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人际关系.docx
- 文档编号:27643915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257.42KB
第十章人际关系.docx
《第十章人际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人际关系.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人际关系
第十章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
人际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是可以测量的。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简单地说,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
含着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心理因素的作用。
其中,认知因素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状态的了解;情感因素指交往双方相互间在感情上的好恶程度及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行为因素则是指具体的人际交往行为。
在这三个因素中,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及稳定程度,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为了进一步理解人际关系的内涵,有必要了解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以及它同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1.人际关系的特点
(1)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
在人际关系中,“教师”
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
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
第二,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在第一种情况下,对方总是自己所希望的、满意的客体,个体有强烈的与其合作或结合的行为倾向。
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对方则是自己不能被接受的、难以容忍的,甚至是感到厌恶的客体。
2.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生产关系是其他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基础。
社会关系不是简单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在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实际上是一定的角色载体,即每个人都是处在社会关系体系的一定位置上,个体是一定社会集团的代表。
因此,社会关系对于个体来说,是客观决定的,是建立在每个人在社会系统中占据的一定地位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人的同情和厌恶的基础之上。
这就是说,社会关系带有非个人的性质,它的本质不是表现在具体个人的相互作用中,而是表现在角色的相互作用中。
所以,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角色关系。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人们又都是作为具有一定的独立人格的个体而存在的。
因此,虽然社会关系按其本质来说是角色的非个性关系,而实际上在其具体的表现
中却具有一定的个性色彩。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在以某一个社会角色的面貌出现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投入了自己的个性成分,也就是说,个人的既有人格影响和制约其对角色和扮演行为的选择、调适。
这样,在非个性的社会关系系统内部建立起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而这种建立在个人间的相互作用基础上的联系,正是社会心理学所要讨论的人际关系。
由此可见,不能简单地把人际关系看成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某一个层次。
事实上,人际关系渗透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之中。
所有的社会关系都离不开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个人决定了在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个性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因此,那种仅仅把人际关系看成是低层次的社会关系的观点,是对人际关系本质的一种不够全面的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即社会关系的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
因为,归根到底人际关系是为客观的社会关系所制约的。
人际关系的状况,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性质,或者说人际关系是客观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复杂的折射。
而社会关系正是透过人们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亦即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因素,才能对人们发生作用。
二、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阶段一般来说,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定向阶段。
此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
随着双方共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
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或批评。
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图10-1是对人际关系状态予以直观描述。
三、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
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
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2.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
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
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
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四、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系有多种分类方式:
