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学案答案版.docx
- 文档编号:7543595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01KB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答案版.docx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学案答案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答案版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中国传统节日表:
节日
时间
节日
时间
节日
时间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节气清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冬至
节气冬至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尾牙
农历腊月十六
祭灶
农历腊月廿四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
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习俗: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穿新衣。
除夕之夜,吃“团圆饭”、发“压岁钱、守岁。
春节:
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等别称,俗称“过大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习俗:
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
诗歌:
王安石的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
有“元夜”、“元夕”“灯节”等别称。
习俗:
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
诗歌:
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立春:
公历2月3--5日
习俗: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为什么这么叫呢?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
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
大地回春,赶紧耕种。
还有一些地方会在立春时迎春喝“败毒膏”这种使人不长口疮的药膏。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来源: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
习俗:
寒食、扫墓。
诗歌:
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一首讽刺诗,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说明了当时朝廷的腐败,体现出了诗人对当时朝廷的忧心忡忡。
清明节:
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习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扫墓,祭祖、寒食,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诗歌: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
挂艾叶、菖蒲、榕枝,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的诗《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
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等风俗,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诗歌: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在中国的民间又称鬼节。
习俗:
祭祀先人,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月饼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诗歌:
白居易的诗歌《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又称“踏秋”。
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
习俗:
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
诗歌:
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冬至:
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来源: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习俗:
喝腊八粥
尾牙:
农历腊月十六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祭灶:
农历腊月廿四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附录:
农历(正)一月的节日
1.正月初一,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天穿节的主要习俗:
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实战演练
1.阅读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歌,默写出下列空格内的诗句,并写出节日的名称。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节日名称清明节。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节日名称:
重阳节。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宋·苏轼《水调歌头》)节日名称中秋节。
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节日名称七夕或乞巧节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将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节日名称春节或元日。
2.下定义【格式:
被定义项是种差(即特征)的属概念(即比被定义项大的概念)】
(湖北卷2006)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
(不超过35字)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是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厦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格式:
端午节是。
1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它是源于投汩罗江自沉的屈原而起的。
2端午节是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举行龙舟竞渡活动的,吃粽子的民间传统节日。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4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3.传统节日类诗歌鉴赏
(1)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那么他的这首《青玉案》是属于豪放词吗?
请你根据词的内容作出简要的分析来阐明你的观点。
答:
《青玉案》不是豪放类词,而是一首笔墨细腻、情意绵绵、多情婉约的爱情诗。
上阙的灯、月、烟花、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
下阙的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只为了那一个意中人而设而写。
“众里寻他千XX”,这是何等的痴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又是何等的喜悦。
由此可见“无情未必真丈夫”,豪放派词人的风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辛弃疾也有婉约多情的一面。
(2)寒食孟云卿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忧。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①读孟云卿的《寒食》,试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满”字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答:
“满”字描绘了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反衬下面诗人要表达的“堪悲”之情。
诗歌以乐景衬哀情。
②简要赏析《寒食》《寒食寄京师诸弟》两诗所表达感情的异同。
答:
同:
两首诗都是诗人在寒食节面对禁火空斋的景象而抒发的一种感伤之情,都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不同:
孟诗抒发的是自己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侧重于悲身世,韦诗抒发的是离家在外的孤独以及对故乡、亲人的一往深情,侧重于思亲人。
4.评论
据人民日报2004年5月6日消息,韩国正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
在后来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
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评论: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 节日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