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上复习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9480755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3.36KB
四语上复习解析.docx
《四语上复习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语上复习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语上复习解析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内容及重点
1、能够认读《生字表
(一)》中的200个汉字。
做到滚瓜烂熟。
会写《生字表
(二)》中的200个汉字,并注意不同结构汉字的书写特点。
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2、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3、正确搭配词语,注意“的得地”后面的搭配,训练学生用词的准确性。
4、注意积累好词佳句,并知道它的表达需要。
5、能结合生活实际写感受。
6、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用常用关联词(转折、条件、因果)和比喻词造句。
7、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特别对充满爱心的课文能说出他们的动人事例。
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能背。
在阅读中,要加强阅读的理解、感悟和想象。
8、修改写过的作文,根据要求写介绍。
二、复习具体安排:
复习时间
复习内容
复习要求
元月4日
一二单元
1、单元所有的生字词语会读会认会写。
2、每一课要求会背诵的部分能熟练掌握,本册书中的古诗大部分会默写。
3、每一单元的园地中的内容能掌握,特别是单元练习中的拓展部分。
元月5日
三四单元
元月6日
五六单元
元月7日
七八单元
元月10日
字
1、能辨析本册汉字中的音近字、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多义字。
把握汉字的构字和表达特点。
元月11日
词
1、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部分好词佳句能运用在口头和书面语言里。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加强积累课内、课外的生动的词语和成语。
例:
词语搭配、填量词、发现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抄写文章中的四字词语。
元月12日
句、文段
1、能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并修改表达不完整的句子。
2、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具体,并能写常用的关联词。
(因果,条件,假设)和比喻词写句子。
3、能概括文章每段话的主要意思及全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常用的构段方式以及文章的表达特点。
4、能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
加强课外阅读。
元月13日
习作
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写下自己印象较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三:
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题海战术;
2、注重基础知识,提升学困生的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课堂上采取“1+1”的方式(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4、争取家长的配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复习;
5、劳逸结合,注意学生复习期间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
四、复习内容盘点:
1.字词类:
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填上合适的词,近义词、反义词,选字词拼音填空,成语填空,根据类型写词语(ABAC、ABCC、AABC等),查字典,根据词语选词意思,意思与词语相连,根据意思写词语,联系上下文写词义等。
2.句子类:
造句,关联词填空,比喻句、拟人句、设问句、反问句、疑问句的区别及照样子书写,缩句,扩写句子,对一些句子能谈自己的理解(如诗句及文中意蕴丰富的勉励)等。
3.课文:
按课文内容填空,知道典型课文的结构、写作手法(如:
比照、列数据、举例子等)等
4.阅读:
内容可以比较综合性,让学生学会认真阅读,会分析、思考。
5.作文:
本册作文的主题有:
写景,观察日记(写发现的),编写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写动物,写导游词,看图写文(写事),写一封信。
6.积累:
古诗词、课文后的一些好句以及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等。
五、复习方式:
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再次进入专题训练阶段,包括句子训练,课文重点段积累,课内阅读和作文训练。
第一二单元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的响声,好像( )。
现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 )!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
再近些,犹如( )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
3.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 )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
大的,小的,( ),( ),有的站在( ),有的( ),有的在( )。
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
叶尖(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
5.爬山虎的脚( )墙的时候,( )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
细丝原先是( )的,现在(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使它( )在墙上。
6.大体上,住所是很( )的,( )、( ),很( )。
( )我们想到蟋蟀用来( )的工具是那样(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 )了。
二、课内阅读
(一)古诗阅读
1.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1)、这首诗是( )朝诗人( )所写。
(2)诗中“缘”是( )的意思。
(3)、表示立足点和角度,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可以用( ),( )来表示。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这样一个道理。
2.默写《游山西村》
(1)这首诗是宋朝爱国诗人( )所写。
“疑”在诗中的意思是( )。
(2)这首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你觉得从哪两句诗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
( ),( )。
在( )情况下,人们会经常使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诗。
(二)《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 )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1、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
2、从划“ ”的句子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的观察很( ),描写得很( )。
3、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
一、形状,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
二、动作,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三、颜色,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
4、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且用“ ”划出来。
(三)《蟋蟀的住宅》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 )------( ) ( )------( )
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 简朴——( ) 简单——( )
2.这段话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的。
3.我们只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 ),很( ),还很( )。
我觉得蟋蟀真( )!
