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学习资料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498656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54.62KB
监测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学习资料Word下载.docx
《监测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学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测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学习资料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量测:
数据处理:
信息反馈:
报告编制:
资料归档:
.2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2.1监测技术要求总则
制定本项目监测技术要求总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本工程应加强信息化施工,施工期间应根据监测资料及时控制和调整
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
(2)监测数据必须是可靠真实的,数据的可靠性由测试元件安装或埋设的
可靠性、监测仪器的精度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
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
数据必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
任何人不得篡改、删除原始记录。
(3)监测仪器的选型,要考虑最大可能需要的量程并根据隧道工程只在地
下施工期内使用的性质选用满足安全监测要求、合适的仪器。
(4)监测应综合考虑施工期监测与运营期健康监测,合理选择、布置测点
和仪器。
(5)仪器安装埋设前要进行检验和率定,绘制监测点安装埋设详图,并按
照方案和埋设要求做好埋设准备。
(6)仪器埋设时,核定传感器的位置是否正确,埋设方法是否符合技术要
求,按监测的位置和方向埋设传感器。
(7)埋设于土层或结构中的监测元件应尽量减少对结构正常受力的影响,
埋设监测元件应与岩土介质匹配。
(8)所有监测点安装埋设完成后,及时绘制监测点位置图,并加强对现场
测点保护,以防监测点被破坏。
(9)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发现有问
题应及时复测,做到当天测、当天反馈。
(10)监测应整理完整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形象的图表和曲线,及时
整理出监测报告,报告中应注明对应的施工工况及平面分布图等施工信息,便于相关各方分析监测结果所反映的情况。
(11)对所有监测项目,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制度,
预警体系包括变形、内力或其他监测内容的累积值及变化速率。
(12)监测数据传输及处理应与风险监测管理平台和运营管理平台系统统
一考虑,并应采用可靠软件对结构工作状态、风险及时进行评估与预警。
(13)监测工作贯穿工程始终,待全部资料备齐后,应提供完成电子
版监测数据、监测时程曲线图及监测报告予围护设计单位及相关各方。
1.2.2监测实施管理细则
科学合理的监测工作流程是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准时反馈到施工中重
要保证措施,针对项目特点并结合以往工程经验,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监测内容及特点制定本项目的监测工序,以保证本次监测项目顺利、及时完成,本项目监测流程规定如图1-1所示。
图1-1监测流程图
监测开展前工作要求
我院在监测工作开展前,会完成如下准备工作
(1)监测项目部机构的组建
a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图;
b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
c制动监测实施方案细则;
d建立与业主正常的沟通渠道。
(2)监测人员
a熟悉合同文件、图纸及相应的技术规范;
b会同业主完成对工程监测图纸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向业主报告。
(3)准备充足、齐全的监测、测量设施和仪器
(4)技术准备工作
a进行现场踏勘,全面掌握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质等情况,复制测量标志;
b配合业主编制工程监测方面的内容;
c完成技术交底、资料交接,熟悉掌握设计意图和设计文件要求。
监测实施阶段工作要求
我院在监测实施阶段将切实满足以下要求:
(1)按照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本合同技术要求进行作业,按规定的进度支付成果资料。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业主报告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
(2)会签认可施工施工单位的埋点实施方案;
(3)对施工单位购置的传感器进行检验认可,检查接收传感器标定曲线和合格证;
(4)检验施工单位布设的测点,对不符合要求的以书面形式提出改正要求;
(5)在监测过程中,如应场地条件、设计方案的变更,需增减工作量或改变监测手段时,及时报请业主进行审核,在取得业主的批准后,办理变更手续;
(6)对监测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负完全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损失;
(7)采取措施确保施工监测安全,并对自身的人员、设施及现场安全负责,保持环境卫生处理好各种关系,确保监测工作按期进行;
(8)提交满足第三方监测要求具有法律效力的监测报告成果,报告盖有我院的“计量认证”章。
提交监测成果报告一式八份,按时提交监测成果报告,负责文整、打印、复印、装订、装箱等工作。
资料装订规格符合档案归档规定;
(9)接受业主对工期、质量、人员组成、设备、仪器的监督。
(10)配合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提供技术服务,应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需求完成监测结构的解释、现场交接、现场实际问题的处理、施工过程的回访等工作。
(1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根据监测数据进行信息化施工,及时对开挖方案进行调整。
(12)监测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
(13)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施工影响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
(14)支护桩顶水平位移、支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锚杆拉力、支撑立柱沉降。
监测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
1.2.3人员培训管理细则
主要人员有相当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取得相应岗位的上岗证。
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上与所担负的工作相适应,人员上岗前要通过考核。
为了使项目人员熟悉相关规范和仪器标准的操作流程,熟悉监测项目的原理和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杜绝无证上岗的现象,制定本制度如下:
