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练一力与直线运动docx.docx
- 文档编号:4318620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5.31KB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练一力与直线运动docx.docx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练一力与直线运动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练一力与直线运动docx.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练一力与直线运动docx
专题测试卷
(一) 力与直线运动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
1.(2018·天津河东一模)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运行,将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左端点A处。
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间的距离为L,则( )
A.行李在传送带上一定匀加速至B端
B.行李在传送带上可能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
C.行李在传送带上可能有一段时间不受摩擦力
D.行李在传送带上的时间可能小于
[解析]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当v行=v带时,行李的位移小于传送带长度,则之后行李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不受摩擦力,故A、B错,C对。
因行李最大速度为v,故最短时间为
,D错。
[答案]C
2.(2018·广东佛山质检)有几位同学为了测试某款汽车的性能,记录了该汽车沿平直公路启动、匀速行驶和制动三个过程速度的变化情况如表,若汽车启动和制动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速度(m/s)
0
10.0
20.0
28.0
28.0
28.0
28.0
20.0
0
A.汽车加速到6s末才开始匀速运动
B.加速阶段位移为90m
C.前8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45.6m
D.制动过程加速度大小一定为10m/s2
[解析]加速时,a=
m/s2=5m/s2,又v=28.0m/s,由v=at得t=5.6s,故A错;加速阶段s=
t=
×5.6m=78.4m,故B错;前8s位移s′=s+vt′=78.4m+28.0×(8-5.6)m=145.6m,故C对;制动时间不确定,故制动时加速度不确定,D错。
[答案]C
3.(2018·全国模拟)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二者运动的v-t图像均为直线,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在4s末相遇。
则关于它们在0~4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
C.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t=0时刻,a物体在b物体前方3m远处
[解析]由题图可知,a、b两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运动的方向相同,A错误;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1m/s2,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2=
m/s2=0.5m/s2,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大于b物体的加速度,B错误;两物体在4s末相遇,结合题图可知是a物体追b物体,因此速度相等即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C正确;设t=0时相距为x0,两物体在4s末相遇,则有:
x0+xa=xb,因v-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0~4s内a、b两物体位移大小相等,即xa=xb,则x0=0,D错误。
[答案]C
4.(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盟联考)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段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绳子,绳子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绳子上某一点到绳子右端的距离为x,设该处的张力为T,则能正确描述T与x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解析]设单位长度绳子的质量为m。
对整段绳子分析有:
F=Lma;
对右侧x长度的绳子分析可知:
T=xma
联立解得:
T=
x,
故可知T与x成正比,且x=0时,T=0。
故A正确。
[答案]A
5.(2018·天津河东一模)(多选)如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P、Q相接触。
若使斜劈A在斜面体C上静止不动,则P、Q对球B无压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由静止释放,则Q对球B有压力
B.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Q对B球均无压力
C.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Q对球B均无压力
D.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以一定的初速度减速下滑,则P对球B有压力
[解析]若C的斜面光滑,无论斜劈是由静止释放还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斜劈和球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均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球所受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B球受重力、盒子底部的支持力以及Q对球的压力,而P对球无压力,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是错误的。
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B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盒子底部的支持力而平衡,P、Q对球均无压力,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减速下滑,斜劈和球整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球所受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B球受重力、盒子底部的支持力以及P对球的压力,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ACD
6.(2018·山西考前测试)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以速度v1=2m/s顺时针匀速转动。
将一小物块以v2=8m/s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
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传送带足够长,取sin37°=0.6,cos37°=0.8,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0m/s2
B.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时间为0.6s
C.小物块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m
D.小物块最终将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
[解析]小物块的运动分两个阶段:
因初始时v2>v1,则开始一段时间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a1=mgsinθ+μmgcosθ
得a1=10m/s2
因μmgcosθ<mgsinθ,则小物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之后,小物块将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a2=mgsinθ-μmgcosθ
得a2=2m/s2
所以A选项错误。
