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942483
- 上传时间:2022-12-1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96KB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看来大家读得挺起劲儿,能不能自己找找那感觉?
自由读。
(板书3反复诵读)
3、检验朗读: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读,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邹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给这位同学鼓鼓掌。
请四人小组朗读。
看来,同学们的朗读没问题了,我们一齐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伯牙绝弦”,读。
4、师:
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虽然没有读到百遍,四、五遍总已经有了,那么,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现了呢?
四、研读交流:
(一)品读伯牙绝弦的原因:
1、考考大家吧,文章的题目是《伯牙绝弦》,课文中还有哪个地方也提到了“伯牙绝弦”?
幻灯出示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谁来讲一讲?
(生:
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听懂他的琴声了,就摔破了他心爱的琴,终生不再弹了。
)
刚才那个同学说是伯牙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知音。
我们从哪个字读到“觉得”的意思?
一齐说。
(学生齐答:
谓)所以后面要稍做停顿。
谁再来读?
(学生读)
2、这样一读,就觉得你们读懂了意思,所以读出了恰当的停顿,咱们全班孩子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师:
他永远地告别了弹琴,他彻底地放弃了弹琴。
而且,这里的绝弦绝不是一般的绝弦,它实际上是在向世人宣告,他怎样?
(从此永不弹琴了。
)察其言,观其行才能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什么伯牙会有如此举动呢?
我们还得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开始。
(出示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句。
师:
谁读出了他们的特点?
(伯牙是个琴技高超的人)你从哪个字读出的伯牙弹琴技术很高?
(善)(4师板书:
善)这个善与现在的意思相同吗?
(在这里“善”是擅长的意思。
)钟子期擅长听伯牙的琴声。
我不相信,得有事实证明,你从古文中的哪些句子在告诉我们伯牙善弹琴,而子期善听,用笔标记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用笔勾)谁来把你标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勾的这两句,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伯牙善鼓琴,也能感受到子期善听呢?
你从哪个字和哪个词能感受到呢?
谁来说说你的意见?
1、我找到一个:
(5、板书志字),伯牙弹琴,他弹出巍峨高山。
志是想的意思,你从哪里看出伯牙的琴声有高山的意境?
为什么会想到高山呢,你们从课前查找资料《伯牙学琴》的故事中就能找到答案。
2、当伯牙鼓琴,心里想着高山的时候,子期的心中浮现了怎样的高山呢?
谁看到了?
(钟子期看到了高高的泰山)哪个词让你感受这山特别的高?
(峨峨)那好,咱们把这高高的感觉读出来,谁来读?
(一名男生起来读)孩子,我感觉这山还不够高,女孩,你来!
听他这么一读,你看出了什么?
请把你看到的读出来了。
山高了,你朗读的水平也高了,咱们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
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子期善听?
(我从钟子期曰:
“善哉!
“善哉”这个词听出来的。
)“善哉”用今天的话说是什么意思?
假如是你听到伯牙的琴声,你会说什么?
(伯牙,我听了你的琴声,我知道你的心就好像比泰山还要高。
所以,善哉!
这个“善哉”是什么意思?
(太好了,十分的好,妙啊!
妙哉。
妙啊,那咱们就把那种妙哉,妙啊的感觉带到这句话中去读。
(自由有感情地读)老师也要对你说,善哉!
(请几个同学读)咱们一起来赞美赞美!
(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3、“洋洋”的理解:
想着画面读出情感,感受感受,孩子,听他这样读,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江河,还听到了波涛澎湃的声音)那把你听到的读出来。
(生声情并茂的读第三句)读得真好!
咱们把掌声送给她。
(学生掌声)善哉!
谁还想读?
你来,可爱小女孩。
对,读书就得这样,想着画面读出情感(板书;
6、想象画面,)咱们一起读这句。
4、请同学们看这四个句子,观察“善”字,课件出示四个句子,比较“善’字。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钟子期曰:
第一个表示善长,第二个“善”表示好啊!
