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业管理0144概论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0143862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111
- 大小:196.77KB
自考企业管理0144概论复习资料.docx
《自考企业管理0144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企业管理0144概论复习资料.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企业管理0144概论复习资料
2013年
自考企业管理0144概论
复习资料汇总(含复习重点,简答题,名词解释)
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企业的概念和类型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三个要点:
A、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B、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C、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二、企业类型
(一)企业类型划分(生产资料所有制、行业、规模、组织形式、市场类型、运用主体)
识记:
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
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二)若干种企业类型简介:
(1)外商投资企业:
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2)私营独资企业和个体企业;
私营企业——由个人独自出资兴办的企业,归出资者个人所有,独自经营,独自对盈亏负责。
个体企业——一般是由个体劳动者兴办,生产经营和管理主要依靠个体劳动者本人及家庭成员来完成的企业。
资本投入较低,规模较小。
(3)高新技术企业;
(4)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外向型企业——一般是指生产过程基本立足于国内,商品交换活动面向国外市场,产品主要为满足国外用户需要的出口创汇企业。
其基本特征是:
生产和经营面向国际市场,以国际市场为产品销售的主要场所。
跨国公司——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突破了虽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但仅限于在本国投资、本国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完全的国际化经营。
三、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
企业具有二重性
1、企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协作劳动而向市场提供商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力实际运动的场所,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因而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般属性;
2、任何企业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而孤立存在,总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事实上生产关系的体现者,因而又必然具有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与结构相联系的特殊属性。
社会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的异同:
在于生产关系不同。
生产力是相同的,都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
工业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区别在于:
经营方向和技术基础不同。
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和劳务活动的企业。
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大规模采用机器或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是同手工业生产的重要区别。
在手工业生产条件下,劳动者使用的是手工工具,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经验和技艺。
在现代工业企业中,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技术装備与工艺的先进性以及劳动者能否有效地使用它。
B、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
C、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
比例性:
各种机器设备之间的、在生产能力上要相互协调,具有严格的比例性;
D、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第二节企业经营方式
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组织形式的弊端——
A、产权关系模糊;B、投资主体单一;C、政企职责不分;D、经济效益不佳、E企业资产呆滞。
目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以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
国有股权在公司中占有多少份额比较合适,应按不同产业和股权分散程度区别处理。
三、我国国有企业有主要经营方式
主要有:
A、股份经营方式;B、承包经营方式;C、租凭经营方式等。
(一)国有企业股份经营方式
国有股权在公司中占有份额的多少,作为所有者,将采取三种具体经营方式——:
1、国家独资经营:
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企业(如兵器、宇航等)和特殊业务(如国家储备);
2、国家控股经营:
适用于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中的骨干企业;
3、国家参股经营:
除上述企业之外的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
(二)承包经营方式
——企业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机构为发包方,经营者为承包方,采取签订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
(三)租赁经营方式
——指企业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机构作为出租方,将企业有限期地交给承租方经营,承租方向出租方交付租金并依照合同规定对企业自主经营的一种经营方式。
承租方不得将企业转租。
租赁期限一般为每届3~5年,采取招标办法。
租赁与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区别——
1、承租方必须提供财产担保;
2、承租方向出租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租金;
3、承租方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除享有国家规定的厂长权利,还有任免厂级行政副职、决定企业脱产人员编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经营方向等权利。
租赁经营责任制同承包经营责任制虽是在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按两权分离的原则以契约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責权利关系的经营方式,但租赁经营在两权分离、企业自主经營、自负盈亏的程度上比承包经营更彻底一些。
企业组织形式
