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对策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986549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75KB
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对策Word下载.docx
《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对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对策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文从邮政储蓄银行的角度,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和城镇人员、农民贷款所共有的“贷款成本高、贷款风险大”的共同特点以及资金需求具有“短、频、快”的共同特征而将其放到一起(即小额贷款业务中)进行研究,尝试将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业务这一市场所面临的两大难题:
贷款利率问题和贷款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往前推进一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市场的必要性
2.1.1外资银行的竞争冲击传统信贷市场份额
自加入WTO后,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机构就一直在不断增加。
截至2006年底,11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业务品种超过100种,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为9279亿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2.11%。
除了经营机构数目的增加,外资银行也开始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外资银行已经在其母国或世界其他地区研究和发展了一系列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技术与经验,一旦熟悉了中国的经济金融环境并建立良好的平台,其开拓中国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优势将是国内邮政储蓄银行无法比拟的。
相比于外资银行多年开拓中小企业市场的技术与经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这方面还非常欠缺。
如何转换邮政储蓄银行增长策略,利用网点、人缘、亲缘、文化沟通等优势及时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这片尚未充分开掘的新土地,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并保持在信贷业务上的实力,有效应对竞争显得尤为必要。
城镇居民创业贷款需求和农民发展资金需求这一小额贷款业务市场更是具有中国特色,加上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倾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此业务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更好更快地开拓这一领域也是邮政储蓄银行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1.2流动性过剩加大了银行拓展信贷市场的压力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底,银行体系存款余额为34.8万亿元,贷款余额为23.8万亿元,有11万亿闲置资金,贷存比从2003年底的77%下降到2006年底的68.5%,短期流动性过剩压力有增无减。
对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是银行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方式,开拓小额贷款市场对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极其必要。
2.1.3小额贷款需求巨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呈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数量逐年增加,作用日益凸现。
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上缴税收占50.2%。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多元化,不仅能成为银行传统业务的重要增长点,而且能带来各种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的巨大发展,带动银行业务全面发展。
邮政储蓄银行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需要确立战略的梯度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兼顾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
对一部分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适度提供贷款,帮助、支持其发展,培育未来的优良客户应当成为邮政储蓄银行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在国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其盈利能力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着力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对邮政储蓄银行拓展信贷业务显得尤为必要。
在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等问题普遍存在。
近几年,伴随着国有邮政储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改革,其业务重心纷纷上移,有的国有银行甚至在改革中将若干个省份的县域分支机构当作“包袱”,无偿甩给了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以至于许多地区的农村金融业务都形成了信用社“一股独大”的局面。
农村金融无疑成为了中国金融业发展中的致命“短板”,而未来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却很旺盛。
第二节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状况下,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市场的必要性已非常明显,然而,中国目前的现状使得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市场仍然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支持和改进,另一方面更需要邮政储蓄银行自身转变观念,从内部信贷机制和外部信贷业务方面进行改革尝试与不断调整改进。
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改进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可控性和可行性的,具体来说,邮政储蓄银行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开拓小额贷款市场的可行措施。
2.2.1内部机制调整
一、搭建小额贷款业务组织架构并明确责任。
