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 文档编号:28792698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5.89KB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
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
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法指导
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文中图文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
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
律载大事应会议,三占从二有规矩;
不闻会议集众商,股东何尝岁一叙?
不闻岁举查帐员,股息多少任所予;
调剂私人会办多,职事名目不胜举;
不洽舆情无是非,事事输入糜费巨;
用非所学弊端多,那得不受外人侮?
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
——摘自郑观应《商务叹》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郑观应曾对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这种方式寄予厚望并大加赞扬,但在目睹官督商办形式的合理性逐渐消失,从扶持保护新式企业转变为阻碍新式企业发展的桎梏,他发出愤懑的感叹,写下长诗《商务叹》。
诗中揭露说官督商办在名义上是由官府来保护商人的利益,实际上却是借此把商完全置于官的控制之下,无论企业的方针大计,还是经营管理的权限,皆握之于洋务派官僚之手,商董在企业中毫无权利可言,好处归官所得,亏本要商人认赔。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合作探究】什么是自然经济的?
小农经济?
两者有什么区别?
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教材第40页插图)。
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
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
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
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
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
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新课标教材对“小农经济”表述为:
它“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由此看来,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
1、表现
(1)引起中国家庭“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自然经济解体的重大标志)
“男耕女织”,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相结合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也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特权的保护和机器工业品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价值的70%。
原来“衣被天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因此受到很大冲击。
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逐渐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造成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这是几千年封建自然经济解体的重大标志。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自然经济解体的催化剂)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务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并且日益商品化。
这种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诱使土地所有者改变农业生产的目的,不得不面对农产品市场,调整种植结构以增加收入。
生产目的的调整或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经济的性质,为自然经济彻底解体敲响了警钟。
2、原因: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侵入东南沿海。
【合作探究】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
鸦片战争使中国大量的主权遭到破坏,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主权的破坏,加速了列强的商品输入,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受猛烈的冲击,开始瓦解。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自然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3.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的“历史纵横”,思考: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这一解体过程中农民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
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促使近代企业的产生。
过渡: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是什么企业呢?
(洋务企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从中归纳出时间、原因、主张、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内容、破产标志、和影响及失败的原因。
)
二、洋务运动:
1、出现的原因:
内忧外患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认为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他们学习西方,搞起了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洋务派。
【备课资料】洋务运动的指导机关──总理衙门
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作为应付洋务的中央机关。
总理衙门的组织体制,“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
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
大臣由一亲王总领,即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则由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指派委任,统称“总署大臣”。
建立初咸丰帝派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充任总理大臣,以后大臣人数略有增加,经常为七八人,多时十多人。
章京分为四级,从内阁、部院、军机处的司员中挑选,最初满汉各八人,以后人数逐渐增加。
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
最初南北洋大臣为专职,由买办化的官僚薛焕、崇厚任职,后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
南洋通商大臣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驻上海,后移南京。
北洋通商大臣管理北方各通商口岸,驻天津。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
实质上是凌驾于六部之上的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2、概况:
①时间:
19世纪60至90年代。
②代表人物: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言斤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③主张及目的:
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备课资料】清末的“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语的缩词,是洋务派思想家与实践者对待中西文化的总原则。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摧毁了天朝帝国的陈旧壁垒,年青的西方文化以波涛汹涌之势冲击着古老的中国文化。
高势能的资产阶级文化同低势能的封建文化展开了殊死搏斗。
“中体西用”正是这场交锋的天然产儿。
其主要内容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与西方的坚船利炮,生产技术一类的文化归并到一个体系之中,以改革清王朝的现状。
虽然缺乏先进的社会存在基础使它仅仅存在了三十多年便英年早逝了,但作为在中西文化矛盾冲突中的一种重要的回应方式,这种观念却流行了一百多年,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中国一些人的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中体西用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中体西用”的合法化打破了中学的一统天下,使中国落后封闭僵化的局面得以改观。
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将“中体西用”发展为变法维新,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而以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受到“中体西用论”的影响,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方略。
第二,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
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着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
第三,中体西用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
总之,中体西用是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寻求中国出路的文化自救方案。
它的提出,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引进西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70年代)
代表: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合作探究】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哪些特征?
