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四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新人教版2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655784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8.26KB
山东省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四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新人教版2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四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新人教版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四近现代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新人教版2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经典物理学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与材料中“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不符,故A项错误;
对微观世界认识,与材料中“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相符,故B项正确;
经典物理学等打破了神学禁锢,与材料中“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不符,故C项错误;
D项应该是相对论,与材料中“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不符,故错误。
3.(2018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六,35)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
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
欧洲
美国
亚洲(中
国除外)
中国
世界其
他地区
全球互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3500万(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00百万(39%)
综上,关于这二十年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
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
C.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D.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
答案C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1995年互联网人口数以万来计算,而2014年以百万计算,因而欧美地区2014年互联网人口数实际远超过1995年,因而不能认为欧美地区发展慢,故A项错误;
表格信息是关于各地区和国家互联网人口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因而亚洲及中国所占比并非亚洲地区的互联网渗透率,故B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从1995—2014年,全球及各地区互联网人口均大幅增长,说明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
互联网人口与经济发达程度不能完全画等号,故D项错误。
4.(2018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联考,20)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与创作风格相同的是( )
A.《百年孤独》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人间喜剧》
D.《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革命现实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
《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错误;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D项正确。
5.1953年,一出戏剧在巴黎上演后引起全城轰动,以至于当时熟人打招呼都说:
“你在干嘛?
”“我在等待戈多。
”有人认为该剧的寓意是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与该剧创作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
解析《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而《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
《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与《等待戈多》风格相似,故B项正确;
《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
高尔基的《母亲》是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的代表作品,与《等待戈多》风格不同,故D项错误。
6.(2018云南一模,34)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
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
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民族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古典主义音乐是服务宫廷、服务贵族的,故A项错误;
“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
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表明是浪漫主义音乐,故B项正确;
民族主义是体现民族特色的,与材料体现的浪漫主义音乐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音乐,不是现代主义音乐,故D项错误。
7.(2018天津河北一模,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神舟”飞船飞行成功
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D.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解析1995年中央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项发生在1964年,故错误;
B项是从1999年开始的,故正确;
C项是“文化大革命”之前,故错误;
D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的招生制度,故错误。
8.(2018黑龙江哈九中四模,31)下表反映了我国1993—1997年GDP数据及相关要素的贡献率(%)
年 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GDP增长率
14.0
13.1
10.9
10.0
9.3
资本增长率
24.6
17.3
18.1
8.7
2.4
劳动力贡献率
4.4
4.1
4.8
7.5
8.1
科技进步
贡献率
29.6
37.1
25.2
55.8
81.5
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被取代B.外向型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C.国民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D.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解析直至今天,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重要地位,故A项错误;
表中数据没有涉及外向型经济,故B项错误;
题干反映GDP增速总体放缓、资本增长率放缓、劳动力贡献率有上升,但科技进步贡献率猛增而占据主导地位,体现了我国经济由劳动力拉动经济到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故C项正确;
题干未涉及中国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故D项错误。
9.(2018广东佛山期末,20)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D.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从时空上看无法完全摆脱“左”倾束缚,故A项错误;
材料中“《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只能体现学术界的情况,不能反映其他领域,无法说明学术界的主流思想,故B、D两项错误;
材料中这些书籍反映了“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化事业繁荣,故C项正确。
10.(2018河南周口期末,22)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纠正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
这一政策( )
A.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引发了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
C.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有利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答案A
解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调整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因此“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
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是这一调整的原因,B项颠倒因果关系,故错误;
由材料无法推断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C项错误;
由材料无法推断这一政策对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的影响,故D项错误。
11.(2019江苏南京学情调研,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的机会。
该时期我国( )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
解析我国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A项错误;
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B项错误;
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可知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故D项正确。
12.(2018吉林二模,14)下面为全国1977—1982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表(人数:
万)。
导致表格中参加考试人数最高峰值形成的历史因素是( )
年份
参加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率
1977
570
27
1978
610
40.2
7%
1979
468
28
6%
1980
333
8%
1981
259
11%
1982
187
32
17%
A.高等学校的盲目扩招
B.政治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冲击
C.改革开放对教育的推动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影响
解析表格中峰值出现在1977年和1978年,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最初两年,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刚刚恢复,几届考生同时报考。
这一现象与盲目扩招无关,故A项错误;
“文化大革命”导致人才断层,刚刚恢复高考就有几届考生同时报考,故B项正确;
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以后,与表格中最高峰值形成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于1978年,与1977—1978年参加考试人数峰值的形成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四川成都三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
“留美热”从1911年美国设立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开始,至1925年,在美学习科学与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已达2500多人。
“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留法学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向国内介绍和传播。
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
为此,1925年苏联当局设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
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
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
“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
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
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
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
199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质检 十四 现代 世界 科技 文艺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