这里的两个“善”字意思不一样的,这里相当于现在的一字多意,借助注释,读懂意思,读出情感就能体会其中的意思变化。
5、那你们能运用这个方法读出这句话的意思吗?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他弹琴弹出什么,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说出来。
那你从哪个字读出了伯牙心中有所想。
我从“所念”中听出伯牙心中所想。
刚才上文中也有一字和念字意思相近的,是哪个字?
志)咱们把这个“念”圈一圈。
师:
读书就得这样,读着下文念着上文,(板书7联系上下文)那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能读懂什么?
生:
我从“必”字,读懂钟子期每次都听懂了伯牙的琴。
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
还会有哪些景色?
生1:
还会有鸟语花香。
生2:
春天百花盛开。
生3:
冬天白雪皑皑。
……师:
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
“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
“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
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
这就是知音。
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就是——生答:
知音。
身在宫廷,伯牙虽然是著名的乐师,名满天下,可是没有人听懂他的音乐,只有钟子期才听出伯牙的志向,伯牙的胸怀。
这子期才是伯牙的知音哪,这知音二字(师板书:
知音)概括了千言万语,同学们,此时的伯牙是怎样的心情?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是非常高兴的心情。
)是啊,是眉稍眼角都带笑,你把这高兴之情读出来。
还有什么心情?
再读一读。
好一个喜出望外的伯牙,同学们,此刻的伯牙可能是春风满面,喜出望外。
因这世上知音难寻,可他得到了。
“所以伯牙所念”咱们一起读。
(老师意味深长地引导)可能伯牙也是百感交织,喜极而泣,因为知音难寻。
所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咱们再来读
(二)播放音乐,出示图画,体会到的情感不同,读出的味道也就不一样。
这对知音约定第二年中秋在老地方见,可是当伯牙赶去的时候,看到的是钟子期那冰冷的坟墓。
原来分手后不久,子期就病死了。
在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大家轻声读一读,你仿佛听到伯牙在说什么?
看到他在做什么?
在想什么?
出示伯牙在墓碑前的一首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听到了伯牙的哭泣声,他在向老天爷问,为什么?
为什么?
我好不容易才寻找到的知音,为什么这么快就让他丧失生命?
)读出这个句子,把伯牙的这种责问读出来。
(我仿佛看到了伯牙把琴摔坏了,而且再也不弹琴了)他是在怎么地摔琴啊?
(很伤心,而且很悲痛。
)那你把悲痛之情,读出来。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读!
(出示句子:
(三)拓展延伸:
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生齐说:
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
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请一个孩子把他想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听。
子期,你死了以后,没有人听懂我的琴声。
想到你在时,能听得懂我的江山江河。
现在我还能找谁来听我的琴呢?
所以我只能摔破琴,从此不再弹琴。
子期,我已经砸破了琴,掷了弦,世上除了你,我就没有了知音。
我继续弹琴,有何用呢?
这绝的是弦,不绝的是对知音的怀念之情哪!
子期,你死了,我弹琴何用,谁又能听得懂呢?
是啊!
虽然我有超高的造诣,但你死后,没有人能够了解我,欣赏我,,一切都是徒劳的,我从此不再弹琴了。
虽然有很高的造诣,但是我从此不再弹琴。
同学们,我们在这绝弦中感受到的是伯牙对知音的怀念之情。
但是我们古代的精典,古人的情怀,往往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去领悟。
今天我们领悟到的是此时此刻的情怀。
两千多年来,不同的人读故事有不同的体会,相信同学们以后再读《伯牙绝弦》。
从这绝弦中领悟到更多更多。
后人根据这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这首《高山流水》。
拿起书,听着琴声,我们再来回味着这个故事。
(放音乐〈高山流水〉学生齐读课文)
(四)背诵古文:
谁把这故事记在了心里,谁来试一试?
熟读成诵啊!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懂了伯牙绝弦这个故事。
读出了情感,读出了体会,习得了方法,最后熟读成诵。
古文就是这样,要读书百遍,(学生:
其义自见)。
下课!
谢谢同学们!