依个体扮演的不同角色,分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依关系的情感表现性质的不同分为亲密关系、疏远关系、敌对关系等;按关系中所包含的需求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按关系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又可分为长期关系与临时关系。
在人际关系类型的划分中,以雷维奇(P.Lewicki)的划分方法较有代表性。
他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通过对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如下八种类型:
1.主从型
主从型的人际关系特点是,一方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或服从的地位。
主从型的人际关系是八种类型中最基本的一种,几乎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有主从型的因素。
同时,主从型的人际关系也是最牢固的一种关系。
属于这种关系的夫妇在共同的生活中,虽然一方感到有一定的压力,但是他们不会轻易离婚。
2.合作型
在合作型的人际关系中,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彼此能默契配合和互相忍让。
在双方发生分歧时,往往能够互相谦让。
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与他人结成这
而并不十分适宜容易产生厌烦的
竞争的双方为了
种类型的关系。
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合作型关系的双方更适宜做好朋友,做夫妇。
因为尽管这样的夫妇能够和睦相处,但是他们也会感到单调乏味,情绪。
3.竞争型竞争型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令人兴奋、又使人精疲力竭的不安宁的关系。
达到各自的目标,常常会竭尽全力去争取胜利。
这种人际关系的主要优点是有生气、有活力,缺点是竞争时间过久,难免令人感到精疲力竭。
4.主从—竞争型
这是一种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双方在相互作用时,有时呈现为主从型的人际关系,有时则呈现为竞争型的人际关系。
这种不断的变化使双方不得安宁、无所适从。
而且,在这种混合型的关系中,常常包含了主从和竞争型中最不好的特点。
这种关系的结局常常是在他们忍无可忍时,不得不中断他们的联系。
5.主从—合作型
这是一种互补和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
此种人际关系较为理想,在这种关系中双方能够和谐共处,即使有些摩擦也没有多大危害性。
如果在这种关系中合作因素超过主从因素,那么双方会感到更加融洽。
6.竞争—合作型
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混合型人际关系。
此种人际关系的双方,时而呈现出竞争关系,时而呈现出合作关系,如此反复循环。
这种关系类型最适合朋友之间,而对夫妻关系来说则不甚适合,这是因为,要维持这种关系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双方过于频繁的互动。
7•主从一合作一竞争型
这也是一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
属于这种关系的双方,往往陷入困境,因为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同时具有主从、合作、竞争三大类人际关系的特点,所以他们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比其他类型的关系要多。
&无规则型
这种类型的人际关系较为少见。
特点是双方毫无规则,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只要外界对他们施加一种外力,就会转变成其他类型的人际关系。
雷维奇的八种人际关系类型,尽管是来自对夫妇关系的测试,但是对于大部分具有经常性的互动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
对于人们选择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s)于1958年提出,他称自己
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取向理论。
其主要内容如下:
1.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舒兹认为,人际关系的模式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
情感的需要来加以解释。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的需要。
它是指个体想要与别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
或者说是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2)支配的需要。
它是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3)感情的需要。
它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换句话说是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绪联系的需要。
2•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从而形成六种人际关系的取向,如表10-2所示:
表10-2人际关系的六种取向
行为倾向
主动
被动
包容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
期待他人吸纳自己,退缩、孤独
支配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感情
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
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3•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4•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1)包容需要。
如果孩子的包容需要没有得到恰当的满足,即孩子要么没有与家庭达到足够的融合,要么在家庭中包容过多,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低社会的或超社会的行为。
低社会行为的特点是内向、退缩、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
拒绝加入团体中。
这种人一般说来会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不参加、不介入别人的活动,或者巧妙地拒绝别人(如集会时迟到、讨论时打瞌睡等)。
超社会型的人则外向,经常向外寻找他人进行接触,其行为是表现性的,如大声讲话,吸引他人注意。
将自己意愿强加于人等。
超社会行为可能十分巧妙,如表现出自己的技巧或问一些惊人的问题等。
舒兹认为在童年时期孩子与家庭进行适意的融合则产生理想的行为类型,即产生社会性行为。
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什么障碍,他能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决定自己是参与团体还是不参与团体,参与多或参与少等。
他不只独处时感到幸福,与他人一起时也感到幸福。
(2)支配需要。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则易于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或者形成拒绝式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儿童焦虑过重,防御行为明显。
