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热点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073976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2.19KB
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热点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热点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热点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期3天的互动式会议,将探讨在新经济格局中“支持变革性创新、追求新的增长前沿、制定新的行业模式和政策、保持一种具有创造力的创业文化”4个要素。
9.重庆共同富裕经验(先注重公平还是效率/速度还是质量?
)
10.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11在英语中,“hold”有拿、抱、握住、顶住、控制、掌控等的意思。
“hold住”就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保持住、坚持住,充满自信,从容应对一切。
“要hold住”也有给力、加油的意思,而“hold不住”则等于“伤不起”。
12、利比亚战乱,也门动乱叙利亚埃及
一、社会保障
调查还显示,目前共有227115万人参与了“社会保障”分项调查,其中45%的网友表示参加了养老保险,30%网友参加了医疗保险。
在“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是否满意”的调查中,92%网友希望提高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和速度。
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进,27%
网友期望扩大可报销病种和药物种类,42%网友认为应提高个人报销金额比例,14%希望各地域之间衔接,实现异地报销。
关于是否支持弹性退休制,58%的网友支持,42%
网友表示反对。
网民留言中关于要求取消退休“双轨制”的呼声很高,网友表示,企业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确实非常困难,尤其是下岗、买断、失业老工人的生存艰难,还要缴纳不断上涨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
还有网友认为,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七年退休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三分之一;
还有网友直指“双轨制”是当今社会最大不公,为何引不起有关部门重视?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问题,已呼声日久,近年尤甚。
缩小企业退休人员与公职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差距,一直是多年来国家的一项重点工作。
自2005年始,各地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逐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每次每月数十元至上百元额度的增长,仍未能有效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境遇。
“双轨制”问题始于1995年,国家率先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核的“统账结合”模式。
此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一般为国家和企业完全保障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几无差距。
但1995年企业改革时,机关和事业单位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
这就形成了在养老制度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两种截然不同的“双轨”模式。
在此养老模式之下,从企业退休和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相差数倍。
“双轨制”最直接表现,二者的养老待遇计发方式不同:
在企业,退休金按照其交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发;
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则依据其工龄和退休前一月的工资计发。
有关专家认为,改革双轨制首先要依仗于国家部委层面的共识和管理体制的变革。
地方政府目前表态大多是依照国家的整体安排做力所能及的调整,差距的最终解决,必须取决于国家层面。
更多的一种说法是“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
“当年同一体制的劳动者,因分割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而享受着差距越来越大的养老金待遇,这有违社会公正。
”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坦言,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尽管两者之间仍存较大差距,但应当看到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事实上,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是公职人员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三轨并存,在此基础上不断缩小差距,最终走向全国统一的国民养老保险制度。
”职工的养老保险应有个正常的增长机制,与物价上涨幅度保持一致。
最重要是健全医保和老年福利制度,民众矛盾就不可能全部集中到养老保障上。
在郑功成看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应该是三大保险制度并存。
国家应把重点放在促进社会公正、缩小养老差距上。
政策背景: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保障水平
2008年2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在上海、广东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
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
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等。
但因阻力太大而中途夭折。
2011年两会期间,改革养老“双轨制”成为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当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要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保部也就此做出回应,表示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但时隔一年,改革时间表尚无迹象。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
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
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
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
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
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
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除了企业职工养老,温家宝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
不久前,在征求对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
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让农民安心在农村生活。
二、贫富差距
调查显示,参与分项调查的网友当中,81.1%认为当前收入差距大,贫富分化严重;
36%希望个税调整速度与人均收入增速保持一致,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
76%的人认为现行最低工资线普遍过低。
对于如何缩小收入差距,21.6%的网友认为应提高工资标准,并设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0.9%的网友认为应切实查处贪污腐败等行为;
20%的网友认为应加大对高收入者的征税,此三项措施投票数最高。
此外,61.9%的网友认为,公务员不应该涨工资。
原因分析:
三大利益群体阻碍收入分配改革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问题在中国也日益凸显。
据报道,我国从2004年启动收入分配改革调研,时过7年多这一改革仍在“小步徐行”,方案几易其稿,但现在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介绍说,现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研究中存在一些分歧,还需要继续讨论以达成共识。