企业组织形式——指企业财产及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状态,它表明了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的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
分类有——
(1)按财产构成划分:
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又分为: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是两个以上的出资者共同投资、依法组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是联合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
其三个突出特点——
1、公司制企业是法人,在法律上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在经济上拥有独立的财产;而个人业主和合伙制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不是法人,没有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也没有独立于出资者之外的财产,出资者还可按合伙经营协议的规定撤出自己的投资。
2、公司制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东则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个人业主和合伙企业在经济往来中承担的债务清偿责任是无限责任。
3、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中,所有者也是经营者,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在所有者手中。
公司制企业其具体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区别:
股东数量、出资比例、退出机制、注册资本、经营状况公开等
公司制企业的优越性——
1、具有大规模筹资的能力,能迅速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企业实力,推动保修国民经济的发展;
2、有限责任制减轻了股东的投资风险,有利于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有利于资本集中,实现规模经营;
3、公司资产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会因股东的变化而变动,使公司有较高信誉;
4、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
(2)按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和外部的社会联系方式划分:
A、单厂型企业——一个工厂就是一个企业。
实行全厂统一经营,统负盈亏;
B、总厂型企业——涟源钢铁总厂
C、专业公司——三丰及下属企
D、联合公司——由若干个彼此存在一定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不同行业或生产不同类产品的工厂联合组成的公司。
E、企业联合体——即企业群体、经济联合体。
三、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具有母子公司特征、组织程度较高的企业联合组织。
是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或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而结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经济联合体。
其所具备的特点——
A、具有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有独立财产,有法人地位,有资金、技术、产品和市场营销实力,能统一规划集团的投资活动。
B、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层次。
C、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连结为主。
改造单厂制企业组织形式,向着专业化、联合化的企业集团形式转变,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组织形式改革的方向。
按企业集团联合经营的内容和方式划分,我国的企业集团主有以下几种——
A、产品辐射型(即一条龙企业集团);B、多元复合型;C、项目成套型;D、经营服务型;E、出口导向型。
建立企业集团的意义(简答题)
(1)大规模合理组织生产力,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成员单
位灵活性和优势,促进生产力发展。
(2)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发展最快的一种组织形式。
(3)对于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第一节 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一、企业管理的产生
管理是有意识地协调人们的共同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系统的工作过程。
企业管理是协作劳动引起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调节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并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和调节生产关系的需要而不断向前发展。
二、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一)企业管理的二重性的含义
二重性——A、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B、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
(二)二重性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所管理的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
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
要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就必须执行合理组织生产务与维护生产关系两种职能,二者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
故企业管理
具有二重性。
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
一、企业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用人、指挥、控制
二、企业管理的任务(简答题)
1.把经济上取得成就放在首位
2.使各项工作富有活力,使员工取得成就
3.履行社会责任
三、企业管理的内容
1.不同层次的管理分工
(1)企业高层管理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统帅地位。
其核心内容是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这是关系企业前途与命运的头等大事。
(2)企业中层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
(3)企业基层管理的对象是作业层(简答题或单选题)
2.各项专业管理:
技术开发、生产、物资供应、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
第三节 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和一般方法
一、企业管理的方法论
1.系统论观点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具体特征如下:
(1)整体性“1+1”大于2
(2)相关性
(3)目的性
(4)环境的适应性(单选题)
2.信息论观点
3.控制论观点
二、企业管理一般方法(多选题)
行政、法律、经济、教育