(3)感情需要。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关系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对待自己。
另外,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
这种循环不断发生。
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顺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二、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
根据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观点,社会交换理论从分析人际关系中双方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代价入手,更能清楚地说明人际关系的本质。
该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上的,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人际关系的实质,已为不少社会心理学家所接受并作进一步发展。
西鲍特和凯利(1959)则发展出代价与报酬的关系理论。
他们认为,在人际互动模式中,人际关系的付出代价与获得报酬比个人的人格特征更为重要。
他们指出有三种基本的获得报酬与付出代价的关系,即对称的获利、对称的吃亏和双方代价与报酬的不对称。
(1)对称的获利的人际关系。
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双方都知道彼此付出的代价都最小而报酬最大。
这种人际关系能够得以维系,并获得近一步巩固和发展。
(2)对称的吃亏的人际关系。
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双方都知道彼此付出代价都极大而双方的报酬根本不存在或几乎没有。
这种人际关系将会中断。
(3)双方代价与报酬不对称的人际关系。
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一方认为自己付出的代价较多而所获报酬最少,但对方所获报酬最大而付出代价最少,这样的人际关系就不利于自己而有利于对方。
这种人际关系难以长期维系。
在这里双方交易物质(比如某个物体)、信息(比如劝告)、爱(比如感情、温暖)、金钱、服务(比如身体活动)以及地位(比如评价性判断)。
一般来说,个体从人际关系中获益的方面是陪伴、自信、情感支持、交换信息、物质或任务上的帮助、自尊及获得朋友的价值观,而为对方付出的代价有花费时间、增加责任、影响情绪、失去独立性及对其他人际关系的否定影响。
还有学者指出,人际关系若进一步发展之后,双方从关注自己的收益发展为关注两个人的收益。
在非常亲近的朋友中出现了“我们感”,也就是说,交换法则在人际关系发展到
较高水平时就发生变化了。
另外,西方学者的研究途径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互惠观念以及情感表达方式有关,特别表现了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团体和社会的整合,因而,亲密的人际关系往往表现为执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规范上。
可以认为,文化上的这些差异也说明社会交换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对文化传统和人际关系深化等方面的解释尚嫌不足。
第三节人际吸引
如果把人际关系看作是一幅人们相互作用的动态图,那么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
人们之间的这些感情状况,除了受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还受其他一些更为直接的、更为具体的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构成了人们之间的吸引或排斥的具体机制,本节将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attraction)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强度由低到高分别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亲和
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在他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和他人在一起的。
我们习惯了身边有他人的陪伴,就连极孤僻和有强烈敌对倾向的人也不见得是绝对地喜欢一个人独处。
人天生有一种与人亲近的需求,这种亲近的需求可以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亲和,只要感觉到周围有人的存在即可;也可以进一步表现为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Atkinson)等人认为,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
一种是亲和需求(theneedofaffiliation),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另一种是亲密需求(theneedofintimacy),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关于人的亲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有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设计了一个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马桶、一盏灯外再无其它东西,一日三餐通过房门底的小洞口送入。
谁能在这样的房间呆上一天就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目的想测量一下人在这样与世隔绝的情景下能呆上几天。
五名大学生充当了被试,结果是其中一人只呆了二十分钟就受不了放弃了实验,有两个人呆了两天,而最长的一个被试也只呆了八天。
这个探索性的研究表明虽然人对孤独的忍耐力是有差异的,但谁也很难无止境地生活在孤独的境地里。
生物学观点解释人类的亲和倾向是有生存的价值功能的——婴孩出生后需要得到成人的照顾才能生存,人类需要分工合作才能丰衣足食;人还需要通过与人亲合来克服孤独、寂寞之感。
人与人之间的亲和需求存在个别差异,可通过“适宜唤起层次理论”得到解释。
尽管人的亲和需求及其满足是随情境而变的,有时人喜欢与人玩耍热闹,有时又渴望一人安静独处小段时间。
但人在他生命里的每一天都需要满足自己一个最佳水平的亲和需求,每个人的亲和需求在量上有个别差异,即每个人所需要的最适宜的的刺激量是不同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恐惧、焦虑、出生次序与亲和现象密切相关。
1.恐惧与亲和
有人推测:
如果亲和可以满足某种要求,那么当一个人被孤立时,这种要求应改变得非常强烈,这样从反面就能推知人有亲和需要的原因。
沙赫特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用一系列经典的实验来验证能够增强人的亲和需求的因素。
他研究了像囚徒及修道士那样长期处于和他人隔绝的孤人遗留下来的日记等,发现其中记载
着许多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和不安的心境。
由此他提出了“面临恐惧的人会具有更强烈的亲
和行为倾向”这一假说。
为了加以证实,他进行了有关亲和动机的实验。
在这一实验中,实验者给被是不同的指导语,操纵恐惧的高低层次。
设定了如下的情境:
要求被试逐个进入实验室,并分别被告知“要进行有关电流刺激对人体影响的实验”。
半数被告知这种电流刺激
非常难受、很痛苦(高度不安条件)。
另外半数被告知这种电流刺激极轻微,只有一些发痒或
震颤的感觉(低度不安条件)。
在恐惧和不安被唤起之后,再问被试:
“距实验还有10分钟,
这期间您打算怎么度过?