第三、四单元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 )的花园。
那里,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
2.( )要靠( ),要靠很好地( ),做出对人们( )。
3.鹅的步调( ),( )的,颇像( )里的( )出场。
它常( )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 )。
4.猫的性格实在有些( )。
说它( )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 )。
它什么( ),可是它又那么( )。
5.它( )、( )、( )、( ),因为它有一群鸡雏。
它( ),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 )必定就是一位( )。
二、课内阅读《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把老鼠等出来( )!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 )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 )
(2)“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
………………( )
2、请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4.我能照样子写象声词。
咕噜咕噜:
( )、( )、( )。
5.“古怪”的意思是( ),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
说猫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表面看起来作者是( )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 )之情。
第五单元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 ),在( )之间( )。
2.多少劳动人民的( )和( )才( )成这( )、( )的万里长城。
3.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 )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文化遗产( )处,自然遗产( )处,自然文化遗产共( )处。
4.正前面,昆明湖( )像一面( ),( )像一块( )。
( )、画舫在湖面慢慢地( ),几乎不留一点儿( )。
二、课内阅读《颐和园》
①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1、从划“ ”的句子中,我知道这篇课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
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来到( )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 ),看到的楼台亭阁;再写登上( ),站在( )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 )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
2、葱郁的“郁”字,音序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查( )画。
在字典里有3种意思,请在正确的序号后打“√”。
①香气浓厚;②(草木)茂盛;③(忧愁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
3、文中“慢慢地滑过”,我觉得“( )”字用得贴切,因为从中能让人体会到( )。
4、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1)、天上的星星多得像( );亮得像( )。
(2)、我们学校美得像( );舒适得像( )。
第六单元
一、积累填空
1.默写课内古诗,能写上一两句送别名句。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是那( ),前面的( ),后面的( )上去,( )的声音,像( )的音乐;( ),(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3.那( ),如同( ),必将( )传下去。
二、课内阅读《搭石》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一句俗语,我也来写一句俗语。
( )。
2、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
( )、( )、( )。
3、读了这段话,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这段话先写一行人(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再写(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
4、我来填一填:
(轻快)的音乐:
( )的宫殿 ( )的万里长城 ( )的母亲
第七单元
一、积累填空
1.周恩来站了起来,( )地回答道:
“( )!
”
2.我非常( ),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 )与( )都堪称( )的大作家。
3.让我们一起记住“( ),( )”这句名言吧!
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 )去比别人的( ),那么他不但会( ),还会( ),十分( );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 ),不断( )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 ),越来越( )。
3.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物兰*罗素说:
“( ),是( )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4.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 )首次发现了保存有( )的恐龙化石,( )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研究都们( )。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 ),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 )涂上了“( )”之笔。
5.太空作物普遍具有( )、( )、( )等优点。
二、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当周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下列词语的意思。
吵嚷:
衣衫褴褛:
撑腰:
2、认真读短文,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从中我明白了 就叫“中华不振”。
3、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
当你读到这一幕时,你是怎么想的?
句子复习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
(1)老师介绍了许多小明的事迹。
(2)王老师亲自陪同我班同学游览。
(3)树枝头上的小鸟在树上尽情地歌唱。
2.改成比喻句。
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
3.改成拟人句池塘里的菏叶在微风中摇动着。
二、变换说法:
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如:
见到同学有难,我们怎能不帮忙呢?
(见到同学有难,我们必须[一定、应该]要帮忙。
)
2、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
如:
谁都热爱自己的祖国。
(谁都不会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
3、双重否定句变成肯定句。
如:
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李博士只得停止工作。
)
4、难度稍大的把字名改成被字句,或被字句改成把自己。
如:
自古以来,人们把钱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自古以来,钱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
5、变换语序,意思不变。
如:
“看,孔雀开屏啦!
”她兴奋地说。
(她兴奋地说:
“看,孔雀开屏啦!
”)
6、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非……不可……的运用)
如:
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我非把这件事做好不可。
)
三、问句类型:
1.疑问句。
(有疑而问)如:
这支笔是你丢的吗?
2.反问句。
(答案在句中)如:
发生了这样的事,怎么不叫人生气呢?
3.设问句。
(自问自答)如:
《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得是现代科学技术。
”
四、句子的变写:
1.短句变长句。
如:
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鸽子或孔雀。
[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五彩斑斓的)孔雀。
]
2.缩句。
如:
它们的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
(体表长出羽毛。
)
一、课本四字成语篇
昂首东望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局促不安毫不相让一日三餐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空空如也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气魄雄伟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山洪暴发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谈何容易平安无事突如其来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振兴中华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腾云驾雾归根到底欣喜若狂形态各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不容置疑神秘莫测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人迹罕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用武之地美味佳肴应接不暇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引吭大叫慢条斯理趁其不备神态自若浩如烟海枯枝败叶久经沙场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若有所思殊死拼搏号啕大哭恍然大悟协调有序形单影只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受益匪浅
年少气盛 年逾古稀筋疲力尽铿锵有力
二、词语类型篇
⑴AA:
①哗哗 ②呼呼 ③呱呱 ④咩咩 ⑤喔喔 ⑥叽叽
⑵ABB:
①白花花 ②亮晶晶③胖乎乎④绿油油⑤乐呵呵⑹水汪汪
⑶AABB:
高高兴兴 舒舒服服 来来往往明明白白严严实实
⑷ABAB:
商量商量收拾收拾讨论讨论研究研究走动走动考虑考虑
⑸AABC:
心心相印 彬彬有礼井井有条恋恋不舍楚楚动人落落大方
⑹ABCC:
得意扬扬空空如也 生机勃勃可怜巴巴无所事事人影绰绰
⑺ABAC:
不闻不问不知不觉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三不四
三、成语特点篇
1、含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积少成多、左邻右舍、里应外合、黑白相间、头重脚轻
2、含近义词的成语——生龙活虎 胡言乱语东奔西走千言万语
3、表示高兴的成语——兴高采烈 眼开眼笑 欣喜若狂 喜出望外扬眉吐气
4、三字俗语——红眼病、摔跟斗、笑面虎、碰钉子、墙头草、顺风耳、千里目
5、表示性格特点的成语——活泼可爱 能说会道 温柔体贴 心灵手巧 虚心好学 精明能干
6、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过街老鼠九牛一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狡兔三窟画蛇添足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亡羊补牢尖嘴猴腮杀鸡吓猴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猪朋狗友猪狗不如
7、描写四季特点的成语:
春: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花香鸟语 花红柳绿百花盛开
夏:
骄阳似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语上 复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