目前对收入分配问题程度的判断、认识以及原因的分析方面,已达成较多的共识,但对收入分配及其改革的基本认识出发点还不太一样。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认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进展没有期望中那样迅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
中国已经存在三大既得利益群体:
以贪腐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群体、以垄断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和以房地产、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资源利益群体。
汪玉凯表示,收入分配改革的进度将成为各方关注中国改革整体进度的一个窗口,而要想在收入分配改革上有所作为,首先必须着力破解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
专家看法:
收入分配改革滞后
解决关键在于“公”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日前指出,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一次分配公平性较差,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较弱,地区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因发展机会不均等和分配过程的不公开而不断扩大。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认为,现在收入差距的关键问题,固然有不均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不公问题。
解决不公问题,必然触及现有的利益格局,触及一些既得利益群体,这是改革难点所在。
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发展方向,不下决心触及现有的利益格局,为国家长治久安解决好分配问题,就会造成问题的积累,而且哪个社会阶层都不满意。
苏海南建议,一是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对分配改革作出整体部署。
有关具体细化的改革内容和措施,可在此方案指导下另行制定相关具体方案和政策去落实;
二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改进完善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是提低控高,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薪酬水平,加大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的调控力度,加强对社会上高收入者收入的个税调节。
四是抓好配套改革。
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深化国有垄断行业改革,改进完善土地、矿产、能源等各种资源配置制度;
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在收入分配改革中一定要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政策链接:
“十二五”最低工资年均增13%以上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
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
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
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将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此外,针对煤炭、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遭到公众诟病,规划强调要改革国企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实行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
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工资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以及清偿欠薪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负责制、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机制和政府属地管理负责制等制度。
三、社会管理
在“社会管理”项下的分调查中,“如何加强社会管理”一问受到最多网友关注,多达70.1%的网友将票投给了“完善基础建设,如社区公用设施、社工待遇等方面”一项,还有不少网友留言呼吁重视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调查结果同时表明,网友对“书记接访”等做法评价较高,并且重视司法途径在解决信访问题中的作用。
对于“解决信访问题上收效最明显的措施是什么”一问,最多网友选择了“提高接访层次,如‘书记接访’”,占回答此问总人数的32.8%;
,此外,还有6009名网友选择的是“加强与社会工作组织、司法机关的联动机制,将问题交到能解决的人手里”,4922名网友选择“确保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通过法律手段有序解决”,以上两问的选择者合计占回答此问总人数的45.3%。
背景:
社会管理与社工人才建设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为社会管理专门单列了一章,提出社会管理工作的目标是: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就当前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提出八点意见,其中第四点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具体是指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指出,社会工作采用社团的运作方式,常常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参与,有利于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和预防违法犯罪;
社工在一些国家被称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垫”和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据中央电视台2011年底报道,我国现有社工20万左右,距离“十二五”目标的实现还有180万社工人才缺口。
由于社会工作者是个诞生较晚的职业,此前一直缺乏足够的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自身也不具盈利性,许多社会工作者做着繁重的工作,薪水却十分微薄。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曾表示,社工待遇偏低是个普遍问题,民间社工组织需要开拓渠道来争取经费支持,从而提高社工的薪酬。
2011年11月,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这是中央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
其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制度、薪酬保障机制、表彰奖励制度,以激发广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要将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切实提高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待遇水平,重视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
目前,北京、深圳等地已陆续开展试点,尝试比照公务员给予社工相应待遇,或引导社工机构的市场化发展。
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易松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要给社工机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政策、经费保障、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要及时拨款、购买标准要逐年提高等等,同时要为机构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四、医疗改革
其中,针对看病是否难以及原因,有22.9%的网友认为好医院多在大城市,异地看病造成看病难;
21.2%的网友认为检查项目太多,造成看病难;
15%的网友认为医院流程管理水平不足,就诊要花很长时间,造成看病难;
另外,仅2.1%的网友认为看病不难。
对于最希望医疗保险的哪方面得到改进的问题,40.6%的网友表示希望提高个人报销金额比例,27.5%的网友表示希望扩大可报销病种和药物种类,15.1%的网友表示希望各地域之间衔接,实现异地报销。
针对看病是否贵及原因,28.3%的网友认为药贵、检查费用贵;
18.1%的网友认为医保报销比例太低;
17.4%的网友认为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少是看病贵的主因。