两段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t1=
=0.6s
t2=
=1.0s
所以向上运动的时间为t1+t2=1.6s,B选项错。
两段运动的位移分别为:
s1=
·t1=3m
s2=
·t2=1m
向上滑行最远距离s=s1+s2=4m,所以选项C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物块先向上减速到零,再向下加速,D选项错。
[答案]C
7.(2018·河北衡水中学六调)如图所示,质量为m0、倾角为θ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轻推一下小物块后,它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
若给小物块持续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斜面体始终静止。
施加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
B.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m0)g+Fsinθ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斜面体对小物块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解析]在未施加恒力F时,因小物块能沿斜面匀速运动,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mgsinθ=μmgcosθ,当施加恒力F后,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F+mgsinθ-μmgcosθ=ma,解得a=
,故A正确;
施加恒力后,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不变,其中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等于物块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对斜面体分析可知,其受到的支持力等于m0g+mg,地面对其没有摩擦力作用,故B、C错误;斜面体对物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D错误。
[答案]A
8.(2018·山东泰安二模)如图所示,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弹簧固定在竖直板上。
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O用轻质细绳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B球质量为m,O在半圆柱体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45°角,现将轻质细绳剪断的瞬间(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弹力大小为
mg
B.球B的加速度为g
C.球A受到的支持力为
mg
D.球A的加速度为
g
[解析]剪断细绳前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F弹=mgtan45°=mg;剪断细绳瞬间,细绳上弹力立即消失,而弹簧弹力F弹和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均没有改变,则F合=
=
mg,aB=
g,A、B项错误。
F绳=
mg,A球的重力大小GA=2F绳cos30°=
mg,A球受到的支持力NA=GAcos30°=
mg,C项错误。
对A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gsin30°=mAaA,得A的加速度aA=g·sin30°=
g,D项正确。
[答案]D
9.如图甲所示,在木箱内粗糙斜面上静止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木箱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N和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时间内,N增大,f减小
B.在0~t1时间内,N减小,f增大
C.在t1~t2时间内,N增大,f增大
D.在t1~t2时间内,N减小,f减小
[解析]在0~t1时间内,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知,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
设斜面倾角为θ,对物体研究,在竖直方向上有Ncosθ+fsinθ-mg=ma,Nsinθ=fcosθ,因加速度减小,则支持力N和摩擦力f减小。
在t1~t2时间内,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知,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
对物体研究,在竖直方向上有mg-(Ncosθ+fsinθ)=ma,Nsinθ=fcosθ,因加速度逐渐增大,则支持力N和摩擦力f逐渐减小,选项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10.(多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倾斜滑板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滑块A的速度-时间(vt)图像。
先给滑块A一个沿滑板B向上的初速度,得到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滑块A上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
B.滑块A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
C.滑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D.滑块A上滑时运动的位移为1m
[解析]滑块A上滑时加速度的大小a1=|
|m/s2=8.0m/s2,选项A正确;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2=
m/s2=4.0m/s2,选项B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上滑时mgsinθ+μmgcosθ=ma1,A下滑时mgsinθ-μmgcosθ=ma2,解得μ=0.25,选项C错误;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滑块A上滑时运动的位移为1m,选项D正确。
[答案]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1.(8分)(2018·辽宁葫芦岛期末)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细绳打一个结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确定3根细绳的拉力FTOA、FTOB和F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钩码的个数N1=1,N3=2,N2=4
B.钩码的个数N1=N2=N3=4
C.钩码的个数N1=N2=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细绳前,必须要完成的一个步骤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解析]
(1)结点受三个力而平衡,第三个力必须在另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
又因为OA和OB有夹角,所以|F1-F2| (2)因为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所以钩码的个数就代表了拉力大小,没有必要测量钩码的质量;只需要记录O点位置和各细绳的方向,没有必要测量细绳的长度和三段绳间的夹角。 [答案] (1)BD (2)D 12.(8分)(2018·河南濮阳期中)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小组甲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重物(质量为m2),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把重物C的重量作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则: ①质量m1、m2应满足的关系是: m1________m2(填“远大于”或“远小于”); ②________平衡摩擦力(填“需要”或“不需要”)。 (2)实验小组乙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之间的定量关系,他们在图甲的小车上固定了能将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的拉力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读出绳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其他器材相同,则: ①此实验装置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小组甲的条件①; ②通过实验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小车的质量m1较小 B.