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12720294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39KB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说课稿.docx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说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说课稿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题目为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这里的“地球运动”指的是地球运动是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即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地球形状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季节更替等几个基本方面。
3“分析”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隐含识图、读图、用图和建立空间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从本节开始将眼光由宇宙转移到地球,首先研究地球的运动。
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特点与意义,就能懂得身边很多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为理解大气运动,水循环等其他地理要素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把地球自转与公转放在一起,图文结合,概括性的介绍了两种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特点。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确立如下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特点
⑵过程与方法:
①在绘图、说图活动中,发展自身读图、析图、图文转换以及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
②在观察、演示、操作活动中,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③借助生活案例,养成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⑵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难点:
⑴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⑵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三、说学情
1、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很多现象都非常熟悉;但却很少会去寻因溯源,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
2、学习了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知识储备。
3、本节内容着重于理论,原理较多,相对抽象、逻辑性强,且要求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而学生已具备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迁移的水平是不同的。
四、说教法及学法
根据目标要求,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如下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驱动探究式教学法、互动生成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地球仪、三球仪演示、多媒体演示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图表学习法、直观体验学习、发现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激趣,情境导入
诗词与地理:
毛泽东有诗云: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伟人高歌,众人传诵。
有人说诗中有地理,你以为如何?
又有人说“坐地一日不一定能行八万里”,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
从欣赏熟悉的诗词,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想象“坐地日行”的有趣情景,自然导入。
(二)认知驱动,自主建构
【阅读】阅读教材,自学填表:
自转
公转
定义
轨道面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促进已有知识的再现和重组,进而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生发出新的知识,最近知识自主建构,促进认知迁移。
(三)活动体验,思维提升
【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视频。
【教具演示】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后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特点。
明确: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3)顺时针——南极看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
【练习】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活动】一人充当极点,另外两人按距极点不同距离站在同一直线上绕“极点”转动,体会不同纬度地点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速度差异。
观察回答:
经过相同时间,几人转过的角度相同吗?
转过的弧长相同吗?
不同纬度上,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一致吗?
分别是多少?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明确:
自转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设计意图:
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加深印象,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多媒体展示】恒星日与太阳日动画和讲解图片。
问:
我们通常说的一日24小时就是地球自转周期吗?
地球自转360°用了多长时间?
称为什么周期?
一个太阳日地球转了多少度?
又称为什么周期?
请比较恒星日和太阳日。
设计意图:
通过动画观察,理解自转周期。
【小结】请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
【过渡】地球公转有事怎么一回事?
【活动】表演地球公转:
一人站在中间充当太阳,另一人手持地球仪绕其转动。
其他同学观察。
【多媒体展示】公转视频动画。
问:
刚才表演与视频中有什么不同?
表演有问题吗?
(地轴空间指向、公转方向、速度等)
设计意图:
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加深印象,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多媒体展示】公转轨道示意图。
学生读图回答:
⑴轨道什么形状?
什么公转方向?
在哪里日地最近?
最远?
分别是什么时候?
速度怎么变化?
⑵最近一个月来,地球公转在轨道什么位置速度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析图说图,培养从地理图示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病利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问题具有启发性,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知识的建构生成。
【阅读】地球的公转周期。
问:
什么是恒星年?
什么是回归年?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问题启发,设置悬念,为下节课做准备。
(四)新知应用,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探究: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实验:
让一个铅球从35米高的楼顶竖直下落,测量发现,相对于垂直落点,铅球实际落点偏移了11.5毫米。
你认为,铅球落点是向什么方向偏移了?
(图示)
1.楼顶线速度比地面()。
2.由于惯性,铅球下落保持原来的线速度,落点应在垂直落点的“前面”,即()。
3.此实验,在广州做比在北京做,铅球偏移距离更()若在南半球做实验,铅球落点向()偏。
总结竖直下落物体落点偏移规律:
竖直下落物体会向()偏移,偏移距离从()向()增加。
设计意图:
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有利于激发创造潜力;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五)图文转换,深化总结
【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比较表。
请填表总结。
设计意图:
图表总结,不住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加深记忆。
(六)布置作业,开放创新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1、有关甲地(150°E,40°S),乙地(150°W,30°N)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B.两地的自转线速度相等
C.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D.甲地的自转线度度小于乙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B、每年一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D、每年七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3、地球自转360度,所需时间是()
A、一个太阳日B、24小时
C、23时56分4秒D、23时48分46秒
4、地球公转360度,所需时间是()
A、一个回归年B、356日C、366日D、365天6时9分10秒
作业:
自制地球仪、公转演示模型。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实践操作,加深记忆。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基本步骤与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
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
如:
1、参与式2、讨论式3、互动式4、体验式5、研究性学习
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
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主体部分:
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
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五、说板书
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
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
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
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
如:
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
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3、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
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
三、实效性原则--说课活动的核心
任何活动的开展,考试大都有其鲜明的目的。
说课活动也不例外。
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
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
2、针对性强大。
3、准备充分。
4、评说准确。
四、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教学构想转化为教学活动之前的一种课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
在说课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
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
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为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版 地理 必修 三节 地球 运动 自转 公转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