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之关于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
- 文档编号:30371291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93KB
教育叙事之关于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
《教育叙事之关于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叙事之关于教育学读书笔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叙事之关于教育学读书笔记
关于教育学读书笔记
【篇一:
学习教育类书籍的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的读后随笔
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这是一本有着千万呼声的书,这更是一本有着充分教育意义的书.这就是爱的教育。
本文是以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事情,用日记的形式.从与朋友们在同一屋檐下学习,到因父母工作变更,而不得不转学.安利柯,这个10岁的小男孩逐渐在生活中学会坚强,学会努力......他逐渐长大.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读了这本书的人,无一不为它的内容所震憾,震撼于作者那流畅的文笔,更震撼书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每周一次的精神讲话,通过一个发生在意大利国土上的小故事来教育孩子们,启迪孩子们的心锁,让孩子们踏上美好的未来之路.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书中的人物太多,我无法一一列举,但是总体分为三大类:
老师,同学,父母.这些人无一不体现出书的主题爱.这些中,有朋友之间的爱,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有老师对学生的爱......很多很多.且这都是人世间最真挚的爱。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这种爱恐怕早已成为泡影了吧,不止一次在电视上,报纸上,网上......看到有一些人嫌父母老了,不中用了,就虐待他们;有一些人,见到以前的朋友老师,理都不理.这难倒就是所谓的爱吗?
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了。
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这份爱,
我不会用什么华丽的词藻我只想用这人世最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这份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因为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
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
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班级里有几个学困生,学习习惯极差,生活习惯更差,我试图用自己的爱去感化他们。
新学期的资料费都是我帮他们交的;个别谈话,谈理想,探讨生活中的人很事;探讨为人处事,关爱他人;买学习用品如文具盒、笔等为进步的礼物给他,让他们感觉浓浓的爱包围他们,让他们有事干而不总想着做坏事。
期待爱能创造出奇迹——当他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有一位老师曾经给他们以关爱,以爱的教育,爱的感化。
读完整本书,不仅明白了如何去给予爱,更明白,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所以更注意一言一行.《爱的教育》,不仅描述了安利柯所受的爱的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我更是受益匪浅。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有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
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
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
书中从四个部分:
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
“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
”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
那就是做人。
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
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
人和谐交往。
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
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
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品格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
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篇二:
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东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谯益民
众所周知,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
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无奈:
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示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而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
们并不“领情”。
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
我的教育怎么了?
我的孩子怎么了?
我想究其原因是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道德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正义的化身”,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在孩子们面前透着一脸的“霸气”,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
我们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正像萧伯纳说过:
“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
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无愧于光荣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在进行“教学”。
可“教学”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出来。
《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正是从这方面出发,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关于教的理论。
全书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学究竟是什么”。
作者给出了一个规定性的定义: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第二,“教学理论又是什么”。
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即教师行为的理论,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
第三,本书集中讨论教学领域中的三个问题: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课堂教学原理指的是关于教学的一般性知识,本书主
要讨论教学与教学原理;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课堂教学策略指的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指难以明确和无需明确的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的策略:
教学前的准备策略、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教学后的评价策略。
课堂教学研究是指现代教师工作的一种生活方式。
现代教师要从“教书”转向“教人”。
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经验上的优势,开展“为行动而研究,关于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第四,这本《教学理论》课程的最高目标是使外授的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品格,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并指导教师自己日常的言论与行动,最终产生指导实践、改造实践的力量。
因而本书只提供了一个框架,更多的是让读者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第一部分课堂教学原理
第一章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2、解放后,受原苏联的影响,给教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计划简略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分数要低。
这就说明,如果教师不随机应变,计划就可能起副作用。
计划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师与熟练教师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
因此可以说,教学即探究,教师即研究者。
这个新颖的理论可以给教师一低频全新的认识,它告诉我们,教师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有感情的人,我们不能按自己的设计来进行教学,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4、真正的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三个逻辑上的必要条件: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