对于近几年实行的预约挂号的效果,39.2%的网友认为预约挂号后就医没有太大变化;
30.9%的投票者说没试过预约挂号;
20.5%的网友认为预约挂号之后,挂号比以前容易了;
9.5%的网友认为挂号比以前更困难了。
就如何解决医患关系,24.3%的网友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医疗纠纷相关法律及其执行;
20%的网友认为应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17.6%的网友认为应该加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
15.8%的投票者认为应该让医生和患者有更多沟通的渠道;
6.2%的网友认为患者自身应端正态度。
关于社区医院就医问题,57.1%的网友支持去社区医院,认为比大医院便宜、方便,小病可以去;
7%的网友说十分信任社区医院,除非是重大疾病否则都去社区医院;
11.6%的网友说没去过社区医院。
谈到医改的三年成就,48.2%的网友表示医改三年最成功的是基本医保覆盖面大幅提高;
20.6%的网友表示,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有所提高,如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医护人员数量增加等方面也比较成功;
9.6%的网友认为成功之处还在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大部分药品价格降低;
16.7%的网友认为是其他方面;
4.9%的网友认为公立医院改革初见成效。
网友声音:
呼吁尽快实现医保异地报销
盼望全国医保一卡通
医疗改革,是世界性难题,也事关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百姓对医疗卫生现状的感受各有不同。
网友们纷纷建言献策,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建议。
政策分析:
异地医保报销正有序推进
就现在的就医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患者,到异地就医,要自己垫付医药费,然后拿着单据,回到医保地报销。
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同地区在医保用药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政策,为患者带了一定的麻烦。
现在,山东、广东等省份已经先后实现了省内异地医保实时结算。
山东省内17个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符合转诊及异地安置条件的职工、退休人员和城镇居民,到指定联网医院住院,可享受即时结报,只需支付个人负担部分,其余部分由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院直接结算。
但是,我国医保目前尚未实现全国统筹。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险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和流动人口的持续增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群众异地就医人员逐年增多,另外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医院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异地就医以及费用报销等问题日益凸显。
参加医保的群众迫切希望尽快实现全省“一卡通”,并逐步推向全国,希望实时结算个人付费部分,不用个人垫付,不用因报销问题而两地来回跑,方便快捷地享受医保带来的实惠。
就网民遇到的问题,国家已经高度重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重点突破三项工作,其中包括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
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和医疗救助制度。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在此之前,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有所提及,规划纲要称,“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
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同时,今年2月2日,卫生部印发的《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也同样表示,实现国家级新农合信息平台与部分省级平台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方便参合农民异地就医、即时结报。
关于医保异地实时报销,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也成为讨论的热点。
有人大代表认为,北京作为流动人员集中的省级机构,应当率先建立异地就医报销制度。
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期内还不具备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条件,但北京市正在考虑为异地安置人员发放类似于社保卡的就医凭证。
此类就医凭证将使异地安置人员的就医信息上传至医保系统,同时可送达报销地,使得异地结算周期大大缩短。
重庆市将实现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提高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报销水平。
重庆市人社局有关人士说,今年6月底前,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全市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力争在12月底实现全市统筹。
海南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异地就医结算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海南省社保部门很重视参保人员在省内异地就医报销的问题,已经着手解决,并争取两年内解决。
目前,参保已做到省级统筹,海南省已和广西、贵州、山西、黑龙江、广州市等五省市实现了异地就医结算,以上省市在海南省居住人员在社会保险事业局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时,凭证即可在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同时,有专家指出,从根本上解决医保卡异地通用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老百姓的切实需要。
建议全国实行医保一卡通,将全国所有具有一定资质的医院统一纳入定点医院,建立全国个人健康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以及全国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联网,使公民走到哪里,健康档案就跟到哪里,医保卡全国通用,象“银联”一样,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凭身份证或医保卡,在国家指定医院看病随时随地看病,报销医疗费用。
五、地产调控
在针对本项的分调查中,网友的投票强烈地体现出对目前调控政策的支持和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的期望。
36%的网友将“继续调控,让房价合理回归”选为对2012年房地产市场的期待,位列其次的则是25%网友希望“增加保障房和中小户型商品房的供给”;
只有12%网友希望2012年“政策适当放宽,让有刚性需求的人买房”。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网友似乎并不太在乎限购令对自身买房计划的影响。
有近两万名网友原本有买房计划,但经去年调控之后暂缓执行,还有近七千名网友选择“走一步看一步”。
但与此同时,仍有多达41470位网友认为目前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力度还不够,43245位网友希望限购令继续实施,占回答问题总人数的82~85%。
选择希望限购令结束的网友仅有1500多人,占回答该问人数的3%。
2012年,保障房建设继续大面积铺开。
对于保障房制度中自己最关心的问题,52%网友选择了“申请资格公平合理”;
得票第二高的选项是“分配程序公正透明”,占34%。
选择最关心“房屋质量稳定保障”的网友仅有11%。
专家观点
房市须调控、房价应合理
但应避免经济硬着陆
房价回归合理价位是调控的目的,而限购限价、建保障房均是调控手段。
舆论普遍认为,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将来自于地方政府。
房地产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
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共2.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66.5%。
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严以新在人大专题问询会上就曾提出,许多地方都是“土地财政”,现在在楼市不景气、土地卖不出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来 中国社会 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