第一,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
第二,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有些达到世界水平。
如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了德国,制造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水平。
第三,这些近代军事工业都属官办。
封建国家出经费由封建官吏采用封建的方法进行管理。
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缺乏发展动力。
【备课资料1】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
清末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
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安庆。
规模较小,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
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华蘅芳、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还有上百名工人。
1862年(清同治元年)8月,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
同年底,试制成一艘小火轮,成为尔后“黄鹄”号的雏形。
1863年初开始生产各种劈山炮和开花炮弹。
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迁往南京,后并入金陵机器制造局。
该所的创办,是晚清近代军事工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轫。
【备课资料2】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
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自强运动中成立的军事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
为后来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该机构成立于1865年9月20日的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最初向上海租界的美国公司旗记铁厂购买机械厂房和船坞而成立,同年,将原本苏州洋炮局和由容闳向美国买的机器设备抵达一起并入而成。
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制造局造船的部门独立,称作江南船坞,辛亥革命又改称江南造船所。
江南制造局本身也于1917年改称上海兵工厂,于1937年停办。
日军占领上海后,将其场地和机械并入江南造船所。
江南造船所至1953年,又更名为江南造船厂,1867年搬到高昌庙镇,扩充设备,建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锅炉)厂、铸造厂、轮船厂等。
占地70余亩。
至80年代又相继建成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栗色火药厂、无烟火药厂等。
1896年改为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江南机器制造局在同治年间是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对于清朝的军事力量以及重工业生产都有提升作用。
例如在1867年时,每天平均可以生产十五枝毛瑟枪和各式弹药,李鸿章认为当时该局生产的枪械弹药,对于后来捻乱的平定有所助益。
除了枪弹之外,该局也在1868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制船身)惠吉号。
1891年时,为中国首次炼出钢铁。
【备课资料3】福州船政局(1866年)
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清末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
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船政下设捶铁厂(锻造车间)、拉铁厂(轧材车间)、水缸铸铜厂(动力车间)、轮机厂(制造锅炉车间)、合拢厂(安装车间)、铸铁厂(翻砂车间)、钟表厂(制造仪表车间)、打铁厂(小锻造车间)、锯厂(锯木车间)、造船厂(由3个船台组成),以及船政衙门、学校、耐火砖厂等。
1874年前,共造大小炮船15艘,用以装备福建海军。
日意格等外籍技师去职后,纯由中国技师工匠自办。
至1897年又造成小轮船21艘,均系兵船。
但由于质量低劣,既不适于作战,又不宜于商运,只可供地方“巡防”和“缉私”之用。
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2)以“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19世纪70~90年代)
①目的:
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②代表: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合作探究】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
例如,张之洞从英国引进的全套纺织设备。
第二,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建,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市场。
如,开平煤矿生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
【备课资料1】轮船招商局
1872年(同治十一年)夏李鸿章令浙江漕运局总办海运委员朱其昂拟章集股,11月成立于上海。
主要资本来自商股,也有部分官款。
第一期资本100万两至1881年(光绪七年)集齐。
。
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
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及国外的神户、横滨、新加坡等地设分局。
成立时仅有3只轮船,后规模渐大,为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
1877年购美旗昌公司18艘船只,轮船总数达30艘。
除转运漕粮外,还延揽各种客货运输业务。
开办后由于亏损严重,朱其昂被迫辞职。
次年7月,李鸿章改轮船招商公司为轮船招商局,委派上海买办商人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
1876年有轮船11艘,1877年又以222万两银子买进美商旗昌洋行的旧船16艘,及其码头、仓库等财产,招商局初具规模。
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资本共计420余万两,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
【备课资料2】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
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在湖北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9月建成投产。
全厂包括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等6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4个小厂。
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 ,1892年清政府增拨42万两,到建成时,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
