入与弱酸或弱碱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使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酸或弱碱含有不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使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略有增大,这种作用称为盐效应。
10、在质子传递反应中,存在着争夺质子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碱夺取酸的质子,强碱转化为它的共轭酸——弱酸;强酸转化为它的共轭碱——弱碱。
四、计算题
1、已知HCOOH在298K时,Ka=1.77×10-4,求其共轭碱的Kb是多少?
解:
Kb=Kw/Ka=10-14/(1.77×10-4)=5.65×10-11
第三章沉淀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
1、难溶硫化物有的溶于盐酸溶液,有的则不溶,主要是因为它们的(C、溶度积常数不同)2、Ag2CrO4的溶解度为Smol·L-1,则其Ksp应为(C、4S3)3、PbI2在0.130mol·L-1的Pb(Ac)2溶液中的溶解度是5.7×10-3mol·L-1,则同温度下的Ksp为(A、1.76×10-5)4、AgCl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C、0.1mol/LNaNO3)5、往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Br、KI、KOH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最先析出沉淀的是(C、AgI(Ksp=8.3×10-17))6、已知Mg(OH)2的Ksp为5.7×10-12,若溶液中Mg2+浓度为1.0×10-4mol·L-1,OH-浓度为2.0×10-4mol·L-1,则下列正确的是(B、无沉淀析出)7、海水中Mg2+离子浓度为5×10-2mol·L-1,欲除去99%的Mg2+,pH应大于多少?
(B、10.28)(已知KspMg(OH)2=1.8×10-11)
8、AgI在0.010mol·L-1KI溶液中的溶解度为(A、9.3×10-15mol·L-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将难溶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时,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10、已知Mg(OH)2的Ksp为5.7×10-12,若溶液中Mg2+浓度为1.0×10-4mol·L-1,OH-浓度为5.0×10-4mol·L-1,则下列正确的是(A、有沉淀析出)11、BaSO4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1mol·L-1NaCl12、AL(OH)3的溶解度(S)与溶度积常数(KSP)之间的关系是(D、S=(
KSP)1/4)。
13、室温下,微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溶液的B、溶度积不变14、2.20℃时,
(AgCl)=1.0×10-10,
(Ag2CrO4)=1.0×10-12。
此温度下,Ag2CrO4易发生下列沉淀转化反应:
Ag2CrO4(s)+2Cl-(aq)
2AgCl(s)+CrO2-4(aq)上述沉淀转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D、1.0×10815、298K时,Mg(OH)2在水中溶解度/(mol·L-1)是B、1.1210-416、下列哪一种物质对NH3·H2O=NH4++OH-和Fe(OH)3=Fe3++3OH-的解离都能产生抑制作用B、NaOH17、在纯水和浓度都是0.1mol·L-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中
(1)NaNO3
(2)Cu(NO3)2(3)NaBr(4)H2O,AgBr(s)溶解度递增的次序为D、(3)<(4)<
(1)<
(2)18、室温下沉淀转化反应PbCl2+2Ag+=2AgCl+Pb2+的平衡常数K为:
D、
三、填空题
1、难溶强电解质CaSO4在水中比在1mol·L–1H2SO4中溶解得更多是因为同离子效应。
CaSO4在KNO3溶液中比在纯水中溶解得更多是因为盐效应。
2、在含有Cl–和CrO2-4的混合溶液中。
它们的浓度均为0.10mol·L–1,当逐滴加入Ag+时,CrO2-4先沉淀。
沉淀刚开始析出时,Ag+浓度为1.12×10-11mol/L。
继续加入Ag+,当另一种离子沉淀时,Ag+浓度为1.77×10-9mol/L,Cl–浓度为0.10mol/L。
[Ksp(AgCl)=1.77×10–10,Ksp(Ag2CrO4)=1.12×10–12]3、难溶强电解质PbCl2在水中解离为Pb2+(aq)和Cl-(aq),PbCl2的溶度积Ksp的表达式是[Pb²][cl﹣]²,它的Ksp和溶解度S的关系式是Ksp=S·(S2)2=4S3。
4、Ksp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它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对于AaBb型的难溶电解质Ksp的表达式是Ksp=[A]a[B]b,该式表明: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之乘积为一常数。
5、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称为离子积(符号IP),它表示任一条件下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IP和Ksp的表达形式类似,但其含义不同。
Ksp表示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仅是IP的一个特例。
对某一溶液,当
(1)IP=Ksp表示溶液是饱和的。
这时溶液中的沉淀与溶解达到动态平衡,既无沉淀析出又无沉淀溶解。
(2)IP<Ksp表示溶液是不饱和。
溶液无沉淀析出,若加入难溶电解质,则会达到饱和。
(3)IP>Ksp表示溶液为过饱和。
溶液会有沉淀析出。
6、因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而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的效应称为沉淀平衡中的同离子效应。
因加入强电解质而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效应称为盐效应。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的效果相反,但前者比后者显著得多,可忽略盐效应的影响。
7、根据溶度积规则,要使处于沉淀平衡状态的难溶电解质向着溶解方向转化,就必须降低该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某一离子的浓度,以使其IP<Ksp。
减少离子浓度的方法有加入适当离子生成弱电解质、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加入配位剂使发生配位反应。
四、计算题
1、PbCl2在0.130mol·L-1的Pb(Ac)2溶液中的溶解度是5.7×10-3mol·L-1,计算在同温度下PbCl2的Ksp。
解:
沉淀平衡时有:
S0.130+S2S
≈0.130
即[Pb2+]≈0.130mol·L-1
[Cl-]=2S=2×5.7×10-3(mol·L-1)
∴Ksp(AgCl)=[Pb2+][Cl-]2
=0.130×(2×2.57×10-3)2
=1.69×10-5
第四章缓冲溶液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最大(D、
等体积混合)2、已知
的
,现欲配制PH=9.4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D、
)3、六次甲基四胺[(CH2)6N4](Kb=1.49╳10-9)及其强酸盐[(CH2)6N4H+]组成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的PH约为(A、4~6)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对的性质有关)5、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是:
(C、缓冲溶液的共轭碱浓度与共轭酸浓度及二者之比)6、关于缓冲溶液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缓冲溶液的PH值必等于7)7、0.2mol•L-1H3PO4与0.2mol•L-1Na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其PH应为(B、7.21)8、人体血液的pH值总是维持在7.35~7.45这一狭小的范围内。
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A、血液中有以H2CO3–HCO3—为主的多种缓冲系)9、已知HAc的Ka=1.7610-5,NH3的Kb=1.7710-5,H3PO4的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为了配制pH=7.5的缓冲溶液,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KH2PO4与K2HPO4)10、血浆中最重要缓冲对中抗碱成分是(C、H2CO3)11、欲配制pOH=4.0的缓冲溶液,对于下列四组缓冲体系,以选用何组效果最佳?