”调查结果是,高度恐惧唤起的人与低度恐惧唤起的相比,表示“希
望和大家一起在大房间里等着”这种愿望的人居多(如表10-3所示)。
也就是说恐惧感越强,亲和性需求也越咼。
此实验验证了恐惧和亲和需求的关系。
表10-3恐惧对亲和行为的作用比率
选择条件
和他人在一起
不作选
择
单独在一起
亲和行为的强
度
高度恐惧
62.5
28.1
9.4
0.88
低度恐惧
33.5
60.0
7.0
0.35
(资料来源:
弗里德曼等编著:
《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2.焦虑与亲和
焦虑不同于恐惧,是人的另一种情绪状态。
恐惧是因实际威胁情景存在或与其威胁将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唤起,焦虑的产生则是由非现实的、无法确定的原因引起的。
我们已经知道
恐惧感越强,亲和性需求也越高。
那么焦虑是否也和恐惧一样会增强人的亲和倾向?
面临使人尴尬或自我意识升高但却不带有生理痛楚的情景会引起人的焦虑反应。
据此,沙诺夫(Sarnoff)和金巴尔(Zimbardo)设计了一个实验,除了研究恐惧和亲和倾向的关系,也研究了焦虑同亲和倾向的关系。
在实验的开始,实验者向被试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以
操纵制造被试的焦虑反应。
高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穿围兜、吮吸奶嘴;
低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他们需要在实验中吹响口哨。
高、低焦虑组的实验结果与高、低恐惧
组的实验结果刚好相反:
高焦虑的被试比低焦虑的被试更愿意单独一个人等待实验开始。
实
验证明了一个结论:
恐惧会增加亲和需求,焦虑却会减少亲和需求。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与其他人在一起不仅不能给他安慰,反而会使他显得尴尬,他宁愿一个人单独经历尴尬场面。
弗里德曼(Friedman)借测量被试的性亢奋程度以引发他们的焦虑感,也得到降低亲和倾向
的结果。
低高
动机层次
图10-4高、低恐惧、焦虑情绪与亲和需求的关系
资料来源:
Sarnoff&Zimbardo(1961)
3.出生次序与亲和
在沙赫特的实验中,高恐惧组的被试比低恐惧组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亲和需求,但仍有一部分被试宁愿自己一个人等,而不在乎是否有人陪伴。
这种情形显示出,在亲和的程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
差异的原因何在?
沙赫特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出生次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长子女和独生子女表现出较强的亲和需求。
这种恐惧与亲和需求的关系趋势,随着后生者的晚生次序递减。
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
一般的解释是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
对第一胎孩子,父母流露出过多的关切和保护,这强化了孩子的依赖,使孩子习惯了遭遇事件时从他人那里寻找安慰;等到由于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的出世,孩子多了起来,一方面父母有了经验不会过度紧张孩子,另一方面也由于孩子的增多分散了父母的有限时间和关注,因此后生孩子的亲和需求不会得到像长子女那样的强化,遭遇事件时便会以一种相对独立的方式去处理。
当然这种解释也不是绝对的,孩子亲和需求的强化还同他们出生成长中的很多因素有关。
二、喜欢
一个人身边仅仅有他人存在是不够的,他需要和一些同样重视自己的人维持亲密的关系。
和他们在一起会感到愉快满足,离开他们会感到痛苦、怀念,他们成为了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个体,此时,与他们的关系上升到人际吸引一个更高的层次——喜欢。
喜欢是中等强度的人际吸引形式,也是人际吸引的一般形式。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概括出下述一些影响喜欢的重要因素。
(1)接近性空间上的接近是导致人们之间相互吸引的重要条件,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
怀特(White)于1956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几乎是完全偶然地住到一个居民区的人中,成为朋友的多是居住比较近的人。
费斯汀格(L.Festinger)等人以麻省理工学院已婚学生
为对象做过类似的研究,他们发现,居住在同一层楼上的人认为他们和隔壁邻居要比隔一个门的邻居更亲密一些。
人们选择朋友的41%是隔壁邻居,而隔一个门的邻居只有22%,住在
走廊尽头的只被选择了10%。
那么,空间上的接近性为什么会产生喜欢呢?
可能的原因是:
首先,空间上接近的人们在生活上彼此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互相帮助和照顾,也更容易产
生好感。
其次,空间上的接近有助于人们形成积极性偏见。
当某个人知道他要处在某一环境时,他常常会试图说服自己,这个环境是令人愉快的,至少不特别让人不好受。
他期望在这个环境里愉快地生活下去,就需要和他邻近的人保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