(1)目的:
积极配合现场施工,贯彻落实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规定;
提升项目人力绩效和员工综合素质,加快企业人才发展速度,有计划地做好建设人才培训、培养和储备工作;
增强员工对企业、项目文化的了解与对本职工作的能力,并有计划地充实其业务素质或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2)适用范围:
凡本项目所有员工的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3)权责划分:
a.技术负责人权责
a)制定、修改项目部培训制度。
b)拟定、呈报项目年度、季度培训计划。
c)收集整理各种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
d)联系、组织或协助完成全项目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e)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f)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g)管理组织项目内部讲师队伍。
h)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存档。
i)追踪考查培训效果。
j)研拟其他人才开发方案。
b.各监测小组权责
a)呈报部门培训计划。
b)制定部门专业课程、现场施工行业规范的培训大纲。
c)收集并提供相关专业、行业培训信息。
d)配合部门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反馈、交流的工作。
e)确定部门内部讲师人选,并配合、支持内部培训工作。
(4)培训管理相关制度
教育培训的要求
a.技术负责人
a)负责项目部人员培训以及政策性文件的制定。
b)审定各作业队的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c)负责组织完成上级布置得各项培训任务。
d)负责全项目人员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培训经费管理等工作。
e)负责对各监测小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考核。
培训体系
a.教育培训类型(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a)岗位培训是人员教育的培训的重点,包括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培训,提高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素养、知识和技能。
岗位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适应性培训。
b)岗前培训:
新进人员上岗前培训,领导干部任前培训,技工岗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岗前培训、持证,关键岗位管理、技术人员岗前培训、持证。
c)在岗培训:
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以更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定期规范化培训。
重点包括日常安全教育、法纪法规教育、岗位技能提高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实施和应用等培训。
d)适应性培训:
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随时开展各种应急性、针对性培训。
b继续教育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扩展和更新知识的培训。
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少于32学时。
培训组织形式
短期培训主要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
a新员工培训:
以项目部概况、规章制度、企业方针、职业道德、安全质量意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
b岗位培训: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规范化培训与适应性短期培训相结合,转岗教育和晋升培训相一致。
c职业技能培训: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科学设置课程,有效开展初、中、高级的职业技能培训。
岗位培训的工作程序
按照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等程序组织实施,项目部人员必须按照项目部的安全按时参加有关培训。
a.确定培训需求:
根据项目部人员现有能力与岗位所需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目标需求。
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对持证上岗作业的要求,提出项目部的持证岗位培训需求。
b.制定培训计划:
编制项目部人员年度、季度和临时培训计划。
对每个班训班次制定详细培训方案,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教师、培训费用等。
c.组织实施培训:
按照培训计划规定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
d.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主管部门在各类培训工作结束后均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培训评价结果反馈组织培训的相关部门,以便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
1.2.4安全预警管理细则
隧道工程发生重大事故前都有预兆,这些预兆首先反映在监测数据中,要从数据中发现工程问题,则需通过确定监控报警值来实现。
在隧道工程监测中,每一项监测的项目都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周边环境和设计计算书,事先确定相应的监控报警值,用以判断隧道结构的受力情况、位移是否超过允许的范围,进而判断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决定是否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调整,并采取有效及时的处理措施。
每种监测项目的报警值在设定时,通常分为两个报警值分别进行控制,即总变化量与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变化速率)控制。
而在实际进行报警时,又通常分为预警值及报警值。
预警值一般取报警值的70%,作为提醒工程管理单位的缓冲区。
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进行预警区域时,即可以提醒工程管理单位应该对该数据进行重视,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止数据继续变化,从而进行报警区。
而一旦数据进入报警区后,即表示该数据已经处于危险状态,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工程安全。
安全预警对于施工安全来讲非常的重要,我院为此建立严格的监测报警管理程序,警戒等级分为三级,根据不同的警戒等级采用不同的施工措施,具体见表1-1、表1-2。
表1-1警戒等级划分表
等级
警戒标准
措施
安全状态
U<
0.6U0
三级警戒(关注)
0.6U0≤U<
0.7U0
需引起关注,对数据进行密切注视,分析数据的下一步发展趋势
二级警戒(预警)
0.7U0≤U<
U0
口头报告,召开会议,写出书面报告和建议
一级警戒(报警)