重物的质量m2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偏大 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偏小 (3)图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2g=(m1+m2)a, 解得a= 。 以小车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1a= m2g= ,显然只有m1≫m2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 实验中把重物C的重量作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则需要平衡摩擦力。 (2)该实验中由于已经用传感器测出绳子拉力大小,不是将重物的重力作为小车的拉力,故不需要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当加速度为某一值时F为零,故平衡摩擦力过度,故C正确。 (3)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1个点,说明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4s。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Δx=aT2,a= = m/s2 =3.2m/s2。 [答案] (1)①远大于 ②需要 (2)①不需要 ②C (3)3.2 13.(10分)(2018·安徽宣城八校期末联考)某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 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看到前方路上有障碍物,立即进行刹车,从看到障碍物到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停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像由一段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一段曲线组成。 求: (1)该人刹车的反应时间; (2)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刹车的时间。 [解析] (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12m,速度v=72km/h=20m/s,反应时间t1= = s=0.6s。 (2)开始刹车时,速度v=72km/h=20m/s,刹车过程的位移x2=(37-12)m=25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为v2=2ax2, 可得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 = m/s2=8m/s2,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刹车的时间t2= = s=2.5s。 [答案] (1)0.6s (2)8m/s2 2.5s 14.(10分)车站、码头、机场等使用的货物安检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AB为水平传送带部分且足够长,现有一质量为m=5kg的行李包(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水平传送带的A端,传送到B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端沿倾角为37°的斜面滑入储物槽,已知行李包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5,行李包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 (1)求行李包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距离。 (2)若B轮的半径为R=0.2m,求行李包在B点对传送带的压力。 (3)若行李包滑到储物槽时的速度刚好为零,求斜面的长度。 [解析] (1)行李包在水平传送带上加速时,摩擦力产生加速度,μ1mg=ma1 若行李包达到水平传送带的速度所用时间为t,则: v=a1t 行李包前进距离x1= a1t2 传送带前进距离x2=vt 行李包相对传送带前进距离 Δx=x2-x1 所以Δx=0.1m (2)行李包在B点受重力和支持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N= 解得: FN=25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行李包在B点对传送带的压力为25N,方向竖直向下。 (3)行李包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2mgcos37°-mgsin37°=ma2 行李包从斜面滑下过程: 0-v2=-2a2x 解得: x=1.25m。 [答案] (1)0.1m (2)25N,方向竖直向下 (3)1.25m 15.(12分)(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甲所示,两滑块A、B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相连,B距地面一定高度,A可在细线牵引下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 已知mA=2kg,mB=4kg,斜面倾角θ=37°。 某时刻由静止释放A,测得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g=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A沿斜面向上滑动的最大位移; (3)滑动过程中细线对A的拉力所做的功。 [解析] (1)在0~0.5s内,根据图像,A、B系统的加速度为 a1= m/s2=4m/s2 对A、B系统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Bg-mAgsinθ-μmAgcosθ=(mA+mB)a1 得: μ=0.25 (2)B落地后,A减速上滑。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Agsinθ+μmAgcosθ=mAa2 将已知量代入,可得 a2=8m/s2 故A减速向上滑动的位移为 x2= =0.25m 0~0.5s内A加速向上滑动的位移 x1= =0.5m 所以,A上滑的最大位移为 x=x1+x2=0.75m (3)A加速上滑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W-mAgx1sinθ-μmAgx1cosθ= mAv -0 得W=12J。 [答案] (1)0.25 (2)0.75m (3)12J 16.(12分)(2018·江西红色六校第二次联考)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减速下落。 他打开降落伞后的vt图线如图甲所示。 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乙,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的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f与速度v成正比,即Ff=kv(g取10m/s2,sin53°=0.8,cos53°=0.6)。 求: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 (2)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解析] (1)设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v0,下落高度为h0。 由题图甲知v0=20m/s,则 h0= =20m。 (2)设匀速下落时速度为v,由题图甲知v=5m/s, 由kv=2mg,得k=200N·s/m。 对整体有kv0-2mg=2ma, a= =30m/s2,方向竖直向上。 (3)设每根绳拉力为FT,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有 8FTcos37°-mg=ma, 得FT=312.5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悬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 [答案] (1)20m (2)k=200N·s/m a=30m/s2 方向竖直向上 (3)312.5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测试 一力 直线运动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