对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欲有效的开拓小额贷款市场,必须建立专门的小额贷款业务经营管理组织体系,根据中小企业客户以及农民数量大、分布散、贷款监督责任重的特点,为降低业务交易成本,提高贷款收回率,将小额贷款业务的经营重心下移至二级分行及县级支行。
对小额贷款业务在流程、审批决策、拨备计提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管理,在资源配置、绩效管理、报酬分配和人员考核等方面独立运作,实现小额贷款业务的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
二、确定符合小额贷款业务特点的授信条件。
邮政储蓄银行需要从实际出发,增加非财务因素的比重,注重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重点收集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相关业务量指标(如经营活动现金流、企业纳税情况等),以及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还款情况、经营者的品行和能力等素质和对邮政储蓄银行忠诚度、农民的信用打分等软信息,并且放宽在规模条件上的限制,从而制定出与小额贷款相适应的贷款标准,使中小企业和农民能够有资格申请银行贷款。
三、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
一方面需要扩大基层行负责人和客户经理对小额贷款的审批权限,令一方面需要完善考核激励方法,加大对其利益和责任的双重激励。
逐步建立信贷审批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对控制小额贷款风险比较好的分支行和专业信贷审查审批人员,可适时调高授权权限;
设一定的比例,根据信贷人员的放款贡献额大小和损失大小进行相应的奖惩。
推行以行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小额贷款管理责任制和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以信贷人员工作量、难度和风险度及贷款质量的考核评价为主,原则上按照贷款的收益总量,确定信贷营销人员的风险回报,以使银行积极开拓小额贷款市场的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四、强化贷后管理。
要确保在开拓小额贷款市场时的经营安全性,使信贷资产高效稳健运营就需要加强授信后跟踪监控工作。
银行信贷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客户,监控客户经营状况变化及授信业务使用情况,判断授信业务是否存在风险以及风险的级别。
通过对企业非财务因素的收集和分析,及时掌握影响贷款偿还的信息,发挥非财务因素对贷款风险识别的预警作用,对未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的客户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
2.2.2外部业务调整
一、细分市场,选择确定目标客户。
小额贷款客户有业绩好坏、还贷能力强弱之分,邮政储蓄银行需要合理细分市场,科学把握信贷投向。
在发展小额贷款业务时应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
加强贷前调查,充分揭示风险点,扎实深入的贷前调查有利于邮政储蓄银行对客户的准确把握和判断,制定合理的授信方案。
二、灵活确定担保形式。
小额贷款客户由于自身积累少、抵押能力有限,又缺乏大宗贸易定单作贸易融资及足够的社会关系为其担保,面临着贷款抵押担保难等问题。
要拓展小额贷款市场就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银行需要认识到担保是作为促使借款人履行贷款合同的一种压力,而不是作为主要的还款来源。
银行需要转变对担保的认识,适当放松担保要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拓宽抵押和担保领域与范围,积极创新,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探索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担保方式。
三、与小额贷款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有利于银行降低信贷风险,银行能从长期与客户的交往和监督中获得可靠的信息来源,及时掌握使用贷款的方向,评估贷款收回能力。
此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交易次数增多,理性的企业管理者将选择尽量少的违约,向对方提供良好信誉的多种表现,争取多次合作,这都能降低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节本章结论
邮政储蓄银行需要开拓小额贷款市场这块信贷市场最后的“金矿”以增加其在传统信贷业务中的利润,这是银行长期发展的根本。
如果没有信贷市场,银行不仅丧失了传统业务的阵地而且也难以在中间业务中取得优势,获得长期发展的支撑力。
面对机遇与挑战,银行在开拓小额贷款市场时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内部机制调整和外部业务调整,以综合考虑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为准则,区分目标客户层次,合理运用创新策略和手段,力求在小额贷款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与利益。
第三章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利率定价研究
在分析过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需要研究小额贷款业务在推出时面临的现实难题。
小额贷款业务的成功设计和顺利推出,需要首先解决一个关键问题:
贷款利率问题。
贷款利率定价研究不是一个新话题,研究的角度不同,解决的问题也有差异。
首要的问题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针对小额贷款业务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贷款定价模型。
第一节小额贷款业务特征与贷款利率定价原则分析
小额贷款业务的需求者是众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户、以及城镇创业人员和数量巨大的农民,小额贷款需求者对贷款利率不敏感,邮政储蓄银行对小额贷款利率的差异化与微调一般不对贷款对象产生影响。
小额贷款者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贷款的可得性问题,贷款者对于发展急需的资金,有时愿意接受比银行现行利率高的多的利率水平,但是可能仍然无法得到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才会转向高利贷等非正规市场。
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以及城镇创业人员、个体户和数量巨大的急需发展资金的农民的融资难问题的关键还是价格问题,笔者的观点是支持较高的贷款价格。
贷款价格的提高,一方面使银行有积极性开拓这一领域,只要利率的提高足以覆盖其成本、费用、风险损失和盈利目标,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供给会变的充足和易得,能有效解决需求者的贷款可得性问题;
另一方面,贷款价格的提高可以有效筛选出能高效使用资金的贷款者,因为政策性干预的低利率的小额贷款会引发寻租行为,使关系户、信息优势者能更容易获得并长期大量占用低成本的贷款资源,尽管其资金投向可能会流向效率低的项目,只要其投资收益高于贷款的低成本,这种行为便会持续存在。
而贷款利率的合理提高,会使这部分资金使用者因无利可图而让出占用的贷款资源,能高效使用资金者会积极主动获得这部分资源。
而且,不能高效使用资金者也会在高利率面前放弃其融资行为,最终筛选出来的贷款者是能够高效率使用资金者。
最终结果是,银行的风险得以降低、银行有动力积极开拓市场并扩大盈利;
资金需求者得以顺利融资、资金流向高效率领域。
贷款利率定价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收益与风险对称。
就是要求贷款利率必须覆盖每笔业务的成本和费用、风险损失和盈利目标,兼顾市场竞争策略,使金融机构的价格竞争建立在理性定价的基础上。
