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320972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46.59KB
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
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
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
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提醒学生注意:
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
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
教师出示高锰酸钾。
(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
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
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
(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6.学生汇报:
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
它在水中溶解了吗?
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
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
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
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
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
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小组观察实验用:
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
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1、引入
·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
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
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
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
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
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
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
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
你是怎样想的?
(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
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分组实验:
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
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
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
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
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
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
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
5.提问: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
(参考P10)
拓展:
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5、溶解的快与慢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
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
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
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
(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
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
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
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
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
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
(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
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
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
(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6、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演示实验用:
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
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1、盛50ml水的烧杯1、水槽1、天平1。
一、引入问题3’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
(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
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
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
(板书课题: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
(在课题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20’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
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
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
(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
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
5.关键性提问:
(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
1.一勺盐怎么算?
(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
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
(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
(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5’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提醒做好研究记录)
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8’
1.汇报实验数据。
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
勺数
组别
6勺
7勺
8勺
9勺
10勺
11勺
12勺
13勺
14勺
以上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
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
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
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
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如:
海水晒盐。
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
饱和盐水1、食盐1、清水1、蒸发皿1、放大镜1、石棉网1、酒精灯1、三脚架1。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
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
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
(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
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
(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
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
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
(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
1.讲解:
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
(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
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5.分组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
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
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
它们是食盐吗?
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
(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阅读资料P19。
第二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一、引入:
师:
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
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
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
有什么不同吗?
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
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
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
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
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
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
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
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
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
实验器材
轻轻击打
声音的描述
重一点击打
大铁钉
中铁钉
小铁钉
交流: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
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
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
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
轻轻击打、拨动
我们小组发现
鼓
钢尺
皮筋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
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
手指有什么感觉呢?
水面有什么变化?
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
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
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
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
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
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4、小结:
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
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
出示钢尺:
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
----注意:
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
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
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
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1:
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
第1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发
现
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
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
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表格2: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发声预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科学 教学 设计