(五)作业超市:
1、必选题:
背诵课文;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自选题:
(1)把《伯牙绝弦》改编成课本剧。
(2)把《伯牙绝弦》改写成记叙文。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六年级第十一册P137页人教社课标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
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生特点】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操练
1.背诵《三字经》“人之初——千而万”
2.(教师在黑板左板书)
峨峨泰山洋洋江河
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
(AABC式;
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
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生说,教师板书)如:
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蔼蔼云雾袅袅炊烟依依杨柳青青草色……
齐声朗读。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教师在黑板中板书:
“知音”),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
(教师在黑板中上板书课题,生食指书空。
2.齐读课题。
教师加节奏,再读,注意节奏。
“绝”是什么意思?
(断绝)面对这个“绝”字,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要“绝”?
什么时候“绝”?
……)
是呀,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奏家,琴应该是他的生命,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一)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读2—3遍,争取读通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
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如有必要,个别难句如“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可带读(视情况而定)。
3.教师范读课文。
4.说说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
试着用“/”标记。
(教师在黑板右板书“/”)
(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
5.学着老师的样子,按照正确的停顿,自己再练读一遍。
练读后再指名读,教师评价。
全班齐读,教师评价。
(二)读懂课文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又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右板书:
看注释、查字典、自己琢磨……)
教师小结: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你们看,这位同学,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追问:
那课文的大意也知道了吗?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于欣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
“你弹得太好了!
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掌称快道:
“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3.再读全文。
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
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前四句)
1.同学们,刚才老师说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
第一部分:
伯牙遇到知音,欣喜万分。
第二部分:
伯牙失去知音,悲痛欲绝。
板书:
子期欣喜万分伯牙悲痛欲绝
2.默读全文。
思考:
茫茫人海,为什么伯牙独独把子期当作知音?
派生问题思考:
伯牙作为全国闻名的大琴师,难道没有人称赞过他?
别人是怎么夸奖他的?
(想象说话)
3.钟子期又是怎样称赞的呢?
教师引读: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正因为钟子期听懂了自己的琴声,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
4.想象说话。
请同学们想象:
伯牙的琴声还会描绘哪些自然景物?
钟子期又是如何称赞的?
指名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
教师引读: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3人)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
不管伯牙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都能感受得到并由衷地称赞。
用课文里的句子说,这就是:
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
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喜!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欣喜万分。
5.“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得到人生的知己,岂一个喜字了得!
来,让我们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轮读课文的1—4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时的欣喜若狂。
(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最后一句)
1.配乐,教师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子期和伯牙因琴相识,相见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见。
第二年八月,伯牙千里迢迢赶到汉阳江边,久等不见子期。
于是,弹起《高山流水》,仍不见子期。
伯牙到处寻觅子期,遇一老者,老人说:
“子期去年染病身亡。
死前有嘱咐‘请把我葬在江边,此生不能听到伯牙操琴,让我九泉之下聆听他的琴声!
’”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
伯牙悲痛万分,久久伫立在子期墓前,长歌一曲后,把琴摔个粉碎,至死不再弹琴。
2.请读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3.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悲!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那就是——悲痛欲绝!
4.知音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
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请再读最后一句。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悲痛欲绝的伯牙摔破自己的瑶琴,并写下一首短歌,来祭奠自己的知音子期,祭奠这一段旷世友情,请听: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入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学生齐读。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好一个“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同学们,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
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断了自己的前程;
断了自己的心弦;
断了自己的希望……)
3.对话伯牙。
你是怎么看待伯牙这一举动的,怎样评价俞、钟二人这一段友谊的?
4.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
《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们重新谱的也一样精彩。
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在传唱这个故事中结束这堂课吧(配乐、学生齐背课文)!
五、课外作业,巩固运用
必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选做(从以下题中,选择一道完成):
一星级:
听一听乐曲《高山流水》。
三星级:
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
五星级:
将课文《伯牙绝弦》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故事。
附:
板书
25伯牙/绝/弦
喜知音悲
子期伯牙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
《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引导学生说词。
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
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
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借助课后的注释;
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
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
肤浅的。
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
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出示课件: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意思一样吗?
质疑:
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
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好啊!
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伯牙绝弦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