以下就传统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展开分析。
第二节贷款利率定价模型与应用分析
针对小额贷款业务的特点,在选定贷款定价模型时,创新型贷款定价模型不适合于为其定价。
因为创新型的贷款定价模型一般要求贷款人能提供较完善的财务信息,需要完整的多期历史数据,尤其是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以及信用状况信息,而小额贷款的需求者通常不具备提供这种信息的能力。
相比较而言,贷款利率定价的传统模型更适合于为小额贷款定价。
现分别分析如下:
3.2.1成本加成定价模型
该模型认为任何一笔贷款的利率(P)都应该包括以下四部分:
资金成本(C1)、贷款费用(C2)、风险补偿(R1)、目标收益(R2),其定价的基本模型为:
贷款利率=资金成本率+贷款费用率+风险补偿费率+银行目标收益率。
即:
P=C1+C2+R1+R2
其中,资金成本指银行为筹集贷款资金所发生的成本,在实际操作时,主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成本。
贷款费用又称“非资金性操作成本”,如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调查、信用分析所支付的费用、抵押物鉴别、估价费用、贷款资料文件的工本费、整理保管费用、信贷人员的工资费用和津贴、专用器具和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风险补偿费在贷款定价中主要考虑违约风险和期限风险。
违约风险指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
期限风险指由于贷款期限长短不一而导致货币时间价值变化的可能性,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
目标收益是为银行股东提供一定的资本收益率所必须的利润水平。
该模型的特点是属于“内向型”或“成本导向型”,它能直观地表现贷款的价格结构,但是需要银行能够精确地归集和分配成本,同时要求银行能充分估计贷款的违约风险、期限风险及其他相关风险。
对邮政储蓄银行而言,小额贷款因充分分散,非系统风险较小;
但从贷款分类和资金运用来看,一般而言小额贷款的系统风险较大。
两者相比,后者是主要的。
另外,小额贷款因为一般是短期,故整体的期限风险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风险补偿R1也是较高的。
综合而言,因为小额贷款业务的C2和R1远高于其他贷款业务,所以,小额贷款利率应定价较高。
3.2.2价格领导定价模型
这是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定价方法,也称基准利率加点模型,要求首先选择某种基准利率(I)作为“基价”,然后针对不同信用等级或风险程度的客户确定不同水平的风险溢价(R),以基准利率加上风险溢价作为该笔贷款的实际利率。
其核心是确立基准利率,由基准利率加上风险溢价,即通常所说的加价,共同构成了具体贷款项目的实际利率。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加点
P=I+R
该模型主要考虑客户的违约风险和信用等级等来确定不同水平的利差,是“外向型”的模型,以市场一般价格水平为出发点,寻求适合本行特点的贷款业务的贷款价格。
也就是说该模型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能对贷款业务加以细分,制定出更贴近市场的贷款价格,从而更具竞争力,而且它还重点考虑了不同贷款的违约成本。
此外,该模型还将特定的贷款品种、贷款规模纳入影响贷款定价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在实际操作中,额度较大的批发业务,贷款利率较低;
额度较小的零售业务,贷款利率较高。
对于小额贷款业务而言,借款人一般信用等级较低,或者说难以提供足够的资料信息证实自己较高的真实信用等级,而且现实中确实存在大量的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也就是说潜在违约的借款人较多,这要求较高的风险加点;
邮政储蓄银行要获得有效信息以区分和认定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这与大企业、大资金相比,非常的不经济,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
小额贷款业务额度非常小,属于零售业务,也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
总的来说,与其他业务相比,小额贷款业务要求更高的风险加点,也就是说,小额贷款利率定价高于一般贷款业务。
第四节本章结论与启示
本章结合小额贷款业务的特征,选取传统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展开分析,通过二个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额贷款利率定价问题上,在坚持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定价原则下,小额贷款利率应高于现行一般贷款利率水平。
第四章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风险控制研究
小额贷款业务的顺利成功推出和不断发展壮大,需要解决关键问题是风险控制问题。
在征信系统建设、贷款担保等措施保证的同时,本文认为进行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创新能有效缓解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联保贷款制度为例,进行博弈分析。
第一节银企信息不对称理论评述
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业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方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
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意义不仅要说明信息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市场中的人因获得信息渠道之不同、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的不同风险和收益。
解决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一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深化征信体系建设。
银行可以低成本地(微成本甚至无成本地)获得信用信息,但通过这一途径只能获得基础信用信息。
二是银行主动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调查取信。
针对每一个借款人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履行,这是有效的但却是高成本的途径。
三是进行机制创新。
通过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创新,改善银行的信息劣势地位。
这是我们应着力研究的途径。
第二节小额贷款业务的博弈分析
在银行与借款人的博弈中,借款人知道自己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银行不能确切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约束与制度约束,拥有信息优势的借款人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者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
银行为了甄别违约借款人和履约借款人,获得每个借款人的真实信用信息以及监督贷款的合理使用方向,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收集信息的成本和监督成本过大时,银行将无利可图。
正是这种状况的持续存在和难以解决,才使得银行惜贷、惧贷,优质借款人也一起被拒之门外。
一方面银行有大量存款贷不出去,另一方面优质借款人无法获得急需的发展资金,金融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联保贷款制度是一种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的创新。