(D、HCOOH~HCOONa)12、0.1mol·L-1NH3·H2O与0.1mol·L-1NH4Cl等体积混合,此时溶液PH值为(A、9.26)13、醋酸的电离常数是1.76×10-5,制备pH=5.75缓冲溶液,醋酸钠和醋酸的浓度比A、1014、下列各对物质,哪一对可以用适当的量组成缓冲溶液?
(C、NaOH+NaH2PO4)15、下列各组水溶液等体积混和时哪组物质可作缓冲溶液?
(A、0.1mol·dm-3Na2C2O4,0.1mol·dm-3H2C2O4)16、某缓冲溶液的共轭碱的Kb=1.0×10-6,从理论上推算其缓冲范围在。
C、7~9
三、填空题
1、由
组成的缓冲溶液,抗酸成分为
,抗碱成分为
。
2、已知HAc的Ka=1.76
,则将0.20
NaOH与0.20
HA体积混合后的溶液的PH值为4.75 。
3、能抵抗少量外加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PH不发生明显改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通常指的缓冲溶液是由浓度较大的▁抗碱组分和抗酸组分组成的。
4、缓冲溶液的pH值取决于弱酸的解离常数Ka和组成缓冲溶液的缓冲比。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时,c(B-)与c(HB)的比值不变,pH值也不变。
但因稀释而引起总浓度的改变,因此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改变。
5、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是影响缓冲容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6、当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愈接近1,缓冲容量愈大;缓冲比愈远离1时,缓冲容量愈小。
一般认为缓冲作用的有效PH范围为缓冲作用的有效区间,称为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7、在实际工作中,为使所配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具有足够的缓冲能力,应按下述原则和步骤进行:
选择适当的缓冲对、控制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计算所需缓冲对物质的量、校正。
8、正常人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的狭小范围,在这些缓冲系中,以在血液中浓度最高,缓冲能力最大,发挥的作用最重要。
四、计算题
1、今需配制pH为7.40的缓冲液100ml,问应取0.067mol·L-1的Na2HPO4溶液和0.067mol·L-1的KH2PO4溶液各若干ml(H3PO4的pKa2=6.80)?
解:
即
解得:
则
2、欲配制pH为5.00的缓冲溶液,需称取多少g的CH3COONa·3H2O固体,溶解在500ml0.500mol·L-1CH3COOH中?
(HAc的pKa=4.75)
解:
设需NaAc·3H2Oxmol,根据
,有:
解得:
∴需称取NaAc·3H2O的质量为:
0.445×136=60.52(g)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ΔfHӨm(CO2)=ΔCHӨm(C石墨))
2、从以下物质中选出熵值最大的物质(D、Ar(0.01kPa))
3、下列过程的△S是负的是(D、合成氨反应)
4、以下组合正确的是(C、++低温:
+ 低温时为非自发过程)
5、标准生成焓的英文是(D、standardmolarenthalpyofformation)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盖斯定律的隐含条件是等压只作体积功的化学反应)
7、下列物质中,ΔfHθm等于零的是(A、C(石墨))
8、下列反应的ΔrHθm与生成物的ΔfHθm相等的是(C、H2(g)+
O2(g)
H2O(g))
9、已知298K时Δf
=-1118.0kJ·mol-1,Δf
=-241.8kJ·mol-1,则反应Fe3O4(s)+4H2(g)3Fe(s)+4H2O(g)的ΔrHm=(B、150.8kJ·mol-1)
10、把化学反应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定义为该反应的反应热时,不必满足的条件是D、反应在298K温度下进行
11、反应:
2Na2O2(s)+2H2O(l)==4NaOH(s)+O2(g)的△rHθ为:
(A、-125.8kJ/mol)
12、已知在标准状态下,反应2H2(g)+O2(g)→2H2O(g),ΔrHmθ=-571.66KJ·mol-1,则H2O(g)的标准生成焓为多少KJ·mol-1。
(B、-285.83)
13、已知反应H2(g)+
O2(g)H2O(g)水的生成热△
=-241.82kJ·mol-1则H2O(g)的分解热△Ho为(A、+241.82kJ·mol-1)。
14、已知S+3/2O2
SO3ΔH1θ=-395.7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医专升 无机化学 练习题 问题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