U≥U0
进行现场调查,召开现场会议,研究应急措施,采取施工措施
注:
U0——报警值,U——实测值。
表1-2警戒等级划分表
颜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数据一旦进入预警区或者报警区后,就应该实施报警。
报警的实施可以多种形式:
(1)以颜色区域显示,一目了然,即通过颜色区域后,即可以方便的知道该数据是否已经报警。
(2)汇总显示。
即通过汇总表的方法,提取目前所有数据的情况,显示其数据,同时辅以颜色,则通过对汇总表的查询即可以清楚的知道目前数据的情况,有无报警等。
(3)弹出提示。
对于自动监测项目,则需要通过弹出报警提示,来提醒管理者该自动监测的数据已经报警,要求立刻采取措施。
(4)手机等通讯方式。
即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报警。
1.2.5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1)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施工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是保证工程保质按期完成的重要工作内容,我院一向都非常重视这一点,第三方监测所有人员都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保证监测实施过程中监测人员、监测仪器、监测对象的安全。
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a建立全员安全性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最高安全责任人,各专业小组组长对其小组的作业安全负责,并负责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
在建立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后,必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即建立全员安全性生产责任制,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更有效地执行每项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贯彻“谁主管,谁管安全”的原则,做到事事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b编制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计划
在监测工作开始之前,编制详细的安全文明施工计划,针对工程中易出问题的环节做重点布置,在工程开工前,向参加监测的工作人员进行认真的逐级安全文明施工计划交底,使所有工作人员都知道在哪个阶段(环节)应重点注意哪些问题。
c抓好岗位安全文明教育培训工作
项目部所有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都要接受岗位安全教育培训。
对于新调来的工作人员,首先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内容至少包括:
①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②国家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③本项目部安全生产的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纪律;
④近几年业内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应吸取的教训;
⑤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⑥发生事故后如何抢救、如何报告、如何保护事故现场等。
而对需要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还需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如:
①施工现场的特点,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方法等;
②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及安全纪律;
③安全用品的使用要求等内容。
在抓好岗位安全教育文明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安全文明施工的宣传工作,做到“人人管安全、人人都安全、集体文明施工”。
d进行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检查
做好了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只是保障安全文明施工的基础,而不是全部,还需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检查。
检查的方式分:
①定期检查;
②专业性检查;
④验收性检查;
⑤经常性检查。
通过检查,对不安全文明施工的行为予以坚决杜绝。
e现场施工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违章指挥或违章工作,并遵守如下纪律:
a)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正确使用个人劳保防护用品。
做立柱沉降监测、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人员必须带安全绳。
在道路进行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人员必须穿戴黄色安全背心,注意来往车辆。
b)禁止酒后上岗作业,特种作业无操作合格证者,不准上岗作业。
c)现场人员自觉服从安全检察员和业主检查。
d)现场人员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和业主安全治安方面的管理要求。
e)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注意安全放置,杜绝由于使用和放置不当造成的事故。
f)对有关需现场制作且制作时干扰较大的加工作业应尽量远离公共区域。
h)加强现场用电管理,比如监测时照明用电应由施工单位专业电工操作。
i)量测作业时注意保护工地环境卫生,垃圾、包装物、下脚料要随时清理,切实加强现场管理。
(2)文明施工
为了更好地做到文明施工,我院作出以下承诺:
a保证不发生任何投诉问题;
b文明施工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立即予以整改;
c保证文明施工管理措施落实,责任到人,有奖有罚;
d监测工作完成后,在交通开放前拆除现场围栏(绳)、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现场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清;
e无条件接受业主有关文明施工的监督;
f依法监测,办理有关手续后进行监测。
1.3质量控制措施
1.3.1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更加直观的说明我院将要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现将我院质量控制流程要点列成框图如图1-3。
图1-3质量控制流程要点框图
1.3.2质量保证措施
1.3.2.1质量监控小组
任命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质量负责人,长驻工地;
由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
质量监控小组成员对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改正。
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处以重罚。
