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程文件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85767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33KB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程文件Word格式.docx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程文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程文件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是当新闻报道5岁幼童因拒练钢琴而愤然断指的惊人事件后;
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秩嫩的小脸因枯燥地重复千篇一律的动作变的木然时,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音乐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怎样把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挖掘出来?
这是我一直探询的问题。
奥尔夫音乐教育为我在音乐教学上观念的改变指明了方向。
下面是我以新《纲要》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奥尔夫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奥尔夫原本性的思想核心,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回归自然。
奥尔夫原本性思想探究的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
原本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
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没有困难和压力自然获得。
因它接近大自然,所以是适合儿童的。
而在教育行为上则是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幼儿亲自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这种表现的产生是内心需要即是从本能中被诱发出来的。
1、将语言富于音乐的节奏,体现奥而夫音乐原本性的原则。
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能力是“每个”家长都要教的:
一是学说话;
二是学走路。
所以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熟悉、亲切,它不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原则:
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
因此,语言进入教学可以说是奥尔夫主张的“适于开端”的教育观念的体现。
而节奏做为语言、动作、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节奏的训练就是入门的先导,也是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
如在《介绍我自己》的游戏中,教师用匀速的鼓点做为掌握速度的标准,让孩子们以一种均匀的速度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
例:
韩栋张玲巍张杨正昊,孩子们会很惊奇、很有兴趣地进行游戏。
开始他们可能会越说越快,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就可以匀速说出自己的名字。
而匀速是培养幼儿自控力最重要、最基础的训练。
它可以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序。
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让幼儿有节奏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韩栋刘云磊张杨正昊,孩子们会变的更加兴奋,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他们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2、将孩子日常生活的动作,融入音乐教学中去,体现原本性原则。
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
他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直觉的体验、经验获得,这是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
因此,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活动是很适宜和重要的。
而人本身所具有的动作,无论是简单的走跑和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些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包括声势、身体各部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时间、空间中的运动,身体的造型活动、配合游戏、形体表演、即兴的民族民间集体舞等等。
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宣泄、表现、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
每个儿童都能自然地使用。
它是由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动作组成的。
如在《两只老虎》的歌曲中,孩子们就是通过做声势掌握节奏的。
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身体各部分做乐器,打出歌曲节奏。
例如:
当唱第一句“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时,孩子们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拍手的,有拍肩的,还有拍自己小脸蛋的;
第二句“跑的快,跑的快”,孩子们不约而同用了跺脚,到“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时,孩子们表现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门,有拍屁股的,有捻指的,还有拍肚子的;
结尾一句,孩子们设计了“弹舌”的声音。
在这部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是掌握了节奏,而是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在《我是小木偶》、《熟悉自己的身体》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模仿、接触、被他人控制做动作等训练,,培养了与他人的合作。
而《划小船》、《晒被子》活动则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奥尔夫主张的原本的音乐教育。
奥尔夫说过:
“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十几
年来,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参于年月音乐
,创造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
“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
当老师给学生莫个任务的时候,
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
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
创性。
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
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
”。
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高低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
让孩子都
参于到音乐中去。
一、游戏教学: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爱动,做不住的特点,选择的内容以游戏为主。
如:
一年级教材中有一课《小袋鼠》,歌曲描写了小袋鼠去摘果子,把果子装进大袋子里,挺着一个大肚子的
可爱形象。
在教学过程,教师首先提问学生:
“那位小朋友知道小袋鼠是什么样的?
”“那位小朋友上来
模仿小袋鼠呢?
启发其他小朋友也上来模仿小袋鼠走路,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动起来。
接下来老师把提
前准备好的气球当果子,小朋友过来摘。
教师可以象变魔术一样让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摘果
子。
小朋友把摘到的果子装进大袋子里(可以用书包代替袋子),然后模仿小袋鼠挺着大肚子走路的形象
。
这时老师可以先用打击乐伴奏,强音步子重,轻音步子轻。
然后老师弹旋律,小朋友们可以踏着琴的旋
律和节奏来进行表演,在小朋友们表演兴奋时老师把歌词朗读出来,同学们很快就可以记住。
老师加上旋
律,这样一首歌就在同学们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了。
同学们在游戏的快
乐中学习了音乐,加强了对音乐的兴趣。
二、节奏教学:
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
那就是节奏。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
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
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
在一年级的第
一堂音乐课中,我是这样进行节奏教学的。
在低年级的节奏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小同学刚入学互相还不熟
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第一节课时,老师首先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
如:
[我叫郑世红]按节
奏:
[走走跑跑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
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走走走走]和[走走跑跑走]。
然后在每个同学按节奏介绍完自己
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
[我叫王鹏]、[你叫张小宁]。
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
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
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
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
(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
小猫,小猫,大老虎
,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
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
和八分音符的节奏。
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声势训练:
高年级的教学和低年级的教学有所不同,高年级不爱动,有时表演起来也会难为情,根据
这些特点,我选择一些活动范围小,动一点脑筋的活动,目的是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在声势训练中
,高年级同学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训练让高年级的同学做,课堂气氛就
会活跃,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就会高起来。
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让学生左手匀速的拍,右手
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右手上下直线拍,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
这说明各自独立
活动,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也使学生们懂得双手活动平衡的练习,
在音乐中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
无论是演奏,合唱,还是合奏,重唱等活动,常会遇到声部间多种不同比
值的节奏关系。
个人双手操作方式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备这种既能各自独立,又能互相协调的能力。
通过
这个教学内容使同学们不仅学会音乐也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
这也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宗旨。
“在音乐教
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奥尔夫 音乐教育 幼儿园 音乐 教学 中的 应用 教程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