第二章节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个案例给我的启示:
在书上p59有一个程序教学的范例,主要讲琼老师为了帮助约翰,建立了一个相倚性管理计划。
我觉得这给我一个启示,教师只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一个详细的培养计划,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成才的。
这也说明教师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章节教学的基本问题
1、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两者是互相规定的;第二,主体是活动中的主导,是活动的目的之所属;而客体是为主体服务的,是作为主体实现的条件和手段而存在的;第三,客体对主体具有制约性。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教学
中主体与客体既是固定的,又是在不断变化的。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处理。
2、教师与学生装的主客体关系是很复杂的。
就教的活动而言,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客体,教材是中介。
当然,学生势必影响教师的教,但这种影响乃是客体对主体的影响。
就学的活动而言,本来的情况应该是:
主体是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这种认识活动的执行者;学习活动的对象即客体是教材,同时教师也在一定意义上是学生的客体,这是指教师身上供学生学习的那些特征而言的。
但是实际情况就复杂多变了:
在有些情况下,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过程,或与教师共同确定决定,因而是单独的主体或与教师共同构成主体;在有些情况下,学习完全附属于教师的教,学生对所从事的学没有自主性,虽然有所活动,但这种活动实际上是客体在主体的作用下产生的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仍然是客体,因为学生的主体性被教师所替代,这可称为“主体替代”。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策略
第四章节课堂教学准备策略
1、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在具体情景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用“学生学会了什么”的说法来表示的;而“目的”一词的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到同,它通常是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因此它是一种应该状态的理想,一种方向指针,而且还隐含着有可能无法实现的意思,时间的跨度也比较长。
目标通常是策略性的,是
【篇三:
关于教育的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书名: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
注的66个教育细节》
部门:
姓名:
2015年11月
通过一个多月的读书,使我大开眼界,精神世界为之更加丰富多彩,生命得于升华,对书籍的看法也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评价。
说实在话,在没开展读书活动之前,我没有认认真真地、象模象样地读过一本教育名家的教育专著,偶尔读的都是一些零零星星的教育杂志上的文章,有点兴趣时读一点日常杂用方面的书籍,像现在这样静下心来读一本本名家名著,并且还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悟与体会,几乎从未有过。
书籍确实能安慰我们的心灵,美化我们的心灵,静化我们的心灵。
它里面有星光的闪耀,有雨露的润泽,也有花草的芳香,既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它既能把人生引入歧途,使你饮恨终生,也能使人生辉煌,无限幸运。
以前,书籍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一种痛苦,枯燥无味;现在是一种吸引一种味道,读后心怀豁达,是一条河流,一片天空和大地,心旷神怡,虽然说不上陶醉,但也说得上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与快乐。
读了张平老师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切地说在开始研读的时候就已经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
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
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
书中从四个部分:
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
“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
”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
那就是做人。
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
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
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
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
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
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作为教师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品格的人。
而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
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
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我愿把自己的反思提出来,与广大教师共勉。
1.读书一生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
大量读书,深入实践,及时总结,积极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向名师学习,学他们的奉献,学他们的敬业,学他们的创业精神,不断完善自己,让课堂扮演好教师演绎人生的舞台,展示挖掘课堂中教育的智慧。
2.激情不老
这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
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
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
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
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
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3.宁静致远
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
教师很苦很累,比如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课改通识培训,市级的、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教学比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
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已被剥夺殆尽──整天忙着读人家的“书”,自己的“书”却没有读。
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将导致
“肤浅后遗症”。
因此,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4.伸展个性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
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
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
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5.爱在细节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
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学会关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尊重每一个学生”“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等紧紧围绕一个“爱”字,从每一个细节中洞悉教育之事,感悟教育之真,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教育中塑造孩子。
让教师们都知道,拥有一可爱学生的心是当一个好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
但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不在做陶行知笔下的“糊涂先生”,希望大家领悟爱的真谛,感悟教育的真义。
6.海纳百川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
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7.合作同进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
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
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
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让读书成为可能,让读书成为习惯。
当一名的教师,感悟人生,捕获理想,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理想。
阅读它,走进它,让我们放飞理想,走向辉煌!
用阅读
滋养心灵,用读书丰厚底蕴,使我们内心开放、鲜活、细腻和温和,从云中漫步到日常教育中的润物无声,从理论延伸到实践,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读书给我们的不只是启迪,更是一种享受。
书籍是无价之宝,让我们用心领略、触摸教育的风景,展示读书的收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叙事 关于 教育学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