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 文档编号:14921846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0.50KB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教师为中心,偏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开发学生如何“学”。
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空间主要限制在校园和教室,有意义有价值的课外活动项目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这样能够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但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重能力培养而并不很看重知识积累多少的信息技术课来说,传统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很多弊端,不能适应为社会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全民族信息素养的目的。
如: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教材或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但不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上机时只会对教师所讲知识进行机械地翻版式练习而不能自己举一反三;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容易抹杀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大人本主义”,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为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而非“教师为中心”。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重心”的“两主两心”教学模式。
教师经过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教学方式,其标准是:
联系实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发散、聚合、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
巧妙设疑,步步引导,层层剥茧,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思考、探讨、了解信息时代的特征,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从技能性向工具性转变,从“玩”电脑到“用”电脑的转变,帮助学生用电脑解决实际问题,纠正沉迷于游戏或网络的不良习惯。
新课程改革鼓励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要求把原来的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变成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向教师请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既掌握了知识,又得到了乐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能够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展示、发展和提高。
在教学模式上大多以传统的讲练结合与目前大力提倡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相结合。
二、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主要有:
1、教材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也较混乱。
从小学到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重叠部分较多,内容的深浅程度也很近似,比如都包含有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互联网、办公软件等;
其次,新教材难度降低了,教师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但同时造成授课内容混乱,如Flash动画、FrontPage与DreamWeaver网页制作都进入了小学课堂,这样就容易造成中学生觉得内容已经学过了,不愿意进一步深层次地学习。
2、认识上对教师定位的错误。
有人认为,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都要以学生为第一出发点,由学生来反决定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反正信息技术又不是“三考”(中考、高考、会考)考试科目;
教师只是课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以及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认为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自学就可以了,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结果信息技术课几乎变成自习课,甚至变成了学生玩游戏、上网聊天儿,不但学不到东西,还助长了学生的不良习惯。
3、对信息技术的学科定位错误。
目前信息技术课普遍被列为副科,得不到应有重视,教师待遇也受到影响(在结构工资改革中,信息技术属四类学科,学科系数低于地理、生物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另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通常还承担着大量的临时性工作,身兼数职,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教研。
信息技术学科通常没有与教材相配套的参考书及练习题,教师备课耗费的精力较多。
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困难,进修学习的机会更少,久而久之必然成为井底之蛙。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教学简单,就是领着学生在电脑室里玩儿。
4、学科不够规范。
学科规范主要包括教材规范、教学规范、考试规范、评价规范。
教材方面:
在正规教材中仍有用语不妥或不科学的地方,也有少数的错别字。
例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中第19页把“关闭按钮”错印成了“关闭按纽”。
同时,该教材第35页把连接到Internet上常见的方式概括为五种:
1、通过电话拨号上网;
2、ISDN上网;
3、ADSL上网;
4、通过宽带上网;
5、通过光纤上网。
这值得商榷,因为方式1、2、3中都是通过电话线接入Internet,而且都是拨号上网,只是具体技术不同;
通常光纤上网就是宽带方式。
而且这里还漏掉了现在广泛使用的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方式。
另外,第20页“操作4移动窗口:
将鼠标指针指向窗口的标题栏上,按住左键不放,移动鼠标器,将窗口的灰色轮廓拖动到新的位置,释放左键。
”这也不够严谨,因为窗口最大化状态时根本就不用被移动。
教学方面:
新教材有很大的灵活性、延伸性、可拓展性,为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提供了平台,自由空间较大,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以此为借口,随意安排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缺乏衡量标准。
考试方面:
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考试究竟考什么?
什么是重点?
用什么形式考试?
目前意见不统一。
正规考试的命题存在问题,命题人的责任心不强。
例如最近一次全市初一年级期末统考有如下题目:
例1:
退出没有响应的程序的方法是:
先按键,然后在“关闭程序”对话框中单击没有响应的程序,最后单击“结束任务”。
这是一道选择题,正确答案是“CTRL+ALT+INS”。
(这些键只有第一个字母才是大写)例2:
怎样用鼠标来选定几个文字。
这是一道选择题,正确答案是“将鼠标指针移至所选文字开始处,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到所选文字结束处”。
(“将鼠标指针移至所选文字开始处,按住鼠标右键不放移到所选文字结束处”为何不对?
Windows操作可以可以设置左右手习惯。
)例3:
用鼠标拖动窗口中的标题栏可以移动窗口。
这是一道判断题,正确答案是“对”。
(窗口最大化状态不能被移动)例4:
信息技术通常包括信息的、储存、处理及传送的技术。
这是一道选择题,正确答案是“采集”。
(备选答案中还有“应用”选项,信息技术的定义为“信息技术通常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的技术。
”)从上述例子中可见正规考试中命题的不规范,而且信息技术课的考试只以笔试的形式进行,把该科的学习引向了以记忆概念、记忆操作过程为主,忽视应用,岂不是南辕北辙?
评价方面: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目前的评价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课堂评价主要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听课情况、学生完成学习的情况、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
阶段性评价通常以考试打分的形式进行评价,如期中期末考试等,改卷和统计分数通常由任课教师自己完成,可信度不高。
比如全市统考有很多学校上报的成绩年级整体及格率超过96%,我们学校是省一级学校,年级整体及格率达到90%都困难。
5、“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个性”、“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华而不实,成了一句空话或口头上追求的理想目标。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大多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由任课教师按照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考核、统一评价的形式完成教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发展学生个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试想一个老师任教十几个班,面对600多个学生,能全面了解学生吗?
也许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全。
教师精力有限,教学时间有限,更是受当前教育体制的制约。
结果就是教学模式化,学生被同化,学生的个性逐步消失,创造性不强。
6、过分看重学科竞赛。
现在较多学校都过分看重信息技术方面的学科竞赛,如一年一度的全国电脑制作大赛和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等,认为这是学校出亮点出彩的好机会,学校不仅可以获得荣誉、扬名社会,而且竞赛辅导教师也可以出成绩获得荣誉。
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成了硬性任务,把学科竞赛看得重于学科教学。
三、对问题的思考本人根据自己对中小学信息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上述问题提些如下看法:
1、新教材内容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小学、初中、高中在难度上要逐渐加大形成梯度,内容上都应涵盖学习认知程度由浅到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上机操作、课外实践(或探究性学习活动)等。
低年级教材内容加大打基础的强化训练,如了解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基础知识、中英文录入速度等。
教材要科学严谨,审核要专业、细致,避免错误和有悖于常识的现象。
2、正确给教师定位。
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和动摇。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变,教师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改革的成败。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探究性学习,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监督、管理、控制进程、把握方向。
教师是舵手、主持人、召集人、协调员。
3、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提高“两个素质”、把握“三维目标”的教育。
信息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信息素养水平。
既然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各个组成部分就不应区分主次,要纠正信息技术学科是副科的认识和做法。
同时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要合理安排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教学。
4、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
教师做为教学实践者,要为教材的规范化进行监督,多关注新教材,多提合理化建议;
在教学规范化方面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要完成从“教”教材(教会学生教材里的知识与技能)到“用”教材(用教材组织教学,把握知识结构,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改”教材(对教材合理增减内容,甚至调整教学顺序,同时保证教学中知识的覆盖面及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转变;
在考试规范化方面,命题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责任心;
在评价规范化方面,力求客观,不弄虚作假,评价时不仅重视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和鼓励。
5、从更深层次探索新课程改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改革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