联保制度的推出,改善了银行信息劣势的处境,改变了借款人的行为约束,也改变了银行和借款人的最终得益。
第三节联保贷款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农户联保时要求三到五名拥有本地户口的农户组成一个联保小组;
商户联保时要求三名持有本地户口和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组成一个联保小组。
联保借款人在去银行贷款前,其组成的联保小组的性质可以分析如下:
以三人联保为例(其他情况类似),假设联保小组中有一名潜在违约人,则另外两名履约的理性借款人会排除掉该潜在违约人而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履约的借款人。
即联保小组中有一名潜在违约人的情况不会出现。
假设联保小组中有两名潜在违约人,则剩下的那名履约的借款人会理性地退出,避免自己因违约人的行为而承担无谓的损失,即联保小组中有两名潜在违约人的情况不会出现。
那么,联保小组中的联保人就剩下两种情况:
都是潜在违约人或者都是潜在履约人,也就是说联保小组中联保人的性质是同质的。
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小额贷款的做法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引入合作小组等信用合作组织作为小额贷款业务的基层架构。
将分散的小额客户组织成为互为监督约束、互为激励促进的多个合作小组,信贷管理人员直接与已组织起来的合作小组联系,从而有效地破除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障碍,降低监管成本,确保信贷安全。
在小额贷款的可获得性上,各个小组之间存在着竞争性,而组内成员的信用又直接影响着小组的整体信用记录和信贷可获得额度。
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相互支撑意识,成功地将来自银行上层的外部监督,转化为小组成员的内部自主监督;
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熟人环境,成功地实现了借款人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效地破解了小额借贷双方在信息收集、分析与监督上的信息不对称这个关键性难题。
小额贷款的联保制度是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的创新,它改善了银行信息劣势的处境,改变了借款人的行为约束,也改变了银行和借款人的最终得益,是控制信用风险的有效的措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各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针对中小企业等法人的小额贷款业务可以充分借鉴联保贷款制度,只不过其制度设计会要更复杂,只要将最终的还款责任与自然人联系起来,联保贷款制度就是有效的,能形成对借款人的有效约束,降低其违约风险,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结论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拓小额贷款信贷市场的必要性非常明显。
邮政储蓄银行需要更新理念、进行内部机制调整和外部业务创新,综合考虑资金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区分目标客户层次,合理运用创新策略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在小额贷款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与利益。
二、在实际运作时,需要首先解决一个关键问题:
从需求方面而言,小额贷款需求者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贷款的可得性问题。
笔者的观点是支持较高的贷款价格,贷款价格的提高使银行有积极性开拓这一领域,还可以有效筛选出能高效使用资金的借款者。
三、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成功设计和顺利推出,还需解决另一个关键问题:
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问题。
即要尽可能的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笔者通过对小额贷款业务中银行与借款人进行博弈分析后认为,联保贷款制度是一种有效的信息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的创新,联保贷款制度的推出能够改善银行信息劣势的处境,改变借款人的行为约束,同时改进银行和借款人的最终得益。
四、有效开拓小额贷款业务的问题上,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努力只是一方面,还需要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支持,需要全民诚信意识的普遍增强,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和宏观调控部门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去引导、扶持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第二节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可以看出,要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市场,使其作为邮政储蓄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城镇居民、农民贷款难问题的解决,邮政储蓄银行可以有很大作为,而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企业法人的自律自强、全民诚信意识的提高等等多方面的配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继续深化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征信系统的完备性和成熟度对银行系统有很大影响。
政府需要加大投入,为邮政储蓄银行提供低成本的个人信用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为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决策提供基本的直接的支持。
二、健全和完善小额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贷款利率问题对邮政储蓄银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中央银行对贷款上浮利率的完全放开,邮政储蓄银行已经能够根据成本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自主确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以覆盖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
三、完善监管框架和相关法律法规,鼓励邮政储蓄银行进行机制创新。
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创新需要法律作为约束和准绳,同时需要法律作为依据和支撑。
邮政储蓄银行需要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需要相应的法律为邮政储蓄银行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对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管适用“低门槛、严监管”的审慎性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邮政储蓄 银行 小额贷款 业务 发展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