第四节 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多选题、简答题)
1.人本化(掌握以下概念)
(1)文化人
(2)网络人
(3)学习人
2.整体化
3.战略化
4.网络化
第三章 企业组织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制企业是由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来经营管理的。
一、法人治理结构含义
1.概念: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彼此分开、制约又相互连接、协调的原则,在企业高层组织设置权利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关系的一种领导制度。
2.组成
(1)股东大会
(2)董事会
(3)高层领导班子 (4)监事会及相互关系
3.各自职责
二、经营管理者的约束激励机制(论述题)
1.为何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利益不同、信息不对称)
2.怎样建立约束激励机制(报酬机制、约束机制)
第二节 企业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基本形式
一、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简答题、论述题)
A、任务目标原则——以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为依据。
B、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注意的几点有:
(1)分工要适当,不是越细越好;
(2)简单地合并科室不是良策;(3)加强协作,使组织内部有良好的横向协调。
减少“扯皮”的措施有——
a、实行系统管理;b、设立临时的或常设的委员会、小组、会议等,以实现协调;c、采取矩阵组织结构,加强科室之间的横向联系;d、制定管理工作流程,完善规定制度;e、创造协调的环境。
C、指挥统一的原则——机构设置应当保证行政命令和生产经营指挥的集中统一。
采取的措施有——
(1)实行首长负责制(即一个人全面负责、全权指挥);
(2)正职领导副职;(3)一级管一级(逐级指挥、负责,形成“指挥链”,不得截止级指挥);(4)实行直线—参谋制。
D、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有效管理幅度,是决定企业设置几个管理层次的一个基本因素。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
E、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有:
(1)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与权力;
(2)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要一致;(3)责任制须同相应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F、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指企业决策权的集中化与分散化。
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
(1)企业规模(规模大,分权应多);
(2)生产技术特点;(3)管理专业工作的性质(即人权、财权、规划权宜于集中,专业工作等权限宜于分权);(4)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干部素质。
G、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增强组织机构的适应性。
H、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开设置的原则;
I、精简机构的原则——基本的两条为:
(1)必须在保证完成企业任务、目标的前提下讲精简,不能为精简而精简;
(2)取得精简机构的成功,关键在于加强人员培训和改进管理工作。
二、组织设计的依据(简答题、多选题)
1.经营战略 2.企业规模 3.技术特点 4.外部环境
三、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1.直线结构
2.直线职能结构
——企业的第一级机构按不同职能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
(1)特点是:
A、企业的第一级机构按不同职能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B、实行直线——参谋制;C、企业管理权力高度集中。
(2)优点:
A、分工严密,每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B、上下级关系清楚,易于保证集中统一指挥;C、第个部门衽专业分工,有较高的工作效率;D、每个管理人员都固定地归属于一个职能机构,整个组织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
(3)缺点:
A、容易产生分散主义,矛盾较多,使最讷愤愤以的协调工作量很大,易陷入日常事务;B、横向协调差,使企业对环境变化不能及时做出反应,组织系统的适应性不好;C、不利于在企业内部培养出全面的管理人才。
(4)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以及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的企业。
3.事业部结构
(1)基本特点是:
按企业所经营的各种事业(如产品)来划分部门,称为事业部。
每个事业部是相当于分公司性质的自治单位,企业将相当大的权限下放给事业部,他们在企业统一领导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各事业部之间的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
(2)与集权的职能制结构的区别:
企业最高领导层之下的第一级管理部门是按事业部来分设还是按职能部分设。
而事业部内部和公司总部,仍是按职能结构来进行组织设计。
(3)优点:
A、按“下午制定与行政管理分开”原则,既有利于企业的上层领导摆脱行下事务,又有利于各事业部在企业总政策的控制下自主经营,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B、既有较高的稳定性,又有较好的适应性,各事业部能灵活自主地适应市场化,作出相应的决策;C、有利于把联合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D、各个事业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易于建立衡量管理人员成绩和效率的村准,便于考核;E、有利于培养全面的管理人才。
(4)缺点:
A、用人多、费用高,在经济低速成长时期,较为突出;B、事事业部容易只考虑本事业部的利益,闹本位主义,影响各事业部之间的协作。
(5)适用于品种多样化、市场环境变化较快的大型企业。
4.模拟分权结构
参照事业部制的原理,针对不同条件而加以改进的一种变形结构。
是把企业分成若干“组织单位”,各自拥有自己的职能机构,有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不象事业部拥有真正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组织单位间按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来进行交易。
目的是:
调动企业各级组织的积极性,改善经营管理。
适用于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化学工业公司等。
其规模大,生产技术联系紧密,内部协作关系十分密切,完全独立经营也不合适的企业。
5.矩阵结构亦称规划—目标结构。
是一种辅助形式。
(1)特点是:
既有按职能划分的纵向管理系统,又有按工程(或规划项目、产品划分的横向管理系统,纵横结合,形成矩阵。
(2)优点:
A、灵活、适应性强;B、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C、每个工作人员的整体观点得到加强,有利于小组任务的完成。
(3)缺点:
A、稳定性差;B、结构较臃肿,用人较多。
四、新型的组织结构
1.网络组织(概念、基本类型)
2.学习型组织(概念)
3.发展型组织
第三节 企业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动因:
1.外部动因
(1)知识经济
(2)信息技术革命
(3)经济全球化
2.内部动因
(1)企业战略变化
(2)企业规模扩大
(3)组织结构本身缺陷
组织变革的方向:
(要求掌握下述三点概念)
1.扁平化 2.网络化 3.柔性化
二、企业流程再造
1.提出背景:
哈默和钱皮的市场特征:
顾客、竞争、变化,要求企业有一个反映灵敏的高效运作流程。
2.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
(1)分析原有流程
(2)分析当前市场需求
(3)采取综合措施
第四章 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节 企业文化及其特点与功能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指企业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之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企业文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
其所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A、科学技术迅猛发展;B、竞争加剧;C、企业规模扩大。
二、企业文化结构和内容
企业文化的内容的三个层次
1.深层企业文化
(1)企业最高目标
(2)企业精神
(3)经营管理风格(以上内容要能够区别,并掌握具体内容,题型单选)
2.中层企业文化也叫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或制度文化。
包括:
(1)一般制度
(2)特殊制度
(3)企业风俗
3.表层的企业文化
(1)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
(2)厂容厂貌。
(3)产品的特点、造型、包装、品牌设计。
(4)厂服、厂歌、厂徽、厂旗。
(5)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
(6)企业的公关礼品和纪念品。
(7)企业的宣传媒体和沟通。
三、企业文化的特点(多选、简答题)
1.隐形性
2.潜移性
3.可塑性
4.继承性
5.稳定性和发展性
6.普遍性和差异性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
2.约束
3.激励
4.凝聚
5.辐射(多选题、简答题)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
1.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2.发端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倡导
3.要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范
4.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二、企业文化建设(论述题)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塑造企业文化
2.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塑造企业文化
3.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
4.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关键作用
(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和倡导者
(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诠释者和宣传者
(3)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5.共同参与和知识共享(企业文化的核心认同,认同的关键是参与)
6.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巩固企业文化
第三节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简答题)
1.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点
(1)指导思想相同,都重视重视人的因素,从改变人的思想观
念入手,调动人的积极性。
(2)目的相似
(3)工作方法相似
(4)工作主体相同
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1)两者范畴不同。
(2)适用范围不同。
(3)两者的工作方法和过程不同。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1)党的基本教育
(2)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4)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容与特点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人力资源的概念:
广义的人力资源的概念:
社会中体力和智利正常的人的总和。
狭义的人力资源的概念:
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的特点(多选题、简答题)
(1)能动性区别于非人力资源的最重要特征(可出单选题)
(2)可激励性(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及激励机制)
(3)时效性(不同寿命周期阶段不同)
(4)再生性
(5)差异性
(6)社会性(劳动者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及其同人事管理的区别
1.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就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区别
(1)管理视角不同
(2)工作性质不同
(3)管理重点不同
(4)对管理人员要求不同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内容包括:
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使用、考核、激励、调整、培训等环节。
职务分析是开展上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主要程序是(简答题)
(1)职务分析
(2)人力资源规划:
通过科学的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使组织或个体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
包括:
员工数量和结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
(3)招聘与使用
(4)考核
(5)激励
(6)培训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规定的工资制度
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与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设置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经营特点(生产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
职责:
(讲义P123)
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主要体现在(简答题)
(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2)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
(3)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增值服务。
第二节人员招聘与使用
一、人员招聘(多选、简答)
1.制定招聘计划:
包括确定招聘时间、招聘岗位、招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企业管理 0144 概论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