1.3.2.2技术方案审核制度
技术方案是质量保证的根本,方案编写应深入细化,明确做什么与怎么做,对于重点、难点特别指明。
在施工前我院将组织技术人员和操作骨干,学习规范与特别要求,并总结要点,重点学习,避免原则性错误的发生。
所有监测方案均进行三级审核,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业主批准。
1.3.2.3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方案的贯彻、执行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能否达到省、部优要求。
在每个方案实施前需对操作员、记录员等进行技术交底,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规范、标准、技术方案,明白技术要求、工序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操作员与记录需在技术方案实施单上签字认可,对于方案的实施负全部的责任。
方案的实施由工程主持人直接指导、质量监控小组监督。
1.3.2.4仪器、人员保证
仪器保证
在施工监测实施中,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合理配置技术力量,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好监控工作。
仪器、元件需进行标定、合格方可使用;
量测仪器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的管理制度。
保证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调试,保证进场测试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保证仪器在测试期间有足够的电能。
人员素质
人员相对固定,配备具有监测资质的身体好、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
坚持“严肃认真、公正科学、热情诚信、求实创新”的质量方针,坚决抵制影响工作质量和公正性的干扰和压力,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本项目配备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员,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经验丰富,具有工程管理、工程协调和处理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项目人员专业搭配全面合理,有措施控制人员素质能够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实施中保证本投标文件所列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测量技术工人到位。
1.3.2.5监测实施质量保证细则
监测实施细则
我院制定监测项目实施细则,纳入员工绩效考核。
(1)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规定实施过程控制;
测试工作中必须遵守国家、交通部的技术规定。
(2)制定切实的监测实施方案,并纳入到施工进度计划规范和规程。
(3)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协调仪器设备及材料管理、进行报告审查;
(4)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及报告的复核;
(5)测试人员负责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现场使用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熟悉与工程相关的验收规范、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相关的技术规程,负责现场的工作准备及测试工作;
(6)记录人员负责记录现场环境情况、使用仪器、参加测试人员、测试的工程及其所在位置、记录测试数据或电子数据存储的位置等;
(7)复核人员对原始数据及测试数据逐一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项目负责人;
(8)报告编写由测试人员编写。
(9)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10)直读式仪表每月检查一次,以保证仪表的准确度。
填写观测记录表,注明仪器异常,仪表或装置故障,电缆长度变更及集线箱检修情况;
(11)各量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监测项目实施细则;
(12)量测数据均经现场检查,室内复核两次检查后方可上报;
(13)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14)各量测项目从设备的管理,使用及量测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
(15)针对施工各关键问题及早开展相应的小组讨论活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16)监测分析人员应具有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的综合知识,具有设计、施工、测量等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判断、准确表达,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
(17)现场测试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单位应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
监测记录和监测技术成果均应有负责人签字,监测技术成果应加盖成果章。
(18)监测项目数据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进行,考量其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报。
(19)技术成果应包括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总结报告。
技术成果提供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应用文件阐述与绘画宜用变化曲线或图形相结合的形式表达。
技术成果应按时报送。
(20)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信息反馈宜采用专业软件,专业软件的功能好参数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并宜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查询好管理一体化以及监测成果可视化的功能。
(21)工程监测的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好技术成果应进行组卷、归档。
(22)现场的监测资料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
b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c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
d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e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
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测 技术管理 措施 质量 控制 学习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