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744326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87.33KB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含答案
1.人体神经调
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热点题型一神经元和反射弧
例1、(2018天津卷,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答案】A
【变式探究】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答案】C
【提分秘籍】
(1)反射正常进行的两点提醒
①完整的反射弧:
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②需要适宜的刺激:
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2)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经典反射弧
①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
②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
③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
④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反射弧,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反射弧内有1个突触结构;
⑤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举一反三】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
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
收缩
右后肢
收缩
左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
收缩
右后肢
收缩
左后肢
不收缩
右后肢
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
【答案】C
热点题型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例2、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答案】A
【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
图示中乙处外负内正,则乙处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丁区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即处于静息电位状态,则是K+外流所致。
【提分秘籍】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
局部电流
(2)传导过程
(3)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2.细胞膜两侧电位变化曲线
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特别提醒】
(1)细胞外液中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而细胞外液中Na+几乎无
影响;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受刺激神经膜的动作电位大小,而细胞外液中K+浓度几乎无影响。
(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
(3)不能混淆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单向传导的。
【举一反三】
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答案】C
热点题型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例3.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断它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可排除B、C、D项。
杜冷丁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从而使乙酰胆碱失去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机会。
【提分秘籍】
(1)突触小体≠突触:
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分,是突触的一部分。
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突触上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非跨膜运输方式——胞吐。
(3)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发挥效应后不会长久存在,会被酶催化分解而失活,
或因被转移而迅速停止作用。
【举一反三】
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b、c、d点是在同一神经元上,而a、e点分别在另外的两个神经元上,若刺激c点,在b、d点检测到有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故A正确;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需要越过一个突触,从而发生
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故B正确;在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在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故C错误;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而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故电表①不偏转,
电表②偏转两次,故D正确。
热点题型四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例4、(2018江苏卷,2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答案】C
【变式探究】(2017年新课标Ⅱ卷,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解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确。
【变式探究】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科学的是( )
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
【答案】B
【解析】呼吸中枢位于脑干;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H区受损会得听觉性失语症。
【提分秘籍】
(1)打字员完成打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作,需要多个神经
中枢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如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性言语区和小脑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动作。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表示的是一个条件反射活动,但这个反射没有涉及人类特有的高级活动——语言活动,因此不需要语言中枢参与。
(3)血液中CO2浓度升高,通过动脉管壁中的化学感受器产生兴奋,由传入神经纤维把兴奋传导到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再由传出神经把兴奋传导到呼吸肌,引起呼吸肌的活动加强,这种调节属于体液
调节中化学物质的调节。
(4)所有的感觉如冷觉、热觉、痛觉、触觉、听觉、视觉、渴觉等都在大脑皮层。
【举一反三】
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
A.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
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
B.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C.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D.某同学正在跑步,下丘脑和脑干未参与调节
【答案】A
【解析】从题干可知,患者能够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会讲话,说明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
区的S区,故A对;盲人在用手指触摸盲文时,首先要接受盲文的刺激,产生感觉。
【方法技巧】大脑皮层在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的作用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
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例如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但是,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
1.(2018江苏卷,2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答案】C
2.(2018天津卷,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答案】A
【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
分组成,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错误;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说明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C错误;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以后,在病毒或病菌刚侵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D错误。
1.(2017年新课标Ⅱ卷,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
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1.(2016江苏卷.26)(8分)为了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其Na+/K+比与体液中______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______。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
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
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
【答案】
(1)NaHCO3和NaH2PO4组织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同时突触小泡通过胞吐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表现为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阻断乙酰胆碱不能释放或箭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均会使突触后膜不能兴奋,导致肌肉松弛。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1.(2015·海南卷.13)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答案】B
【解析】除激素外,CO2参与呼吸调节,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A正确;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纤维的支配,B错误;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抗利尿激素)调节,C正确;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D正确。
2.(2015·海南卷.15)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
【答案】A
【解析】一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一些激素的化学成分不是蛋白质,如性激素的成分是固醇,A错误;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B正确;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激素通过与靶细胞结合传递信息,影响靶细胞的代谢活动,D正确。
3.(2015·海南卷.17)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
【答案】B
【解析】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A正确;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B错
误;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B正确;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D正确。
4.(2015·上海卷.12)气味会导致鼻孔气体吸入量变化,但与声音无关(如图4)。
研究显示即使在人睡眠过程中,多次给予诸如狗叫声—愉悦气味或猫叫声—厌恶气味强化后,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在醒来后依然存在。
下列组合中最能证明声音和气体吸入量间建立条件反应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5.(2015·上海卷.13)下列关于感受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信息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
B.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C.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以及昆虫触角都属于物理感受器
D.感受器
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
【答案】A
【解析】视杆细胞感受光亮
,视锥细胞感受色彩,视网膜中视杆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B错误。
依据刺激的物类型把感受器常分为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昆虫触角都属于化学感受器;C错误。
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但不能产生感觉,感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D错误。
6.(2015·上海卷.23)有关“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去掉脑,将观察不到搔扒反射
B.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
C.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的目的是让搔扒反射现象更加明显
D.由于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刺激两处都会出现搔扒反射
【答案】B
1.(2014·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答案】C
【解析】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加,故A错。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味觉不是完整的反射活动,故B错。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
成新的联系,如加强神经元之间新的突触联系,以形成条件反射,故C正确。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参加,食物引起唾液分泌为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延髓,故D错。
2.(2014·江苏)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答案】B
【解析】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则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不会被释放,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到达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错误。
3.(2014·重庆理综)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对于一个个体,各种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功能不同主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秘籍 专题 27 通过 神经系统 调节 教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