因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
1896年4月该厂改为官督商办企业。
为解决材料和设备问题,1898年开发江西萍乡煤矿,用马丁炉改造全厂冶炼设备,以制造钢轨。
由于此项改造耗资巨大,1898年向德国资本求贷,1899年与日本签订“煤焦铁矿石互售合同”。
1904年又以大冶矿山作抵,不断向日本资本借贷。
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约年产生铁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
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内迁重庆,其余被日军侵占。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作为敌伪产业清理结束。
后在原汉阳铁厂基础上建成武汉钢铁公司。
(3)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4)发展近代教育:
①目的:
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②成就:
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到1896年达20多所。
还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备课资料1】京师同文馆
清末洋务派创办用以培养“译员”、“通事”的外国语学校。
1862年6月11日在北京成立,附设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初设英文馆,学生10人,皆13、14岁的八旗子弟,聘英教士包尔腾任英文教习,候补八旗官学教习徐树琳任汉文教习。
1863年,添设法文馆和俄文馆,学生各10名,仍从八旗子弟中挑选。
这时的同文馆,各馆分立,分馆教习。
1867年,增开天文算学馆,自此京师同文馆不再是初级的外国语学校,而具有中学或中等专科学校的性质。
课程逐年增加,开设了不少自然科学实用技术的学科,有些课程也已分化得相当细、相当专门,例如算学就分成数理启蒙、代数、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微积分等。
1868年,聘李善兰为算学总教习。
1869年,聘美教士丁韪良为总教习,同文馆才有了总管校务的人员。
1871年,京师同文馆又添设德文馆。
至此,同文馆学生增加到120人左右。
同年,同文馆设立医学、生理学讲座,由英人J.H.德贞任讲席。
1872年,总教习会同各馆教习,拟订了“八年课程计划”。
从此,同文馆开始有了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章程。
1896年,因受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御史陈其璋奏请整顿同文馆,重新修订了八年课程计划:
前五年的课程近似中学程度,后三年的课程相当于大专程度;前三年的课程侧重学习外语,后五年则偏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这份崭新的八年课程计划,反映了正在萌芽中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在计划中没有列入“四书五经”、“章句帖括”一类的传统科目。
1896年,增设了日文馆。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同文馆前后存在了40年之久。
京师同文馆在中国最早采用了班级授课制,所以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第一次改革旧传统教育的尝试,也培养了一批外国语人才。
【备课资料2】留美幼童──中国官派留学生的艰难留学历程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10~16岁30名少年渡洋深造,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出国难
1870年,曾国藩往天津处理“天津教案”,容闳当翻译,于是大胆向曾提出了他的“留学教育计划”。
曾国藩非常赞同,立即与李鸿章联合上奏,得到了清廷的批准。
曾国藩和李鸿章计划先向美国派120名留学生,主要学习科技、工程等办洋务急需的学科。
考虑到语言问题,决定选10到16岁的幼童出国;从1872年起每年派30名,至1875年派完;留学年限为15年;经费一律由清廷支付。
如果在今天,这样优越的条件,难得的机会,不知有多少人会千方百计去争取出国。
但在那时,绝大多数人视出国留学为危途,尤其是美国,离中国遥远,不少人认为那是个非常野蛮而不开化的地方,甚至会把中国人的皮剥下,“安在狗身上”,特别是将10来岁的儿童送出国,一别就是15年,还要签字画押,“生死各安天命”,让一般家长难以接受。
所以,容闳使出全身解数,就是招不到这30名幼童。
于是他不得不返回老家香山县动员说服乡亲们报名,同时在附近县市活动,结果还是没有招满,最后在香港又招了几名,才凑足30名,于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赴美。
以后的3批90名学生,虽然招收时遇到的困难稍小一点儿,但同样艰难。
不过,由于容闳的执著,120名幼童如期派到了美国,终于打开了中国官派留学生的大门。
出国后更难
幼童们怀着寂寞、凄凉、悲哀但又兴奋、好奇、激动的复杂心情来到了千万里以外的新大陆。
扑面而来的是语言问题,没有经过英语训练,无法和美国人交流,而且将他们三五人一组分到了美国友人家里,生活上更摸不着门道。
他们的女主人出于爱怜,常常见面就抱起来亲他们的脸颊,这些幼童个个满脸通红,不知所措。
礼拜天房主人带他们去教堂,他们想拒绝又不好张口,只好偷偷地溜走,因为清廷明确规定他们不许信仰基督教。
这自然破坏了他们和房主人的友好感情。
至于西餐,他们更吃不惯,饿肚子在所难免。
带队的清廷官僚自带了一些腌黄瓜,没几天就被幼童们偷吃光了。
刚到美国的幼童一身中国打扮,瓜皮帽,蓝缎褂,崭新的黑布鞋,油亮的黑大辫,特别引起美国人的好奇感。
幼童一上街,就会有一群美国小孩子跟在后面围观,有的还高喊:
“中国女孩子”!
让这些中国幼童非常难堪,有的急得直哭。
学习上的问题也很多。
他们要补习英文,还要集中起来学汉语,每周写一篇作文,如果写不出来,汉语先生会打屁股。
经过两三年的英语补习,多数幼童可以进学校学习了,清朝官吏对他们的管制也相对减少了。
在美国的小学、中学,幼童们接受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
中国人聪明好学、刻苦奋斗的天性,使这批幼童个个学习用功,成绩优良。
有的因为用功过度,常常病倒,有3位积劳成疾,客死美国。
比起在国内求学来,这些幼童的负担要重得多。
到1880年,多数幼童已经中学毕业,个别的如詹天佑等考入了大学,还有一些进入中专或其他职业学校学习,成材在望。
但新的政治危机一天天在增加。
幼童们在美国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过的是美国式的生活,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讲,非常容易“美国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
尤其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既麻烦,又常遭人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见清廷长官时再弄一根假辫子装上。
众所周知,在清朝,辫子不是简单的装束问题,而是是否忠于清廷的政治问题。
当清廷官吏发现有的幼童剪掉了辫子,就一面严厉管教,一面上奏清廷。
清政府自然对这批留美幼童失去了政治上的信任。
还有一些幼童受美国宗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信奉了基督教,这更是清政府不能容忍的。
幼童们从小学到中学,用的都是西方的教材,不但学到了许多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接触了较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数年之后,他们渐渐地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失去了兴趣,对孔夫子也不那么崇拜,对烦琐的封建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